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中喀斯特地区土力学特性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黔中喀斯特地区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土壤紧实度对土壤冲刷模数和崩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冲刷模数随土壤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土壤紧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壤黏聚力c、土壤紧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壤内摩擦角φ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16°~20°之间存在一个峰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紧实度与土壤冲刷模数及崩解速率关系最为密切,土壤紧实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也最为明显,适度增强紧实度有助于提升土壤抗冲性及抗蚀性。  相似文献   

2.
灌草镶嵌坡面土壤紧实度变异及水文连通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干旱区,灌草镶嵌的植被分布通过改变水文连通度和使牲畜移动路径更为集中,从而可能改变土壤紧实度的坡面格局。为探究灌草镶嵌坡面土壤紧实度的空间变异及水文连通度的影响,在芦河流域选择典型坡面开展调查。沿坡面布设93个样点测定土壤紧实度,探究灌丛—草地镶嵌的坡面土壤紧实度沿坡面的变化。同时以水文连通度为灌草镶嵌格局的表征,阐释土壤紧实度与水文连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灌丛下和灌丛间草地土壤紧实度沿坡顶至坡底方向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即坡中部位置土壤紧实度最高;同一坡位,灌丛下土壤紧实度低于灌丛间草地土壤紧实度;灌丛土壤紧实度随累积汇流面积的增加而减小,而草地土壤紧实度随累积汇流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灌丛、草地斑块拦截上坡来沙能力的差别和牲畜移动路径在灌丛间草地更集中是导致这种空间分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农田土壤紧实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从土壤紧实度的形成与消除、土壤紧实度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碳氮截留及排放、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土壤紧实度监测与环境成本核算等主要方面综述了国际前沿研究进展;提出土壤紧实度与秸秆残差还田、化肥利用、土壤养分循环、土壤微生物、作物生长及产量、土壤耕作、水土流失、土壤碳氮管理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密切相关,旨在为国内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圆盘入渗仪推求含碎石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土柱中,利用圆盘入渗仪对碎石对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碎石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可以通过对不同负压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进行非线性回归获得。含碎石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与去除碎石后的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及碎石形状指数密切相关。试验中含碎石土壤的饱和水力传导度随碎石含量的增加而呈指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5.
耕作方式和土壤类型对皖北旱作农田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旱作区耕地质量变化,了解旱作区耕作管理方式对农田质量的影响,以皖北旱作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0—40cm不同深度土壤紧实度梯度变化,揭示耕作方式、土壤类型、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紧实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在0—40cm土层深度下,土壤紧实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规律,20cm以后土壤紧实度逐渐稳定;全区平均耕层深度为14.14cm,平均耕层紧实度为573.63kPa。从耕作方式来看,旋耕在30cm之前各层土壤紧实度均大于翻耕地区,旋耕平均耕层深度为12.5cm,翻耕平均耕层深度为16.8cm,是旋耕的1.34倍。从土壤类型来看,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土壤紧实度的差异也很明显,潮土各土层平均紧实度均大于砂姜黑土,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差距逐渐增大。从影响因素来看,土壤紧实度变化与土壤容重变化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呈正相关;土壤紧实度变化与土壤含水量变化关系复杂,总体来看二者水平方向呈正相关,垂直方向呈现负相关。研究成果将为后续探究土壤结构变化过程及规律,旱作区耕层及犁底层变化迁移过程提供依据,对改善皖北旱作区农田质量状况提供数据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区土壤类型,选取分维数、破碎度和优势度等景观指数作为土壤类型格局指标,并利用Fragstats分析了各土壤类型格局指数.将陕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敏感性分布图与土壤类型图,在ArcGIS下经过数据的提取、分析、计算出了各土壤类型的水土流失敏感性值.分析了水土流失敏感性与土壤类型格局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敏感值随土壤类型分维数和破碎度的增加而随之升高,却随土壤类型优势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自然条件下土壤沉降量与土壤容重、地表糙度间的变化关系。通过钢尺法、环刀法、链条法测定了自然条件下不同质地的土壤在平翻耕和垄作条件下的土壤沉降量、土壤容重、地表糙度,分析了土壤沉降量、土壤容重、地表糙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沉降量与土壤容重、地表糙度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降雨动能的条件下,土壤的沉降量随降雨动能的累计总体呈减小的趋势,且垄作措施下土壤的沉降量均不小于平翻耕措施下的土壤沉降量;(2)翻耕后的土壤的容重随时间变化呈先增大后趋于原状土容重的变化趋势;(3)垄作条件下的地表糙度总体呈减小趋势,且壤土的地表糙度始终大于砂土的地表糙度;(4)土壤的沉降量与容重的变化量间存在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9;土壤的沉降量与地表糙度的变化量符合幂函数相关关系,其中砂土的地表糙度变化量与沉降量的相关性较壤土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和0.936。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预测自然条件下翻耕土壤的紧实程度,地表平整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万普  刘明刚  赵普平 《土壤》1997,29(4):221-225
通过测定碱化潮土104个土样悬液的透光度和碱化度,研究了碱化土壤悬液透光度与土壤碱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悬透光度与土壤碱化之间有极好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了碱化度与土壤悬液光度的直线方程,为快速地确定土壤碱化程度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9.
土壤风蚀度的综合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土壤风蚀方程(WEQ)的Chepil等认为,通过干燥筛分表层土壤样品就能确定任何土壤的风蚀度。此风蚀方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基本取自于中部大平原。而其它地区应用此方程时仅是根据土壤质地来确定风蚀度。因此,为检验大平原以外地区土壤风蚀度,我们采集3000多个土样进行了筛分,并确定土壤风蚀度与土壤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土壤表面不规则的团聚体(随机糙度)和方向一定的垄(特定糙度)能降低风蚀量。风蚀方程(WEQ)中的土壤糙度系数表示土壤表面的不平整度对风蚀的影响。风蚀方程未修正之前,土壤糙度系数仅适于垄向与风向垂直的情况,而没有考虑垄和团聚体同时存在及地表被降雨玻坏后的情况。修正的风蚀方程(RWEQ)中的土壤糙度系数(K′)克服了以前土壤糙度系数的局限性,既包含了垄(特定糙度)和不规则团聚体(随机糙度)同时存在的情况,又包含了地表被降雨径流破坏后的情况,而且,还包含了垄向与风向成任意角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分别研究了两种土壤的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对土壤圆锥指数值的影响,并给出了两种土壤类型的圆锥指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紧实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两个模型都达统计极显著水平,复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60和0.941。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龟裂碱土水盐时空分布特征,该研究对龟裂碱土水盐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土壤水盐时空分布和运移特征。结果表明:0~20 cm土壤含水率最小,变异系数最大;80~100 cm土壤含水率较大,变异系数较小。土壤全盐和碱化度变异性强,空间分布不均,0~40 cm土壤全盐和碱化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0.4%和67.6%,40~100 cm土壤全盐和碱化度变异系数较小。0~20 cm土壤全盐和碱化度最大,20~100 cm土壤全盐和碱化度逐层降低。0~40 cm土壤含水率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40~100 cm变化幅度较平稳,土壤含水率逐年减小。土层0~20 cm全盐和碱化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层,土层0~40 cm土壤脱盐、积盐交替,盐分变化活跃,土壤全盐和碱化度逐年呈增加的趋势。结果为龟裂碱土改良水盐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壤pH与土壤养分有效度和玉米生长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赐福  周俊三  水建国 《土壤》1987,19(3):119-123
土壤养分有效度的高低通常以土壤中植物易吸收形态的养分数量多寡来衡量。土壤pH是影响养分有效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流动沙丘区、固定沙丘区和退耕区的迎风坡、背风坡和丘间地土壤紧实度和植物群落的调查测定,分析了土壤紧实度和植被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区土壤紧实度与植物种数、植物个体数、丰富度指数、草本植物种数和草本植物个体数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紧实度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灌木种数和灌木个体数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污水是淡水资源缺乏地区农业灌溉的重要水资源之一。该文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碱度、脱硫石膏施用以及污水过滤处理对土壤水力传导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随淋出液体积的增加而减小。非碱性土壤的稳定水力传导度比碱性土壤(可交换钠百分比约为30)的大74%左右。脱硫石膏的施用降低了碱性土壤的pH值以及土壤溶液的钠吸附比。0.5%的石膏施用量可增大碱性土壤的稳定水力传导度37%左右。污水过滤处理增大了非碱性土壤的初始水力传导度,而降低了碱性土壤的初始水力传导度。在污水灌溉条件下,石膏施用可有效地改善碱性土壤的水力传导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土壤性质对耕作侵蚀土壤的敏感性,为紫色土区域采取适宜的耕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磁性示踪技术定量旋耕机上下耕作和等高耕作的土壤耕作位移和土壤位移量,选取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有效磷、土壤抗剪强度和土壤紧实度等土壤理化性质和力学性质指标,研究土壤性质对旋耕机上下耕作和等高耕作的耕作侵蚀的影响特征。[结果]旋耕机上下耕作和等高耕作的土壤净位移和净位移量不仅受坡度影响,也受土壤性质的影响。土壤力学性质和土壤物理性质对旋耕机耕作侵蚀有显著影响,对于上下耕作的土壤抗剪强度、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容重与土壤净位移量呈显著正相关。对于等高耕作措施的土壤抗剪强度、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净位移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关系不显著。[结论]土壤抗剪强度、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容重可以作为评价耕作侵蚀的土壤可蚀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左家自然保护区坡地土壤动物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邱丽丽  殷秀琴 《土壤学报》2006,43(4):629-634
要根据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坡地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的调查,以物种多度为指标,运用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分割线段模型综合研究了各坡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形成富集种少,稀有种多的格局。但该区土壤动物物种-多度分布不符合分割线段模型。整体上来说,物种与多度呈正相关关系,对数级数分布模型是最优物种-多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田土壤紧实度和容重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揭示长期人为管理与利用过程对于土壤质量的作用与影响,本试验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旱地农田土壤紧实度和容重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土壤紧实度和容重具有中等变异强度,土壤紧实度和容重以村庄为中心向外逐渐增大;在垂直方向上土壤紧实度和容重同样存在明显的变异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紧实化的水平空间变异特征是人为长期采用就近原则进行有机培肥,对土壤质量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而垂直剖面上的差异性则是多年旋耕产生的结果。所以,加强土壤培肥,改善现行耕作制度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黔中喀斯特地区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机械分维特征及其与土壤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及土壤紧实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分形维数D一般在2.80~2.93之间,当直径小于0.002 mm的土壤颗粒含量超过50%时,其分形维数则大于2.9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机械分维与土壤黏聚力、土壤紧实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黏聚力和紧实度随机械分维增大而增大;土壤机械分维与内摩擦角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内摩擦角随机械分维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大中小型拖拉机压实对土壤坚实度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探讨农业机械压实对土壤坚实度和产量的影响规律,对改善作物生产环境、促进农业机械化向质量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区组试验原理,选择大、中、小3种型号拖拉机进行6种压实处理,同型拖拉机相同压实次数试验重复3次,采用PV6.08型贯穿阻力仪测量压实轮辙截面土壤坚实度。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坚实度随压实次数增加而逐渐递增,3种拖拉机压实测试截面浅层均出现明显压实核,且压实核内土壤坚实度随压实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CASE-210型拖拉机压实对表层土壤坚实度影响程度和范围最大,压实12次时压实核处土壤坚实度达4.0 MPa,JD-280型拖拉机对深层土壤压实影响程度和范围最大,在65~80 cm的土壤深层坚实度的峰值达3.2 MPa;拖拉机压实均导致大豆产量降低,CASE-210、JD-904和JD-280拖拉机压实12次时大豆产量分别降低了21.24%、18.15%和1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