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杂谷10号     
<正>1特征特性张家口市农科院选育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2009年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品种鉴定,2009年在全国第八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该杂交种生育期132d,株高110.9cm,穗长23.9cm,穗重21.9g,穗呈棍棒型,松紧适中,穗粒重16.6g,出谷率75.8%,千粒重3.0g,黄谷黄米。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抗病抗倒,熟相好,抗除草剂,2级耐旱,熟相好。一般亩产400kg,最高亩产750kg。  相似文献   

2.
<正>1主要特征特性株高100 cm左右,高抗倒伏,亩穗数22万左右,穗实粒数120个左右,千粒重28 g左右。全生育期167 d左右。2产量2013~2014年河北省水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6.04 kg;2015年河北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2.2 kg。3抗病性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3.
<正>丰玉1号审定编号:甘审玉2012009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25天。株型紧凑,株高225cm,穗位85cm,果穗锥型,穗长23.5cm,穗行数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82g。籽粒含粗蛋白11.4%,粗淀粉73.5%,粗脂肪3.62%,赖氨酸0.21%。抗红叶病和大斑病,耐旱,抗倒伏,活秆成熟。产量表现:平均亩产较对照酒单2号增产13.5%,较对照金穗3号增产10.7%,增产性极显著。一般亩产1000kg以上,高产田可达1050kg。适宜范围:适宜在≥10℃有效积温2450℃以上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吉单156:1992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7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株高290 cm,穗位高12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3 cm, 14~16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 g。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较抗倒伏。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部分地区种植。平均公顷产量在9 000~10 000 kg,高产地块可达11 000 kg以上。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株左右。 吉单222:1997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35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900℃左右。晚于“丹玉13”3~5 d。株高280 cm,穗位高11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0 cm,16~18行,红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2 g。高抗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该品种株型收敛,根系发达抗倒。 适于吉林省水肥条件较好的晚熟区及辽宁省北部地区种植。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6.0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以上。 四密21: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8年育成。1995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9 d,需≥10℃活动积温2 700℃。株高265 cm,穗位高90 cm,叶片收敛上举,耐密植,果穗粗大,穗长22 cm,每穗16~18行,百粒重39 g,单穗粒重210 g,产籽率82%。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晚熟区及丹玉13适应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12 000 kg。 四单19: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4年育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经1 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4年内蒙古、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单19属高淀粉中熟玉米单交种,生育期124 d,需≥10℃活动积温2 550℃。种子拱土力强,早发性好。株高265 cm,穗位高100 cm,穗长22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40 g以上,单穗粒重230 g,淀粉含量74.58%,比一般品种高3%~5%。 对肥水条件要求不严,适于吉林省的中熟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10 000 kg左右。 四密25: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9年育成。199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5 d,需≥10℃活动积温2 600℃。株高250 cm,穗位高90 cm,穗长20 cm,穗行数16行,百粒重40 g,在公顷保苗6万株条件下单穗粒重200 g左右。叶片收敛,根系发达,活秆成熟。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凡适合本育9的区域均可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770 kg,比本育9增产13%。 四早6号: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6年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经1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高淀粉中早熟玉米品种,生育期116 d,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株高225 cm,穗位高70 cm,穗长23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37.5 g,淀粉含量74.99%。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适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内蒙古的兴安盟和哲盟等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8 304.4 kg。 黄莫: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7年育成。属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 600℃左右,株高270 cm,穗位高110cm,穗长20 cm,穗行数14~ 16行,百粒重40 g,单穗粒重200 g左右。茎秆坚硬,根系发达,成株21片叶,叶片上举。 该品种喜肥水,清种密度为公顷5.5万~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左右,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可达12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5.
该品种为中熟杂交种,春播生育期120 d(在沈阳地区),夏播90~95 d,与本育9、郑单958相当。株高260 cm,穗位96 cm,株型紧凑。果穗筒型,穗长22 cm,穗粗55 cm,14-16行,百粒重45 g,红轴。抗玉米各种叶部病害及丝黑穗病、青枯病,  相似文献   

6.
高粱新杂交种峰杂2号是以自育不育系繁8A-2为母本,自育恢复系765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一代。该杂交种株高200cm,穗长28.4cm,穗粒重108g,千粒重26g,紧穗,生育日数126d,属中熟品种,高抗丝黑穗病,抗旱、耐瘠,中等抗倒伏,适应性广。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466.8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平均增产16.91%。适宜在≥10℃活动积温3100℃以上丘陵山区旱地及水浇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高粱杂交种晋杂3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47-48
高粱杂交种晋杂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8年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的高粱杂交种,平均产量9 261.0kg/hm~2,同期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10.3%。生育期129.4 d。种子次生根健壮、发达,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很强,幼苗叶片呈绿色,株高169.0 cm,叶绿色,叶脉白色,穗长33.3 cm,穗形纺锤形,穗码松,紧度中紧,颖壳红色、卵圆形,穗粒重99.4 g,千粒重32.3 g,粒红色,粒形扁圆,粒质粉质。抗旱性、耐瘠薄性较强,高抗高粱丝黑穗病,适应性很广。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辽单39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单39号(原代号辽试562)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7年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是辽3180和辽7302。杂交种生育期120d左右。株高276cm。穗长22.9cm。穗粗5.3cm。穗行数16行。百粒重377g左右。高抗大、小斑病、尾孢菌叶斑病、弯孢菌叶斑病。抗青枯病和丝黑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密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氮素肥在玉米上应用有二定效果,从各处理物候期调查看出:在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处理1比处理2早6从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分析看出:在穗长、百粒重、产量上,处理1均比处理2好。穗长分别增加1.6cm、1.4cm;百粒重分别增加1.0g、2.0g;亩产分别增加37.9kg、40.7kg;增产率分别为6.8%、6.7%。  相似文献   

10.
锦单20号玉米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4年以自选系Tid1为母本、3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茎秆坚韧、抗倒伏、抗旱、耐涝、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属于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30~135d,成株高280cm,穗位119cm,果穗筒形,穗长19.2cm,穗粗5.0cm,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4g,出籽率84.7%,种植密度为3800~4500株/亩,一般亩产750kg左右。2009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辽单33号(原代号辽试553)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5年组配的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是辽3180和吉853,杂交种生育期120d左右,株高260ern,穗长22cm,穗粗5.3cm,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43.0g左右,高抗大小斑病、尾孢菌叶斑病、弯孢菌叶斑病,抗青枯病和丝黑穗病。抗逆性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海禾18号(原代号海2011)是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春在海南组配的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是LS5和L07。杂交种生育期138 d左右,株高335 cm左右,穗长22.1 cm,穗行数18~24行,百粒重35.7 g左右,抗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中抗青枯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稀植,丰产潜力大。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正>沧谷5号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最新育成的优质、耐涝、高产、稳产夏谷新品种。2013年12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1特征特性在2013年生产试验中,沧谷5号平均亩产量329.7 kg,生育期87 d,比对照品种冀谷19早熟3 d。株高125.3 cm,穗纺锤形,穗子紧;穗长19.3 cm,单穗重16.1 g,穗粒重13.6 g;千粒重2.8 g;出谷率84.5%,出米率77.1%;黄谷黄米,熟相好。2品质小米黄色,口感好,在第十届全国优质食用粟  相似文献   

14.
倍丰2006复合肥在玉米上应用有一定效果,从各处理物候期调查看出:在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处理1比处理2早。从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分析看出:在穗长、百粒重、产量上,处理1均比处理2好。0.3cm、1.1cm;百粒重分别增加0.8g、0.5g;秃尖分别减少0.3cm、0.3cm,亩产分别增加36.0kg、46.3kg;增产率分别为6.4%、8.3%。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行距对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30 cm时产量最高,为4 464.45 kg/hm2,从考种结果来看,行距为30 cm时穗粒重为7.7 g,千粒重为6.8 g,行距为2040 cm的穗粒重为6.9 g,千粒重为6.6 g;不同行距处理,糜子的穗长、穗粒重有明显差异,在糜子栽培中留苗密度120万株/hm2、行距为30 cm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采取大田调查和小区试验的方法,对夏玉米亩产800 kg品种的选用、保护性耕作、配方施肥、种植方式、氮肥运筹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仍是超高产攻关的主导品种.12块玉米高产田产量结构平均为亩穗数5 354穗、穗粒数493.9粒、千粒重349.9 g、穗粒重155.3 g.种植方式主要是宽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20~22 cm.亩施肥量为优质有机肥4 m3,纯氮(N)20.4 kg、纯磷(P2O5)8.9 kg、纯钾(K2O) 13.2 kg,硫酸锌或硼锌肥1.75 kg.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学》2007,(2):55-55
秦龙1号(玉米水果、粒大心细、货价期长)是北京宝丰公司国内独家经营的超甜玉米杂交种;国审编号:国审玉2004045。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8天,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株高200cm左右,穗位约73cm,果穗筒型,穗长20-24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3.62—34.5g。经黄淮海甜玉米品种区试的专家品尝鉴定为鲜食甜玉米一级标准。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区试,03年福建省蒲田种子站亩产鲜穗1400.1kg。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03年山东莱州亩产鲜穗975.6kg。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适宜地区: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安徽、北京、天津夏玉米区和广东、浙江、江西、上海、广西、海南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开花前对花穗进行留穗尖整形,共设置留穗尖5cm、7cm、10cm3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等影响.结果表明:留穗尖5cm处理单粒重最大,达9.9g;产量最高,达20938kg/h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4%.留穗尖10cm处理单穗重最大,达770.0g;单粒重9.1g,产量16906kg/hm2,处于其他2种处理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9%,在3种处理中最高;留穗尖7cm处理产量最低,与5cm处理间达显著差异水平,且单穗重、单粒重最小.  相似文献   

19.
燕科一号     
审定编号:燕科一号 品种来源:8115-1-2×鉴17 特征特性:燕科一号裸燕麦田间表现整齐一致,长势好,抗倒.穗呈周散型,长25cm,小穗串铃型,植株形态与穗部特征特性明显.田间现场鉴定没有发现病株.株高97.9cm,主穗铃数53.7个,主穗粒数168粒,主穗粒重417g,籽粒纺锤形、黄色,千粒重23.4g.籽实单产154.3kg,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45.7%.秸草单产500.3kg,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3.6%.燕科一号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单株性状好,结实小穗、单株粒数、粒重高,抗旱、抗倒,稳产性好,品质好,符合目前裸燕麦的生产和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县2001年引进泸杂四号高粱种植再生季成功,该品种属粳性中熟杂交种,春季播种头季生育期135~140天,再生季90天左右,株高2~2.2m,中散穗型,每穗1900~2500粒,千粒重26~30g,抗炭疽病,适宜在海拔1000m以下的平丘及山区种植。2002~2003年扩大示范种植3万亩以上,头季亩产380~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