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土地污染的成因、形式和我国现状1、土壤污染的成因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自净作用的速度,打破了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的积累过程占据优势,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的失调和土壤质量的下降;或者土壤生态发生明显变异,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种类、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导致土壤酶活性的减少;同时,由于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从而引起大气、水体和生物的污染,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可以看出:土壤的污染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形成,一个是人为因素,发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不当使用农药等、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如工业污水流经的土地引起的土壤污染等;另一个就是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污染,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壤污染其因果关系和机理较为复杂,就我国农业用地的污染主要来自不当的农业种植方式如滥用农药、化肥等和工业污染所带来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和世界标准许可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有机氯农药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的污染状况, 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北京市原某农药厂表层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的浓度在1 mg·kg-1到440 mg·kg-1之间,DDTs的浓度在5 mg·kg-1到966 mg·kg-1之间.通过对污染物组成的分析发现,HCH异构体中β-HCH,DDT异构体和代谢产物中DDD含量相对较高.结果说明,从1981年此农药厂停止生产农药产品至今,经过20多年的降解,厂区土壤污染依然非常严重.通过克立格插值方法绘出的等值线图可以看出,厂区中部农药生产车间和南部农药存放场地土壤污染最为严重, 污染物浓度要高于土壤需要进行修复的调解值.  相似文献   

3.
浅谈土壤污染与可持续农耕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梅 《农业考古》2008,(6):348-350
土壤污染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使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土壤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当土壤中所含有害物质过多,可通过植物或水间接被人体吸收,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从源头控制看不见的污染,以确保农耕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对土壤生态造成了巨大污染。随着土壤污染面积的不断加大,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土壤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必须开展的工作。本文综述了物理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生物炭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月秋 《吉林农业》2011,(11):160-160
近几年农民为了持续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在生产中过量和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及地膜等,使得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大大超过了农田可承载的安全负荷,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重大隐患。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对于解决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蔬菜生产中,肥料、农药及其他管理技术使用不当,往往造成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大量积累、农药残留等,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重金属污染主要与土壤、灌溉水质和施肥有关,亚硝酸盐超标主要与施肥有关,农药残留主要与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7.
开栏语     
<正>近年来,中国农业生产快速增长,传统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已使我国农业呈现诸多问题,如农用化学品过量使用、抗性有害生物演进、水体与土壤污染、有益生物急剧减少、有害物质残留和富集与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和绿色发展。作为食用农作物和观赏植物可持续健康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成熟技术,生物防治将成为解决我国质量兴农、绿色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  相似文献   

8.
农药、化肥残留及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物等对土壤、水、空气等蔬菜产地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蔬菜有害物质超标相当普遍,一些高毒、剧毒农药残留量大,污染严重;许多菜农不顾消费者的利益,盲目追求农药使用效果,滥用、乱用农药,甚至大量施用国家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致使蔬菜污染严重;加之化肥施用不合理、用污水清洗蔬菜等,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害和威胁。  相似文献   

9.
黄震  李武楠  马宁 《吉林农业》2012,(8):164-166
农业面源污染指农业生产中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及畜禽粪便而产生的对水环境的污染。目前我国的化肥、农药施用仍然过量,养殖场生产的有机肥重金属铜、锌含量过高,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富营养化、土壤质量下降,群众健康风险加大等严重问题。本文拟就农业的面源污染现状、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秦杰  金晓飞 《吉林农业》2009,(11):30-30
1.选择与建设蔬菜基地 基地附近没有造成污染源的工、矿企业;基地的灌溉水应是深井地下水或水库等清洁水源,水中不能含有污染物,特别不能含有重金属元素和有毒性的有害物质,避免使用污水或土壤水等灌溉;基地河流的上游没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基地距主干路线50~100m以上;工地菜田不能长期施用含有毒害物质的工业废渣来改良土壤,生产基地的土壤不能含有重金属元素和有毒性的有害物质及剧毒农药残留,并且生产基地的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并严格保护,杜绝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