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7月17日,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王凤敏副站长为组长的项目调研组在石家庄市水产管理处副处长高峰及水产技术站站长闫保国、鹿泉市农牧局副局长王玉岭等陪同下到鹿泉市调研池塘鱼鳖混养项目实施情况,调研组听取了鹿泉市淡水池塘生态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情况工作汇  相似文献   

2.
周明  周怀兵 《水产养殖》2009,30(9):40-40
刘学余是洪泽县西顺河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开展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该养殖方式在不影响池塘常规鱼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了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不仅池塘常规鱼(鱼种或商品鱼养殖)产量和收入不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而且通过生态养鳖,每年多收入3万~5万元,成为当地渔业科技示范户中的致富能手。现将其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淡水池塘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年限的延长,饲料等投入品的逐年增加和池塘淤泥有机质增加,水体缺氧越来越严重,同时废水排放量增多,水域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制约了水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业发展空间与产品品质难于进一步提高。利用生态学原理开展鱼鳖混养,将池塘鱼类传统养殖与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8月6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凤敏带领推广科科长孙绍永、鲁松等到文安县龙华甲鱼养场,对"文安县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进行检查调研。省站领导对"文安县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此项目依据池塘基础条件、区域优势和养殖池塘承载容量等,建立鱼鳖混养多种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探讨适合的苗种、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5.
淡水鲳商品鱼的养殖,目前主要有四种方式:鱼种池套养、四大家鱼的成鱼池混养、池塘主养和集约化单养。本文介绍这四种方式的养殖技术,最后叙述养殖淡水鲳的实用饲料配方。一、鱼种池套养,育成商品鱼淡水鲳的苗种较少又缺乏养殖经验的生产单位,主要采用鱼种池套养的  相似文献   

6.
海安县国营鱼种场一南通市水产良种场逐步探索高产高效的养殖途径和技巧,于1998年初开始了上下层鱼类、鱼蟹、鱼鳖混养试验,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具体操作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国营鱼种场地处海安县里下河地区,环境安静,阳光充足,水源便利,水质良好,总养殖面积为230亩。试验中,将原单养鱼类的52亩鱼池进行了鱼蟹、鱼鳖混养。放种前,对池塘进行改造修整,清理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曝晒,并加固池埂,堵塞漏洞。池塘四周设有40cm以上的防逃设施,进排水闸口设有拦护网。2…  相似文献   

7.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螫虾)以其口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为普及提高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向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小龙虾,于2006年3月-2007年3月共同参与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高效渔业“万亩淡水小龙虾生态高效混养”项目实施,在连云港市灌云县叮当河(1500×667m^2)等流域池塘河沟进行推广养殖。本文总结了在叮当河东进行的常规池塘生态养殖小龙虾高产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8.
周明  周怀兵 《水产养殖》2009,30(11):41-41
刘学余是洪泽县西顺河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多年来,他积极开展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该养殖方式在不影响池塘常规鱼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了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9.
以"文安县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依据,综述了鱼鳖混养的好处。鱼鳖混养不但提高了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弥补了温室养鳖病害多、口感差的不足,而且鳖的生长环境接近自然环境,品质高于温室养殖鳖。鱼鳖混养还可以提高单位水体养殖产量,为增加经济效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渔业现代化》2010,(1):74-74
(1)池塘底增氧养殖模式。全省建立了17个省级示范点,在开展南美白对虾、梭子蟹等生产中推广应用底增氧养殖技术的同时,在锯缘青蟹、甲鱼、罗氏沼虾、乌鳢、鳜鱼、常规鱼等池塘养殖中也进行了示范推广。(2)混养轮养种养模式。全省推广混养模式10余种,累计推广面积33.6万亩。几种新型的混养模式主要有:对虾鳖混养模式,鱼鳖混养模式,鱼蚌混养模式,虾泥鳅混养模式,稻鱼共生模式;另外还有一些龟鳖与稻、油菜、大小麦、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合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建成省级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500亩,亩产商品鱼500公斤,商品鳖25公斤,亩纯利润3000元。经过一年的工作全面完成了上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一、示范区实施基本情况示范区实施地点在涂沟镇水产养殖场,该场位于高邮湖畔,环境安静,水质良好,进排水配套,每口池塘  相似文献   

12.
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易起捕等优点,其商品鱼养殖已在南昌地区推广开来,深受养殖者欢迎。尤其是池塘混养,自鲳个体大,群体量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笔者对南昌地区白鲳商品鱼养殖情况作了全面调查。现介绍几种混养模式及其经济效益情况,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茂清 《齐鲁渔业》2013,(10):30-32
2011年7月-2012年11月,山东省邹城市水产局承担实施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淡水池塘浮动草床微生态调控低碳多元养殖技术推广”。项目选定邹城市北宿镇、城前镇为实施区域,推广面积353hm^2(5300亩),主要推广了池塘水体生态调控养殖技术、池塘多元化养殖模式和病害生态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南县、沅江等县市历年来发展以鱼鳖混养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为主的生产模式,所生产的商品鳖体匀、色亮,品质明显优于温室养殖的产品,市场售价连续多年稳定在60元/千克以上,广大养殖户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在这些地方呈稳步扩大的趋势。仅南县2004年就新增100多户农户开展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常规鱼养殖的经济效益下滑。温室养鳖,由于长势快、口味差,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鱼鳖混养能充分利用鱼塘水体面积,发挥池塘的综合优势,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2002年6月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楚州区工程项目"半循环自净式池塘组合式养殖模式的应用及推广".该项目通过将池塘鱼鳖混养、水稻种植技术组装配套进行生态养殖,以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养殖效益.为探索不同来源鳖种在池塘、稻田组合生态养殖条件下,鳖的品质、产量、效益等有关内容,2003年项目单位设计了池塘常温鳖种、温室鳖种与野生鳖种三种养殖模式进行对比试验.经过探索与实践,取得良好的试验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养殖罗非鱼经济效益,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我场于2008年进行罗非鱼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月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池塘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刀鱼,不仅提高了池塘商品鱼总产量,而且还能大大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两种鱼鳖混养模式”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鳖的养殖方式主要足开展池塘小面积精养和池塘鱼鳖混养,池塘小面积精养虽然产量相对较高,但是水质容易恶化污染,养殖鳖病害发生频繁,养殖成活率低,产品口感和质量差,市场价格低。而池塘鱼鳖混养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养殖方式,鳖的品质好,产品价格高,可显著增加池塘养殖效益。课题组2008年开展了“两种鱼鳖混养模式”池塘健康养殖对比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德清县苎溪漾水产养殖公司在苕村漾有一池塘,面积24hm^2(360亩),2007年实施立体生态养殖中华鳖及四大家鱼,每667m^2产商品鳖31.3kg,商品鱼618.6kg产值达到9188.61元,利润2290.83元,创下了大水面养殖较好的效益。生产的鱼鳖体质健壮、质量较好,是颇受广大市民青睐的无公害食品。现将大水面鱼鳖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团头鲂套养淡水石斑鱼增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祖荣 《河北渔业》2007,(1):25-25,55
淡水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可用于控制池塘养鱼中小杂鱼的过度繁殖.养殖实践表明,此鱼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肉质细腻鲜美,是池塘混养较高档的淡水养殖品种.为探讨精养塘套养淡水石斑鱼技术,于2006年在本场进行了主养团头鲂池塘套养淡水石斑鱼技术试验,取得了增产增效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