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左心室射l分数(LVEF)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T-proBNP浓度、6 min步行试验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V、LVES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I、SV、LVEF、6 min步行距离则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血清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或0.01).结论 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与B组(22例),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剂)的基础上,A组运用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B组单用培哚普利,疗程为6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彩色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A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B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88.0%vs63.6%,P〈0.05)。同时A组在控制血压,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方面优于B组(P〈0.01)。结论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用培哚普利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中和肽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4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浆中和肽素及NT-proBNP水平,并分为A组220例(和肽素≥14.36pmol/L或NT-proBNP≥1923.90 ng/L)和B组240例(和肽素<14.36 pmol/L且NT-proBNP< 1923.90 ng/L),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a预后、生存质量、心功能指标差异.结果 入院时A组的心功能分级明显较B组差(P<0.01).出院1a后B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优于A组(P<0.01),心理、生理、社会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1),心衰复发率和心脏相关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P<0.01或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和肽素、NT-proBNP水平过高可能预示后期生存质量、心功能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4.
崔勇  邓兴臣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2,20(4):298-298,29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力法:稳定劳累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消心痛、倍他乐克和阿斯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曲美他嗪对心率、血压无影响。结论:曲美他嗪是治疗稳定劳果型心绞痛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60例CHF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及心脏X线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似,包括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5-25mg/d。定期来门诊随访,服药1a后均复查超声心动图,判断疗效的终点事件为病死率及临床心功能状况。结果1a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46.7%和86.7%(P〈0.05);病死率分别为16.7%和26.7%(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心功能(NYHA分级)和心肌耗氧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未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未内径(LVESd)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恶化,LVEDd、LVESd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CHF患心脏功能,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53例首次AMI并进行PCI成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在PCI术后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PCI术后立即静脉应用rhBNP,持续48~72 h。监测所有患者酶学动态变化;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均行holter检查;于AMI急性期及术后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3个月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rhBNP对AMI PCI术后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8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培哚普利服用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40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采用快速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收缩率(FS)等心功能指标;记录并比较6min步行试验(6 MWT)距离。结果 2组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BNP、HFAB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NP、H-FA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BNP、H-FABP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2组治疗后LVEDD、LVESD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LVEF、F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低剂量组,LVEF、FS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6 MWT距离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培哚普利可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促进心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观察组)在B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心肌酶及心电图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随访观察组的心肌病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减轻心脏损伤,修复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CM致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及联合组各45例,分别给予曲美他嗪及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治疗1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及心功能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LVEDs、LVEDd较治疗前显著下降,LVEF及6MW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LVEDs、LVEDd显著低于曲美他嗪组,LVEF及6MWD显著高于曲美他嗪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高于曲美他嗪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DCM致HF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强心汤联合鲁南欣康对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纳入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鲁南欣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强心汤,持续8周。对比2组心功能NYHA分级、Lee氏心衰积分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观察2组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心肌纤维化指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ee氏心衰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Ⅲ型胶原前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醛固酮(AL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强心汤联合鲁南欣康有助于提升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效,其机制与抑制血浆Ⅲ型胶原前肽、层粘连蛋白、醛固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温心汤联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9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温心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CHF患者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血浆BNP浓度、hs-CRP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升高,血浆BNP浓度、hs-CRP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浓度、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DD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温心汤联合西药治疗CHF患者疗效明显,可通过提高6 min步行距离、LVEF并且降低血浆BNP浓度、hs-CRP水平、LVEDD来实现,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坎地沙坦,治疗组口服坎地沙坦和比索洛尔,治疗24周后观察心功能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心率、6 min步行距离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UP)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心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降脂消斑片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加服降脂消斑片治疗,疗程为8周。对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心脏长轴切面18节段斑点追踪成像(STI)的纵向峰值应变(LS)参数测定及心电图观察。结果 观察组在提高各节段STI的LS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脂消斑片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用药前后主要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QT离散度(QTd)变化。结果 在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方面,两组室性早博次数均减少(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候疗效改善方面,两组患者中医证侯改善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QTd、校正QTd明显下降(P<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明显;可以降低QT离散度,抑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配方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后3月内的复发率情况。方法 将6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组、中药饮片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中药配方颗粒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颗粒,中药饮片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饮片,对照组单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两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中药配方颗粒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5%,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5%,复发率为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治疗后中药配方颗粒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血液中BNP浓度明显降低(P<0.01);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疗效相当。结论 苓桂术甘配方颗粒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血浆BNP含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少,3个月内复发率低, 服用方便,临床安全性及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6例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66例采用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采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而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却明显下降;观察组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min步行距离、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是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制高血压引起的心衰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将18只Dahl盐敏感性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并分别使用0.3% NaCl低盐饲料和8% NaCl高盐饲料喂养大鼠20周,观察大鼠行为及体征,检测大鼠血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含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及电镜观察HE染色心肌细胞以及肾脏组织等。结果 正常组大鼠血压一直维持在140 mmHg左右,而模型组大鼠从进食高盐饲料后血压保持持续上升,最高可达250 mmHg;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NT-proBNP、LVEF、LVFS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本研究制作的动物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正常大鼠继发高血压病进而发展成高血压心衰大鼠模型的过程,可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Meta分析的方法对振源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振源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分别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stata14软件、GRADEprofiler 3.6.1软件对数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Meta分析,以及质量整体评价。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有13篇,共纳入1 051例患者,文献整体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中,由于存在异质故将纳入研究按疗程分为两组,疗程大于6周组[SMD=0.85,95%CI(0.66,1.04),Z=8.75,P<0.0001]与疗程小于6周组中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在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OR=3.71,95% CI(2.53,5.45),Z=6.71,P<0.000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0.35,95% CI(0.18,0.67),Z=3.27,P=0.001]两指标中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振源胶囊疗效更好,而且药物的安全性较好。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可能存在偏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流频谱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有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冠心病患者:二尖瓣口舒张期充盈血流E峰峰值速度(VE)降低、A峰峰值速度(VA)增高、VE/VA比值(S/D)〉1,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周后,再检测上述指标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VE、E/A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而VS、VA较治疗前的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MB)、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9年03月31日。由两名评价员根据Cochrane手册分别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相应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16项研究,对其中14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患者1 457例,包括观察组729例,对照组728例。其中8项研究观察组为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曲美他嗪+常规治疗;6项研究观察组为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为单纯使用曲美他嗪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类观察组分别与其对照组进行比较,心绞痛临床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但所有研究均未报告患者治疗后随访情况,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明确。依据现有证据,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因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样本量少,严重影响结果的可靠性,今后仍需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疗效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