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酸值稻米油因AV较高而颜色加深,常规脱色工艺脱色效果不佳。本文以脱胶、碱炼后的稻米油为原料,以草酸和白土、活性炭复合脱色剂为试剂,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对稻米油进行脱色正交试验,研究了高酸值稻米油草酸辅助复合脱色剂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建议对现行稻米油国家标准(GB19112-2003)进行必要的修改,主要包括放宽对稻米原油酸值的要求,将现行标准规定的≤4(KOH)/(mg/g)放宽到≤30~35(KOH)/(mg/g),减少成品稻米油等级,可将现行的4个等级减少到2个,去除现行标准中对一级成品稻米油不必要的过高要求,增加对成品稻米油含蜡量的要求,以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稻米油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肇立春 《农业机械》2011,(26):44-45
稻米油是一宗脂肪酸组成合理、营养价值很高的油脂。但由于解脂酶的存在使多数稻米油具有较高的酸值,从而使稻米油脱色困难。本文研究了脱胶工段的草酸与磷酸脱胶工艺条件与工艺效果,对比得到较好质量的脱胶油,为脱色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谢莹  林亲录  吴伟 《农业机械》2012,(30):36-39
采用溶剂浸取法提取稻米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溶剂种类、浸提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稻米油的出油率及其谷维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高谷维素稻米油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提溶剂异丙醇和六号溶剂等比混合、浸提温度40℃、液料比5mL/g和浸出时间70min。在该条件下,稻米油的提取率为16.20%,谷维素含量为1.3739%。  相似文献   

5.
稻米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中胆固醇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本文以米糠为原料,探讨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稻米油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稻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90min和CO2流量35L/h。试验证明超临界CO2萃取稻米油在工艺上可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约有8亿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近10年来年均稻米产量1.8亿~2.0亿t,占全球稻谷总产量的1/3,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2/5。每年我国因直接食用或者食用其制品而消耗的稻米为1.3亿~1.4亿t,这使得稻米及其制品的消费成为我国最大、最稳定的粮食消费品种。米糠,是稻米加工中最为宝贵的副产品,一般来说,稻米加工中的出糠率为7%左右,其含油率为18%~20%,出油率在12%~18%。如果以每年1.8亿t的稻米加工来计算,其米糠产出量为每年1260万t,出油率按15%算,则每年理论产稻米油189万t,这已经快赶得上我国第二大油料花生的产油量,所以稻米油的发展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据估算,在不与粮争地的基础上,发展稻米油可将我国的食用油自给率提高5%~10%。虽然目前并不能把所有的米糠都集中起来榨油,但过去把宝贵的米糠资源当作饲料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利是来了!日昇康来了!金龙鱼也来了!接着可能会是中粮、中储粮……稻米油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较大规模地、浩浩荡荡地登陆商超市场,来到消费者餐桌的时代是否已经到来了呢?食用油专家很看好,稻米油加工企业也很看好,营养学家看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TLIM脂肪酶对稻米油进行催化水解,生成甘油二酯。研究了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和加水量对酶解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出TLIM脂肪酶水解稻米油的最佳反应条件:酶解时间为10h、酶解温度为60℃、脂肪酶用量为4.5%和去离子水用量为10g,在此条件下,水解转化率为90.3%。  相似文献   

8.
食用油中也能吃到对身体具有多种调节功能的营养物质谷维素吗?你可能有点不相信,但答案是能,来自于稻米加工副产物的稻米油就是富含谷维素的一种食用油。你可能对经常吃的花生油的香味变得熟视无睹,也可能厌倦了大豆油的平淡,那就赶紧买一瓶稻米油换换口味、尝尝鲜吧。  相似文献   

9.
白芝麻油脂理化特性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定了不同产地白芝麻压榨油脂的折光指数、皂化值及不皂化物含量等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压榨白芝麻油中脂肪酸成分含量,其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占84%以上;并用胰脂酶选择性水解方法分析了压榨白芝麻油的甘三酯分子结构组成,发现其LOL相对含量最高(22.98% ~25.6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压榨芝麻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13.73 ~ 54.43 mg/(100 g),芝麻素含量为60.14 ~69.10 mg/(100 g);分析测定了不同产地芝麻制取的压榨白芝麻油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白芝麻油4号氧化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煎炸油热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8度棕榈油和精炼大豆油为原料制备了调和煎炸油,并以烟点和氧化诱导时间(转化为活性氧(AOM)法标准时间)为指标研究了调和煎炸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一些微量成分对其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油脂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主要受油脂中脂肪酸饱和程度的影响,油脂的碘值越高,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越差;微量成分中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对油脂的热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呈负相关;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30%迷迭香提取液对煎炸油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呈正相关;卵磷脂对煎炸油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稻米追溯体系的建立是从源头提高稻米质量安全的必然趋势。为此,针对优质稻米追溯体系中信息采集的要求,设计了UHF RIFD阅读器的硬件及软件系统,该阅读器采用PIE编码、PR-ASK调制和CRC校验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阅读器读取距离1m,其成本较低,稳定性强,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产业目标从解决温饱问题开始转向改善稻米品质。在外观性状中,粒型与稻米品质的关系最为紧密,是品质育种的重要参考。水稻粒型由稻米长度和宽度计算获得,传统的粒长和粒宽测量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作为机器视觉分析方法的一个分支,图像边缘检测能够对不同外观特性的农产品进行检测。为此,基于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分析了水稻的粒型,对稻米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和去除噪音,然后利用自适应Canny算法检测获得稻米的边缘,并以最小外接矩形反映完整稻米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得到长宽比。试验结果表明:边缘检测获得的稻米粒长和粒宽变异系数更小,长宽比也更接近于标准值,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可以为水稻的品质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肇立春  李哲  高路 《农业机械》2012,(18):45-46
高酸值稻米油经草酸与磷酸辅助脱胶后,通过钼蓝比色试验验证获得了理想的脱胶效果,同时油脂的色泽也得到有效的改善,针对草酸处理过的脱胶油,通过试验研究最佳碱炼工艺条件,以获得较好的AV,为后续脱色环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稻田免耕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以及易氧化有机碳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耕作20年后,不同耕作处理稻田剖面(0~60cm)中有机碳含量随着采样深度加深而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垄作免耕(稻油)表层(0~10cm)和水旱轮作(稻油)底层(40~60 cm),其中垄作免耕(稻油)处理中0~10 cm和1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常规平作(中稻)、垄作免耕(中稻)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但其20~4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耕作处理(P<0.05),表明长期耕种20年后,耕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已趋于平稳;另外,同传统耕作处理相比,长期垄作免耕(稻油)的固碳潜力主要表现在20~40cm土层。常规平作(中稻)和垄作免耕(中稻)处理剖面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垄作免耕(稻油)和水旱轮作(稻油)则分别在20~40cm和10~20cm土层出现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增加的现象,表明耕作和轮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对不同耕作处理稻田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990 1x+6.521 4,R=0.881 9,n=16;y=0.270 4 x+7.345 7,R=0.542 2,n=16,表明稻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其有机碳关系密切,可用于表征该区域土壤碳库的变化大小。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消费者对中国主食之一的大米和食用植物油之一的稻米油等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对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2001年,这是一家注册资本50万元的从事大米加工和销售的民营企业,全厂仅一条80t/d的大米生产线,在厂员工36人;2003年3月,金润品牌成立并率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品牌建设与名牌战略计划同步实施,金润大米开始在市场吐露芬芳;2005年,为解决大米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问题,公司开始筹划米糠综合利用,当年11月,合肥第一条米糠毛油生产线在这里开始调试生产;2007年,随着技术的成熟,5条米糠毛油线和1个稻米油精炼厂拔地而起;2008年,日处理毛油100t的连续精练生产工艺流程调试生产;2009年4月9号,伴随着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安徽现场会的召开,日昇康牌稻米油宣告正式进入国内食用油市场。2010年,金润米业大米生产线扩建到7条,并形成了包括金润米业、思润谷物油精炼、弘嘉物流和超艺印刷包装在内的总资产达3.2亿元的集团公司,拥有员工1284人。用扎实稳重的步伐,金润和新世纪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磷脂酰胆碱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超高压均质技术制备紫苏油纳米乳液,探究不同SPI质量分数以及超高压均质压力对紫苏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PI质量分数和超高压均质压力的增加,紫苏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和PDI值逐渐降低,在SPI质量分数为4%、均质压力140 MPa条件下紫苏油纳米乳液均一稳定,粒径最小为241.03 nm,PDI值最低为0.13;经过21 d的储藏试验,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测定紫苏油纳米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在SPI质量分数4%、均质压力140 MPa条件下,紫苏油纳米乳液未发生脂肪上浮或溶液聚集等现象,同时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也未发生较大的变化,表明紫苏油纳米乳液在这一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储藏稳定性。通过圆二色谱测定紫苏油纳米乳液中界面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均质使α-螺旋的相对含量降低,而无规卷曲和β-折叠的相对含量升高,这说明界面蛋白的二级结构的变化对紫苏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各位读者朋友:本刊定于2010年第7期出版米业专刊,专刊内容大致如下:特稿:题目为营养米糠,来到高消费时代——怎样使稻米油又快又好地成为我国居民的主体食用:油之一?特稿组稿已经在进行中,届时将会有众多业内专家、相关企业人士对米糠油在我国如何快速发展提出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9.
油茶籽储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相对湿度储藏条件下油茶籽的储藏稳定性,通过测定储藏后油茶籽油的品质来评价油茶籽的品质。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低于75.5%、水分含量9.8%以下储藏7个月后,油茶籽未发生霉变和虫害现象,油茶籽中所含油脂的氧化程度较低,但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相对湿度超过80%时,油茶籽储藏5个月后开始发生霉变,油茶籽油品质较差,个别品质指标已超过国标规定,储藏期不宜超过5个月。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稳定的重组油体乳液,研究了不同超声功率(200、400W)和不同超声时间(6、12、24min)对制备重组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为揭示不同超声条件与重组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关系,采用动态激光散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圆二色谱,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制备的重组油体乳液流体动力学半径、微观结构和Oleosin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超声处理制备的重组油体乳液乳化性、储藏稳定性和界面吸附能力远高于未经超声处理的乳液,并且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乳液粒径逐渐变小,乳滴形状规则、分布均匀,乳液表面负电荷增加;当超声条件为200W、24min时,制备的重组油体乳液最为稳定,其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分别高达652.2m2/g和605.2min;不同超声处理改变了Oleosin蛋白的二级结构,影响其与磷脂酰胆碱的结合能力,进而改变乳液在油-水界面吸附特性,证明适宜强度的超声处理有利于重组油体乳液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