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特征特性 羽衣甘蓝是甘蓝的一个变种.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是心部刚展开的嫩叶.叶片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是保健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绿羽衣甘蓝株高40厘米,叶色深绿,有皱褶,叶缘羽状浅裂.叶长椭圆形,采收时间长。花羽衣甘蓝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35~40厘米,外叶深绿色,内叶红色.可连续采收50天。羽衣甘蓝喜欢冷凉温和气候.耐寒。  相似文献   

2.
羽衣甘蓝,别名无头甘蓝、海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分为观赏习习衣甘蓝和菜用羽衣甘蓝。观赏羽衣甘蓝叶色叶形丰富多变,多用作盆栽花卉。菜用羽衣甘蓝,叶色浅绿至浓绿,叶柄略长,心叶羽状卷曲,嫩叶中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目前已成为一种时兴特菜,进入饭店、宾馆和居民的餐桌。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良CTAB法得到可用于RAPD分析的羽衣甘蓝基因组;摸索了适合羽衣甘蓝基因组的RAPD反应体系;运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对羽衣甘蓝新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叶形是决定亲缘关系的首要因素,羽叶与圆叶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与皱叶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而皱叶品种内部遗传距离也较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羽衣甘蓝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利用国外羽衣甘蓝商业品种和自主选育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5份羽衣甘蓝材料,包括7个切花、17个地被和1个食用类型,分别测定24个营养性状和11个生殖性状,按照数值、二元和多态性状特征进行编码和赋值,应用UPGMA聚类法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营养性状的UPGMA聚类结果,当欧氏遗传距离为9.87时,25份材料被聚类为2大类群,叶型为圆叶、皱叶、裂叶的24份材料聚为一类,叶型为裂皱叶的1份材料单独聚为另一类群;当欧氏遗传距离为7.20时,25份材料被聚类为3大类群,叶型为圆叶的11份材料聚为第1类群,皱叶与裂叶的13份材料聚为第2类群,裂皱叶的1份材料单独为另一类群;当欧氏遗传距离为6.82时,25份材料依据叶型被聚类为4大类群,即圆叶类、皱叶类、裂叶类与裂皱叶类。根据生殖性状的UPGMA聚类结果,当欧氏遗传距离为4.35时,25份材料依据子房颜色被聚类为2大类群,即子房颜色为黄绿色的归为一类,紫红色的归为另一类。【结论】在24个营养性状中,叶型是决定亲缘关系远近的第1要素,其次是叶色。在4种基本叶型中,皱叶与裂叶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裂皱叶与其他3种叶型的亲缘关系较远。在11个生殖性状中,子房颜色为决定亲缘关系远近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羽衣甘蓝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绿叶甘蓝、牡丹菜等。以嫩叶供食,可炒食、凉拌、做汤、火锅或腌渍,品质柔嫩,风味清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B2、C和钙的含量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健胃功能,为高营养价值的新型蔬菜,因此其栽培前景十分广阔。一、植物学特征与特性羽衣甘蓝植株较高大,株高30~40厘米,植株开展度60厘米,根系发达,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层内。叶片呈长椭圆形,绿色,叶背稍被蜡粉,叶缘羽状分裂向上卷缩,互相遮叠成皱褶。羽衣甘蓝喜欢冷凉温和气候,耐寒,生长适温20~25℃,可耐受高…  相似文献   

6.
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又名叶牡丹,属十字花科甘蓝属,二年生草本花卉,是食用蔬菜甘蓝的变种.它的叶片紧密互生,但不向内包心,全部呈散生形态,各个叶片环抱形成圆形的牡丹花状.每片叶的叶缘有细密的皱褶,恰似美丽少女裙子的荷叶边.它们有的呈波浪形,有的呈珊瑚状,卷曲重叠,就象层层花瓣次第展开.叶的色彩也丰富多变,十分艳丽,有紫红、宫粉、橙黄,还有奶白、浅赤、淡蓝,盛开之时,犹如一朵硕大的牡丹,平铺在地面之上,让人有"此物只应天上有”的感觉.羽衣甘蓝的叶形及叶丰富多彩,鲜艳美丽,观赏期正好在冬春花卉稀少的季节,且观赏期可长达100天以上.它既适合在城市绿化中的花坛和花径中编组图案,又可以单株盆栽陈列观赏,因而成为近年来花卉市场的新宠,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相似文献   

7.
羽衣甘蓝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t acephla)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的一个野生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至小亚西亚一带,在我国栽培历史不长,尤其是观赏羽衣甘蓝近10年才有少量种植。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秋和初冬的优良观叶植物,色彩鲜艳,观赏期为11月~翌年3月。羽衣甘蓝由于品种不同。叶色丰富多变,叶形也不尽相同,整个植株形如牡丹。所以也被称为“叶牡丹”、“牡丹菜”等。  相似文献   

8.
<正>1.花叶苦苣叶片长椭圆形、深裂,叶缘锯齿状、多皱褶。外叶绿色,心叶浅绿色,单株重500克左右。口感略带苦味,品质较好,生食或涮食均可。生长适温15~20℃,耐热及耐寒性均较强,病虫害少,生长期70~80天。(彩图参见73页图5)  相似文献   

9.
0引言羽衣甘蓝又名叶牡丹,十字花科甘蓝属2年生草本花卉,属于喜凉性植物,性耐寒、喜阳光充足和肥沃土壤。1品种从叶型可分为皱叶、圆叶、羽叶、波浪叶等;从叶色可分为边缘叶有绿色、深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中心叶有纯白、淡黄、黄肉色、玫瑰红、紫红等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解析北苍术叶型变异类型和变异模式,以北苍术道地产区之一的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北苍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叶形指数和各裂叶参数等主要叶型变异性状的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解析北苍术叶型变异模式。结果表明:叶完整型与裂叶型北苍术在叶宽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叶形指数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叶宽与所有次裂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以叶宽增加为主的叶形指数变异对次裂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趋势分析显示,随着叶宽增加和叶形指数降低,次裂程度逐渐提高。综上分析,初步提出北苍术的叶型变异模式为叶完整型、浅裂型至深裂型;结合相关研究,推测北苍术叶型变异可能受逆境诱导,深裂型可能是北苍术潜在优势抗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皱叶甘蓝,别名皱叶洋白菜、皱叶圆白菜、皱叶包菜、皱叶椰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蓝种中能形成皱褶叶球的一个变种。与普通结球甘蓝的区别在于其叶片卷皱,而不象其他甘蓝的叶  相似文献   

12.
<正> 羽衣甘蓝一、植物学特征羽衣甘蓝一般株高30~40厘米,茎短缩,坚硬,密生叶片。根系发达,主根粗大,根系主要分布在3O厘米深的耕作层内。叶为长椭圆形,较厚,被有蜡粉,卷褶多,叶缘羽状分裂,裂片互相覆盖面似皱褶,叶片长约20厘米,叶柄约占叶长的1/2。花淡黄色,长角果,种子  相似文献   

13.
羽衣甘蓝的利用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var a-cephala V D.C.)是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绿叶甘蓝、牡丹菜,是甘蓝类蔬菜中的变种。羽衣甘蓝原产于希腊,在欧洲栽培普遍。羽衣甘蓝具有适应性强、易于种植、营养丰富、色彩鲜艳等特点,是食用性和观赏性兼备的优良植物。近年来,随着对其利  相似文献   

14.
一、选用新品种 1.绿珍珠:该绿豆新品种长荚、大粒、优质、高产。因其叶片像西瓜绿豆。该品种具有六个突出特点:①生长势强。株高50-55厘米,有分枝3-5个,茎秆粗壮,抗倒伏。②叶形奇特。叶缘有深缺刻,为三裂叶,极似西瓜叶,通风透光好,坐荚率高,适宜密植,克服了普通绿豆圆大叶通风不良、落花落荚的缺点。③荚长荚多。单株结荚40-50个,最多达100个。  相似文献   

15.
羽衣甘蓝切花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羽衣甘蓝为十字花科甘蓝属,又名叶牡丹,原产于西欧,在我国近年已得到大范围的栽种,华中、华南、华北等地区均获得成功。羽衣甘蓝切花作为新兴的切花品种,其花形独特,颜色多样,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正羽衣甘蓝又名叶牡丹,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由于羽衣甘蓝叶片颜色丰富,形态多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非常适合在休闲农业项目中作为使用和观赏并重的蔬菜种植。一、羽衣甘蓝在景观设计上的应用1、羽衣甘蓝的植物学特征植株形态:羽衣甘蓝植株高大,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层。茎短缩,密生叶片。叶片肥厚,倒卵形,被有蜡粉,深度波状皱褶,  相似文献   

17.
花羽衣甘蓝又名叶牡丹,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的一个变种,2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叶片卵形,略有缺刻,外叶深绿色,内叶红黄白特别美观。色彩艳丽的嫩叶可食用,也可作秋季花坛观赏用。花羽衣甘蓝营养丰富,特别以维生素C含量高而著称,是现代人首选的稀特蔬菜。  相似文献   

18.
六合红萝卜     
六合红萝卜是南京六合区农技人员选育出的优良萝卜品种。该品种叶簇半直立,株高约48厘米,开展度51厘米。花叶,叶片深绿色,心叶浅绿色,叶缘深裂,叶片微皱,叶长39厘米,宽17厘米。叶柄紫红色,半圆形。肉质根卵圆形,尾钝尖,露出地面约1/3,皮红色,较光滑,肉白色,纵径12.1厘米,单根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南方大豆皱叶发生时叶片形态特征变化及皱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明确皱叶对大豆叶片形态、农艺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程度及揭示大豆皱叶发生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皱叶症近杂合异质系材料GY_C (皱叶)和GY_N (正常),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大豆皱叶症级为4时,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农艺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皱叶发生后叶片主脉薄壁细胞、皱缩处叶片增厚,叶缘处叶片变薄。叶片皱缩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不规则,叶缘处出现多层薄壁细胞。皱叶发生时,大豆叶片鲜重和干重、叶柄鲜重和干重、叶柄长和粗、叶片长和宽、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均显著减少(P<0.05,下同)。皱叶的叶绿素含量分布不均,但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无显著影响(P>0.05)。大豆发生皱叶后成熟期平均提前3.33 d,茎秆变细,抗倒伏性变差,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等农艺性状也有减少趋势,但不同年份有所不同。皱叶导致大豆单株干物质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减少,GY_C较GY_N两年平均减产43.11%。皱叶发生时大豆籽粒蛋白含量有降低趋势、油分含量有增高趋势,但不同年份存在差异。【结论】南方大豆皱叶发生时形态上主要因叶缘不能正常伸展所致,皱叶(症级为4)发生后大豆叶面积减少,植株干物质积累变少,生育期缩短、抗倒伏性变差,严重影响单株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  相似文献   

20.
正叶用莴苣又称生菜,是菊科莴苣属中能形成叶球或嫩叶供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做到不用农药而获得无公害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生菜根系浅,须根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地表20厘米土层内,茎短缩,叶互生,有披针形、椭圆形、卵圆形等,叶色绿、黄绿或紫,叶面平展或皱缩,叶缘波状或浅裂,外叶开展,心叶松散或抱合成叶球,种子灰白或黑褐色,千粒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