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木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病害不仅使林木生长受到抑制,林产品变质或减产,甚至造成林木大量死亡。因此,在尽力扩大森林资源的同时,应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长白山区是吉林省木材生产基地,延边、白山、通化、吉林的18个市县,森林面积近5.5×106hm21长白山区主要林木病害在长白山林区,由于森林类型很复杂,生物多样,所以森林病害的种类繁多,有近400种林木病害,但据多年的观测,其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有22种。其中又以松针锈病、松落针病、松苗立枯病、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早期落叶病、…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四川林木病害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和经济林三个垂直分布带.在各带内的低山、中山和亚高山分布带具有林木病害的种类差异性、地带集中性和发生阶性的特点,可以认为是综合治理的森林地理学、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营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引言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而且对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保护和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有重大重用。随着林业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步改变了自然平衡,这种改变为林木病害的严重发生提供了可能,进而导致森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降低。近期我省林木病害种类由1894—1950年的56种增至500余种,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高达80万亩,用材林仅马尾松赤落叶病为害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四川林木病害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四川东部盆地及西南山地亚热带湿润性气候,主要林木病害种类多于四川西部高山山原峡谷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林木灾害性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区域相对集中,流行因素与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可以认为,林木灾害性病害的地理分布规律是组织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生态地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林木病害大面积成灾的发展趋势,受到普遍的关注。根据林木病害形成灾害的状况和特征,作者提出了林木生态性病害。这一概念是指在不恰当的培育经营条件下,林木生长发育的长期过程因森林生态环境遭受干扰和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动态关系的失衡或失调,从而引发林木病害的灾害现象。人为经营活动等是诱导因素,森林结构、立地条件等是根本因素,而生物等伴生侵染性因子是促进因素。为了长期控制灾害,应实行区划、培育和经营有机结合的生态治理系统工程。生态地理区划是生态治理的基础措施,森林培育技术是预防措施,森林经营管理是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  相似文献   

7.
论林木生态性病害及其生态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我国林木病害大面积成灾的发展趋势,受到普遍的关注。根据林木病害形成灾害的状况和特征,作者提出了林木生态性病害。这一概念是指在不恰当的培育经营条件下,林木生长发育的长期过程因森林生态环境遭受干扰和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动态关系的失衡开失调,从而引发林木病害的灾害现象。人为经营活动等是诱导因素,森林结构,立地条件等是根本因素,而生物等伴生侵染性因子是促进因素。为了长期控制灾害,应实丢  相似文献   

8.
长治县常见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病虫害是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之一,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介绍了长治县主要绿化树种、主要经济林树种常见虫害、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一、林木病害诊断林木病害的种类很多,据全省森林病虫普查,我省森林病害,包括寄主树木70个科,306个树种,病害1124种(属)。其中真菌病害1000多种(属);其它病害100多种(属)。各种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也都不同。因此,首先必须正  相似文献   

10.
锈菌是引致森林病害的一类重要病原,所有锈菌目的锈菌都是专性寄生菌,与森林植物关系十分密切,由它所致的林木病害种类繁多,不少种类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种实产量与质量,甚至是难以防治的毁灭性病害.我省川西高山林区森林,过去一直处于原始状态,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海拔高度在1600米—4500米间,峰峦起伏,地势参差,谷坡陡峻,相对高差一般为1000米—2000米,谷坡多在45°以上,林区气候受太平洋、印度洋和青藏高原三大气团的影响,年降雨量500—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6—15℃,最冷月平均气温-1-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处我国东南半壁向西北半壁过渡的前沿,自然条件多种多样,适宜多种森林植物的生长,因而林木病害种类很多,根据以往的资料初步统计约400多种.其中真菌病害占95.8%(含藻菌类病害1.2%,子囊菌类病害21.8%,担子菌类病害42.7%,半知菌类病害30.1%),细菌病害占2.2%,线虫病害占1.2%,其他病害占0.8%.这些病害中又以松,杉类的病害种类最多.冷杉上27种,云杉上24种,松树上32种,杉木上12种.随着森林面积的  相似文献   

12.
<正> 由于林木生长期长,面积大,资金周转慢,森林病害的防治工作应以选择优良抗病树种和执行营林防病措施为主,兼用其他防治方法。对于那些难于防治的严重病害,宜积极开展抗病育种研究。对于苗木病害,仍应加强化学防治的研究。所有防治方法,包括拒绝或杀死病原物、提高树种的抗病性和改善立地环境条件等,都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务求把严重的森林病害控制在不成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我省森林病虫种类繁多,据统计,全省共有森林昆虫1010种,天敌昆虫216种,森林病害378种。60年代我省病虫害成灾的种类10多种,面积26.7万公顷,到了80年代,成灾的病虫达到50余种,成灾面积约53.3万公顷。由于病虫灾害,林木的生长量下降,严重的成片枯死,经济林产量也  相似文献   

14.
林木绿化率是衡量一个行政区域林木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它是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包括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它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林木的覆盖面积之和占土地总面积百分比。2005年5月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我省森林覆盖率为51.65%,林木绿化率为54.88%。森林覆盖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什么叫林木绿化率?  相似文献   

15.
1 内容广泛 <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收录了<中国真菌总汇>中的2 015个分类单位,承接1975年前的部分历史资料;查阅整理了1975-2005年间出版的较为系统的专著,<中国乔灌木病害>、<中国真菌志>的相关卷、<山东林木病害志>、<云南森林病害>、<广东省栽培药用植物真菌病害>、<台湾常见树木病害>、<落叶松真菌病害>、<果树林木病害生态图鉴>、<中国森林病虫害普查名录>、<中国主要树种病原名录>等和全国农林院校、研究院所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234篇.  相似文献   

16.
石凤伟 《绿色科技》2014,(5):229-230
根据景谷县2004~2013年发生森林火灾次数、火场总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损失林木数量、火源等具体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全县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与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景谷县近10年来共发生森林火灾38次,森林火场面积1065.425hm2,受害森林面积202.443hm2,损失林木7675m3、损失幼木22.3986万株;未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次数有缓慢减少的趋势;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火场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有缓慢增加的趋势,损失林木有增加的趋势。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森林的世界     
森林概述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俄国林学家GF.莫罗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动物及其与环境的综合体.森林群落学、地植物学、植被学称之为森林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之为森林生态系统.世界森林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2.3%,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水文调节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构成地球生物圈当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18.
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随着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迅速发展,烟剂及其在防治森林病害的应用技术不断完善。在华主席抓纲治国的一派大好形势下,为适应森林保护工作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将烟剂及其在防治林木叶部病害上的应用技术做一粗浅介绍,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一、烟剂在防治林木病害上的应用情况用烟剂防治林木病害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出现的新的防治技术。1965年,贵  相似文献   

19.
森林火灾一直是美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灾害之一。 截至2002年8月12日。加州被森林大火烧毁的林木面积已达3.35万公顷,比2001年同期多1.15倍,比前5年平均面积多68%。2000年美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2.28万起,平均每天336起,共烧毁林木337万公顷和房屋861幢。2001年森林火灾有所减少,但仍有8.4万起,日均229起,共烧毁林木143万公顷和房屋731幢。  相似文献   

20.
林木病害的生物防治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人为地调节森林环境,特别是微生物环境,使其有利于林木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采用的方法,有利用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线虫、昆虫以及其它动植物,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