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病是国际上辣椒生产中的一个问题。美国在五十五年前已有报道。现在南美、印度、欧洲、日本、朝鲜皆有关于辣椒病毒病的报道。 辣椒病毒病约有36种,但尚未全部鉴定。每年能使大多数辣椒产区造成中等到严重损失的病毒病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辣椒斑纹病毒(P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病毒病偶尔使美国西南部的一些重要的辣椒产区没有收成。 真菌和细菌引起的辣椒病害可以用农药防治,可是尚无类似的药物能防治病毒病。有些间接的防治措施,例如防治传毒昆虫,消灭病毒的寄主,改变…  相似文献   

2.
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病毒是危害我国辣椒生产最重要的病毒之一,其中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近些年来危害日趋严重.L系列等位基因(L1、L2、L3、L4)是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的主要抗性基因.为了提高辣椒品种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PVY)抗性,本试验分别以CM334(抗PVY,含Pvr4基因...  相似文献   

3.
3种辣椒新病毒的发生与血清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病一直是世界各国辣椒上的重要病害,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田间病毒病症状日趋复杂,病毒种类日趋繁多,为害日趋严重。据国外报道,侵染辣椒的病毒有35种〔1〕。我国报道辣椒病毒病的毒原种类以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主,其次有番茄花叶病毒(ToM  相似文献   

4.
成桂军  季敏 《蔬菜》1991,(2):32-33
本文概述了番茄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番茄病毒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有花叶病、蕨叶病及条斑病三种类型。番茄病毒病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Y)及马铃薯(PXV)病毒引起,其中TMV引起的番茄病毒病约占70%。据调查:番茄病毒病常年病株率达20~60%,减产幅度在15~30%,病  相似文献   

5.
<正>番茄病毒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按照病原分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马铃薯X病毒等20多种,按症状分有花叶病毒病、条纹病毒病、蕨叶病毒病、双毒条纹病毒病等4种类型,以花叶病毒病发生最为普遍。近年来,条纹病毒病、蕨叶病毒病、双毒条纹病毒病危害也日趋严重,其中条纹病毒病、双毒条纹病毒病的发病植株几乎没有产量,对番茄生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河西地区辣(甜)椒病毒病毒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6~2009年用DAS-ELISA方法对采自甘肃省河西地区辣(甜)椒病毒病病株的27份样本进行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辣椒轻微斑驳病毒(PMMoV)、番茄斑萎病毒(TSW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苜蓿花叶病毒(AMV)和蚕豆萎蔫病毒(BBWV)共9种病毒的检测,同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其中20份样本进行了前4种病毒的测定。结果表明,DAS-ELISA方法检测出的病毒种类有TMV、CMV、PMMoV、PVY和TEV,其中TMV和CMV是优势毒原种群,检出率分别为44.4%和33.3%;RT-PCR方法检测出TMV、CMV、TEV和PMMoV;未检出TSWV、PVX、AMV和BBWV。  相似文献   

7.
上海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自1909年美国发现第一种番茄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以来,世界各地相继报道了近30种可侵染番茄的病毒.在上海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病源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番茄引起花叶、蕨叶和黑褐色坏死斑等病毒病症状,严重时引起死亡.自2005年10月以来,上海孙桥温室番茄发生了一种新的病毒病,经病样超薄切片电镜观察、酶学检测、分子检测,以及嫁接试验等,结果认定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严重发生田块病株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春、夏、秋季节在我县经常发生辣椒病毒病,尤其在老菜区发病较重,果实畸形,商品性较差,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和质量,经济损失惨重。辣椒病毒病症状较为复杂,病毒类型有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2种。现将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大棚番茄的大面积种植,番茄病毒病已成为番茄栽培中的常见病害.引发番茄病毒病的病原有20多种,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等.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和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寄主残体、烟叶烟丝均可成为初侵染源.蚜虫、农事活动是常见的传毒方式.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和土壤环境、气候条件、植株生长势强弱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郊春番茄病毒病检测结果表明,其毒原种群主要是TMV(烟草花叶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1987年首次检出还有PVY(马铃薯Y病毒)和PVX(马铃薯X病毒)。PVY为害番茄较TMV或CMV轻,但往往与TMV或CMV混合浸染番茄,植株明显黄化矮缩,甚至使果实僵化,失去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付登茂 《西南园艺》2000,28(1):25-25
近年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迅速发展 ,病毒病为害逐渐严重 ,茄果类蔬菜病毒病已成为遵义市蔬菜产区的主要病害。由于病毒病毒原多 ,增殖快 ,寄主多 ,寄主无免疫系统 ,目前尚无消灭毒原的特效药。笔者于1994年在遵义市郊礼仪坝 ,调查了早春茄果类蔬菜的病毒病。根据病毒具有全寄生 ,被动侵染 ,易被钝化 ,繁殖受寄主及其环境条件的控制等特点 ,进行合理防治 ,取得较好效果。1 主要病毒病原1.1 病毒 调查发现为害蔬菜的主要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 ,为害茄果类蔬菜的主要毒原为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  相似文献   

12.
正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在种植区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果实品质及上市供应期长短。番茄病毒病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卷叶病毒(TLCV)、苜蓿花叶病毒(AMV)等,可通过汁液、蚜虫等进行传染。1症状识别番茄病毒病在田间主要表现为5个主要类型:1)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片增厚、叶略有皱缩,植株  相似文献   

13.
干制红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中危害较重的病害,感病后易造成落花、落果、落叶,一般减产1/3左右,严重时可减产50%。该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生产上主要病毒种类有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1发病症状病毒病在田间为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而使症状表现多样。1.1花叶型:初期叶脉轻微褪  相似文献   

14.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琪明  方华平 《蔬菜》2001,(1):24-25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对辣椒的为害极大。前期引起植株矮化、花叶、叶片黑色坏死脱落;后期引起丛枝、蕨叶、花蕾和幼果枯萎,整株黄化落叶。发病严重时,减产明显甚至绝收。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一.田间识别 辣椒病毒病的症状主要是植株矮化,叶片褪绿或呈斑驳花叶。植株顶部叶片有时变小、狭长。叶脉、茎秆枝条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叶片脱落,小枝生长点落光成“秃桩”,腋芽抽生呈丛簇状。辣椒病毒病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不同病毒引起的症状略有差异。 黄瓜…  相似文献   

15.
病毒病是青椒主要病害之一,以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主。青椒罹病后植株畸形、矮化,严重影响正常生长,产量下降。为了弄清国内品种对二种病毒的抗性强弱,本试验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方法,对国内部分主要栽培品种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6.
番茄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病毒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病原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等20多种,常见的症状有花叶病、条纹病、蕨叶病、双毒条纹病等4种,以花叶病发生最为普遍.近年来,条纹病、蕨叶病、双毒条纹病的为害日趋严重,其中条纹病、双毒条纹病的发病植株几乎没有产量,对番茄生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7.
重庆辣椒病毒病病原初步鉴定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思瑶  童艳  黄娅  罗信福  青玲 《园艺学报》2015,42(2):263-270
利用斑点免疫杂交法(Dot-ELISA)和RT-PCR法对重庆地区发生的辣椒病毒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和优势病毒分析。利用5种常见蔬菜病毒的血清对采自重庆8个区县的152份辣椒病毒病样品进行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共有118份辣椒样品检测呈阳性,其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高达57.89%;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的总检出率最低,为22.52%;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和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0.26%、36.18%和24.34%。在118份阳性样品中,有66.10%的样品受两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其中33.33%的样品受到CMV和TuMV复合侵染,有26.27%的样品受3种病毒复合侵染。设计5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随机选取16份阳性样品进行RT-PCR扩增,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确实是5种病毒的相应序列,且RT-PCR与ELISA检测结果基本吻合。检测结果表明CMV是重庆地区辣椒上的优势病毒种类,且该地区辣椒上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本文首次报道了ToMV和TuMV侵染辣椒。  相似文献   

18.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最早于1915年在澳大利亚被发现,目前已成为全世界10种危害性最大的植物病毒之一.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能够侵染84个科1090种植物,烟草、花生、辣椒、莴苣、茄子等经济作物均可被感染.番茄斑萎病毒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均有发生.自1989年在广州出现以来,已在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宁夏等番茄主产区大面积发生,成为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之后的又一种灾害性病毒病.  相似文献   

19.
小白菜是我地重要的渡淡蔬菜种类,周年均有种植。近年来,病毒病对小白菜的危害不断加重。对小白菜病毒病的直观诊断一般较困难,因其感染病毒种类不一定相同或不单一,其中主要有芜菁花叶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而这些病毒在小白菜上所引起的田间症状无明显区别。在小白菜病毒病防治研究中要求“快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大棚番茄的大面积种植,番茄病毒病已成为番茄栽培中的常见病害。引发番茄病毒病的病原有20多种,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等。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和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寄主残体、烟叶烟丝均可成为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