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薰衣草属新品种 DUS测试的性状选择,对狭叶薰衣草( Lavandula angustifolia)和甜薰衣草(L. heterophylla)主要表型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的植株形态优于甜薰衣草,且更能适应北方的引种环境。在花序部分,甜薰衣草的观赏性状总体上优于狭叶薰衣草,具有更丰富的花色变化。两种薰衣草在主要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在生长过程中保持了相对一致的稳定性。两种薰衣草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狭叶薰衣草在1%显著水平上相关的性状配对个数略多于甜薰衣草。  相似文献   

2.
基于薰衣草属新品种DUS测试的性状选择,对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和甜薰衣草(L.heterophylla)主要表型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的植株形态优于甜薰衣草,且更能适应北方的引种环境。在花序部分,甜薰衣草的观赏性状总体上优于狭叶薰衣草,具有更丰富的花色变化。两种薰衣草在主要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在生长过程中保持了相对一致的稳定性。两种薰衣草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狭叶薰衣草在1%显著水平上相关的性状配对个数略多于甜薰衣草。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薰衣草在云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2):218-222
为研究香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在云南省的栽培适应性评价,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引进表现优异的薰衣草品种12个和常规栽培品种3个,于2013—2015年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并对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2个观赏类薰衣草齿叶薰衣草和西班牙之眼,西班牙之眼为1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较快,播种后60 d便能开花,花蓝色,一年中可连续开花,直至冬天低温及遇雪死亡。进口品种中,狭叶薰衣草维琴察、优雅天蓝色、优雅雪白和优雅紫色的耐寒性强,全株具有甜香气味,植株香味独特,观赏性状好;适合作盆花品种迷你蓝,植株矮小,株型紧凑,每棵植株能同时抽出7~14个花序;晚花品种为莱文丝和希德,花期比同批次品种相对晚15~27 d。从狭叶薰衣草部分品种中均能提炼出精油,其中,精油含量最高达1.522%,最低为0.289%。  相似文献   

4.
薰衣草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近年来从国外引种成功的10个薰衣草品种,通过RAPD技术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共扩增到364条扩增产物,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为20.8条,产生的DNA片段大小分布在0.1~2.0 kb之间,其中309个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多态性比率高达99.3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0.33处聚类为2大类,以穗状薰衣草组和法国薰衣草组聚在第1类,其中穗状薰衣草组的孟士德(L.angustifolia‘Munstead’)、英国(L.angustifolia)、玫瑰(L.angustifolia‘Rosea’)、Spira(L.angustifolia‘Spira’)、Grosso(L.×intermedia‘Grosso’)、未定名薰衣草聚在一起,法国薰衣草组的Helmsdale(L.stoechas‘Helmsdale’)、蝴蝶(L.stoechas pedunculata‘Fragrant Butterfly’)聚在一起;以齿叶(L.dentata)、Creek(L.lannata×L.dentata‘Goodwin Creek’)聚在第2类。证明RAPD分析结果是进行薰衣草种质资源分类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中国薰衣草的主产区,位于北纬43°,南有天山,北有伊犁河,与法国普罗旺斯同海拔、同纬度。薰衣草喜欢强光、干燥的环境,而天山山麓常年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适合种植薰衣草。一、品种选择薰衣草在分类学上可分为:法国薰衣草品系、真薰衣草系、杂交薰衣草品系、齿叶薰衣草品系、羽叶薰衣草品系5个系列,伊犁河谷种植的主要是真薰衣草系的狭叶薰衣草。狭叶薰衣草中提炼的香精油质量好,在香料工业中用于生产优质香水。主要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6.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设置3个10 m×10 m的样方,选取长势相近、健康的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30株;于生长初期(6月上旬)、旺盛期(8月中旬)、生长末期(11月下旬),每株随机选取10个当年生枝条,测量每个枝条的叶片数量、总叶面积、枝条和叶片质量,计算枝条和叶片功能性状;分早晨、中午、傍晚3个时段,在样方区域按5点法监测环境因子.依据试验统计监测数据,应用方差分析法、显著性差异法、相关性分析法、冗余分析法等,分析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在生长初期、旺盛期、生长末期期间的差异显著性、功能性状变异性、枝叶性状间相关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索薰衣草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薰衣草枝叶生长,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显著差异;枝条含水量、比叶面积、总叶面积、单叶面积、叶生物量、叶含水量,在生长旺盛期显著升高并达到最大值,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和运输,植物生长旺盛.比叶质量、叶干物质量,在生长末期时显著升高,利于植株为越冬提供养分.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相关性,在生长初期和旺盛期较为密切,体现出枝叶的协同生长,有利于植株形态构建.总体看,叶片生长变异性大于枝条的变异性;生长旺盛期的枝叶变异性为弱变异,植株生长稳定;生长末期的枝叶变异性为中等变异,与植物应对低温调节生理代谢有关.不同生长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薰衣草生长影响的主导作用不同,气温是薰衣草生长初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电导率是薰衣草生长旺盛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绝对含水量是薰衣草生长末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薰衣草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薰衣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多年生常绿耐寒亚灌木,是一种名贵天然香料。薰衣草种类很多,当前较常见的类型有甜薰衣草、羽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真薰衣草等,多为专门提炼香料精油的品种。我区主要栽培"701"、"京豫"和"杂花"3个品种,均属狭叶薰衣草(真薰衣草),多从法国、保加利亚等国引进。一、生物学特性薰衣草植株灰绿色,呈丛生状,株高40~9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呈长披针状,长约6厘米,宽约0.6厘米,花序穗状,顶生,长5~15厘米,轮  相似文献   

8.
太空诱变薰衣草精油成分分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太空船搭载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种子,通过栽培试验观测其诱变后代搭载效应,探讨太空环境对薰衣草精油品质的诱变效应.[方法]搭载诱变材料为薰衣草7426-2种子.[结果]搭载后薰衣草植物学性状差异明显,初选出19份诱变材料,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基本没有改变,但其含量有明显的差异,19份诱变后代中精油化学组分达到或优于标准的有6种,分别为L07-3、L07-9、L07-11、L07-12、L07-14、L07-16.[结论]该研究可为薰衣草太空诱变育种及种质创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今后薰表草品种改良及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110-114
采用浸种恒温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酸对法国薰衣草、小姑娘薰衣草、狭叶薰衣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浓度和品种对种子发芽率均有影响。在供试的赤霉酸浓度范围内,其中以550 mg·L-1的浓度较为理想。法国薰衣草发芽率优于其它两个品种。经赤霉酸处理的3个品种的薰衣草种子其发芽势、胚轴长、胚根长均优于清水对照,其中低浓度的赤霉酸有利于胚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对4种薰衣草(Lavender angustifolia)干旱胁迫处理0、5、10、15、20、25、30 d,测定分析各时期的5个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4种薰衣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呈下降趋势,英国玫瑰薰衣草RWC最低;丙二醛(MDA)含量波动较大,先略上升再下降再大幅上升后又下降,在25 d时达到高值,以法国普罗旺斯含量为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总体先升高后下降,15 d时达到高值。综合评价4种薰衣草,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空薰衣草、狭叶薰衣草、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英国玫瑰薰衣草。在较为干旱的榆林地区可尝试天空薰衣草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机采棉品种单叶、群体光合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高产采棉品种单叶、群体光合特性,筛选个体及群体高光效品种,为机采棉产量遗传改良提供种质资源及理论支持。【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先驰st-303二氧化碳分析仪,分别测试5个不同类型机采棉品种花铃期的群体光合、单叶光合性状指标以及产量性状相关指标,进行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群体光合、单叶光合性状均与产量性状指标呈正相关,但群体光合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强于单叶光合性状;群体光合有两个峰值,分别在12:00~14:00及16:00~18:00两个时间段,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上、中、下部单叶光合性状指指标存在差异,中、下部位叶片与产量相关性强于上部叶片与产量相关性,其中中部叶片单叶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与产量性状存在显著相关;17N11号群体光合速率、单叶净光合速率均是最高,分别为3.64gCO2/(m2·h)和36.8 μmol/(m2·s),17N6号次之,为34.5 μmol/(m2·s)。【结论】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光合性状具有较强相关性,中部叶片单叶光合性状指标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强于上部及下部,17N11号与17N6号单叶及群体光合性状各指标合理,产量也相对较高,可作为高光效高产机采棉品种资源,为高光效、高产机采棉育种提供核心亲本。  相似文献   

12.
烤烟品种重复繁殖性状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烤烟品种重复繁殖性状变化研究,研究品种的退化情况。以田间试验为主,对照为原种,试验随机区组设计。重复繁殖的烤烟品种部分性状667m^2产量、腰叶长、株型、叶型等原种、良繁种差异不明显,另外部分性状株高、节距、茎围、有效叶、667m^2产值等原种、良繁种差异明显,其中K326的上等烟比例原种良繁种差异极显著,腰叶宽差异显著,云85的节距原种、良繁种差异显著。烤烟品种的性状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得以保持,但是多年多代繁殖种植后,品种特性会发生变异退化。  相似文献   

13.
河套灌区食用向日葵杂交种抗病性及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河套灌区连年大面积种植向日葵,导致菌核病和黄萎病发病率日益严重,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最重要措施。收集引进了适于河套灌区的10个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进行种植,鉴定其在当地条件下的抗病性、熟性、形态特征、丰产性等。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10个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都不高或易感,开花末期黄萎病的发病率大多在20%以上,试验所选品种黄萎病病情指数大多在1-2级,即中抗以上。DRZ1027、DRZ1028和DRZ1025产量较高,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及商品性的综合性状较好,后期菌核病发病率相对较低,是相对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水稻形态解剖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35个水稻品种穗颈节间、叶片、叶鞘、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5个部位的形态解剖性状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品种的绝大多数形态解剖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不同部位维管柬性状的差异较大,叶片、叶鞘的导管面积大于韧皮部面积,穗颈节间、一次枝梗、二次枝梗的韧皮部面积大于导管面积;(3)穗颈节间、一次枝梗、叶片、二次枝梗、叶鞘5个部位的5组一级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组两两间均有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组形态解剖性状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5.
水稻群体整齐度品种间差异与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辽宁省12个水稻品种(品系或组合)为试材,以变异系数为指标分析整齐度品种间差异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性状本身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品种间差异,但是除成熟率外整齐度的品种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每穴穗数、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经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每穴穗数整齐度与经济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除千粒重外经济性状整齐度与本身平均值均为负相关,其中每穴穗数、成熟率和经济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邻穴间经济性状的相关系数大多为负值,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橘红肉甘薯块根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育过程中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方法】试验于栽插后50、64、78、92、106、120和134 d调查15个橘红肉甘薯品种的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茎、叶、柄、块根干率,茎、叶、柄、块根鲜重,测定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薯干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分析茎、叶、柄、块根干重,整株鲜重、干重,茎、叶、柄、块根干重占整株干重的百分比等数值,以及类胡萝卜素积累量与其余产量性状的变化和品质性状积累量日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橘红肉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总体平稳型、一直增加型和曲折上升型3种变化类型,对最长蔓长、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光合产物的分配等经济性状的发育有不同的生物学响应。大多数橘红肉甘薯,尤其是一直增加型品种,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最长蔓长、块根鲜重和干重、光合产物在块根的分配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光合产物在叶、柄的分配比例显著负相关,而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不高。类胡萝卜素日积累量增长量与块根鲜重、块根干重、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积累量等日增长量呈正相关性,类胡萝卜素积累与块根膨大、干物质及营养物质积累存在协同关系。【结论】由于类胡萝卜素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存在的协同关系在不同品种中的反应机制不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橘红肉品种间产生差异和分化,存在3种不同变化类型。  相似文献   

17.
河湟海东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河湟海东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青海省河湟海东地区52个小麦品种的理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时这些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品质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有品质性状中,SDS沉淀值量与其他品质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W值较能准确地衡量品种的品质状况;河海20号的综合品质性状表现优良;大部分品种的品质极差,强度不足、在吹泡时容易崩塌、面粉都属于弱筋粉、面团的耐揉性低。[结论]河海20号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玉米品种盐胁迫条件下苗期性状与吸磷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4种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鲜重、根冠比、株高及植株吸磷量的差异,并探讨了苗期性状与吸磷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及不同玉米品种间的植株鲜重、根冠比、株高、吸磷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鲜重、株高与玉米吸磷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48以上,而玉米植株的根冠比与吸磷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品质陆地棉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品质陆地棉株型、产量及品质3个性状间的典型相关性。[方法]于2006年采用田间试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26份高品质陆地棉品种(系)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株型性状分别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0.01显著水平,占总相关信息的69.36%和70.08%;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0.05显著水平,占总相关信息的51.36%,以上典型相关系数依次为0.8894、0.8979、0.7831。在这些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有:株高、主茎节距、果枝台数、衣分、衣指、比强度、麦克隆值、整齐度指数。[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于利用陆地棉株型和产量性状间接选择品质性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Sweetpotato varieties with high carotene content have high value for human health. This work aims to improv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of special varieties with high carotene content by combining molecular markers and agronomic traits to evaluate and screen the parents. The cluste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and screen promising parents by utilizing phenotypic results of the agronomic and characteristic traits, and RAPD and ISSR markers of 15 parents and their offspring by group crossing. Among different parental materials, greater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wo important traits, the carotene content and the storage root yield.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carotene content and both fresh and dried root yields. The most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between the carotene content of parents and that of their offspring, with the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value of 0.7932**. The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he trial materials was not in agreement with the known genealogy, while that based on the molecular marker data showed better result. Each primer amplified 13.8 bands oflSSR markers on average, in which the rate of polymorphic loci was 89.6%. 9.4 bands of RAPD markers were arnplified per primer, in which the rate of polymorphic bands was 74.46%. Large genetic variation of carotene content was found among the parents. For analyz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sweetpotato, the molecular marker methods were better than morphological traits; ISSR markers were more efficient than RAPD markers. The combin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and agronomic trait analysis may provide valuable theoretic basis for selection of parents to breed new varieties with high carotene cont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