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防治害虫即是利用生态科学杀灭和防治农作物害虫,既能防治害虫和保护害虫的天敌,又有增效并且避免污染环境的作用,是目前无公害农业生产首选的病虫害防止手段,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边磊 《中国茶叶》2022,(2):10-17
物理防治技术是茶树害虫综合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茶园害虫防治中常见物理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技术存在的缺陷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茶园害虫的物理防治技术研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博  龙正  陈金湘 《作物研究》2011,25(6):634-638
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靶标害虫、非靶标害虫的消长动态的研究状况及对害虫天敌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指出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靶标及非靶标害虫消长动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放宽靶标害虫的防治、注重非靶标害虫的防治及加强生物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者指出,现在、将来有可能实用化的2种新的防治方法:1.天敌微生物防治法:在茶园中需要防治的重要害虫种类很多,对利用施放繁殖天敌昆虫有界限,如果为防治某种害虫而施放天敌昆虫,对防治其他害虫采用杀虫剂是很容易把施放的天敌昆虫杀死的。所以,考虑利用不受杀虫剂影响的微生物。作者认为,侵入茶小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体  相似文献   

5.
针对害虫防治问题成为当前有机茶生产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从茶园害虫防治现状和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的原理出发,探讨了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棉花主要害虫的严重危害的代别、时期和棉花生育期等指标为理论依据,结合害虫猖獗危害的主要因素,综述了棉花主要害虫混合种群的总体防治策略和单种种群的防治策略。这对指导棉花害虫的防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甜菜主要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甜菜主要害虫种类的防治策略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豆田害虫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豆田主要害虫从大豆害虫对籽粒、叶部、茎部和根部等不同危害部位,分别介绍大豆主要虫害的危害和发生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化学农药是目前茶园害虫防治的最主要手段,然而化学药剂的广泛使用会带来抗药性、农残等一系列问题,对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物理防治作为绿色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抗性、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的优点.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园主要害虫物理防治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鲁北棉区棉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在山东省广大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扼制了棉铃虫的危害.但棉田的生态环境、害虫发生特点等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害虫防治上,要根据其变化来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1 抗虫棉田害虫发生规律与特点发生了变化 1.1 抗虫棉对鳞翅目害虫表现出突出的抗性.抗虫棉对棉铃虫及玉米螟、造桥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高抗性,基本上不需要防治这些害虫.1.2 棉蚜、棉盲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棉红铃虫是我省棉区蕾铃期常发性害虫,一年发生三代,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年年要防治多次。防治红铃虫一种害虫,所消耗的农药约占棉田全年用药的半数。对于红铃虫的药剂防治对策,是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园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由于较长时期来对茶树害虫的防治过多地使用农药,导致了茶园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农药残留,影响制茶品质.因此,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作为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而近几年在茶园生物防治工作中,又以昆虫病毒的试验应用引人注目.国内各主要产茶省区近几年来已在近20种茶树害虫  相似文献   

14.
茶树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化学生态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宗懋 《茶叶》2005,31(2):71-74
本文介绍了应用化学生态学原理进行茶树害虫防治的目前进展和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应用昆虫性信息素和茶树挥发性互利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在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上,主要利用人工模拟的雌性害虫的性信息素来引诱同种害虫的雄性害虫以达到预测和迷向防治的目的。在茶树挥发性互利素的应用上,当害虫危害茶树后,害虫的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会由叶片的伤口进入茶树组织内而使茶树体内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挥发性化合物。这种新的挥发性化合物对这些害虫的天敌有很强的引诱作用,而对害虫却没有或只有很弱的引诱活性,通过这类化合物可以使天敌很容易找到它扑食或寄生的害虫的位置,为天敌寻觅到害虫提供了线索,同时为被害的茶树提供了保护.应用化学生态学进行害虫的防治尽管还没有在生产上达到应用的程度,但前景辉煌。  相似文献   

15.
胜邦生物杀虫剂防治茶蚜、茶小绿叶蝉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茶蚜、茶小绿叶蝉是云南茶区春茶季节危害较重的两大害虫,严重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依靠化学农药防治,导致大量害虫天敌被杀死,茶树害虫抗药性增强,常发生猖獗危害。经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胜邦生物杀虫剂对茶蚜、茶小绿叶蝉有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40—1菌防治茶尺蠖和油桐尺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茶树害虫,苏云金杆菌是最有竞争能力的。在国外,苏云金杆菌虽大量生产和应用,但未见防治茶树害虫的报道。1983年以来,从已有和新分离的菌株中,筛选出对茶毛虫和茶尺蠖毒力较高的40—1菌。1985~1986年,在茶园中应用40—1菌进行了防治茶树主要害虫茶尺蠖、油桐尺蠖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材料菌剂:40—1粉剂,含40亿芽孢/克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以来,通过对菏泽市棉花种植结构、害虫及天敌发生动态、第一、四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第五代棉铃虫发生特点、棉铃虫发生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茶树害虫防治可分为二个时期:发生期防治和冬季防治。实践证明,要控制茶树害虫的发生和蔓延,这两个时期防治必需同时抓紧,不能偏废。一、茶树害虫越冬的生理基础。目前,茶树害虫的活动正随着季节变化逐渐进入休眠状态。越冬过程中,害虫首先使体内脂肪和糖类  相似文献   

19.
王合松  张四  高峰 《中国棉花》2005,32(3):33-34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 ,主要抗鳞翅目害虫 ,如棉铃虫等 ,对非鳞翅目害虫无抗性 ,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 ,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鳞翅目害虫 (棉铃虫 )的抗性 ,也只在苗期 ( 1、 2代棉铃虫 )抗性良好 ,3代及 3代以后抗性明显下降。对抗虫棉主要害虫的防治要遵守“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尽量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1生态防治1 .1种植玉米诱集成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 ,可于 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  相似文献   

20.
几种药剂防治棉花盲蝽象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首定  虎凯  王蕾 《中国棉花》2008,35(12):10-10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田害虫的种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盲蝽象,由次要害虫转为主要害虫,危害日趋严重,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为此,针对盲蝽象的防治开展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