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子标记(SSR)技术在水稻稻瘟病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北方水稻的主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微卫星DNA分子标记为辅助选育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和抗性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阐述SSR对水稻抗稻瘟病研究的作用,介绍SSR的机理和方法,为今后抗稻瘟病的分子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5年黑龙江省铁力市是水稻栽培史上遭受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年.2006年由于更换了新品种龙粳14等,加之环境条件不适宜稻瘟病的发生,稻瘟病发生面积小且轻.2007年龙粳14、垦稻11、垦稻12等品种为主,同时高温干旱稻瘟病发生极少.2005年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是各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次稻瘟病的危害,给全市广大稻农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这次稻瘟病之所以能够形成灾害,究其原因,就是感病的寄主、病原菌、环境条件三者之间达到和谐.也就是说,感病的品种,适宜的环境条件,大量的病原菌三者之间都具备了稻瘟病大流行的条件,如果三者之间缺少一项都不能造成稻瘟病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M.grisea)引起的水稻真菌性病害,是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纹枯病)之一。介绍了稻瘟病的病原,发病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和QTL被鉴定.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是抗病育种中实现基因聚合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综述了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的研究进展,以及抗稻瘟病基因在分子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概述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和图位克隆研究进展,总结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宁夏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宁夏水稻常发性病害.针对宁夏气候条件、稻瘟病菌小种差异、栽培管理水平、品种抗性、防治措施等方面分析近年宁夏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波尔多液是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根据波尔多液的作用机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硫酸铜,研究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对稻瘟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硫酸铜能对稻瘟病菌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我们找到既能有效抑制稻瘟病,同时成本较低并且对环境污染小的防治稻瘟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瘟病菌及其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水稻稻瘟病菌的研究概况、稻瘟病菌病原菌的生理机制、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机理、稻瘟病抗性遗传机制.探讨了稻瘟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防治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和全面认识水稻稻瘟病菌,从而选育高抗、多抗、持久抗性的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稻稻瘟病危害呈加快增生趋势.防治稻瘟病是令各级领导、农科人员和农民群众"头疼"的一个问题.每年因防治稻瘟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污染农业环境和产品,影响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瘟失顿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它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防治稻瘟病有特效.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稻作病害,抗病品种的培育与种植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稻瘟病抗性与产量、品质等性状一样已成为当前广东省水稻育种攻关的主要目标.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水稻育种已进入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的第三次突破阶段.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遗传、抗病种质资源、抗病育种及广东省当前主栽品种的稻瘟病抗性情况进行综述和评价,同时结合作者从事水稻育种的工作实践,对水稻的稻瘟病抗病育种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3大主要病害之一,其对水稻产量和质量有极大影响.为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现就福建省将乐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症状和危害、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作简要介绍,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的头号杀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近几年我市水稻主产区水稻稻瘟病发生严重,且流行迅速,病情严重,大面积造成白穗和秕谷,减产幅度高达30-40%,严重的地块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4.
目前种子方面的广告特别多,农民朋友要注意警惕和防范以下误导. 1、抗性误导.有些品种不抗稻瘟病或易感稻瘟病,有些品种过去抗稻瘟病,由于种植多年,使抗性退化,变成了易感稻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可发生危害,成为阻碍水稻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每年道真都有4000~5000hm2水稻发生严重稻瘟病,靠单一的技术难以压控稻瘟病的危害.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实施规范化防治技术是控制稻瘟病危害的有效途径.笔者于1995~1997年,经3年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相似文献   

16.
稻穗颈瘟(发生在穗颈上的稻瘟病)引起的白穗是优质晚稻之大患.这是因为大多数优质晚稻品种感稻瘟病或严重感稻瘟病,即使一些优质杂交晚稻组合种植的头几年较抗稻瘟病,种植几年后则沦为感瘟组合、甚至是严重感稻瘟病组合.如培两优288、新香优80等.9月上旬前后晚稻破口吐穗期是优质晚稻感穗颈瘟(白穗)的危险生育期,且此期气温下降,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特别是"露水"天气和阴雨天气,剑叶上较长时间有水膜维持,极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故近年来稻穗颈瘟引起的白穗有加重的趋势.而不少农户看到白穗了才开始用药防治,无异于"雨后送伞",于事无补.因此,许多农户对于穗颈稻瘟病引起的白穗感到无可奈何,一筹莫展.其实只要抓住关键,穗颈瘟引起的白穗也并非难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带菌稻草直接还田,叶稻瘟初染菌源量增加;加之个别品种高感稻瘟病,多数品种对稻瘟病抗性弱,稻瘟病发生呈明显加重态势,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障碍.药剂防治是目前控制水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根据生产实际,发挥药剂防治的优势,有效、经济地控制稻瘟病,2002~2004年江油市植保植检站在大堰、战旗、新安、新春、永胜、双河口、小溪坝、重华等稻瘟病重发乡镇示范"抓药剂防治关键时期,抓科学选择防治药剂和科学合理使用药剂"的稻瘟病药剂防治技术,累计示范面积3万余亩,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南充市稻瘟病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水平,切实减轻稻瘟病危害,采用GPS和GIS定位,系统监测和普查,品种抗稻瘟性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区划,精准勘界和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首次明确了南充市稻瘟病的流行区划和精准勘界;首次探明了水稻稻瘟病菌越冬后侵染南充市的初始侵染源(即始见期)地点,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和特点;明确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在田间存在4个流行高峰期,其中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5月底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发生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建立了孕穗末期病田率和蜡熟期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对其成因探讨发现,导致南充市近年水稻稻瘟病重发及流行的内因是水稻品种抗稻瘟能力的降低或丧失,及稻瘟病菌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增加与更强致病力的小种出现;温度适宜和阴雨寡照偏多是造成稻瘟病在本市流行的外因.2001~2015年,全市水稻稻瘟病短期预报准确率达100%,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比1997年以前提高5~15个百分点,促进稻瘟病防效提高15%~30%.  相似文献   

19.
防治稻瘟病的几种特效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飞 《农村百事通》2009,(14):37-38
稻瘟病是常年发生、发病面积较大、危害最为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过去采取"稻痘净"、"异稻瘟净"防治稻瘟病,效果不够理想,后改用"三环唑"、"富士一号"虽效果较好,但作用方式比较单一,且多年连续使用,病菌易产生抗性,进而导致药效下降.选用新型特效药剂,是控制稻瘟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据试验,近年来防治稻瘟病效果较好的特效药剂有:  相似文献   

20.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常发性病害,为了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与传播,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供广大稻农借鉴参考. 一、发病条件 高湿多雨天气,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流行较为有利.当叶瘟病中心病株已零星出现,急性发病率达1-2%,水稻破口抽穗期,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时期,因此,广大水稻种植户要提高认识,加强田间监测调查,特别是高肥、高密度田块及出现急性病斑、种植感病品种地块要重点预防,控制水稻稻瘟病的流行,克服麻痹思想,打消"不见病不打药"的侥幸心理,快速行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治稻瘟病发生,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