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喷灌工程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已有成果及其评价纵观我国喷灌工程规划设计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制定了国家标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及水利电力部部标准《喷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D148-85)》,出版了《喷灌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喷灌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喷灌建设的健康发展,水利电力部已将《喷灌系统技术规范》的编制列入1982年重大科学研究项目计划,并于1982年9月6日至12日在在安徽省青阳县召开了第一次编写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喷灌系统技术规范》编制工作计划的安排,于83年4月14日至21日在武汉市召开了第Ⅰ、Ⅲ小组汇稿会。到会的有编写组成员、特邀代表以及水电部科技司、水利电力出版社和《喷灌技术》杂志编辑部的同志共34人。汇稿会(1)重温了编写规范初稿的有关要求和规定;(2)对讨论稿正文逐章、逐节、逐条认真而又热烈地进行了讨论,部分章、节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条款的行文作了较大幅度的变动  相似文献   

4.
国家经委基建办公室于1983年2月16日给水利电力部以(83)经基设字第12号函,同意将《喷灌系统技术规范》列入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编制计划。国家经委正式同意喷灌规范纳入国标,这是对编写工作一个很大的推动。因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编写组同志,在完成繁重的本职工作的同  相似文献   

5.
一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喷灌技术书籍,关于喷灌系统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曾介绍过一些经验公式。如谢才公式、哈森一威廉斯(Hazen-Williams)公式、斯柯贝(Scobey)公式以及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一些公式。鉴于喷灌系统的管道投资,占系统总投资的比重大,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的正确与否,对喷灌系统及运行费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编制《喷灌系统技术规范》过程中,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一些单位的实验研究,对喷灌系统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公式的选用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  相似文献   

6.
根据原国家经委基本建设办公室(83)经基设字第12号通知的要求,由水电部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并由国家计划委员会1986年12月10日发出通知批准  相似文献   

7.
根据机械工业部下达的喷头与金属喷灌管道国家标准编制计划,于1983年7月1日~4日在江苏省金坛县召开了国家标准(初稿)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科研机关、大专院校。生产工厂、使用部门42个单位59名代表。与会代表对提交大会审查的《喷灌用旋转式喷头型式与基本参数》、《喷灌用旋转式喷头技术条件》、《喷灌用旋转式喷头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喷灌协会定于1975年10月15日出版发行《喷灌》(英文)第四版。该书625页,比前一版增加了将近200页,包括1969年出版的第三版和1973年出版的补充本的全部内容,并且作了全面的修订。新版仍由第三版和补充本的作者派尔负责修订。该书包括如下各章:喷灌系统的应用;喷灌系统;喷灌系统的规划;土、水和作物的关系;作物和喷灌需水量;喷灌水源;喷  相似文献   

9.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几种常用的喷灌管道进行了沿程水头损失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这些公式理论上的完备性和实用上的可行性。本文提出的沿程水头损失公式与目前常用的三个国外经验公式相比,其精确程度可以提高20~60%;与我国国家标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相比,部分数据更趋合理;与我国各喷灌测试基地以往多次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水电部科技情报所(82)水电情字第007号文精神,于1982年6月4日至7日在杭州召开了《喷灌技术》刊物编委会成立和第一次编委会工作会议,共13个单位18名同志参加(其中编委l4人)。《喷灌技术》季刊自1976年创刊以来,在水电部科技司等有关部门领导下,委托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编印发行了24期(其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4月10日至14日在武汉市主特召开了《喷灌新技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湖北省、武汉市水和厅(局)与水科所,各地、市、州及部分县水利(水电)局,喷灌设备定点生产厂的主管或从事喷灌科研、试点推广和设备制造的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共46个单位,58位代表。湖北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处处长郭永金同志参加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利电力部(82)水电技字第7号文和国家经委基本建设办公室(83)经基设字12号函,《喷灌系统技术规范》的编制,先后列为水利电力部1982年重大科学研究项目计划和1982年至1985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编制计划。经规范主编部门——水利电力部研究同意,于1982年9月成立了规范编制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为组长。参加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陕西机械学  相似文献   

13.
广西喷灌工作会议与全区冬春水利建设会议一起于1992年12月27~29日在横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市水电局长、农水站(科)长、喷灌工作负责人、18个喷灌重点县水电局长、3个喷灌机具生产厂家和农垦系统有关人员等86人。  相似文献   

14.
1985年6月3日至6日,水利电力部委托农田灌溉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喷灌区划研究讨论会》。对农田灌溉研究所起草的“关于制定我国喷灌区划的实施方案(讨论稿)”和“喷灌区划编写提纲(讨论稿)”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一致认为:制定喷灌区划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喷灌区划,对推动喷灌的正常发展,减少喷灌工作中的盲目性和制定喷灌发展的宏观决策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目前已具备了搞好喷灌区划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科学出版社将于1992年8月出版陈大雕、林中卉编著的《喷灌技术》(第二版)。全书约35万字,着重介绍喷灌技术的基础知识,喷灌设备的结构及基本原理,同时阐述了喷灌设备自动化和多种用途,以及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全书共十三章,分别介绍了喷头、管道及附件、  相似文献   

16.
会议于79年元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在石家庄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喷灌试点及中科院、一机、轻工、农林、水电等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等89个单位,代表114人。这次会议交流了喷灌系统规划设计课题的科研成果及试点工作经验;讨论了与规划设计有关的技术文件;商定落实了试点观测试验和规划设计课题及《喷灌设计手册》的编写任务。另外,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基于开环控制策略的方形域喷灌系统,以喷头转速一致为评价指标,采用逐级计算方法对管路进行水力计算,以优化方形域喷头组合喷灌配置模式。试验研究了单喷头的水力性能,依据单喷头水量分布对喷头组合喷灌均匀性进行了仿真。通过与2喷头组合喷灌试验对比获得以下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方形域喷头进行仿真计算获得的均匀度数据与组合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通过仿真试验研究变量喷头组合喷灌均匀性;基于S800喷头的方形域组合喷灌,其平均喷灌强度为2.8mm/h,组合喷灌均匀度达77%,达到《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定喷系统均匀系数不低于7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 由水电部科技司邀请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于1988年3月21~23日在新乡对水利电力部农田灌溉研究所牵头编制的《中国喷灌区划》,进行了评审,并通过了部级验收。 《中国喷灌区划》是水利电力部于1985年7月下达的科研任务,1986年底全国除西藏、台湾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完成了省级喷灌(包括滴灌)区划,并统一组织了部级验收。  相似文献   

19.
农业出版社将于明年年初出版由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所等三单位编的《喷灌》(农村科学实验丛书)一书。该书共分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介绍喷灌技术的基本知识,喷头的种类及其构造、工作性能;几种喷灌  相似文献   

20.
美国喷灌协会1975年出版的《喷灌》(第四版)一书(已有中译本),经全面修订已于今年(1983年)下半年由美国灌溉协会出版第五版,并改名为《灌溉》。仍由退休农业工程师C.H.派尔主编。该书是美国公认的在灌溉方面最权威的教科书。全书686页,附有200个曲线图、200个表格和100幅照片。和第四版相比;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