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商水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7.33万hm~2,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38.67万hm~2次,防治面积40.67万hm~2次。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总体要求,2018年,商水县植保植检站积极开展了小麦、玉米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通过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商水县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全县根据《河南省2019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方案》,加快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建立绿色植保防控基地6个。其中,小麦绿色防控基地5个,核心面积0.13万hm^2,辐射面积0.4万hm^2,分别地处县农场八分厂、九分厂和舒庄乡杜店村;蔬菜绿色防控基地1个,核心面积0.01万hm^2,辐射面积0.02万hm^2,地点在舒庄乡府里庄村。  相似文献   

3.
武城县是粮食生产大县,近几年武城县玉米种植面积在4万hm2。玉米整个生育期内会遭受各种病虫害,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文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等观点来进行分析,同时可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达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达到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衡水市绿色防控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绿色植保发展理念,以作物为主线,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在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上开展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达到了理想的应用效果,并集成配套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县常年种植水稻1.12万hm2,我县总的粮食种植面积为2.227万hm2水稻种植面积是总的粮食种植面积的50.29%。近年来我县水稻上的主要病虫由以前的两虫两病上升为三虫四病在我县水稻上发生面积6.43万hm2。是遏制水稻质量和高产急产的重因素。为了水稻安全生产、确保水稻质量和可持续的稳产、增产、增收。必须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大力推行绿色植保和专业化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6.
<正>近两年,笔者通过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探研,集成了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植保技术模式,为今后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特别是病虫害科学防控提供技术保障。一、防控策略小麦全程绿色植保技术模式是在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为思路的基础上,按照小麦生育期集成配套健康耕作、生态调节、农机农艺结合、物理生物防治、科学选药、适时施药、精准用药、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方面实施的技术措施,以达到小麦生产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从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获悉,今年小麦收获期间,全省植保工作者紧紧抓住防治玉米田重大害虫二点委夜蛾的关键时期,实施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截至目前,全省二点委夜蛾绿色防控措施面积达1200多万亩,生态调控效果达到99%以上,确保了全省夏玉米苗全苗壮,为秋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临汾市主要栽培作物,每年种植面积达24万hm~2。随着种植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玉米病虫害的种类、数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大、小斑病、纹枯病、粘虫等已成为临汾市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实施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手段,是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的重大举措。本文就使用优种,改变播种方式,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虫发生进行了简要分析,推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绿色防控的有机融合,从而有效提高临汾市玉米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重要害虫,如果防治不力,可造成10%-20%的损失。加快推进生物导弹防控玉米螟等绿色防控技术,对于促进玉米生产意义十分重大,也是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绿色植保事业和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迫切需要。汝州市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73万亩左右,开展"生物导弹"防控玉米螟,通过示范推动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是优化农技推广结构、切实有效减低化学农药施用量的重要举措。我市于2012年开始进行"生物导弹"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淮阳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拥有耕地面积10.43万hm2,常年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大豆为主,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6.00万hm2。近年来,由于受异常气候、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产品贸易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发生面积和成灾频率增大,给监测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从而也增加了病虫测报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淮阳县植保站近年来积极推进现代病虫测报建设工作,通过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注重测报技术培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面甸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30hm2,为了保障水稻能够高质量的产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为了整个过程中能够贯穿水稻种植的绿色防控理念,认真落实到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中,文章从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出发,阐述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通过生物、物理、科学用药技术等来促进水稻...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试验目的为验证拜耳公司提供的农药品种及配套综合防控技术对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协会开展了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试验,为种植者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点情况试验安排在唐河县桐寨铺镇张庄村。该地为"全县1.09万hm2小麦绿色高产创建示范方"。示范区总面积3.67万hm2。该示范区土质属砂姜黑土,整个区域地势平整,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测定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3.
大通县是西宁地区绿色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农业大县之一。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07万hm2,油菜2万hm2,马铃薯0.67万hm2。农田地上害鼠严重影响着我县农业生产,每年发生面积约2万hm2。近年来,在农田开展了化学药剂灭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更好的有效防控农田鼠害,2011年大通县引进了农田鼠害TBS防控技术。TBS(trap-barriersystem捕鼠器+围栏)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无害化绿色控鼠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鼠类的行为特点,通过捕鼠器与围栏结合的形式控制农田害鼠。其优点是保持原有的生产措施与结构,不使用任何化学杀鼠剂和其他药物。2011年我县在春小麦田开展了TBS防控技  相似文献   

14.
项城市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采取的措施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项城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7.1万hm~2左右,为切实做好小麦病虫草害专业化防控工作,突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优势,牢固树立"科学植保、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减少农药施用量,安全生产,保护生态环境。2014—2016年在项城市建立了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区,通过关键技术措施的实施,示范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一、关键技术措施(一)统一耕作施肥,统一种子,统一播期。  相似文献   

15.
正民权县褚庙乡每年种植小麦面积 0.3万hm2。为保证全乡小麦提质增效、绿色发展,褚庙乡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突出良种良法配套,以精细整地、种植抗耐病品种、宽幅播种等农业措施为基础,播种期采用杀虫杀菌综合包衣,早春防治使用生物农药,抽穗扬花期预防赤霉病,灌浆期针对性混配用药,大力示范推广高效环保的种子包衣剂、微生物农药、低毒化学合成农药等绿色植保产品,根据病虫害发生趋势、天气和生态田间变化适时调整技术措施,实行应变管理,预防病虫暴发  相似文献   

16.
<正>我县按照"积极扶持、市场运作、自愿有偿、稳妥发展"的原则,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依托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建设,积极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合作组织,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2015年,示范方面积0.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20个村2.5万亩小麦实现了统防统治。通过应用抗病品种、灯光诱杀害虫、生物农药防治等技术,建立由服务组织—村—农户的  相似文献   

17.
柳河县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始终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强化宣传培训,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快速发展。几年来玉米病虫害实施绿色防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防治效果明显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平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3万hm2,主体作物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种植面积1.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46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0.59%。钾作为肥料三要素之一,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一、农作物秸秆基本情况鹤壁市现有耕地面积9.6万hm2;粮食种植面积16.96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9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7.99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7万hm2。鹤壁市年生产秸秆总量140万t左右,其中,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95%以上。鹤壁市通过禁烧秸秆,以禁促用,同时采取五料化利用手段,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二、综合利用现状(一)秸秆肥料化秸秆肥料化利用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比  相似文献   

20.
隆尧县耕地面积5.4万hm2,其中2010年小麦种植4万hm2,玉米种植面积3.4万hm2,小麦-玉米复种模式是该县农作物主要种植模式.隆尧县常年降水量475mm.地下水深100m左右,其中东部牛桥乡、千户乡、莲子镇等几个乡镇地下水深150m以上,属地下水缺乏地区,小麦、玉米的节水早已被隆尧县高度重视.2008年起在牛桥乡、千户营乡等开始小麦一玉米综合节水高产配套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节水约120m3/667m2,增收节支40元,667m2以上.累计推广面积2万hm2,增收节支1 2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