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节约成本、提质增效,绝大多数蚕种场均是采取在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购种茧回场制种的形式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种茧生产,桑园这个基础条件不仅直接影响养蚕成绩,而且对后期的种茧质量、制种成绩、蚕种质量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种茧育桑园专用复合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质桑叶是蚕种生产的基础。叶质好坏主要决定于桑园所施N、P、K肥是否合理。目前种茧育桑园施肥 ,普遍存在重氮轻磷钾和微肥不施现象 ,影响了桑叶和蚕种制造的产量和质量。为此 ,作者等 1994年对部分蚕种场桑园土壤进行测定 ,并结合桑树、蚕体、蚕卵等吸收营养元素特点 ,以及所施肥料种类和肥料利用率 ,提出了适合蚕种场桑园的专用复合肥配方。通过 1996~1998年的肥效试验证明 :施用专用复合肥能显著提高桑树产量 ,改善叶质 ,提高制种成绩和蚕种质量。1 种茧育桑园专用肥的研制1 1 专用复合肥配方的确定桑树吸收的养分 ,一部分来自…  相似文献   

3.
推行原蚕区收茧制种,我省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据资料记载,仅1980年新建七个国营和三十个乡办蚕种场.均属原蚕区种场,这些种场除个别有土地栽桑利用自有桑园养蚕制种外,绝大部份无专用桑园,依靠原蚕区养原蚕收茧制种.这种型式的种场,是投资少、见效快,从生产速度和数量上看,解决了急需,从质量上看,差距大.特别是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蚕生产由集体变为家庭经营,桑树零星分散,多以“四边桑”养原蚕.不仅给蚕种场技术指导带来了困难,而且生产条件越来越差,户与户之间差异大,不利于消毒防  相似文献   

4.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感染引起的,养蚕生产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毁灭性传染性蚕病。其传染途径包括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是目前蚕种生产中唯一的检疫对象。近年来,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采用原蚕区养蚕、场部收茧的方式制种。但原蚕区森林面积逐年增大,桑园间套种其它作物,野外昆虫微孢子虫交叉感染机会增加;外出  相似文献   

5.
<正>海安县现有桑田12.5万亩,1997年发种33.09万张,生产鲜茧12528.2吨.1994年前桑园面积曾达15.6万亩,发种量超过44万张,产茧14000吨.全县仅一家蚕种场,从1982年开始即在县内有关乡镇选择养蚕水平较高、设备条件及桑园肥培管理水平较好的村、组,相连的养蚕户,作为农村原蚕制种点.随着全县养蚕数量的增加,农村原蚕点也随之增多,在原蚕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跟不上,关键技术不到位,出现了只求  相似文献   

6.
<正> 青神县汉阳蚕种场原是1960年建的国、社合办的蚕种场,1962年停产。1979年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大发展需要,由省财政拨款4万元进行维修,恢复制种。该场现有职工3人(其中技干1人),蚕房1200m~2,原蚕区收茧制种,有原蚕户100户,分布在2个乡5个村11个社,户平养蚕1张,有成片桑园130多亩,原蚕户  相似文献   

7.
<正> 蚕种场为了改变原蚕区不固定,适应蚕种生产的需要,必须建设原蚕基地。蚕种场必须要根据条件,按照定点集中的原则,把原蚕区固定下来,栽植集中成片小桑园和四边桑。为同步提高原蚕户饲育技术和改善养蚕设备创造条件,争取在五年内把我区原蚕基地建设好。  相似文献   

8.
文峰原蚕基地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是我省原蚕基地建设的先进典型之一。主要经验是:建立了一批高产稳产桑园,实行冬季短梢,夏季伐条的剪伐型式:重施夏肥,桑叶产量高、质量好;全年3季都养原蚕,不养普蚕,形成了原蚕安全生产带较好地控制了微粒子病发生。这个基地亩桑制种量高,蚕农养蚕单产、质量、效益都比较好,规模经济已基本形成,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蚕种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推广桑园专用复合肥对提高蚕种产量与质量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园专用复合肥的开发应用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的一条捷径。1991年,我市在各蚕种场及原蚕点桑园全面推广施用桑园专用复合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本市种茧育桑园土壤养分概况及原施肥情况本市现有种茧育桑园351.5公顷(种场及所属原蚕区),90%以上属滨海盐土和黄潮土,是海相沉积物.土壤含盐量高,呈石灰性反应,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市种茧桑园土壤有机质中等偏低,全氮、速效磷较低,速效钾中等偏高,微量元素铁、锌中等偏低。本市各种场施肥品种单一,春肥单施尿  相似文献   

10.
<正> 1986年我们在调查研究桑树需肥特点和土壤养分的基础上,198(?)~1990年研制了桑园专用复合肥数种,经镇江蚕种场、本所和溧阳、海安两县大面积农村基点中试结果表明:中低产桑园每亩年施复合肥75~100公斤,与同等氮肥区比较,可以增产桑叶14.67~22.83%;再者据农村基点养蚕试验结果:复合肥区和普肥区比较,春秋两季平均万头蚕产茧量提高3.95%,全茧量增加4.15~11.79%,茧层量增加5.00~12.50%。  相似文献   

11.
正嵊州市蚕种场是原蚕区制种的单一型蚕种场,原蚕区全部在本市境内。近年来本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价值提高和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蚕桑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农村经济表现出务工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的趋势,养蚕收入在家庭经济中的份额逐渐减少。受此影响原蚕区的生产陷入困境,不仅制种成本增加,而且生产风险加大,原蚕区的发展矛盾重重。1原蚕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蚕种生产目前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是蚕种生产  相似文献   

12.
唐炜  王泽林 《四川蚕业》2011,39(4):37-39
<正>桑树剪伐一般可分为夏伐和春伐(冬季重修)两种形式;四川种茧育自有桑园多采用夏伐,丝茧育桑园多采用春伐。随着养蚕布局的不同,目前各蚕种场基本上是在自己的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茧制种。春伐桑树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蚕桑生产,影响着蚕种质量。提高桑叶产  相似文献   

13.
《江苏蚕业》2017,(4):22-24
江苏蚕种场原蚕饲养制种一般分为春、秋两季,往往桑叶利用率低,尤其是秋季桑叶老化严重,亩桑制种量不高。2017年秋季,盐城市大丰区蚕种场探索实践了秋季两批制原蚕饲养制种新模式,总结了秋季分批养蚕、分批制种的经验和教训,为江苏各蚕种场今后全年多批次制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 原蚕区收茧制种占我场年制种量的80%以上,原蚕区基础如何,直接关系到种茧产、质量,关系到种场的兴衰。加强基地建设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一、分散零星栽植的桑树养蚕较难保证蚕种产、质量。我场制种量80%以上靠原蚕区养蚕收茧制种。1983年四川省原蚕基地建设会议后,我场向有关领导要求建立成片小桑园。当时由于认  相似文献   

15.
宋杰宏 《四川蚕业》2009,37(2):45-46
<正>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国际上丝绸进出口不畅、蚕农养蚕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蚕种场制种成本严重倒挂、蚕种合同难于兑现、库余损失严重等因素的严重影响,不仅影响蚕种场的发展,而且严重动摇原蚕基础,蚕种场处于严重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逐年上升,由八十年代末年发种量700万张增到现在900余万张。四川人多地少,蚕区大部分是方山丘陵,要拿出大量土地栽桑建蚕种场是困难的,原蚕区收茧制种是一条蚕种生产的重要途径。全省110余个蚕种场,仅有47个蚕种场有自有桑园1万余亩,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省属场,除满足原原种、原种生产用桑外,余桑生产的普种远远不能满足蚕桑生产的需要,全省85%的蚕种生产量靠原蚕区收茧制种。原蚕区是四川蚕种生产的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7,(3):38-40
<正>西昌市蚕种场地处攀西地区的西昌平原,蚕种场现有自有桑园近500亩,标准化制种蚕房4800m~2,专用小蚕共育室600多m~2,专用冷库100m~2,原蚕基地有4个村共450户养蚕户,年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40多万张,全部原蚕区收茧制种。蚕种是蚕桑生产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蚕种生产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蚕种生产一旦出现风险,就会影响蚕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村自有桑树大多为四边桑和密植小桑园,且普通采用春伐。随养蚕布局的不同,目前各蚕种场基本上在农村原蚕片区饲养原蚕,收茧制种。春伐桑树的培护管理,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桑叶产质量,制约着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9.
桑园施用微量元素对制种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气温高、雨水足,桑树生长量大,产出量大,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量亦比较大,而蚕农大多注重氮、磷、钾三大元素肥的施用。在少施有机肥和不施微量元素肥(简称微肥,下同)的情况下,土壤易缺乏某些营养素,影响桑叶质量和产量,导致原蚕及种茧质量下降,蚕种的质量和单位产量亦会随之下降。桑园增施微肥,增加微量元素的供给,可提高叶质和产量,提高种质和50kg种茧制种量。  相似文献   

20.
蚕病防治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3,23(4):35-37,57
蚕病是养蚕和蚕种生产上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蚕农养蚕的收成 ,而且对蚕种场制种和蚕种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达到蚕无病、种无毒 ,提高养蚕与制种的经济效益 ,增强我市蚕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我市主要的传染性蚕病的发病规律、危害、防治现状以及对策等问题提出来 ,与同行学者和专家共同探讨 ,以求形成对传染性蚕病的流行规律及提高防病效果的共识 ,达到减少因蚕病而造成经济损失的目的 ,为重庆蚕业发展再作贡献。1 我市蚕病的种类与危害蚕病的种类较多 ,通常以致病的原因可分为传染性蚕病 (由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