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茶树病害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茶产业的发展。为了明确茶叶的病原菌,为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水城县主要茶园产区带病斑的茶树叶片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危害茶树的病害有4种,分别为茶轮斑病、茶炭疽病、茶新煤病和茶饼病。  相似文献   

2.
茶树病害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茶产业的发展,为了明确茶叶的病原菌和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水城县主要茶园产区带病斑的茶树叶片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危害茶树的病害有4种,分别为茶轮斑病、茶炭疽病、茶新煤病和茶饼病,为茶树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助力茶农增收。  相似文献   

3.
茶饼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饼病又称疱状叶枯病、叶肿病,是中国西南山区茶园中发生普遍、严重危害的一种病害。该病危害茶树新梢嫩叶,直接造成茶叶减产,用感病芽叶所制的茶叶断碎严重,干茶味苦,致使茶叶品质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近年来,茶饼病在西南茶区发生面积日益扩大,在临沧市茶园中发病情况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茶饼病是危害我国茶产业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其主要危害茶树嫩叶、新梢,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目前,关于茶饼病的流行规律、病原菌分离及防治技术等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鲜见关于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报道。为茶饼病科学、高效的绿色防控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茶饼病病原菌、病原菌与茶树互作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茶饼病是危害我国茶产业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其主要危害茶树嫩叶、新梢,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目前,关于茶饼病的流行规律、病原菌分离及防治技术等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鲜见关于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报道。为茶饼病科学、高效的绿色防控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茶饼病病原菌、病原菌与茶树互作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茶树已知的害虫有400多种、病害100多种,主要病虫害有茶白星病、茶饼病、茶煤烟病、茶炭疽病、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黑刺粉虱、茶毛虫、油桐尺蠖、蚧类和茶叶螨类等10余种。抓好这些主要病虫的防治就基本解决了茶树病虫防治的难题。1茶饼病1.1症状初期叶上出现淡黄  相似文献   

7.
为江口县茶园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于2017-2019年对江口县不同海拔、不同树龄茶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江口县茶园虫害主要有蓟马、小绿叶蝉、茶尺蠖、茶象甲和绿盲蝽,部分茶园有黑刺粉虱、白粉虱和茶毛虫,茶象甲近年发生偏重;病害主要有茶白星病、茶饼病和茶炭疽病,茶白星病主要在海拔800m以上茶园发生,茶饼病近年来发生面积和频次逐渐增加。建议采用加强秋冬季管理,及时除草、修剪茶树和采摘茶叶,诱杀和人工捕杀害虫,保护和利用天敌等绿色防控措施强化对茶园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茶饼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饼病又称疱状叶枯病、叶肿病。它主要危害嫩叶、新梢,是茶树上一种主要芽叶病害。该病危害嫩叶和新梢,不仅影响产量,而且用病叶制茶易碎,干茶味苦,致使茶叶品质明显下降,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一、症状在嫩叶上先出现淡黄色或红棕色半透明小点,随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直径为0.6  相似文献   

9.
正一、为害与症状茶饼病可直接影响茶叶产量。用病叶制成的茶易碎,味道苦涩且带腥味,从而影响茶叶品质。茶饼病主要为害茶树嫩叶和新梢。嫩叶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黄色、淡红色半透明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表面光滑、有光泽、向下凹陷的圆斑,背面凸起,呈饼状,上生灰白色或红色粉末状物。病斑直径2~12毫米,叶上病斑多时,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大斑。后期病斑上粉末消失,凸起部分萎缩形成褐色枯斑,病斑边缘具有灰白色圈,病叶逐渐凋谢脱落。叶缘、叶脉感病,常使叶片扭曲呈畸形;嫩芽、幼果、叶柄感病,轻微时病部稍肿胀,严重时呈肿瘤状;嫩茎感病,常呈现鹅颈状弯曲肿大,受害部位易折或者导致上部芽叶枯死。  相似文献   

10.
2015年8月,系统调查了陕南重点产茶县(区)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旨在为保障陕南茶区茶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调查结果表明陕南茶区夏季茶树主要病虫害情况因地差异很大。其中茶树虫害以茶小绿叶蝉在各茶园中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平均虫口密度为20.39头/10复网;茶网蝽在镇巴、紫阳发生较重,平均虫口密度每枝条分别达35.61头和35.48头,汉滨区发生较轻;茶尺蠖和茶毛虫发生危害程度均很轻,平均虫口密度每5m仅分别为0.38头和0.12头;茶蚜只在宁强、镇巴、紫阳和汉滨发现,且发生程度较轻。茶树病害以茶芽枯病发生最为严重,病叶率平均达37.29%;其次为茶炭疽病,平均病叶率为33.42%;茶饼病发生较轻,平均病叶率仅为8.21%。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以茶小绿叶蝉、茶炭疽病、茶芽枯病为防治重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无公害技术手段为重点,必要时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保证茶叶生产安全、高效的陕南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茶饼病是五指山市水满乡茶叶上最为严重的病害,已经严重影响了水满乡红茶的产量及品质。为防止茶饼病的持续危害,本文介绍了水满乡大叶种茶茶饼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阐述了该地区茶饼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期指导茶农防控茶饼病。  相似文献   

12.
茶树品种对茶饼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茶饼病菌的担孢子悬液接种33个茶树品种(大叶种17个,中叶种16个),用离体和活体两种方法鉴定了茶树品种对茶饼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没有免疫的品种,各品种均不同程度的感染茶饼病,高度抗病的有槠叶蟓永307等9个品种。严重感病的有台湾大叶、越南大叶等9个品种。大叶种比中叶种更感病,抗病品种表现出发病叶位高(新叶1、2叶)、潜育期长(10-14d)、发病率低(小于25%)、病情指数低(小于25)、病斑较小(小于20mm^2)、病斑日均扩展直径慢(小于0.4mm/d)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湄潭县危害茶叶的主要病虫害,为适时有效地防治茶叶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采取茶园普查和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至2010年度对湄潭县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田间消长规律以及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茶树的主要病害有5种,分别为茶饼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苗根结线虫病,病...  相似文献   

14.
茶饼病是五指山市水满乡茶叶最为严重的病害,已经严重影响了水满乡红茶的产量及品质。本文介绍了水满乡大叶种茶茶饼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阐述了该地区茶饼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指导茶农防控茶饼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歙县上丰乡近2年雨水较多,湿度大,茶网饼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及茶农的经济收入。对茶网饼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介绍了上丰乡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续第9期第36页)据统计,茶树病虫害会导致茶叶减产10%~20%,情况严重时,甚至无茶可采,直接影响茶叶产值。而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的保健饮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生产有机茶经济效益很高,是茶产业发展方向。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所以如何采取无毒、无害且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保证有机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一、主要病虫害1.主要病害发生在嫩叶上的主要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和茶芽枯病等;发生在成叶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对云南省腾冲县蒲川乡的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和常规茶园内发生的茶树病害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共调查到茶树病害2类6种。其中真菌病害5种,藻类病害1种。发生最重的是由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引起的茶饼病。3类茶园当中,常规茶园的病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介绍茶树常见病害即茶白星病、茶叶斑病、茶炭疽病、茶饼病的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广大茶农防治茶树常见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8,(3):41-42
正我国茶园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橙瘿螨、茶黑毒蛾、茶黄蓟马、以及茶饼病和炭疽病等,为有效控制茶树主要病虫害,将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介绍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如下。1防控策略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重要手段,以化学防治为应急措施的  相似文献   

20.
好书推荐     
<正>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湖南省茶树病虫害原色图谱及绿色防控技术》一书从3个方面对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是探索解决了湖南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路径,即以生态调控为基础、轻控轻防为原则、应急防控为辅助、区域统防统治为手段。二是完成了灰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茶角胸叶甲、茶丽纹象甲、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饼病8个湖南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三是用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