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中盆地位于北纬32.5~33,5度之间,具有亚热带北缘气候特点.年大于10℃以上活动积温4498.5℃,其中水稻生长的4月10日至9月30日为3922.41℃,占全年的87.2%.气候适宜于杂交水稻生产和制种,常年水稻种植10万hm2,制种0.13万hm2.水稻制种关键技术之一是确定最佳出穗期,从而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期.抽穗扬花期的降雨、气温以及灌浆期的光温气候等条件都直接影响到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为此,对汉中盆地杂交水稻制种最佳出穗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顾根宝  王才林 《种子》2002,(6):87-87,90
菲律宾水稻种植面积在 32 0万~ 40 0万 hm2 ,灌溉区只种植水稻 12 0万 hm2 。产量约 3.4t/ hm2 ,雨育区、旱作区种植的水稻产量在 2 .1~ 1.5 t/ hm2 。菲律宾政府非常重视杂交水稻生产。从 1998年正式开始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认识到应用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 15 %~ 30 % ,在中菲两国政府推动下 ,1999年 9月 14日两国农业部签订合作协议 ,2 0 0 0~ 2 0 0 1年中国赠送 15个杂交水稻品种约 45 0 0 kg,给菲律宾进行试种 ,现将试种情况介绍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者。1 试种基本情况1.1  2 0 0 0年旱季和雨季分别试种 13个和 6个中国杂交水稻 …  相似文献   

3.
谢定敏 《种子》2000,(3):57-58
对毕节地区杂交水稻推广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毕节地区杂交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1991年11月30日~12月2日,西南杂交水稻协作组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1991年年会。贵州省农业厅副厅长王治连出席了会议,并介绍了贵州省农业生产情况。会议交流了1991年各省杂交水稻生产,繁殖、制种和新组合试验示范情况,讨论了1992年协作组的工作。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周开达教授在会上作了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的学术报告,协作组组长罗继荣同志作了会议小结。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各地一般在播种前对杂交水稻种子采用药剂浸种处理,可方法各异。为了测试施保克浸种对杂交水稻种子成苗率的影响,检验该药剂对预防水稻恶苗病的效果,我们于1999年针对施保克浸种对杂交水稻种子成苗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杂交水稻协优46种子,是由浙江省衢州市种子公司1998年在龙游岑山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实行早夏制收获的种子。施保克系德国生产的施保克25%乳油。1.2试验方法试验于1999年5月5日至5月20日在本公司进行。共取杂交水稻协优46种子12份,每份1000粒,用尼龙网袋…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的推广,对粮食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杂交水稻的增产效益,关键是要确保杂交水稻的纯度,杂交水稻纯度每下降1%,亩产量要减8~10斤,纯度下降10%,则杂交水稻将失去增产优势,在这点上,我们是有教训的。如1976年一些南优二号“青丛稻”达46%,亩产只收到360斤,1977年部分南优2号“青丛稻”占15%;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1985-2015年全国水稻主要推广品种面积及审定情况,结果表明:审定品种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主栽品种和主导品种的数量和面积不断下降,品种集中度明显降低,常规水稻在各稻区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异,而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对影响水稻主要品种数量、分布和结构类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水稻品种选育和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黔东南州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对粮食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广杂交水稻是水稻生产发展的基本措施。2002年黔东南州农业局计划开展杂交水稻新组合推广,拟通过引进推广一大批在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良新组合,淘汰退化品种,促进黔东南水稻生产的发展。项目计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为本省水稻布局调整,夺取稻麦双高产,发挥稻麦两个优势,开辟了一条新的增产途径.为本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起到了显著作用.一江苏省杂交水稻从1976年引进试种、1978年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种子》1984,(2)
农牧渔业部于1983年12月23日至2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南方十三省杂交水稻会议。全国种子总站站长郭肇修同志致开幕词。他希望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加强团结,加强协作,努力把杂交水稻的繁育、制种和推广工作搞得更好,为我国粮食翻番作出贡献。会议期间,全国种子总站顾问马克让同志对当前抓好杂交水稻的繁殖推广工作作了讲话。杂交水稻顾问组成员袁隆平、杨振玉等同志作了有关学术报告。最后,  相似文献   

11.
对2023年赤水市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适应性展示试验展开对比分析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长生产趋势,为次年新品种的选择、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精选了2023年赤水市12个引种杂交水稻新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性生产试验对比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态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圳两优2018、荃9优063、科两优407、奥富优287综合性状表现好,建议推广;旱优73和旱优782建议推广;野香优959为优质稻谷,米质好,虽产量略低,但也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2.
《耕作与栽培》1994,(4):30-32
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简报贵州省安顺市农业局课题组我市属黔中稻作区,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我市水稻生产在单位面积上得到大幅度提高。随着杂交水稻的发展,有的组合产生了退化现象。为了使我市杂交水稻生产稳步发展,1993年我们从外...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中高海拔地区水稻播种面积占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的50%左右,常受秋风低温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减产。研究不同熟期杂交水稻组合在申高海拔地区的最佳播种期和安全齐穗期,作好杂交水稻组合的合理布局种植,以指导大面积生产,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通过对不同熟期的杂交水稻组合金优431、金优桂99,茂优601和汕优77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中熟组合金优431和金优桂99在4月6日播种产量表现最好,单产分别达到602.05kg/667m~2和580.72kg/667m~2,早熟组合茂优601和汕优77在4月16日~4月26日均能安全齐穗,但产量以4月16日播种表现最好,单产分别达到666.73kg/667m~2和622.66kg/667m~2。中高海拔地区种植中(迟)熟组合宜早播,在4月6日(清明)左右播种,既能保证在安全齐稳期内齐穗,又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早熟组合的播种期弹性较大,在4月6日至4月26日播种均能安全齐穗,但以4月中旬播种的产量较好。  相似文献   

14.
江南  林青松 《种子》1995,(2):46-46
10多年来,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对沪州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沪州杂交水稻制种单产一直较低,种子长期不能自给,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沪州杂交水稻制种低产的主要原因及其在高温伏旱条件下获取制种高产的可行性进行探讨。1沪州杂交水稻制种低产的主  相似文献   

15.
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育种进展李成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合肥230031)1三系杂交水稻现状和面临的挑战1.1生产形势我国三系杂交稻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普及全国,走向世界,一直居国际领先地位。自1976年推广以来至1983年,全国种植面积突破……  相似文献   

16.
灌阳地处桂北山区,年平均温度17.9℃,水稻生长的起点温度≥12℃至终点温度≥15℃持续天数198天,年平均降雨量1538.4毫米。为了探讨杂交水稻双季高产制种技术。1990年我们在红旗乡仁狮村进行了大面积杂交水稻双季连作制种试验,实现了双季平衡增产。全县早制528.3亩,平均亩产260.7公斤,最  相似文献   

17.
《种子世界》2014,(12):57-58
2014年,重庆市渝北区开展了43个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新品种的展示和示范工作,其中,展示品种29个,示范品种14个,选出了水稻深两优5814、川农优298、玉米渝单32、隆庆159等一批高产优质、安全性好、抗性强的新品种18个,并将在2015年粮食生产中重点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水稻稻粒黑粉病,原属水稻次要病害,随着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从1984年以来,已上升为主要病害之一,并在制种区流行危害。为了摸清本病对杂交水稻制种田产量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探索带病种子的药剂处理方法,两年来我们对这一病害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现将研究情况初报如下,供共同探讨。目的与方法一、研究稻粒黑粉病发病程度与杂优组合,施肥情况,抽穗期气侯条件的关系,分别在汕优63、四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索杂交水稻春播夏制高产的规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挖掘制种的潜力,1980~1982年,我们结合高产县的经验,对杂交水稻春播夏制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形成了一些看法,现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一、关于提高种子纯度、保证种子质量问题种子的纯度是关系到杂交水稻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几年来,我区在杂交水稻“三系”生产中,由于对“在保纯中发展,在提纯中提高”注意不够,杂株  相似文献   

20.
1973年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76年起广泛应用于生产,使我国水稻单产增加20%左右,1975年育成粳型杂交稻组合,一般比当地推广良种增产10~20%。但是,由于迄今为止所利用的杂交组合都是通过品种间杂交育成,而品种间杂种优势是有限的,因此,近年来新育成的杂交组合增产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