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规模养鸡场免疫 种鸡、商品蛋鸡:1日龄时.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初免;7~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免疫一次,对在禽流感免疫程序中要求使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地区的家禽,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2.
复方氯化钠散对雏鸡新城疫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一日龄蛋用雏鸡168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试验组雏鸡分别在1~14日龄和1~28日龄饮用2.5%复方氯化钠散溶液,每日10h,在新城疫的一免和二免后监测各组鸡Hi效价。结果表明,复方氯化钠散可增强雏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组Hi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血凝抑制(HI)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检测手段,对以点眼和滴鼻途径接种新城疫B_1系疫苗的无特定病原(SPF)雏鸡(1日龄首免、14日龄二免)进行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同时对两种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力图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理论依据,为ELISA在我国鸡新城疫群体免疫中的应用提供新资料。实验结果表明:新生雏鸡抗体产生系统发育迅速,4日龄即可在血液中检测到HI抗体,经两次免疫后,27日龄达最高值,HI抗体在2~4以上的持续期为50d。14日龄前,ELISA未能检测到ND特异性抗体,而HI试验能准确地反映ND抗体的消长规律,两试验无相关性。二免之后,两试验所反映的抗体消长规律基本相同,二者检测的血清抗体水平具有相对平行的关系,且ELISA的敏感性高于HI试验。在SPF雏鸡14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后的免疫应答中,Ig~G是其主要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病征、粘膜和浆膜出血等症状,发病率、死亡率高,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按科学的免疫程序实施强制免疫,以确保鸡群的健康发展。现将一蛋鸡饲养场一批43日龄鸡群因免疫失败而引发非典型性新城疫及其防制措施介绍于下: 一、发病经过 2002年12月一养鸡场饲养海兰商品蛋鸡5000只,采用地面育雏,育雏30日龄的免疫程序为:1日龄接种MD疫苗,10日龄用新城疫IV系与传支H_(130)二联苗滴鼻,14日龄、28日龄用法氏囊疫苗2.5倍量饮水,20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30日龄用新城疫IV系与传支H_(52)二联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是以新城疫LaSota弱毒株为载体的重组疫苗,易受免疫鸡群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影响,免疫首先要确定免疫鸡群的新城疫母源抗体及其对疫苗的免疫影响.从而确定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的首免日龄,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将一日龄蛋用雏鸡1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雏鸡在1-14日龄饮用1.5%“营养液1号”,每日10h。在ND和IBD一免和二免后监测各组鸡的ND和IBD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营养液1号”可增强雏鸡ND和IBD疫苗的免疫效果,实验组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探讨在高母源抗体下蛋雏鸡新城疫(ND)免疫程序与免疫效果的关系.在不同日龄和不同母源抗体水平,对鸡新城疫高母源抗体的蛋雏鸡进行免疫,测定效果.结果表明,用新城疫弱毒疫苗和油乳剂疫苗同时免疫后,免疫越早,受母源抗体干扰越大,总体免疫效果越差;当ND母源抗体降到6log2左右(大约在11~13日龄)时进行首免,隔14天进行二免,鸡体产生保护水平(6log2)以上的ND抗体最快、抗体水平上的最高、维持时间最长,总体免疫效果最好.因此,母源抗体6log2时首免,14天后二免为最佳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8.
造成接种失败的原因:(1)首免时间不当。母鸡接种过鸡新城疫疫苗后,会产生抗体,并通过卵黄传给雏鸡.雏鸡3日龄时抗体滴度最高,此后便逐渐下降.10-14日龄时降到无保护力的免疫临界水平,此时接种能收到较好效果。若母鸡未接种过鸡新城疫疫苗,首免时间应为1日龄。  相似文献   

9.
一、商品猪(肉猪)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苗,在母猪带毒严重的猪场使用;7日龄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在已发生过该病的猪场使用;20日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21日龄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和蓝耳病疫苗;23~25日龄免疫链球菌C群活疫苗和链球菌Ⅱ型灭活苗,在有该病流行的地区使用;28~35日龄免疫口蹄疫灭活苗,猪丹毒、猪肺疫二联活疫苗,萎缩性鼻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我国城乡大多数鸡场的新城疫免疫程序是雏鸡7~15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首免,经过一个月用Ⅱ系(或Ⅳ系)苗二免,到2~2.5月龄时再用Ⅰ系苗进行接种。这种免疫程序的首免安排在7~15日龄主要是考虑到雏鸡母原抗体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干扰,通常是待母原抗体下降到临界水平(3~4Log_2)以下时接种疫苗。能否将雏鸡首免日龄提前到1~2日龄,在炕坊雏鸡集中、防疫方便、疫苗利用率高等有利条件下进行,克服在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进行首免不易达到理想的防疫密度的缺点,这是养鸡生产上值  相似文献   

11.
"增免散"对ND疫苗免疫雏鸡抗体效价和胸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将3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增免散”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 左旋咪唑组、环磷酰胺 “增免散”组,雏鸡6日龄时用鸡新城疫(ND)L a Sota疫苗点眼滴鼻,分别于7、14、28、35日龄时测定鸡血液新城疫抗体效价、胸腺器官指数、胸腺组织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浓度、胸腺细胞凋亡率,观察胸腺的组织结构变化,探索中药“增免散”的免疫增强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增免散”不但能增强ND疫苗的免疫效果,促进雏鸡胸腺发育,提高胸腺组织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而且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免疫器官损伤和细胞凋亡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GC02鸡球虫病疫苗免疫雏鸡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1日龄肉杂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试验组鸡分别于7、14日龄口服免疫8000个GC02鸡球虫病疫苗孢子化卵囊,对照组为不免疫疫苗;并分别在第21、28、35、42日龄进行试验组、对照组红细胞C3bR酵母花环(E-C3bRR)和红细胞IC酵母花环(E-ICR)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第7、14日龄用GC02鸡球虫病疫苗免疫雏鸡后,分别在第21、28、35、42日龄所测的试验组鸡的E-C3bRR和E-ICR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GC02鸡球虫病疫苗免疫雏鸡后,对雏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处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春夏邯郸、邢台地区的数十个养鸡场(户)爆发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给养鸡场(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1、来我院就诊的病例来自邯郸、邢台的十几个县市的养鸡场(户),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发病日龄在16—90日龄之间,其中以30—45日龄间最多,且病情严重。 2、发病的鸡场多数已经用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免疫过,免疫程序一般为:12—14日龄用该苗首免,24—28日龄二免,少数鸡场还于45—50日龄进行三免:免疫剂量一般为规定剂量的1—1.5倍,有的为2—4倍:疫苗来源为:北京兽医生物制品厂、长春农牧大学、郑州及黑龙江等地。  相似文献   

14.
姜华 《中国畜禽种业》2013,9(6):155-156
大肠杆菌、非典型性新城疫已成为危害肉仔鸡的主要疾病,两种传染病混合感染,会给诊断及治疗带来较大不便。1发病情况地点:辽宁海城某鸡场;畜禽种类:肉仔鸡;养殖数量:3000羽;日龄:32日龄。具体情况:该批鸡只长势一直不错,3日龄做过新支二联弱毒苗,14、28日龄曾饮水免疫过两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中等毒力),做完第二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后,鸡只状态有所改变,呼吸道症状开始出现,且愈来愈严重。曾用过罗红霉素、泰乐菌素等,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死亡鸡数由  相似文献   

15.
将3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中药“增免散”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 左旋咪唑组、环磷酰胺 “增免散”组,6日龄用鸡新城疫LaSota疫苗免疫点眼滴鼻,14、21、28、35日龄测定鸡血液ND抗体效价、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等,探索中药“增免散”的免疫增强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增免散”不但能显著提高Lasota活苗接种雏鸡的特异性HI抗体水平,延长其持续时间,能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能显著增高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并对雏鸡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对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有部分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感染鸡胚尿液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禽A型)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菌液,经灭活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应用该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和60日龄以上的青年鸡;18日龄雏鸡免疫量为每只0.25mL,免疫后2周可测到ND抗体HI≥1∶16,3周攻毒ND保护率为100%;90~120日龄鸡免疫量为每只1mL,免疫3周攻毒,禽霍乱保护率为87.5%~100%。安全性试验表明,18日龄雏鸡注射0.5mL、120日龄鸡注射2mL疫苗,观察14天,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鸡IL-18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chIL-18在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疫苗免疫中的作用,克隆了新城疫病毒标准株F48E9的F基因,构建F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F;将11日龄试验鸡分为4组,每组10只,14日龄一免,28日龄二免,分别肌注pcDNA-F、pcDNA-F+pcDNA-ckIL-18、新城疫传统疫苗(14日龄NDV弱毒疫苗首免,28日龄NDV油苗二免)、生理盐水,一免疫后第7、14、21、28 d均采血进行ND抗体(ELISA)检测和T淋巴细胞转化(MTT)试验;第29 d均肌注50LD50NDV强毒F48E9株.结果显示:免疫保护效率,生理盐水组0/10,pcDNA-F免疫组3/10,pcDNA-F+pcDNA-chIL-18免疫组5/10,新城疫传统疫苗免疫组10/10;ND抗体水平,pcDNA-F免疫组与pcDNA.F+pcDNA-chIL-18免疫组无差异(P>0.05),均显著低于传统疫苗免疫组(P<0.05);T细胞转化水平,pcDNA.F+pcDNA-cML-18免疫组明显高于pcDNA-F免疫组(P<0.05),pcDNA-F免疫组与传统疫苗免疫组无差异(P>0.05).试验结果综合显示pcDNA-F免疫试验鸡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pcDNA-chIL-18对pcD-NA-F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感染鸡胚尿液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禽A型)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菌液,经灭活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应用该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和60日龄以上的青年鸡;18日龄雏鸡免疫量为每只0.25mL,免疫后2周可测到ND抗体HI≥1∶16,3周攻毒ND保护率为100%;90~120日龄鸡免疫量为每只1mL,免疫3周攻毒,禽霍乱保护率为87.5%~100%.安全性试验表明,18日龄雏鸡注射0.5mL、120日龄鸡注射2mL疫苗,观察14天,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正1.猪瘟免疫接种及防治免疫程序是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种母猪每年春、秋以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一次或在母猪产前30天免疫接种1次。仔猪首免:2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或仔猪出生后未吸初乳前用猪瘟免化弱毒苗超前免疫。7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强化免疫。常用疫苗:猪瘟活疫苗(组织苗)。注射此疫苗4日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该疫苗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加  相似文献   

20.
鸡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免疫效力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首免日龄(1,2,4,6日龄)、不同免疫间隔期(间隔3,5,7,9,11 d)进行一次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一次超剂量接种安全试验,计算相对增质量率、卵囊减少率、抗球虫指数(ACI)及病变记分、病变记分减少率(RLS),以确定堆型艾美耳球虫疫苗虫株最小首免日龄、免疫间隔期及安全性。结果表明,于4日龄以上首免组鸡攻毒后,十二指肠平均病变记分<1、RLS≥70%、死亡率为0、相对增质量率≥80%、卵囊减少率≥75%和ACI≥180,获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表明该疫苗虫株的最小首免日龄为4日龄;免疫间隔7,9,11 d的免疫攻毒鸡相对增质量率在90%以上、ACI到达185以上,表明二次免疫间隔7 d即可达到免疫效果;一次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一次超剂量接种安全试验均发现,鸡肠道损伤较轻,病变记分均≤1,相对增质量率达到80%以上,表明鸡球虫病弱毒活疫苗(早熟株)符合疫苗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