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播种期玉米播种期是预防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做好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控制玉米整个生育期病虫危害效果明显。播种期预防的病虫害主要有粗缩病、苗枯病、地下害虫、蓟马、害鼠等。(一)种子处理使用包衣种子或使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未进行包衣的种子应使用药剂拌种。可采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10mL加水250mL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三河市苗期玉米受蓟马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发病轻地块病株率在10~15%左右,重地块病株率达到30%以上。由于蓟马虫体小,危害隐蔽不易被发现,再加上农民对此虫还不十分了解,从而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三河市苗期玉米受蓟马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发病轻地块病株率在10~15%左右,重地块病株率达到30%以上.由于蓟马虫体小,危害隐蔽不易被发现,再加上农民对此虫还不十分了解,从而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内可受到多种有害生物危害,主要包括:病害、虫害、草害等,是造成玉米减产、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夏玉米苗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若防治不力,极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因此,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中,搞好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至关重要。玉米苗期是灰飞虱、蓟马、蚜虫、叶斑病、杂草等多种病虫草害混合发生的时期,其中灰飞虱是导致玉米粗缩病流行的主要害虫;蓟马为害造成玉米幼苗扭曲变形,叶片不能  相似文献   

5.
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的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灰飞虱、蓟马、瑞典蝇、蚜虫、耕葵粉蚧、玉米粗缩病、褐斑病和杂草等。抓住关键期的防治技术,全面控制住这些危害,要把握以下几项防治措施。1玉米病虫草害的加重原因一是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单一的连片连年种植,有利于病虫源的积累,玉米秸秆不经过处理直接还田,使土壤带菌量增大。二是气候条件适宜。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偏高,给传毒昆虫创造了良好的适生环境。三是品种抗病性差。品种抗病性差有利于病原菌侵染。种子收获期淋雨或贮存朋湿度大,种子带菌量大,播种时不进行药剂处理,均有利于苗期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免耕技术的推广及施肥方式等原因,玉米田病虫草发生严重,问题突出:一是地下害虫逐年上升,常造成缺苗断垅,特别是蛴螬和金针虫;二是玉米苗期病虫草已上升为整个生育期防治重点。①苗枯病常造成叶尖或整叶干枯,种子变黑,严重地块造成死苗;苗期缺钾造成枯边叶,生长缓慢;秸秆覆盖加重了瑞典蝇、玉米蓟马的危害;耕葵粉蚧推迟玉米拔节期,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免耕技术的推广及施肥方式等因为,玉米田病虫草发生严重,问题突出:一是地下害虫逐年上升,常造成缺苗断垅,特别是蛴螬和金针虫;二是玉米苗期病虫草已上升为整个生育期防治重点.①苗枯病常造成叶尖或整叶干枯,种子变黑,严重地块造成死苗;苗期缺钾造成枯边叶,生长缓慢;秸秆覆盖加重了瑞典蝇、玉米蓟马的危害;耕葵粉蚧推迟玉米拔节期,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8.
李自卫 《河南农业》2011,(11):32-32
一、播种期 玉米播种期是预防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做好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控制玉米整个生育期病虫危害效果明显。播种期预防的病虫害主要有粗缩病、苗枯病、地下害虫、蓟马、害鼠等。  相似文献   

9.
焦作市是全国粮食高产区之一,但随着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病虫的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近年来新上升的玉米顶腐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蓟马、二点委夜蛾等病虫害,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重点介绍了上述几种病虫的田间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玉米蓟马是我县境内近年新发生的一种虫害,特别是今年由于50月份雨水较少,发生面积已达2.8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5%。据我们调查,目前为害我县玉米的蓟马主要有玉米黄呆蓟马、禾蓟马,二者均属缨翅目,蓟马科。由于蓟马虫体较小,不易被人发现。又由于目前我县农民对此还不十分了解,所以忽略了防治,而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播种出苗后,不少农民朋友发现自家种的玉米心叶发黄、扭曲,好像是除草剂药害,有时候刚展开的心叶上有不规则的黄白色透明斑,严重时玉米植株矮化不长,这又像粗缩病的症状,经植保技术人员仔细观察后解释说,这是一种很小的黑褐色或黄褐色小虫,叫做蓟马的害虫。蓟马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玉米黄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个体小(0.9-1.3毫米),会飞善跳。黄蓟马首先危害叶背,禾蓟马和稻管蓟马首先危害叶正面,二者均可使叶片呈现断续的银白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玉米粗缩病﹑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以及金针虫﹑蓟马﹑蚜虫、粘虫、玉米螟等虫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夏玉米播种期、苗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若防治不利,极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因此,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中,搞好播种期、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至关重要。一、发生特点1.苗期是整个生育期病虫草防治关键(1)地下害虫呈上升趋势。玉米田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和金针虫,是造成玉米苗期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2)苗期害虫危害严重。玉米苗期是蓟马、瑞典蝇、粘虫、棉铃虫、耕葵粉蚧等害虫集中危害阶段,常  相似文献   

14.
小麦仓库害虫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因素,严重时会使种子完全失去利用价值,所以必须充分重视,及时进行防治。 小麦抗虫性较差,几乎能被所有的仓库害虫侵蚀,其中以玉米象和麦蛾危害最严重。 玉米象食性复杂,但以禾谷类作物种子为主,一般在仓内危害,也能飞往田间危害,产卵于将要成熟的穗上,收获后随子粒带入仓内,危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阿拉尔垦区稻田蓟马的危害较为严重,尤其在水稻抽穗期和扬花期,蓟马危害直接影响水稻灌浆,继而影响水稻产量。2016~2017年在水稻抽穗期、扬花期进行了针对稻田蓟马药剂防治的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抽穗期和扬花期防治稻田蓟马可以降低蓟马对稻穗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一、防治技术要点播种期选好抗病品种,做好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重点查治玉米蓟马、耕葵粉蚧、二点委夜蛾、二代粘虫、玉米螟和棉铃虫,确保一播全苗,同时注意玉米田杂草。拔节至孕穗期,重点查治玉米褐斑病、顶腐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大小斑病及三代粘虫。抽穗到灌浆期注意防治玉米蚜虫,确保玉米丰收。二、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择对路种衣剂或拌种剂。一般防治玉米粗缩病,可选用吡虫啉农药拌  相似文献   

17.
胡杨河市棉蓟马发生早、发生严重,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本文阐述了棉蓟马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和生活习性,分析了发生危害因素,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胡杨河市棉蓟马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大面积推广玉米秸秆还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已经得到控制的病虫害正在回升,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危害加重。其中,玉米顶腐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茎腐病、玉米蓟马、二点委夜蛾等病虫害不断加重,给玉米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成为制约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认识这些病虫的田间危害症状并采取防治措施,是促进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环县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有效蓄水保墒,显著提高玉米增产潜力,这一突破性创新使环县玉米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对玉米蓟马的防治也有积极作用。玉米蓟马寄主于玉米、蚕豆、苦英菜及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危害植物叶片,严重时会毁种,影响了环县玉米的推广种植。为了寻求防治玉米蓟马最佳药剂,2020年环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在环城镇龚淌村进行了喷施不同杀虫剂防治玉米蓟马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标明:5%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防治后虫口减退率为95.7%,防治效果为95.6%,较对照增产9.2%;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防治后虫口减退率为79.9%,防治效果为79.3%,较对照增产4.1%;3%啶虫脒乳油1 500倍液防治后虫口减退率为94.5%,防治效果为94.3%,较对照增产8.2%;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后虫口减退率为80.6%,防治效果为80.0%,较对照增产3.6%;25%辉丰快克乳油1 500倍液防治后虫口减退率为79.3%,防治效果为78.7%,较对照增产2.0%。  相似文献   

20.
危害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的蓟马种类主要是花蓟马或西花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2008-2010年,该虫在温室蔬菜上连续3a大发生,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经常被误诊为缺素或因病害引起,得不到有效、科学、适时防治,危害呈蔓延趋势。现已成为影响凉州区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