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洗礼(小说)     
他从昏迷中醒过来,睁开眼,他觉得森林里是这样明光.他不想就这样默默地死去,他才二十三岁.他努力了好多次,终于还是没能站起来,头上的汗下雨似地位下淌,腿上流出的血染红了草地,他感觉下半身一点儿也不听自己的使唤.他用袖子抹去满脸大汗,用眼睛去寻找他的药箱。药箱呢?这是什么地方?他觉得实在是太累啦!腰部一阵阵钻心的疼痛.使他又昏迷了过去…….(1)这是天山深处接近雪线的一片茂密的雪岭云杉林。他在这儿已经昏迷了四个多小时.他叫梁万成.是去年从医学院分酏来的大学生,现在林场第一工队医务所工作.所长、医生、…  相似文献   

2.
近20年的林业生涯中.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在林业科研领域奋斗至今.他就是江西省安福县北华山林场副场长、林业工程师王新根。不论在哪个岗位.他的科研事业从未间断过。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青山都绿起来。  相似文献   

3.
“活着,就应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活着,就应该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这是新记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靳林同志——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座右铭,也是这个五十岁人一生做人的原则.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61年,他从绿树成荫、景色如画的汉中平原来到新疆,从事林业工作.从小酷爱绿色的他,对林业有着特殊感情,几十年来,他在新疆林业科学研究方面俱而不舍,一丝不苟。辛勤的耕耘使他获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过国家林业部、自治区科技进步三、四等奖,他本人也两次被评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千里引种不畏难过去,…  相似文献   

4.
他.是首届一指的中国话剧演员;他.是演技派的闪亮明星;他.又是一位公益活动家。他的演艺生涯可谓精彩纷呈,获得“梅花奖”、“金菊花奖“、“白玉兰奖”、“云燕奖“等等大奖无数:同样,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他.也自有一片天地在。  相似文献   

5.
经理何茂来     
1949年出生的何茂来,名片上写着:中国白洋淀安新县王家寨水上民俗度假村业务经理。他是白洋淀第一个递上名片的人。假如把他放在抗日年代.他的聪明和耿直绝对是打鬼子的一把好手。然而.时过境迁.命运的安排使他成为王家寨这片“特区”的业务经理。在我和记者给他拍照的时候.他执意要带上度假村的“蓝色胸牌”,他是聪明的.然而在聪明之后,埋藏的更多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和无奈。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产业》2010,(5):70-71
美国有一个很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被西方社会称为经营奇才的华人企业家王安.在他年老时.他按照中国人的方法。把企业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但他的儿子没有能力应付瞬息万变的美国市场,很快便把父亲好不容易打下的市场丢失无几,这时王安已身患癌症。不得不抱病重新出山,收拾残局。但毕竟大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不久,王安弃世而去.他的公司也以破产告终。  相似文献   

7.
罗世文是姚安人,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热爱家乡的绿色事业。他曾担任过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乡镇党委书记等职。2001年11月,他担任姚安县副县长、县绿化委员会主任,分管林业工作。自此,他以一片丹心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县林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使姚安县的森林覆盖率、有林地覆盖率分别达到68.2%、61.4%,与1992年相比,有林地覆盖率上升了35.7%,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份额上升了8.8%。  相似文献   

8.
刘洪国,人称“五星上将”──内蒙古森工集团董事、阿里河林业局局长、阿里河森林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惟一一个五个职务集于一身的企业家.今年18岁。采访之前,我们就听到许多关于他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人送他个绰号“刘老狠”.环节干部一刀砍下100多个;有人说他是“刘大胆儿”.对滥砍盗伐者敢于出击堵截,对威胁恐吓的匿名信和电话却一笑置之.在国企改革上也是“大胆”推进,敢做领头羊;……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走入他的工作和生活.走入他的世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  相似文献   

9.
侯家序 《云南林业》2006,27(4):31-31
这天晚上,武警千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支队一排三班班长阿根,写完日记正待脱衣睡下。他的手机发出呼叫。是爱人香草打来的电话:妈妈病危.盼他速归。 阿根8岁那年.爸爸就双目失明了,是妈妈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妈妈的似海深思还点滴未报.可眼下她……阿根鼻子一酸.不由得滚滚泪下。是的,无论如何也得请假回去一趟,同妈妈见上最后一面。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平原、山区分别占总面积的55.7%和44.3%。王照平厅长面对家乡这方热土.下定决心,通过林改,让乡亲们富起来,让河南绿起来。他在谋划,他在行动,他让河南在林改中变化着。目前,河南全省集体林地6788万亩,占全部林地的91.8%,截至2010年8月底统计,全省通过家庭承包等形式明晰林地产权6246万亩,为集体林地面积的92%,办证率达60%.建立林权交易所25个、评估机构8个,流转林地645万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3.5亿元。  相似文献   

11.
在吉林省松江河森林公安局130多名民警中.孙曙宗可以说是一个既平凡而叉不平凡的人。平凡的是他没有出奇的外表.也没有让人羡慕的职务,从警20多年.他始终工作在森保战线,到现在还只是森保大队的一名探长:不平凡的是他拥有超凡的业务技能和多年来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在近几年森保大队查破的案件总量中.孙曙宗所主办的案件占全部案件总数的37.6%,他被民警们称为森保战线的“神探”和“活地图”。为此,他多次被上级公安机关嘉奖.并连续4年被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2.
从经营兔毛到二次创业投资地板行业。从收购加工个体经营户到如今的中外合资企业。作为世友木业的缔造者.倪方荣带领他的团队使世友成为中国地板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并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等荣誉和认证。说起倪方荣,业界人士不由自主会赞叹他的气魄和远见卓识.在他们看来.倪方荣总是能在行业关键转折点出现前出招.决策恰到好处。但倪方荣本人则认为,他心里有方向.有原则.走到今天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做好“四个满意”,让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股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十年之间.邢诒前将2000多万元“砸”进保护区.如今他千金散尽,从亿万富翁变得一贫如洗.名人山鸟类自然保护区也变得举步维艰。作为一名商人,邢诒前已经偏离了商业轨道:作为一名环保主义者,在49岁时他还要面临两难的选择.是回到商业轨道上。还是继续他的环保事业?这种民间自发的环保模式又该如何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初.他的个人资产就已达到3000万美元.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亿万富翁。如今,与他同代的富豪要么早已出事退出历史舞台。要么风光不再.已经淡出公众的视线——而他依然还是那么火.那么红……  相似文献   

15.
1995年2月27日,在零陵地区林业审判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一位个子高胖的年轻法官正在发言,他,就是本次受奖的祁阳县人民法院林业庭审判员刘有元.32岁的刘有无,已从事林业审判工作12年。他有一眼间或,每当庭领导分配给他的任务后、他不但能大胆地去办,而且在办好自己承办的案件同时,还尽力协助应内其他同志.他与度领导一起办案时,他总是先拿出调解意见,风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某一方当事人若有意见,再由应领导出面调杯,使当事人有台阶可下,有利问题的解决.否则,胆小怕事,缩手拈脚,依靠领导先提出意见,一旦与当事人形成设…  相似文献   

16.
他没说一句话.也没来得及向亲人和战友道别就静静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北京科技会堂,久盛地板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恩玖站在颁奖台上.接过了“知识产权十大影响力人物”的奖牌.镁光灯聚焦在他身上,这使他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霍志和依然记得.他和伐木同行一起开着坦克般的J50伐木车上山伐木的情景。一棵棵粗大的落叶松。樟子松在他的油锯下轰然倒地。在伐木伊始.霍志和是有征服感的。但随着树木的减少,霍志和开始觉得不安.“那些树的伤口.好像在流血”.凭借一个知识分子的敏感。霍志和觉得他正走在一条不归路上。而这条路,终于在1998年,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让霍志和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9.
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良种场四组有一个普通而又受人欢迎的农民──王新建.这位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下,1985年承包土地搞国林绿化树种培育.经过艰苦创业和辛勤耕耘,现已创建了占地130亩的“新建园艺场苗圃”,年纯收入达20多万元.更可贵的是他富了不忘国家和集体,情系乡亲.他先后两次被评为昌吉州十佳青年.1996年,他再度获得殊荣.被评为“新疆十佳青年.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7年,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已6年的王新建从国家提倡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中悟出:新疆地域辽阔,新建城市多,城乡绿化任务重,…  相似文献   

20.
他想的是防沙止漠,他的目标是绿化家园,为了目标,他与“绿”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绿”字他奋斗近十七年,他就是巴林左旗林业局副局长林景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