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大棚菜在甘肃武威发展迅速,主要用于春提前和秋延后蔬菜的生产。塑料大棚适宜种植的作物主要有番茄、黄瓜、甘蓝、架豆及叶菜类、根茎类等蔬菜。现将当地蒜苗—韩国萝卜—番茄高效种植模式介绍如下。1茬口及效益1.1茬口安排头茬蒜苗于1月下旬播种,4月中旬采收。第2茬韩国萝卜于4月中旬直播,5月下旬采收。第3茬番茄于3月中旬在日光  相似文献   

2.
大拱棚蒜苗-芸豆-黄瓜周年三种三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利用大拱棚种植蒜苗,于春节前后收获青蒜苗;早春整地后在大拱棚内移栽地芸豆,5月下旬 ̄6月初收获地芸豆;6月份清地、整地,直播露地黄瓜,于8月下旬 ̄9月初收获。1蒜苗1.1整地:时间9月中旬,大蒜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为满足芸豆、黄瓜对养分的需求,应结合深翻整地,一次施足  相似文献   

3.
地膜大蒜—夏黄瓜—秋萝卜高效栽培模式可实现一年三种三收,种植效益较好。大蒜9月中下旬播种,第2年5月中下旬收获;夏黄瓜5月下旬播种,8月中旬拉秧;秋萝卜8月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获。一般每667m^2可产大蒜750~1000kg、黄瓜4000kg、萝卜5000kg。  相似文献   

4.
殷琳毅  韩茹鑫  李进 《蔬菜》2018,(11):40-42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效益,高效利用土地、设施资源,南通市科技职业学院探索出了大棚春提早毛豆—秋延迟辣椒—冬春茼蒿高效栽培模式。通过3月棚室内种子直播、播后覆地膜,花期保温保墒、叶面追肥,确保了毛豆春提早高效种植的成功;采用机械精量播种、育苗移栽,果实膨大期大肥大水,粪肥化肥相结合,保证了辣椒的秋延迟栽培效益;充分利用茼蒿速生叶菜的特性,适当撒播密植,播后盖土覆膜、保温保湿,生长期结合灌水依次冲施NPK,保证充足的速效肥供应,使茼蒿的脆嫩口感、浓郁香味及抗寒、易管理特性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了冬春补淡、提早上市、高效栽培的目的。此模式每667 m~2年总产值16 000~18 200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
兴义市利用高海拔优势,应用经果林区空闲地等资源套种毛豆与大蒜,年栽培3季毛豆和2季蒜苗,年每1 hm~2产鲜毛豆30~35 t、蒜苗35~40 t,为果农增加收入28万~32万元。该技术包括:耕地选择、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科学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播种与收获、去叶与分级、扎把打捆上市等。  相似文献   

6.
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水旱轮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衢州市易旱稻田面积大,早稻收获后不能种植晚稻,抛荒现象严重的问题,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种植效益,科技人员推出了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并总结了该模式下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的关键栽培技术,包括早稻品种熟期选择、重施基肥、直播抛秧及大豆延迟播种、跑马水灌溉、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2015—2016年全市推广早稻—秋延后鲜食大豆种植模式2 000 hm~2,新增效益3 924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周庄镇部分农户不断探索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中菠菜—毛豆—扁豆—糯玉米—西芹1年多熟套种栽培模式,每667m2菠菜产量3800~4000kg、毛豆青荚600kg、扁豆荚1100~1300kg、糯玉米950kg、西芹4500~5000kg,667m2纯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及茬口安排菠菜选用高产、优质、市场畅销的尖叶型品种;毛豆选用早熟、高产、优质品种,如青酥2号、沪宁  相似文献   

8.
毛豆又称青毛豆、枝豆等,属豆科毛豆属1年生草本植物。毛豆是专门采收鲜食嫩荚的菜用大豆,大棚栽培毛豆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从出苗至青豆荚采收仅需65d左右,上市早,每667m2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武汉市东西湖区红星专业合作社采用春莴苣套葫芦—秋黄瓜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好,其中667 m2产值春莴苣0.6万元、葫芦1.2万元、秋黄瓜1.0万元,可在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春莴苣10月上中旬播种,第2年4月上旬罢园;葫芦第2年2月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罢园;秋黄瓜8月上旬播种,11月上旬罢园。3茬种植时均选择合适品种、整地施肥、适时定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青毛豆是指以采摘青豆荚作蔬菜食用为栽培目的的毛豆,亦称鲜食大豆或菜用大豆。我们习惯上将春季播种、夏季采收的青毛豆称为春毛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松江区洞泾镇就在上海市郊率先大面积种植春毛豆供应市场,改变了本地区以前只有在秋季才能吃到青毛豆的传统。春播青毛豆的上市填补了7月份蔬菜淡季的空档,且春毛豆营养丰富、豆肉嫩糯、色泽青绿,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较好。春毛豆可水早轮作,其后茬种植的后季稻单产不低于甚至高于常规单季稻,因此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已成为本镇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春毛豆传统栽培方式是条播或穴播,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地部分农户按照蔬菜无公害栽培要求,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了大蒜-毛豆-甜玉米-药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667m2产青大蒜2000kg、毛豆900kg、甜玉米(青果穗)1800kg、药芹4500kg,667m2纯收益达万元以上,现将其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水稻收割后耕翻晒垡2~3d,667m2施优质农家肥3000kg,整地筑畦。大蒜在上年11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12.
大棚春黄瓜、萝卜、大白菜高效栽培模式效益高。春黄瓜于1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中旬大棚内定植,4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收获;萝卜6月中旬直播,8月上旬至中旬收获;大白菜8月下旬直播,11月下旬开始收获。1春黄瓜1.1播种育苗:春黄瓜大棚栽培,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早熟、丰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解决香葱周年生产引起的连作障碍,经多年研究,形成了香葱—鲜食南瓜—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模式,其中香葱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实现667 m2产量2 000~2 500 kg,667 m2产值10 000~12 500元;鲜食南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做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实现鲜食南瓜667 m2产 量4 000~4 500 kg,667 m2产值9 000~10 000元;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包括基质处理、播种、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实现667 m2产量1 000~1 500 kg,667 m2产值10 000~12 000元。  相似文献   

14.
俞刚翔 《蔬菜》2014,(6):38-39
总结了莴笋—鲜食大豆—松花菜高效栽培模式,从合理安排茬口、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做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分别介绍了莴笋、鲜食大豆、松花菜的栽培技术,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膜大蒜-夏黄瓜-秋萝卜高效栽培模式可实现一年三种三收,种植效益较好.大蒜9月中下旬播种,第2年5月中下旬收获;夏黄瓜5月下旬播种,8月中旬拉秧;秋萝卜8月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获.一般每667 m2可产大蒜750~1 000kg、黄瓜4 000 kg、萝卜5 000 kg.  相似文献   

16.
浙江衢州地区种植鲜食毛豆的茬口以秋延后为主,不仅可延长鲜食毛豆的供应期,实现产品均衡供应,而且可错开"双抢"农忙时节,有效缓解劳动力紧张,还可错开鲜食大豆销售旺季,提高经济效益.该文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衢州地区秋延后鲜食毛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鲜食毛豆—单季稻—萝卜三熟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毛豆—单季稻—萝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不仅解决了作物轮作问题,改善了农田土壤性状和生态环境,而且充分利用了耕地资源,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三季每667 m2产值达5 800元、净收入4 500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强 《蔬菜》2014,(8):51-54
为了解决南京地区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落后、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不多、大棚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总结出大棚冬春菜秧—早熟毛豆—丝瓜—夏秋萝卜—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每667 m2大棚全年种植5茬蔬菜(含套种)共计产量约为13 t,产值约为38 500元。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对各茬蔬菜的栽培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单位面积土地效益最大化,经3年试验,在辽北地区进行上茬毛豆下茬西蓝花露地高效种植,获得成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与效益毛豆4月中下旬开始整地播种,5月上旬留壮苗,7月中旬采收完毕。整地后,7月下旬定植西蓝花,9月中旬始收。亩产鲜毛豆约1 000kg,产值6 000元;亩产西蓝花约2 700 kg,产值7 100元。  相似文献   

20.
正合理安排蔬菜的栽培种类和栽培时间,不仅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成本,而且可提高产量,大幅度提高菜农的经济收入。现将适合秦巴山区露地栽培的早春露地黄瓜—早秋白菜—越冬菠菜三茬连作栽培模式介绍如下。1种植模式黄瓜于3月初育苗,4月初大田移栽,5月上旬开始采收。白菜于6月中旬育苗,7月上旬移栽,9月初陆续采收上市。菠菜于9月底、10月初播种,春节前后上市。2品种选择2.1黄瓜品种选择选择"秦玉"黄瓜品种,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