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成年茸鹿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公鹿1.1生茸期 公鹿在生茸期不仅要提供自身生存的营养,而且还得满足鹿茸生长所需的营养。梅花鹿三锯公鹿茸平均每天增长鲜重30.0克,东北马鹿1—11锯鹿茸日增鲜重55.3克。因此,生茸期必须有较高的营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头、二锯梅花公鹿生茸期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应在23%,三锯鹿应在21%时对体增重和生茸最佳。同时还应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在生茸之前(梅花鹿于2月末、马鹿于1月初)精饲料量应逐渐增加,促进公鹿增膘复壮,  相似文献   

2.
产茸梅花公鹿饲养管理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龙口市梅花鹿饲养业发展迅速 ,全市存栏量已近千头 ,各鹿场饲养规模差别较大 ,少则几十头 ,多则几百头 ,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差别比较悬殊。众所周知 ,饲养梅花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鹿茸 ,因此 ,在生产中加强产茸公鹿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为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本人几年来的生产实践 ,总结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产茸梅花公鹿饲养管理配套技术”。1 产茸公鹿生产时期的划分产茸公鹿在 1年中可以划分为生茸前期、生茸期、配种期、恢复期 4个生产时期。1 1 生茸前期 每年 1月下旬至 3月下旬 ,是积累营养 ,准备脱花…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大连地区饲养的马鹿、梅花鹿等,每年四月份开始脱盘生茸。在冬季过后,公鹿在经过了配种工作后,体质比较瘦弱,加之春季多汁饲料比较少,公鹿此时对营养的需求量很大,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抓好生茸前期和生茸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公鹿的生茸期正值春夏季节,公鹿在此期内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多,采食量大。此阶段饲养的好坏,则会直接影响到鹿茸的生长。 公鹿生茸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为满足公鹿生茸的营养需要,不仅要供给大量精饲料和青饲料,而且还要提高日粮的品质和适口性,增加精饲料中豆饼和豆科籽实的比例。但含油量高的籽实(如大豆),  相似文献   

5.
一、科学饲养 (一)生茸前期 公鹿配种后体质瘦弱,又逢低温的春季,因此需要迅速恢复体况,为换毛和生茸提供物质基础。在饲养上应给以富含淀粉、矿物质和一定量蛋白质的饲料,其日粮配比:精料1.5~2公斤,多汁料1.5~2公斤,青粗料3~5公斤,石粉或骨粉30克,食盐25克。精料中禾谷籽实(玉米、高梁)占50%,豆类籽实及油饼类30%,糠麸类20%。增加精料时,应由少到多,每天定时投喂2次,青粗料可任其自由采食。  相似文献   

6.
茸鹿的配种     
1配种准备工作于7月中旬开始加强种母鹿和种公鹿的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对于种公鹿重新组群,单圈饲养。于8月15日以前全部结束采收再生茸的工作,于锯完再生茸后立即对确定的种公鹿进行调教,每天2~3  相似文献   

7.
茸鹿养殖是一项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其主要效益来自公鹿的生产性能,养鹿的目的在于收获优质的鹿茸.生茸期公鹿饲养水平的高低、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精粗饲料调配是否正确可直接影响鹿茸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1配种准备工作首先,应根据历年的产茸情况、种用能力及育种方向选择好种公鹿,年龄3~7锯、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产茸量高的作种公鹿。要求产茸量为梅花鹿锯标准三杈,茸鲜重单产在3.5千克以上。并从7月中旬后加强种公鹿的饲养。对繁殖母鹿应与8月中旬断乳,并按年龄、体况及育种规划组  相似文献   

9.
在鹿茸的生产过程中,因锯茸时止血失败而导致生茸公鹿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锯茸止血三法小窍门,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公鹿的饲养技术 根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产时期的生理阶段特点,将出茸公鹿生产时期分成冬季恢复期、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结束期和配种期。  相似文献   

11.
<正>1公鹿的饲养管理1.1生茸期的饲养管理梅花鹿的生茸期在每年的4—8月份,是获得鹿产品的重要时期。公鹿生茸期的生理特点是性欲消  相似文献   

12.
鹿茸是我国名贵的动物性药材,是养鹿生产的主产品,其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营养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多数养鹿生产单位非常注重蛋白质和能量饲料的供给,但由于北方地区公鹿生茸前和生茸期缺乏青绿饲料,且粗、梢饲料品种单一,常由于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不足而限制了鹿茸的增产。为了补充鹿饲料中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不足,提高公鹿体质,生产质好量高的鹿茸,我们根据鹿场土壤、饲料条件及鹿生茸的营养需要配制了供梅花鹿使用的完达1号增茸剂,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在黑龙江省8510农场种鹿场进行了对比和推广试验,均收到较好的增茸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东北梅花鹿产茸能力估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给出了估测、比较具有不同次产茸记录公鹿产茸能力的方法,为科学地评价公鹿的产茸能力提供了依据,对茸鹿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增茸散”对马鹿的增茸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薤白等9味中药组成增茸散,按每头每日50g 量加入日粮中饲喂3岁公鹿10头61天,并用同龄10头每头每日仅增喂混合料50g 的公鹿对照观察。前者不仅体质增强,茸皮黑亮,茸头饱满,而且每头增产鲜茸0.386kg(折干茸0.128kg),每头可增加收入388.25元。  相似文献   

15.
鹿茸的生长受多种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综合影响,在诸多外部条件中,提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可使成年公鹿提前30多天脱盘生茸。生产实践中,我们利用这一技术使茸鹿提前脱盘生茸,并配合相应的增茸措施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人工控光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徐志辉  蒋洁 《饲料工业》1993,14(4):17-18
<正> 鹿茸为名贵中药材,近两年来价格坚挺,市场竞争激烈。为提高鹿茸产量,我们配制了增茸灵,在对梅花鹿饲喂试验获得成效的基础上,1992年在新疆又进行了马鹿饲喂试验。现将后者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鹿与分组试验于1992年3月15日至5月25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二团鹿场进行。供试马鹿为周岁、两岁公鹿各20头,成年公鹿26头,各年龄组随机均分为两组。 1.2 增茸灵及喂量增茸灵由江苏农科院制备。周岁公鹿每日每头用量按1.2个梅花鹿头份、两岁公鹿按1.5个梅花鹿头份、成年公鹿按2个梅花鹿头份分早晚两次混入精料中投给。试验组和对照组喂同一精料,对照组精料中不加增茸灵。 2.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茸鹿的饲料     
1.树木的枝叶以取茸为目的而饲养的鹿称为茸鹿。枝叶是茸鹿常采食的价值很高的饲料,以6—7月采集的枝叶营养最为丰富。鹿最喜欢吃的枝叶饲料有胡枝子、柞树、椴树、柳树的枝叶,对胡桃秋、白桦、稠李的枝叶采食差一些,对黑桦、赤杨枝叶的采食更差一些。以枝叶饲料饲喂梅花鹿和马鹿都有良好效果。国外有的鹿场把树木枝叶制成树叶粉(如桦树叶粉)与精料混拌喂鹿。有人试验,梅花公鹿每天喂2千克云杉枝条而不补充干草也未降低体重和茸重。对1岁的育成马鹿每天补喂250克树叶  相似文献   

18.
公鹿产茸这一经济性状是受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其中40%是受遗传影响,60%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日粮配合的好坏是决定公鹿产茸能力的重要因素。要想充分发挥公鹿产茸的生产性能,以最少量、最经济的饲料换取最大量的鹿茸,达到提高饲料转化率的目的,必须进行科学饲养。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实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我们鹿场在认真学习外单位先进经验和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马鹿产茸的日粮配合经验,供同行参考。1马鹿产茸公鹿不同生产时期的日粮配合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  相似文献   

19.
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动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年余来,我国的养鹿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实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为此,笔者总结了近10年来,关于鹿的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报告,供大家参考。 1 公鹿的饲养技术 根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产时期的生理阶段特点,我们把出茸公鹿分成冬季恢复期、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结束期、配种期五个生产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正>鹿在圈养条件下,生茸季节是成年公鹿补喂精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最多的时期。近些年来,许多养鹿户为了在饲养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同样实现鹿茸优质高产,而利用尿素和鱼粉等饲喂产茸公鹿,收到了良好效果。1尿素和鱼粉的日喂量一般来说,花公鹿和马公鹿日喂尿素量均约占其干精料日量的1%,花公鹿为20~25g,马公鹿为25~30g,但是花公鹿的最大日喂量不超过30g,马公鹿不超过50g;花公鹿和马公鹿日喂鱼粉量均约占其干精料日量的10%,花公鹿为150~200g,马公鹿为200~25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