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探究大田生产条件下锗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积累规律,在浙江常山县棋盘山采集了水稻表层土壤及籽实样品各28件,测试了土壤的锗、镉等重金属、有机质含量及pH值和水稻籽实锗及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水稻籽实锗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了水稻锗元素生物吸收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锗含量平均值为1.48×10~(-6),低于我国土壤锗含量平均值(1.70×10~(-6));水稻籽实中锗元素平均含量仅为0.031×10~(-6)。研究区水稻锗元素生物吸收系数较低,仅为0.64%~3.75%,表明大田条件下土壤锗较难在水稻籽实中富集。相关分析表明,在pH值5.20~6.90条件下,水稻对锗的吸收能力与土壤pH值呈正相关,与土壤锗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土壤中其他重金属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土壤通报》2019,(5):1079-1084
以西藏拉萨河流域曲水一带农用地为例,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锗空间分布进行了变异函数的计算和模型拟合,基于最适空间插值理论模型运用克里金方法进行了土壤锗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锗均值为1.265 mgkg-1,有效锗均值为0.0128 mg kg-1,均以聂当乡一带含量最高;研究区土壤锗变异系数表现为弱变异性、有效锗表现为中等变异性,说明研究区土壤锗、有效锗含量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研究区土壤富锗情况较好,大部分农用土壤具有富锗特征(≥1.3 mg kg-1),其中以柳梧乡、聂当乡、才纳乡一带该类土壤为最多,富锗土壤面积约50.9 km2。研究区具有富锗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条件,具有富锗农牧业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了西藏拉萨至曲水拉萨河沿岸农用地土壤中硒锗的含量与分布状况,发现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农田土壤缺硒(0.16 mg/kg),而大部分农田土壤富锗(≥1.3 mg/kg);土壤全硒、有效硒含量与pH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全锗、有效锗含量均与pH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均与有机质含量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区整体土壤富锗情况较好,具有富锗土壤开发潜力,可以考虑富锗农牧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锗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锗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电子工业和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在植物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植物品质,促进植物生长及对植物毒害等方面。本文综述了锗及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起源与分布特征,分析了锗在影响植物生长方面的生理生化机制。锗具有清除自由基的电子结构,能改变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改变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改变植物的抗氧化系统等。适宜剂量的锗能促进种子萌发,有效控制藻类生长,提高作物的品质。锗积累过多,影响生理代谢,抑制植物生长,产生毒害。锗在种子萌发、植物生长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为探索锗在调节植物生长、生理生态等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植物吸收利用锗,减少锗污染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皮病人参周皮层无机元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14个人参周皮层样品(6年生)中3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而建立相关矩阵,明确了Fe、Al、Eu、Sc、La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即有促进人参红皮病发生的趋势;Mn、Mg、K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即有抑制参根发病的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影响人参发根皂苷含量基因rolC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通过发根农杆菌?穴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雪与人参?穴Panax ginseng C. A. Mey?雪根外植体共培养,用直接接菌方法诱导出人参发根。培养4周后人参发根的总皂苷含量达到栽培3年生人参皂苷含量的水平,单体皂苷Rb1含量明显提高,说明TL-DNA具有影响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能力。根据Slightom等RiA4TL-DNA序列分析结果,利用PCR方法从人参发根中扩增并克隆了影响人参皂苷合成的基因rolC。与已发表序列相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9%。  相似文献   

7.
新疆若羌县绿洲区富锗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壤通报》2017,(5):1082-1086
通过开展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发现新疆若羌县富锗土壤面积约135.06 km2,占采样点控制面积的9.3%。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锗含量为0.72~1.60 mg kg-1,平均值为1.16 mg kg-1,略高于世界土壤锗的平均含量。表层土壤中锗元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水平上主要以片状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零星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研究区不同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中锗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人参属植物EST中SSR分布特点及其在三七SSR标记中的应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用primer3软件对dbEST数据库中人参属植物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EST序列进行搜索,发现人参属植物EST-SSR出现频率为11.54%,平均每4.39kb出现1个SSR。人参属植物单核苷酸重复基元占主导地位,其次为三核苷酸重复基元和二核苷酸重复基元,分别占总SSR的54.48%、17.31%和16.36%。人参属EST-SSR的优势类型为A/T和AT/TA,分别占54.73%和8.21%。根据人参属植物EST中的SSR设计48对引物,在合适的PCR扩增体系下,用5个三七样品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引物有效扩增率85.42%,其中多态性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70.73%。结果表明,利用人参属EST序列开发三七EST-SSR标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人参(Panax ginseng)主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区的林下暗棕壤及白浆土上。已有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人工栽培,多模拟野生条件,不施肥。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种植面积扩大,注意改进栽培技术的同时,仿效农田施肥,基、种、追、喷肥并施,复合肥、专用肥皆用,缺乏针对性(人参、土壤)。为发展人参生产,合理施用肥料,从了解人参营养需要和土壤供肥水平人手,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气相色谱(MsPD—Gc)技术,建立了人参中五氯硝基苯(PcNB)及其代谢物五氯苯胺(PcA)和甲基五氯苯基硫醚(PcTA)残留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将人参样品与弗罗里硅土(m/m,1:2)充分研磨5min后装入10mL玻璃注射器内,通过正己烷:丙酮(V/V,5:5)混合溶液洗脱实现了人参中五氯硝基苯及其代谢物的同时提取和净化。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测定人参中五氯硝基苯、五氯苯胺及甲基五氯苯基硫醚,回收率为89.41%~104.42%,相对标准偏差为3.73%-7.43%,五氯硝基苯及其代谢物的方法检出限均小于2ug·kg^-1。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生态样块的方法,对白浆土区人参红皮病发生条件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床土处于田间持水量且通气状况良好情况下,活性还原有机物质仍可形成,并促进土壤铁,锰氧化物活化,使亚铁,二价锰积累。人参红皮病是亚铁在参根周皮氧化沉积的结构,也可能是参根对亚铁毒害作用的保护性反应,而二价锰对红皮病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药材的最佳材料选择。但在人参种植中,我国人参的产值较低、农药残留超标,使得我国人参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降低。基于此,对非林地人参主要病害的安全用药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针对人参主要病害制定了相关的防治措施,从而使在对人参的种植栽培过程中规范用药,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人参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非林地人参主要病害安全用药技术的研究对于我国人参产业的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微生物和土壤酶是土壤微环境构建的重要部分,土壤质量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等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人参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对人参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很大影响,研究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指标及酶活性的相关性,为人参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人参红果期分别采集种植3、4和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人参副产物的适口性,使人参副产物更好地应用在饲料添加剂中,对发酵菌剂能否提高人参副产物的适口性进行了比对研究。试验选择了9头月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延边黄牛,分为对照组Ⅰ(基础日粮)、试验组Ⅱ(基础日粮添加3%人参副产物)、试验组Ⅲ(基础日粮添加3%发酵人参副产物)进行为期60 d的适口性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后的人参副产物在感官性状上有明显改善,增加了采食量,提高了采食速度,从而提高了人参副产物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电子束辐照对人参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以长白山林下参为研究对象,电子束辐照后测定人参皂苷的含量,Hek-293、HCT-116、Hela、HepG2细胞的抑制情况以及荷瘤小鼠的治疗情况,并测定荷瘤小鼠血清MDA含量、T-SOD活性和T-AOC水平。结果表明,辐照能够提高人参中皂苷的含量,其中人参皂苷Rg3含量变化明显。体外试验中,30 kGy辐照组人参提取物对HCT-116、Hela、Hep G2细胞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75.63%、85.33%、84.87%,均显著高于未辐照人参组;体内试验中,辐照人参组瘤重低于阴性对照组,同时能够提高荷瘤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小鼠机体抗肿瘤能力。本试验结果为人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东北,人参产地多处于山区和半山区,无霜期短,积温少,不利人参栽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塑膜裙围式人参棚(下称“裙围式”)进行人参栽培试验。试验表明:此种方法对改善人参棚内的小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春季的气候资源,提高人参的品质和产量均有明显效果。一、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及试验面积地点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参场,3年试  相似文献   

17.
王学寅  林道秀  全斌斌  耿永坡  王磊 《土壤》2023,55(2):409-418
基于浙江省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浙江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研究了温州市农用地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G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分析探讨了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富锗土壤开发利用远景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锗元素平均含量1.44mg/kg,深层土壤锗元素平均含量1.62mg/kg,两者变异系数分别为为0.14和0.10,总体分布较均匀,空间变化特征基本吻合,由南西到北东呈弱递减变化趋势。富集程度等级划分显示,研究区农用地表层土壤主要以“弱贫化”和“背景”为主,指示其受人为因素影响总体较小。成土母质是影响研究区农用地表层土壤Ge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的最重要因素,成土母质为滨海相沉积物和沉积岩类风化物的土壤Ge含量均值总体要高于成土母质为河湖相沉积物和火成岩类风化物的土壤。土壤有机质、粘粒等理化指标以及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结构等也是影响其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富锗土壤等级划分显示研究区Ge丰富耕地面积125.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94%,较丰富耕地面积82.1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23%,中等耕地面积76.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62%。在此基础上,共圈出10个富锗土壤开发利用远景较好的区块,可作为地方政府实施富锗土壤开发利用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浆土型人参栽培床土的分形维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土壤颗粒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研究了吉林省白浆土型人参栽培床土的分形维数的特点。结果表明白浆土型人参床土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介于2.890~2.963之间,并随黏度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同时统计分析表明,土粒表面分形维数与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及难效水(水吸力>60 kPa)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7*,0.796*和0.798*);与土壤中>0.25 mm团聚体的百分含量呈极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826**)。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衡量白浆土型人参床土的物理肥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方法可监测样品微观变化,且对样品无任何损伤,为土壤-植物系统研究向微观,精确、三维等方面深入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本文对这种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土壤与植物学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20.
牡丹的电镜观察及其干燥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植物组织在电镜样品制备过程中,表面的细微结构易产生皱缩、塌陷、变形等缺陷,对样品制备中固定、脱水、干燥等几种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经过戊二醛、甲醛混合固定,无水乙醇连续脱水,微波辐射临界点干燥法处理后的样品微形态结构保持良好。在扫描电镜下,对牡丹的枝、叶、花瓣等样品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并结合冷冻干燥的试验结果,分析了样品的微形态结构与其干燥特征的关系,为牡丹的干花制作等深加工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