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瓜是常见的蔬菜作物,以其生长期长、产量高、销量大、效益好深受人们喜爱。但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商品性不高,价格低廉,效益降低。抓好以下四项关键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黄瓜的商品性。一、穴施生物菌肥黄瓜发达的根系,可保证营养充分供应和植株健壮生长,若根部染病或根量少,则营养供应失调,不利于商品性提高。由于黄瓜根际微生物活性对植株根部营养尤为重  相似文献   

2.
设施黄瓜采用嫁接育苗,就是将叶期的黄瓜幼苗(接穗)接到黑子南瓜等作物(砧木)的根部上方的胚轴上,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防止黄瓜重茬地块枯萎病发生;可以提高植株抗低温能力和对肥水的吸收功能。从而,达到抗病、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黄瓜根结线虫病,是黄瓜产区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其为害的部位主要在根部,表现为受害植株的侧根或须根上长有大小不等的根结,剖开后根结可见许多乳白色的线虫.  相似文献   

4.
黄瓜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黄瓜根部,受害植株的侧根和须根上长有畸形怪念珠状根结,使根部粗糙,形态不规则。根结是局部膨大形成的,初期为白色,后期变成淡褐色甚至黑色,有的上面长有细弱的新根,严重时就形成一团团须根,中间夹杂着根结,剖开根结或肿大根体,在病体里可见乳白色或淡黄色雌虫体。黄瓜植株地上部表现为:生长缓慢,子叶端部干枯,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发育不良、结瓜少且小,产量低,果实品质差,发病严重的植株不能结瓜。干旱时,病株易萎蔫,直至整株枯死,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5.
黄瓜根结线虫病发生后,在根部形成瘤状根结,造成植株矮小,长势似缺水、缺肥状,结果少且小,严重时整株萎蔫、死亡。田间主要通过病土、病苗和灌溉水传播。根结线虫一旦发生,较难清除。土壤干燥,疏松的沙质土壤,适合线虫的活动而发病重,黄瓜连作期越长发病越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植物生长促生细菌CH1(Brevibacillus brevis)诱导黄瓜对猝倒病的抗性的作用机制,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测定了黄瓜根部酚类物质代谢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动态及阿魏酸、绿原酸、木质素、总酚、类黄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病原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感染时,经CH1处理的植株根部PAL和PPO活性都明显高于未经CH1处理的,同时,经CH1处理的植株根部阿魏酸、绿原酸、木质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都高于未经CH1处理的。说明CH1是通过提高黄瓜植株体内酚类物质代谢的酶活性来激发酚类物质的积累,从而诱导黄瓜对猝倒病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7.
黄瓜嫁接就是将子叶期的黄瓜幼苗(接穗)接到黑籽南瓜等作物(砧木)的根部上方的胚轴上,形成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新株体,达到抗病、增产增收的目的。设施黄瓜采用嫁接育苗,可以防止黄瓜重茬地块枯萎病发中危害,提高植侏抗低温能力和对肥水的吸收功能,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必须选择健壮的苗木精心嫁接,嫁接后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肥水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菇-热-酶-肥新型栽培方式的应用效果,以津优35黄瓜为试验材料,实行草菇-黄瓜轮作方式进行日光温室大棚栽培,以常规栽培的大棚黄瓜作为对照,测定黄瓜植株干物质累积、植株形态指标以及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菇-热-酶-肥处理后黄瓜的瓜、茎、叶均能够累积更多有机物,其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节间距、株高、根部体积、侧根数、根鲜质量等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对照,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对照,但处理与对照黄瓜之间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该栽培方式不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而是通过优化黄瓜植株的形态表现和改善植株生理功能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一、病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黄瓜的根部,受害植株表现侧根和须根比正常植株增多,在幼嫩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不规则形瘤状物,单生或串生。瘤状物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为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粗糙,龟裂。根瘤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黄豆、花生,严重时大如鸡蛋或如鸡爪,根瘤外观无病征,剖检其内部可见比针头稍大的白色梨状物。根部受害后,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地上部生长发育受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黄化、萎蔫,影  相似文献   

10.
蒋旭 《新农业》2008,(2):46-46
黄瓜根结线虫病是近年来危害黄瓜的一种重要根部病害,在温室大棚和露地等栽培的黄瓜植株上都有发生,可直接导致减产或绝产。黄瓜根结线虫除危害黄瓜外,还能危害番茄、辣椒、茄子、菜豆等20多种蔬菜。  相似文献   

11.
摘花序、打顶对北柴胡生育性状及根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引自甘肃北柴胡在孕蕾期采用摘花序、打顶的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北柴胡生育性状及根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花序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叶面积指数大、光合能力强、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打顶后植株生长旺盛,但结实率低,根部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1生理性病害1.1花打顶在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点变为花的器官,开花后黄瓜会停止生长,发病原因:1.1.1干旱缺水,蹲苗过狠,水肥供应不足,都会造成植株生长停滞;1.1.2温度偏低,当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夜间向生长点处输送量不足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1.1.3土壤温度偏低,黄瓜根系不发达,不能充分吸收土壤中营养进行光合作用;1.1.4施肥过量,造成根部损伤防治方法:不宜过度用水;棚室温度夜间最低不能低于  相似文献   

13.
增加黄瓜的雌花分化量是提高黄瓜产量的重要途径。其具体的方法是: 一、喷施乙烯利 在黄瓜植株长出第1片真叶后.用乙烯利喷洒黄瓜植株.1周后再喷1次,每次用药量以叶片显湿即可。黄瓜喷施乙烯利不但可以增加黄瓜的雌花数量.而且还可以控制植株生长,增强苗势,从而增加黄瓜的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黄瓜根腐病是近年来温室黄瓜生产上大面积发生的一种根部病害.据调查,一般田块发病株率在5%~15%,重病田达50%以上,甚至导致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棚室黄瓜的栽培密度是根据栽培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植株繁茂时本身对通风透光、肥水的要求而定的.因此在常规的栽培条件下,棚室黄瓜单位面积上的保苗株数、早期产量都是一定的。然而这种棚室黄瓜的常规栽培方法,必定存在定植后苗小、苗稀浪费地。满架后又因植株过度繁茂而相互遮荫,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若遇持续阴雨天气则大量化瓜、病害加重,产量受到影响.难以实现丰产丰收。为在定植后充分利用棚室内的土地面积、光照和肥水条件,在不影响黄瓜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可采用前密后稀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根结线虫主要侵害黄瓜的根部,在侧根上形成类似绿豆或小米粒大小的球状物及小根结(根瘤),根结初期黄白色,表面光滑,后期逐渐变为淡褐色至褐色,整个根肿大粗糙,呈不规则形。根结线虫破坏了根组织的正常分化和生理活动,水分和养料的运输受到阻碍,导致地上植株矮小瘦弱,近底部的叶片极易脱落,上部叶片萎缩黄化,发育不良,叶色较淡,似肥水不足的症状。有的植株叶片瘦小皱缩,开花迟,甚至不开花,结瓜小且少,重病株未老先衰,干旱时植株萎蔫,严重时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17.
<正>冬暖大棚黄瓜定植后到绝大多数植株第一雌花开放是黄瓜植株发育的"转折期"。如果定植时间是10月底或11月初,绝大多数植株第一雌花开放时间为12月上中旬。肥水管护转折期内不追肥也不浇水。转折期内应使植株顺利地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到以生殖生长为主,开花结果期内一定不要浇水,控制茎叶的长势,促进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黄瓜根表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在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供铁(1×10-4 mol•L-1 Fe-EDTA)和不供铁黄瓜根系的Fe3+还原酶活性、叶片叶绿素含量、组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含铁量,测定各处理植株地上部、根部的干重并计算其根冠比,分析不同光照条件影响黄瓜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原因。【结果】与6 d光强Ⅰ相比,4.5 d光强Ⅰ+1.5 d光强Ⅱ、6 d光强Ⅱ、4.5 d光强Ⅰ+1.5 d黑暗处理的缺铁植株根表Fe3+还原酶活性分别减少68.9%、84.6%与93.1%。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根系质膜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与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无直接关系,而与碳水化合物向根部运输及植株地上部Fe累积量的变化相一致;然而,缺铁植株经4.5 d光强Ⅰ+1.5 d黑暗处理后与6 d光强Ⅰ下相比,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则与其地上部叶绿素含量、碳水化合物的输出及全株Fe累积量的变化趋势均不一致;各种光照条件下,茎尖的Fe累积量与根表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黄瓜根表Fe3+还原酶活性显著受光照有无和不同光照条件影响,照光条件下黄瓜根表Fe3+还原酶活性随光强减弱及低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与蔗糖等糖类向根中积累减少有关。不同光照条件下根表Fe3+还原酶活性均受地上部对铁的生理需求调节。黄瓜幼苗茎尖的铁含量较地上部其它部分更能快速衡量植株铁营养需求状况。  相似文献   

19.
张宪玲 《新农业》2006,(10):44-44
根结线虫病是近年来为害黄瓜的一种主要根部病害,在温室大棚和露地等黄瓜植株上都有发生,特别是在温室条件下,四季连续发病,其毁苗毁棚事件经常出现,可直接减产30%~50%,已成为黄瓜生产中的严重障碍之一。根结线虫病除了为害黄瓜外,还能为害番茄、茄子、白萝卜、菜豆、辣椒、甘  相似文献   

20.
温室栽培黄瓜,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如果放风不及时或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棚内温度有时可高达40~50%,有时午后可高达50℃以上,对黄瓜生长发育造成为害,轻者植株小叶萎蔫停止生长,重者整个植株叶片萎蔫,对黄瓜产量及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