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2011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161.1 kg/hm2、磷(P2O5)76.8161.1 kg/hm2、磷(P2O5)76.878.1 kg/hm2、钾(K2O)119.478.1 kg/hm2、钾(K2O)119.4163.1 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7.8163.1 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7.8172.6 kg/hm2、磷77.0172.6 kg/hm2、磷77.099.5 kg/hm2、钾159.599.5 kg/hm2、钾159.5160.7 kg/hm2;早稻的合理施肥比例为氮∶磷(P2O5)∶钾(K2O)=1∶(0.48160.7 kg/hm2;早稻的合理施肥比例为氮∶磷(P2O5)∶钾(K2O)=1∶(0.480.53)∶(0.820.53)∶(0.821.01),晚稻为氮∶磷(P2O5)∶钾(K2O)=1∶(0.461.01),晚稻为氮∶磷(P2O5)∶钾(K2O)=1∶(0.460.58)∶(0.930.58)∶(0.930.94)。  相似文献   

2.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配比田间试验,建立烤烟施用氮、磷、钾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2858,P2O5=-0.0710,K2O=0.0906,此时的产量为3080.14 kg/hm2。产值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9552,P2O5=-0.0149,K2O=0.3683,此时的产值为39513.59元/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P2O5=-0.0248,K2O=0.2840,此时烤烟的产量为2956.48 kg/hm2,产值为38174.43元/hm2,施肥利润为36710.92元/hm2。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的施肥组合范围为N64.28 kg/hm2、P2O5144.3148.95 kg/hm2、K2O 235.2148.95 kg/hm2、K2O 235.2266.4 kg/hm2,即N∶P2O5∶K2O=1∶(2.2266.4 kg/hm2,即N∶P2O5∶K2O=1∶(2.22.3)∶(3.62.3)∶(3.64.1)。  相似文献   

3.
《江西农业学报》2022,(6):95-97
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甜脆豌豆产量的影响,建立了N、P、K三因素与甜脆豌豆产量的施肥模型。对模型解析发现,3个单因子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K2O>P2O5>N。施肥模型寻优结果表明:施N 134.0209.9kg/hm2、P2O574.7209.9kg/hm2、P2O574.7129.96kg/hm2、K2O 75.5129.96kg/hm2、K2O 75.5150.5kg/hm2,氮、磷、钾之比为1∶0.59∶0.66时可使甜脆豌豆产量达到15.55 t/hm2以上。  相似文献   

4.
王亮  管蓓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62-64
根据近年来在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完成的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进行花生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分级、分析土测值与最佳施肥量关系.结果给出了不同土壤的花生建议施肥量:土壤养分丰富时(相对产量大于95%),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4.5kg/667m2、4kg/667m2、7kg/667m2;土壤养分较丰富时(相对产量90% ~ 95%),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5kg/667m2、4.5kg/667m2、8kg/667m2;土壤养分中等时(相对产量75%~90%),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6.5kg/667m2、5kg/667m2、9.5kg/667m2;土壤养分缺乏时(相对产量小于75%),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8kg/667m2、7kg/667m2、12kg/667m2.  相似文献   

5.
43个土壤基础地力测定汇总,当季小麦土壤基础地力供应氮(N)83.1 kg/hm2、磷(P2O5)36.75kg/hm2、钾(K2O)48.15 kg;12个点的测定结果,100 kg小麦籽粒产量平均吸氮(N)2.75kg、磷(P2O5)1.04 kg、钾(K2O)1.84 kg;小麦全期对肥料养分的吸收率钾>氮>磷。水稻土和潮土氮肥吸收率分别为48.31%、39.26%,磷肥(P2O5)分别为28.79%、39.57%,钾肥(K2O)吸收率分别为50.30%、41.05%。  相似文献   

6.
基于“3414”试验的水稻推荐施肥指标体系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试验对土壤速效养分与作物相对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水稻的土壤有效养分丰缺指标,统计最佳施肥量,计算得不同肥力水平确定推荐施肥量,翠屏区水稻推荐施肥指标为:当土壤碱解氮含量100 mg/kg时,推荐施氮(N)量为11.6 kg/666.67 m~2;当土壤碱解氮含量100~149 mg/kg时,推荐施氮(N)量为9 kg/666.67 m~2;当土壤碱解氮含量149~170 mg/kg时,推荐施氮(N)量为7.2 kg/666.67 m~2;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大于170 mg/kg时,建议少施或不施氮肥。当土壤有效磷含量2.9 mg/kg时,推荐施磷(P_2O_5)量为6.6 kg/666.67 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2.9~8.1 mg/kg时,推荐施磷(P2O5)量为4.8 kg/666.67 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8.1~11.3 mg/kg时,推荐施磷(P2O5)量为3.4 kg/666.67 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1.3 mg/kg时,推荐施磷(P2O5)量为1 kg/666.67 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84 mg/kg时,推荐施钾(K_2O)量为4.1kg/666.67 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84~127 mg/kg时,推荐施钾(K_2O量为3 kg/666.67 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27 mg/kg时,推荐施钾(K2O量为1.7 kg/666.67 m~2。该推荐施肥指标与宜宾市翠屏区水稻实际施肥需求基本切合,可以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7.
不同化肥施用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于2011~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161.1 kg/hm2、磷(P2O5)76.8~78.1 kg/hm2、钾(K2O)119.4~163.1 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7.8~172.6 kg/hm2、磷77.0~99.5 kg/hm2、钾159.5~160.7 kg/hm2;早稻的合理施肥比例为氮∶磷(P2O5)∶钾(K2O)=1∶(0.48~0.53)∶(0.82~1.01),晚稻为氮∶磷(P2O5)∶钾(K2O)=1∶(0.46~0.58)∶(0.93~0.94)。  相似文献   

8.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杉木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对调控杉木林土壤碳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10年生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9个处理水平[对照(ck)、低氮(N30:30 kg·hm?2·a?1)、高氮(N60:60 kg·hm?2·a?1)、低磷(P20:20 mg·kg?1)、高磷(P40:40 mg·kg?1)、低氮低磷(N30+P20)、低氮高磷(N30+P40)、高氮低磷(N60+P20)、高氮高磷(N60+P40)],探讨了大气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杉木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结果  施加氮磷没有改变杉木林土壤呼吸的季节性变化。单独施氮促进了杉木林土壤呼吸作用,高氮水平(N60)对土壤呼吸的促进最显著(P<0.05);单独施磷促进了杉木林土壤呼吸作用,高磷水平(P40)对土壤呼吸的促进最显著(P<0.05);氮磷复合作用下低氮高磷(N30+P40)对杉木林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P<0.05)。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低氮低磷水平下(N30+P20)土壤温度敏感性系数(Q10)高于对照。  结论  氮沉降和磷添加均对杉木林土壤呼吸有促进作用,氮磷复合作用下对杉木林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其中高氮低磷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图1表2参46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张家港稻区进行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为氮肥>磷肥>钾肥,4点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6.66%、10.74%、7.94%.氮、磷、钾肥对产量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穗数和粒数,对粒重作用不太明显.水稻在产量水平为6 726.28 kg/hm2时,每100kg产量需吸N、P2O5、K2O2.18、0.98、3.26 kg.在氮、磷、钾三要素施肥缺区,水稻生长当季的土壤养分供应量依次为K2O>N>P2O5,土壤供N、P2O5、K2O的量分别为86.02、59.62、191.2 kg/hm2.在施肥缺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利用系数分别为0.34、0.69、0.64,水稻对当季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表现为N(26.42%)>K2O(21.92%)>P2O5 (7.28%).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省定西干旱区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率以施肥处理N_3P_2(施用105 kg/hm2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率以施肥处理N_3P_2(施用105 kg/hm2纯氮和75 kg/hm2纯氮和75 kg/hm2P_2O_5)最高;在各土层中,以02P_2O_5)最高;在各土层中,以020 cm的土壤含水率最低,18020 cm的土壤含水率最低,180200 cm的土壤含水率最高;处理N2P3(施用75 kg/hm200 cm的土壤含水率最高;处理N2P3(施用75 kg/hm2纯氮和105 kg/hm2纯氮和105 kg/hm2P_2O_5)的冬小麦产量最高,处理N_3P_2的冬小麦产量较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是处理N_3P_2。因此处理N_3P_2获得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3414”肥效试验,建立了金盏花鲜花产量(Y)与氮、磷、钾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金盏花最佳施肥量为 N 167.10 kg/hm2、 P2O588.20 kg/hm2、 K2O 72.30 kg/hm2,此时金盏花鲜花产量可达53265.90 kg/hm2.氮、磷、钾对产量的独立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 P2O5、 K2O、 N,施入量较低时表现为正交互效应,较高时表现为负交互效应.金盏花各器官中氮、磷、钾含量以钾最高,氮次之,磷最低;氮在叶、花朵中含量最高,磷在花朵中含量最高,钾在叶中含量最高.在该试验条件下,土壤供氮量为215.10 kg/hm2,供磷量(P2O5)为123.90 kg/hm2,供钾量(K2O)为688.65 kg/hm2;碱解氮校正系数为89.46%,有效磷校正系数为46.52%,氮肥利用率为21.72%、磷肥利用率为4.84%  相似文献   

12.
磷肥施用量对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头薹兼用型大蒜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土壤肥力(高、中、低)大蒜田、不同磷肥用量处理,以不施磷肥为对照(CK),研究了磷肥对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大蒜产量。高产田施肥量为氮(N)375.0 kg/hm2、磷(P2O5)180.0kg/hm2、钾(K2O)300.0 kg/hm2,大蒜最佳经济产量为23 173.3 kg/hm2;中产田施肥量为氮(N)315.0 kg/hm2、磷(P2O5)138.0 kg/hm2、钾(K2O)240.0 kg/hm2,大蒜最佳经济产量为18 323.1 kg/hm2;低产田施肥量为氮(N)255.0 kg/hm2、磷(P2O5)111.0 kg/hm2、钾(K2O)180.0kg/hm2,大蒜最佳经济产量为13 060.7 kg/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试验,获得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技术参数: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408.1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7.33kg/667m2;每形成100kg水稻籽粒对养分的需求量为氮(N)2.36kg、磷(P2O5)1.10kg、钾(K2O)3.04kg;肥料养分的当季利用率为尿素(N)35.5%、过磷酸钙(P2O5)43.9%、氯化钾(K2O)45.2%。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省2006—2008年油菜“3414”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菜预设最佳施肥处理(N2P2K2)产量从1 665 kg/hm2至3 200 kg/hm2间变异,较低产量水平试验土壤pH偏酸、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浙江省油菜施肥平均增产率氮(117.5%)>磷(45.1%)>钾(7.3%),单位N,P2O5,K2O平均增产油菜籽以P2O5(7.0 kg) >N(4.7 kg)>K2O(1.7 kg),不同土壤类型氮、磷、钾肥的效应有较大差异。油菜缺素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测试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缺氮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测试值可作为氮肥推荐施肥的指标,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与缺磷区相对产量、缺钾区相对产量相关性较差,只有50%试验点土壤有效磷与缺磷区相对产量有相关关系,70%的试验点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缺钾区相对产量呈显著相关性,表明现有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测试方法对指导施肥有一定的局限性,进一步的研究需对不同土壤类型制订相应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氮肥施用量对豫东黄潮土区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头薹兼用型品种宋城大蒜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豫东黄潮土区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钾肥适宜水平下,高、中、低产田氮肥施用量与蒜头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高产田在施磷(P2O5)180.0 kg/hm2、钾(K2O)300.0 kg/hm2的条件下,最佳施氮量354.0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2 209.0 kg/hm2;中产田在施磷(P2O5)135.0 kg/hm2、钾(K2O)240.0 kg/hm2的条件下,最佳施氮量288.0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17 041.5 kg/hm2;低产田在施磷(P2O5)90.0 kg/hm2、钾(K2O)180.0 kg/hm2的条件下,最佳施氮量264.0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12 511.5 kg/h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在田间探讨土壤中氮、磷、钾对水稻产量及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棠湾龙楼田洋水稻生长发育所需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的作用大于磷肥和钾肥。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最佳经济产量为550.83 kg/667m2。其氮、磷(P2O5)、钾(K2O)肥最佳施用量依次为:6.9、1.19、0 kg/667m2。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配比对云烟100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配比田间试验,建立烤烟施用氮、磷、钾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2858,P2O5=-0.0710,K2O=0.0906,此时的产量为3080.14 kg/hm2。产值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9552,P2O5=-0.0149,K2O=0.3683,此时的产值为39513.59元/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P2O5=-0.0248,K2O=0.2840,此时烤烟的产量为2956.48 kg/hm2,产值为38174.43元/hm2,施肥利润为36710.92元/hm2。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的施肥组合范围为N64.28 kg/hm2、P2O5144.3~148.95 kg/hm2、K2O 235.2~266.4 kg/hm2,即N∶P2O5∶K2O=1∶(2.2~2.3)∶(3.6~4.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氮输入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其转化机制,为实现毛竹林土壤磷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毛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氮添加梯度:0(对照)、30、60、90 kg·hm?2·a?1,利用生物有效磷分级方法测定表层土壤(0~20 cm)和深层土壤(20~40 cm)中的磷组分包括可溶性无机磷(CaCl2-P)、活性无机磷(Citrate-P)、酶水解有机磷(Enzyme-P)和可溶性活性无机磷质子(HCl-P)质量分数,探讨氮添加对毛竹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有效磷和理化性质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相比,氮添加显著(P<0.05)增加了所有土层土壤中的CaCl2-P质量分数(28.5%~63.3%)和深层土壤中Enzyme-P质量分数(16.3%~33.6%),而对深层土壤中HCl-P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P>0.05)。低氮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表层土壤中Citrate-P质量分数(43.5%),中高氮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表层土壤中HCl-P质量分数(101.0%~155.2%)。在对照和氮添加处理中,表层土壤中的不同磷组分质量分数均显著(P<0.05)高于深层土壤。表层土壤中不同磷组分均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深层土壤中仅Enzyme-P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1)。氮添加通过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促进了土壤不同磷组分向土壤有效磷的转化。  结论  氮添加提高了毛竹林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毛竹林高效经营提供了科学参考。图5表3参43  相似文献   

19.
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在覆盖黑垆土上连续 5 a种植冬小麦条件下 ,不施氮、磷肥耕层土壤氮、磷养分含量逐年递减 ,冬小麦产量年均递减 2 40 .3 kg/ hm2 ,减产率为 9.7% ;施 N 112 .5 kg/ hm2 、P2 O580 .0 kg/ hm2 的处理 ,冬小麦产量年均递增 2 41.2 kg/ hm2 ,增产率为 7.6% ,耕层土壤年均残留 N0 .2 kg/ hm2 、P2 O2 5 .1kg/ hm2 ,肥料施入量与冬小麦吸收量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 ;以施 N180 .0 kg/ hm2、P2 O510 0 .0 kg/ hm2的处理 ,冬小麦产量年均递增 2 83 .5 kg/ hm2 ,增产率为 8.9% ,耕层土壤年均残留 N64 .0 kg/ hm2、P2 O52 2 .7kg/ hm2 ,氮、磷施入量大于冬小麦吸收量。据此 ,生产中推荐施肥量为 N112 .5 kg/ hm2、P2 O580 .0 kg/ hm2。  相似文献   

20.
2014—2015年在袁州区水稻田进行常规施肥下晚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现状,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同等肥力和种植条件下,常规施肥施肥量为:氮肥(N)187.5kg/hm2、磷肥(P2O5)78kg/hm2、钾肥(K2O)105kg/hm2,氮、磷、钾配比1:0.42:0.56,肥料利用率氮肥26.2%,磷肥13.5%,钾肥39.8%;测土配方施肥施肥量为:氮肥(N)159kg/hm2、磷肥(P2O5)72kg/hm2、钾肥(K2O)111kg/hm2,氮、磷、钾配比1:0.45:0.7,肥料利用率氮肥30.5%,磷肥16.5%,钾肥4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