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江单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组合为自育系JS3×自育系JS4。该品种属早熟青贮品种,具有生物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好等特点。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一般生产水平生物产量73536.8~97500.0kg·hm^-2,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青贮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2.
龙粘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组合为自育系JNH1×自育系JNH2。2004-2005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953.3kg·hm^-2,较对照垦粘1号增产9.8%,2006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920.4kg·hm^2,较对照垦粘1号增产8.0%。该品种具有品质好、口感好、适合加工、抗病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3.
组合来源 玉米新品种龙单38(龙33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产育种室于1999年以自育自交系龙系9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龙系284为父本杂交育成。  相似文献   

4.
嫩单15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自育自交系嫩系50为母本,自育自交系N78—84-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1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龙单64(龙60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产育种室,在2004年以改良系G102为母本、自育系龙系308为父本杂交育成。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嫩单1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自育自交系N5为母本,以自育自交系嫩系5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杂交种,该品种在适应区生育日数115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250℃左右,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的特点,2008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适应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7.
龙垦1号(原代号红244)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以合344为母本,自育系红系11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08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8.
青贮玉米新品种江单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单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组合为自育系Js1×自育系Js2.该品种属晚熟品种,具有生物产量高、丰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好等特点.需≥10℃活动积温2 600℃左右.一般生产水平生物产量在77 710.3~81 962.1 kg·hm-2,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9.
奥洋红1号是大庆市双庆玉米研究所、黑龙江东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以自育系S96为母本,以自育系Q3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于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玉米新品种奥洋红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嫩单15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自育自交系嫩系50为母本,自育自交系N78-84-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逆等特点。为了发挥嫩单15的产量潜力,现将嫩单15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集成,以促进该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种植方式及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主栽品种兴垦3号(半紧凑型)和江单1号(紧凑型)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常用的5种栽培方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栽培方式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50cm小垄栽培方式、1465栽培方式、130...  相似文献   

12.
北单2号是哈尔滨市北方玉米研究所于2000年以自育自交系1303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B39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早熟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北单2号比现在应用品种增产10%以上,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活秆成熟,籽粒品质好等特点。200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黑龙江和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多样性,采用Pot2-Rep-PCR方法对来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部分稻区49个稻瘟病菌菌株的DNA进行指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稻瘟病菌种群在DNA水平上变异较大,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在20个遗传谱中第2个谱系为优势谱系,包含黑龙江省11个菌株,吉林省9个菌株,其他19个系谱的菌株数为1~10个不等。谱系3菌株既是黑龙江省菌株,又是黑龙江省特有的谱系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稻瘟菌株遗传多样性程度(系谱数/菌株数)黑龙江省(7/23=0.304 3)、吉林省(11/26=0.423 0),吉林省稻瘟病菌的多样性要强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  相似文献   

14.
季志强  方华  张学敏  盖颜欣  桑利民  杨青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09-10110,10113
方玉3号是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方华研究员于2002年杂交组配的极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杂交种,200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07041号),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08041),是原冀承单3号种植区域的更新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桦川县水稻种植集中区域为示范区,选择8 km×8 km为试验样区,分别利用SPOT4(20 m)、SPOT5(10 m)数据对水稻播种面积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并结合地面实际测量获得道路、林带、沟渠等线状地物,最后利用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分别求得2种数据源的水稻提取结果,以Quick-Bird(0.61 m)的解译成果为真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区内SPOT4(20 m)与SPOT5(10 m)数据源解译数据误差在1.20%,在黑龙江省利用SPOT4(20 m)数据人工目视解译水稻种植面积与SPOT5(10 m)的数据精度相差不大,在实际水稻种植面积提取中可以利用SPOT4(20 m)数据代替SPOT5(10 m)数据。  相似文献   

16.
优质香稻品种松粳香2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粳香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于2001年以五优A(香米)为母本,松98-131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食味清香,并具有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1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9(龙品02011-2)是1998年以空育131为母本,龙糯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2009年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介绍了龙粳29的选育目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适合碳酸盐草甸土种植的大豆品种,对8个抗线大豆品种(系)的株高、节数、荚数、粒数、10株粒重、百粒重及产量等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丰豆3号产量最高,为〔(2 839.73±170.44)kg.hm-2〕,与丰豆1号、抗线8号、F003-8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各供试品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合供试品种农艺性状及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分析,认为丰豆3号和抗线8号为适于供试地区碳酸盐草甸土生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当前东北甜菜生产上普遍采用的纸筒育苗移栽田肥料的合理使用方法,历经3年,在黑龙江的气候相对湿润的中东部区和相对干燥的西部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设置距离纸筒苗的横向距离和施肥深度2个变因,研究了氮磷钾三元素混合肥料不同施肥位置对纸筒育苗栽培方式下的甜菜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时不坐水条件下,肥料施用距纸筒的横向距离越近,增产效果越好,深度10、15 cm处理效果相当,两者均比深度5 cm处理显著增产;如移栽时坐水,施肥距纸筒的横向距离选择5 cm,施肥深度10-15 cm对甜菜块根产质量最有利;无论移栽时坐水或不坐水,施肥的横向或纵向位置对甜菜块根含糖影响较小,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