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以木本植物为主体。森林是人类的哺育者,至今全世界有大约5亿人口生活在森林之中,更多的人口依靠森林提供烧柴、食物和饲料。 首先,森林构成了陆地上最重要的生物生产基础。它有着最高的生物量。据估测,全球森林的生物量高达165×10~9吨,为地球总生物量1841×10~9吨的近90%,虽然森林面积不足全球表面积的十分之一。另外,森  相似文献   

2.
全球生物量(1975)为1841×10~9吨,其中海洋生物量为3.9×10~9吨,森林生物量为1650×10~9吨,森林面积在地球上约占10%,而生物量约占全球89.6%。若以1公斤干物质相当于4700卡热能计算,全世界森林(1975)可生产热能347×10~(15)卡,这个数  相似文献   

3.
1.树木生物量及其应用 生物量指动植物等生物体的总量,一般采用干重、含碳量或能量等指标表示。当生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成为能源、食品、饲料、工业原料等来源。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构成了陆地生物的最重要生产基地,有着最高的生物量(占全球陆地生物总量9%)。我省森工林区仅树木生物量(干量)就高达5.5×10~8吨,其中树干占2/3,枝叶根占1/3。另外,木材生产过程中的大量“三剩”(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数量达到产量的1/3,也是不可忽视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以典型中心抽样和机械抽样理论为基础,结合农村能源特点,拟定了农村能源的调查方法,将陕西省划分为10个农村能源类型区,按分区作了调查。陕西省农村每年耗能9.346×10~(13)千卡,折合1335万吨标准煤。全省每年烧掉薪材1069万吨,占农村总耗能的41.2%;烧掉秸杆655万吨,占农村总耗能的20%。农村能源消耗中生活用能与87%,生产用能占13%。不同类型区耗能水平、能源结构、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的比例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5.
依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数据,利用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中相应方法,对大兴安岭森林的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及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固碳量为3 277.59×10~4 t·a~(-1),单位面积固碳量为4.828t·hm~(-2)·a~(-1);森林植被释氧量为8 774.63×10~4 t·a~(-1),单位面积释氧量为12.924t·hm~(-2)·a~(-1);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 270.77亿元·a~(-1)。  相似文献   

6.
当今人类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中的能源危机,是举世瞩目的大问题,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能源消耗日增,矿物燃料供应日趋紧张,因此,开发和利用其他能源已是当务之急.发展森林能源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森林能源是不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能源,据报道:全世界估计有15亿以上的人口靠薪材取暖烧饭,薪材使用量约14.21亿立方米,占发展中国家耗能量的20.6%.  相似文献   

7.
采用能值分析法,对辽宁省九项具有典型代表性森林生态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辽宁省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总量为1.872×10~(26) sej,能值价值为7.334×10~(13)元;鉴于多样性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去除生物多样性后的辽宁省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总量为5.179×10~(23) sej,能值价值为2.031×10~(11)元,约占2010年辽宁省GDP总量1.846×10~(12)元的11%;其中,土壤保育功能价值最大(7.695×10~(10)元),剩余依次为涵养水源价值4.965×10~(10)元、净化空气价值3.884×10~(10)元、生物量增长价值1.912×10~(10)元、固碳释氧价值1.135×10~(10)元、森林防护价值6.298×10~9元、生态游憩价值7.8×108元,文教科研价值最小(9.271×107元)。  相似文献   

8.
黄丹泠 《绿色科技》2023,(13):228-231+242
2022年选用3种不同规格基质袋,相同基质培育杉木扦插容器苗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规格基质袋对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9 cm×10 cm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表现最优,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30.3 cm、4.2 mm,苗高依次为4.5 cm×10 cm和4.5 cm×8 cm规格基质袋,苗高均值分别为22.8和17.3 cm,地径依次为4.5cm×8 cm和4.5cm×10 cm规格基质袋,地径均值分别为3.2和3.0mm; 9cm×10cm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容器苗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和总干重最重,其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和总干重均值分别为4.8、1.2和5.9 g,茎叶干重依次为4.5cm×10 cm和4.5cm×8 cm规格基质袋,茎叶干重均值分别为2.9和2.7 g,根部干重依次为4.5cm×8 cm和4.5cm×10 cm规格基质袋,根部干重均值分别为0.9和0.7 g, 4.5cm×10 cm和4.5cm×8 cm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容器苗总干重相同;不同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苗质量指数QI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枯立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为重要的水文功能,其发挥水文生态功能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枯立木的量。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边陲,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用典型抽样法在黑龙江省选取58个样地开展调查,根据调查样方枯立木总鲜重,利用样品干鲜比,计算各样方枯立木总干重,然后换算成以吨为单位枯立木的量。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林业建设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林业开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森林不仅可以生产木材和林产品(即直接效益),而且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森林的多种功能,多种效益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所创造的间接效益的价值,大大超过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价值.日本森林一年创造的总值为128千亿日元,相当于日本政府1972年全年预算金额,美国森林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价值之比为1:9.我国的森林、植被由于遭受破坏,每年水土流失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有人估计可能达到200—30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泥沙达100亿吨,其中黄河流失16亿吨,长江流失4亿吨.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仅泥沙中流失养分一项估计,每年损失相当于8000—9000万吨化肥.一位国际友人惊呼: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据研究,在云南省,一亩森林的间接效益,仅涵养水源的价值就达142元.因此,我们必须从保土安民的高度来认识林业、发展林业.我省的林业建设同全国一样,既面临着加快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又担负着积极供应日益增长的木材、林产品两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视不足是森林保护的最大缺陷,导致森林资源的严重流失。本文通过研究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铜壁关森林生态系统的固定CO_2和释放O_2价值分别为6 623.44×10~5元和6 507.74×10~5元,涵养水源服务价值为65.273×10~5元,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为6.875×10~5元,休闲旅游价值为3 321.45×10~5元,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间接利用总价值为16 524.78×10~5元。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间接利用价值远远高于其直接利用价值,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间接利用价值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生活用能源的严重短缺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深刻影响我国农村能源在国家能源总消耗中约占1/3,而农村耗能结构中生活用能源(包括做饭,取暖等)又占相当大的比重。据1978年统计,国家供应农村的常规能源(煤、油、电)共0.75亿吨(折合成标准燃料,下同)。农村小煤窑自产0.3亿吨,农业直接生产与间接生产(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与农机制造、化肥、农药等消耗)以及社队企业共耗能约0.6亿吨。全国1.7亿农户所需能耗,以每户每日20斤薪炭秸杆计算,最低限度需3.2亿吨标准燃料。这样,农村生活用能源约占农村能源总消耗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陆地森林植被约占70%左右,总面积为76亿公顷,森林生物总量达1648×10~9吨,占陆地生态系统生物总量的90%以上.这时的原始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阶段,农林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中,农业生产比较稳定.耕垦出现后,原始农业发展到经验农业阶段,为扩大耕种面积,平原森林大量毁于农田,随着森林植波的消失,平原出现大量极不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地冲击着这些脆弱的农田生态系统,而且愈垦愈烈.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学者就不断呼吁,平原林业的毁灭,会带来大自然报复的危害,但因人口增长的压力和社会的发展,无法使平原林业得到恢复,直至近十多年来,随着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和国内外实现现代农业带来的教训,才逐渐认识到平原造林在建设生态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在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逆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至此,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把林业和农业的关系,划分为森林主宰人类(即  相似文献   

14.
衡量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新标尺:森林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现代林业,需要有一些不同于传统林业的衡量标准。本文在综合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等传统林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项新的指标——森林厚度。它是指用某一地区森林和树木的总蓄积量假设覆盖全部土地所能达到的厚度,单位用毫米(mm)。该指标可解决长期以来运用森林覆盖率不能全面反映生态建设水平的问题,使衡量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之间的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变得既简易又清晰。当指标值大于9mm时,表示生态环境优秀;6~9mm为生态良好;3~6mm为生态适中;0~3mm为生态较差。本文计算了全球、17个国家、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地区的森林厚度指标值,并对其林业生态状况作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前,美、英等工业发达国家利用木材生产木质石油(液体燃料)悄然兴起,并已达到实用阶段。如美国俄勒岗州一家以木片为原料加工原油的实验工厂,用一吨水片可制得300公斤水质石油。英国一个公司采用液化技术从100公斤木片中生产出24公斤木质石油、16公斤沥青、15公斤蒸气。由木片生产的木质石油与阿拉伯地区的石油原油相近。木质能源是再生性能源.每吨生物量可生产1840千瓦小时的能量。据专家测算.全世界水质能源(主要是森林)每年的生长量约为6O0~800亿吨石油,而全世界目前石油的开采量约为30亿吨。美国正在研究筛选速生、热值高…  相似文献   

16.
1987年大兴安岭林火碳释放及火后NPP恢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大兴安岭地区1985年一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和1987年林火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GIS技术,进行大兴安岭1987年林火碳释放及火后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恢复的研究.通过对1987年火烧迹地林火发生前各树种的生物量的估算,得出在1987年林火中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释放的碳量约为1.97×10~6~2.47×10~6 t;同时分别比较火烧中各树种的碳释放量和不同火烧等级下的碳释放量.结果表明:落叶松在1987年林火中释放碳量约0.96×10~6~1.19×10~6 t,占碳释放总量的49%左右;重度火灾中碳释放量占总碳释放量的99.4%.火后乔木层的NPP恢复在21年间成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恢复趋势表明在火后23~24年的时候中度火灾后的乔木层NPP可达到未过火林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对森林固碳量进行评估,并根据森林综合价值制定合理的森林采伐管理策略,建立双重耦合模型。开发InVEST-HWP-SF模型,利用研究区域森林分布资料,结合各类型森林数据,估算和可视化森林的固碳量,采用生产法估算木质林产品(HWP)含碳量,并利用再生森林(SF)模型计算不同森林类型、各林龄组的固碳量;建立F-AHP-PSO森林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森林(F)的潜在固碳价值、人文价值等多个层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修正判断矩阵。以黑龙江省为例,估算出该地区2020年的固碳量为3 653.26×106t,并给出最有利于该地区森林固碳的采伐策略,其中最佳采伐面积比例为30%;选取吉林省和云南省进行固碳量评估,从森林综合价值角度对采伐管理策略进行完善和比较,并对PSO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模型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为森林管理者评估和经营森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安徽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模型,从不同森林类型、起源、龄组、优势树种(组)等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安徽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碳储总量为11 843.59×10~4t,平均碳密度29.93 t/hm~2,其中乔木林碳储量为9 790.17×10~4t,占森林总碳储量的82.66%,乔木林平均碳密度为31.72t/hm~2,碳密度大小排序为:阔叶林针阔混针叶林,经济林、竹林碳储量为2 053.42×10~4t。乔木林中,天然林的面积、碳储量略小于人工林,但天然乔木林各龄组碳密度均大于人工林;阔叶混交林、杨树、马尾松、杉木、针阔混交林、栎类、针叶混交林的面积、碳储量占优势,其中又以阔叶混交林为最大,面积、碳储量均超过乔木林的28%。文章指出安徽省乔木林碳密度水平仍然不高,今后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仍需采取合理经营管理措施,促使森林质量和碳汇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空中牧场”的林业饲料业,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兴趣和重视。全世界有森林面积38亿公顷。不少树种的枝丫、嫩枝叶等包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苏联、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利用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废弃物制取牲畜饲料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苏联于1955年就成立了林业饲料研究所,进行林业饲料生产,现已形成工业体系,年利用嫩枝叶3,000万吨,枝条250万吨,绿叶20万吨,制取大量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和各种膏、粉制剂,已成为禽畜饲料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日本科学家将桦树枝丫用化学处理方法,生产出优质粗饲料,用来喂养奶牛、山羊等反刍家禽,效果甚好。美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森林面积很小,森林覆盖率仅为12.7%,森林蓄积量也只有95.3亿米~3,人均森林1.9亩,人均森林蓄积不足10米~3,在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仅居121位。因之,森林资源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木材日益增多的需要,而且由于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态失去平衡。这是我国林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所以了解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平衡的矛盾,就是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重点。从措施上讲,必须开源与节流。但一般性谈开源、节流是不够的,必须抓住关键,采取断然措施和非常手段。建国三十多年来,我们强调保护森林、大力造林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如解放初期的林业方针是“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