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醛污染对4种观赏植物叶片叶绿素及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室内常见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并对植物吸收甲醛的生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4种观赏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净化能力大小表现为绿萝>金边虎尾兰>玉树>大花惠兰.甲醛污染造成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而MDA含量上升.不同植物类型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和MDA含量上升幅度不同.室内存在甲醛污染时,适宜选择净化效果较好而伤害程度较轻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铝毒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为筛选抗铝性强的野生植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0、50、200、400、800mg/L的铝溶液处理沙培条件下的野生蛇莓,研究蛇莓对铝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0~200mg/L铝时,叶绿素含量升高,铝浓度继续升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同一浓度时蛇莓叶绿素含量随铝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随着铝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蛇莓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持续上升。随着铝浓度升高,蛇莓根电导率先降低后升高。随着铝浓度升高或处理时间延长,蛇莓根系活力逐渐降低,处理60d时,50mg/L铝处理的根系活力与对照的差异显著。[结论]铝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蛇莓生理生化特性都有显著影响。随着铝浓度升高,蛇莓MDA、Pro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根电导率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3.
韩晓弟  刘丹 《湖北农业科学》2016,(19):4978-4981
以波斯顿蕨为材料,通过测定其在不同浓度甲醛处理下的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蕨类植物吸收室内甲醛的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甲醛的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叶绿素a/b比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MDA含量逐渐累积,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波斯顿蕨对低浓度的甲醛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稀土生物调节剂LaCl3对甲醛胁迫下4种室内观赏植物降醛能力的影响,筛选出LaCl3提升降醛能力最明显的观赏植物。[方法]采用熏蒸法考察检测稀土生物调节剂LaCl3对甲醛胁迫下室内观赏植物抗性的影响,并研究其甲醛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分别喷施适宜剂量LaCl3后,4种室内观赏植物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能力均有所增强,提升效率分别为:常春藤15.16%、吊兰4.72%、绿萝19.75%、虎尾兰7.68%;甲醛胁迫下,绿萝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9.87%,质膜透性和MDA累积量分别增加了8.17%、56.92%,POD活性升高了11.32%;经LaCl3预处理后,较甲醛胁迫组,绿萝叶绿素含量降幅与质膜透性、MDA浓度增幅均变小,而POD活性增幅变大。[结论]喷施LaCl3对绿萝降醛能力的提高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5.
以5种园林绿化植物蛇莓、蛇莓委陵菜、东北玉簪、紫萼和大萼铁线莲为试材,在持续干旱条件下,研究这5种园林绿化植物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持续15 d的干旱降低了土壤田间持水量,5种植物叶片水势和净光合速率(Pn)随之下降;但是蛇莓叶片水势和Pn降低的幅度比其他4种植物低.在持续15 d干旱过程中,蛇莓和蛇莓委陵菜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因此,蛇莓和蛇莓委陵菜在干旱胁迫下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并能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维持较高的水势和光合速率,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二甲苯在不同暴露时间内对锦鲤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锦鲤暴露于不同浓度的二甲苯时,其肝脏MDA含量所受的影响较为明显,二甲苯浓度越高,机体产生脂质过氧化的程度越高,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越强,试验后期,随着二甲苯暴露浓度的降低,MDA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暴露后20d,高浓度组锦鲤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二甲苯中毒已引起机体发生脂质过氧化,产生氧化损伤;2.24、0.56 mg/L二甲苯在暴露前期能够刺激鱼体肝脏组织T-AOC的增加,4.48 mg/L在暴露期间T-AOC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8.96 mg/L二甲苯对锦鲤肝脏T-AOC影响主要以抑制作用为主.在本次暴露试验中,鱼体肝脏MDA和T-AOC对二甲苯污染胁迫的反应较敏感,可将其作为水环境中二甲苯污染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花卉市场上对室内观赏植物净化甲醛能力的说法不一,人们在购买室内观赏植物用以净化室内甲醛污染时,缺少科学依据,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针对这种现象,选取5种室内常用的观赏植物进行熏蒸试验,测量熏蒸12 h和24 h后甲醛的变化量和植物试验前后体内叶绿素含量变化及植物细胞质膜透性,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吸收甲醛能力并排序.结果显示,5种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萝、金边虎尾兰、常春藤、吊兰、君子兰,其中常春藤抗性较弱,适合做甲醛指示植物,绿萝、金边虎尾兰、吊兰抗性较强,适合做甲醛吸收植物.  相似文献   

8.
试验探究尖叶匐灯藓、冰梅多肉、金边吊兰和绿萝植物对甲醛气体的净化能力。采用气体密封箱熏蒸法模拟室内不同浓度的甲醛污染环境,以熏气24 h后植物吸收甲醛的净化效率作为指标评价不同植物对甲醛气体的吸收能力,同时观察熏气后植物的外观形态变化来初步评判常见植物对甲醛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试验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有效吸收甲醛,平均净化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尖叶匐灯藓>金边吊兰>绿萝>冰梅多肉。4种植物在受到甲醛胁迫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受害反应。其中,金边吊兰的抗甲醛污染能力最差,绿萝对甲醛污染的抗性较强,而冰梅多肉和尖叶匐灯藓抗甲醛污染能力最强。综合比较认为,尖叶匐灯藓净化甲醛的耐性最好,可通过室内植物配植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野生地被蛇莓和甘野菊在土壤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胺酸、过氧化物酶(POD)随胁迫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加深,甘野菊出现胁迫症状要早于蛇莓,但最后受到的胁迫程度较轻,表明甘野菊的抗旱性要强于蛇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喷施稀土LaCl_3对绿萝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影响,进而确定绿萝喷施LaCl_3的适宜剂量。[方法]以室内观赏植物绿萝作为受试对象,对南通市新城区20个居民小区共110家住户,进行入户调查与检测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采用熏蒸法考察LaCl_3对甲醛胁迫下室内观赏植物绿萝降醛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甲醛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市新城区居室空气甲醛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程度与装修后时间长短有关;绿萝喷施LaCl_3的适宜浓度为20mg/L;在喷施适宜浓度LaCl_3之后,室内观赏植物绿萝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能力有所增强,提升幅度为19.75%;甲醛胁迫下,绿萝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9.87%,质膜透性和MDA累积量分别增加了8.17%、56.92%,POD活性升高了11.32%;经LaCl_3预处理后,较甲醛胁迫组,绿萝叶绿素含量降幅与质膜透性、MDA浓度增幅均变小,而POD活性增幅变大。[结论]该研究为稀土应用拓展及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9种地被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与植物抗旱性之间的关系,为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观察和测定委陵菜、红花酢浆草、草地早熟禾、崂峪苔草、紫花地丁、麦冬、野牛草、蛇莓和马蔺9种地被植物的存活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细胞质膜透性5项抗旱指标,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其综合抗旱适应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9种参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SOD活性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总体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MDA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干旱胁迫对9种参试植物的质膜透性均产生影响,但各植物的表现不同.[结论]9种地被植物的综合抗旱性表现为麦冬>崂峪苔草>马蔺=蛇莓>野牛草>紫花地丁>红花酢浆草>草地早熟禾>委陵菜.  相似文献   

12.
何瑞  徐玉梅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77-1280,1286
以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为试材,研究经SO2胁迫后,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SO2处理使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O2-速率、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均增加,而且贴梗海棠的增加比率比大叶黄杨大,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这3个指标的增加比率均呈升高趋势;经SO2处理后,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的SOD和POD活性均上升,抗性植物的升高比率大于敏感植物,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SOD和POD活性的增加比率升高,脱离熏气后,POD活性均经一个应激上升过程随后下降,且抗性植物大叶黄杨出现应激反应早于贴梗海棠;经SO2处理后,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的CAT活性下降,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下降比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EMS,NaN3及MNU处理3个不同水稻品种的种子,对水稻秧苗期和齐穗期的主要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诱变剂处理后水稻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因品种与诱变浓度而异.诱变处理后水稻的生理抗性降低,表现为叶片中SOD活性下降,MDA含量随诱变剂处理的浓度升高而增加.秧苗期、齐穗期的SOD活性与MDA含量均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即SOD活性高的处理MDA含量相对较低.同时,试验证明诱变后不同的水稻品种在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方面的代谢特性差异较大.与杂交稻恢复系品种相比,诱变处理后常规稻的生理抗性减弱较明显.水稻在生理方面的这些变化情况可能是由于不同品种的遗传差异造成,即基因型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熏蒸法测试3种观叶植物绿萝、白鹤芋,孔雀竹芋吸收甲醛的能力,并通过对3种观叶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研究其对甲醛的抗性。结果表明:12h3种观叶植物吸收甲醛和抗甲醛综合效果最好的是白鹤芋;植物在吸收甲醛过程中叶片、根系及盆土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其中叶片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蛇莓、委陵菜、紫花地丁、红花酢浆草4种观花地被植物,采用人工践踏法进行试验处理,以不践踏为对照,测定践踏处理下4种观花地被植物的SOD、POD、MDA、叶绿素、叶面积、根长、根重等生理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加权法对4种观花植物进行耐践踏性指标的选取和耐践踏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生理指标反映耐践踏性能力从高到低为根长>根重>SOD>叶面积>POD>MDA>叶绿素。4种观花地被植物的耐践踏性为蛇莓>红花酢浆草>委陵菜>紫花地丁。  相似文献   

16.
盐害是较常见的植物非生物胁迫之一,本文比较了NaCl胁迫下龙牙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植物抗盐研究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龙牙草植株的可溶性糖、SOD在低NaCl浓度下先呈上升趋势,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而在高浓度NaCl处理下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其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表现出在低NaCl浓度下呈上升趋势,而在高浓度NaCl处理下则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龙牙草对盐胁迫有抵抗能力,这种抗性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7.
蛇莓和五叶地锦耐旱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盆栽称质量法研究了蛇莓和五叶地锦在不同灌溉量处理下的生长状况,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确定其耐旱水平,以期为园林灌溉管理提供指导。结果表明,2006和2007年生长季蛇莓和五叶地锦在充足灌溉处理下的单株耗水量为30~40kg。随着灌溉量减少,蛇莓和五叶地锦的单叶面积、茎长、覆盖度、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等降低。五叶地锦可以耐受75%Mc的节水灌溉水平,而蛇莓对水分胁迫敏感,需要采取充足灌溉。  相似文献   

18.
甲醛污染对3种室内观叶植物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辉  郝振萍  金潇潇  刘薇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07-15808
研究了常春藤、金边虎尾兰和吊兰对甲醛污染的净化能力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净化能力依次为常春藤〉金边虎尾兰〉吊兰;甲醛污染造成3种植物叶片MDA含量和S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19.
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该试验模拟居室装修后的甲醛污染环境,对9种常见观赏植物进行甲醛熏气处理,测定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试验将植物盆土与茎叶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中,测得熏蒸后植物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的量作为指标评价了不同植物对甲醛气体的净化能力,结果显示:所选植物中杏叶梅吸收甲醛的能力最强,而鸟巢蕨吸收甲醛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0.
对西北地区96种植物的粗提物杀蚊幼活性进行初步筛选,为寻找和开发高效的植物源杀蚊幼剂奠定基础。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浸液法测定96种植物样品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花楸、苦马豆的水提取物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最好,处理24 h后,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3%和73.33%;蛇莓、飞廉的乙醇提取物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毒杀效果最好,处理24 h后,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3.22和76.32 mg/L。因此,花楸、苦马豆、蛇莓、飞廉的杀蚊幼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