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均以胡敏素占绝大多数,除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外,各土样中富里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均大于胡敏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胡敏素含量与腐殖质、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8种典型土样的腐殖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红壤。各土样胡敏酸的复杂程度和化学稳定性序列为棕壤>暗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各土样中富里酸的缩合度、芳香度和化学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灰岩土>高山草甸土>黄棕壤>紫色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红壤。  相似文献   

2.
黄棕壤中铁铝锰氧化物的形态及发生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北亚热带的黄棕壤随着南北地理位置与土壤发育程度的改变,土壤中不同形态的铁铝锰氧化物的含量及指数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由北而南土壤发育程度加强,土壤中游离铁、游离铝、铁游离度、铁化系数以及铝游离度增加;而铁活化度、铝活性比下降。土壤的游离铁含量虽可反映土壤的发育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受母质类型的影响,不宜用游离铁量作为黄棕壤的诊断指标;而铁游离度更能表征黄棕壤的发育特性,可作为黄棕壤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神农架北坡不同海拔垂直带谱的五个土壤类型中,粘土矿物以2:1型为主,1:1型高岭含量轻少,硅铝率多在3.0—3.4之间。黄棕壤,山地黄棕壤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其次是蛭石,高岭和少量1.4nm过矿物;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和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以1.4nm过渡矿物为主,其次是水云母,绿泥石,高岭和很少量蛭石。土壤粘粒的各种活性铁、铝氯化物含量及其活化度均随海拔升高而明显提高,并且各种氧化铝增加的幅度比氧化铁的更大。根据该区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和气候特点,分析讨论了神农架土壤粘粒矿物的风化和成土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沼泽土和草甸土。该区土壤肥力等级的顺序为,草甸土>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  相似文献   

5.
一、种子生产的有利条件 1.地理条件云南省大部分属亚热带南部和热带北缘,部分为温带地区。土壤类型有17个,其中大类有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色森林土、山地暗棕色森林土、棕色暗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水稻土、火山灰土等11种。  相似文献   

6.
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其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将其划分为淋溶土纲,铁铝土纲,初育土纲3个土纲,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和石灰土6个土类,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8个亚类,并对保护区土壤生态的脆弱性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盐源烟草种植区362个土样磷素钾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源烟草种植区土壤有效磷、全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1.00 mg/kg和0.52 g/kg;速效钾、全钾含量平均为153.94 mg/kg和7.93 g/kg。从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看,有效磷含量排序为:紫色土>新积土>红壤>黄棕壤>水稻土。速效钾含量排序为:为紫色土>红壤>黄棕壤>新积土>水稻土。从不同海拔高度植烟土壤来看,磷素和钾素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应用土壤发生学分类体系对大巴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剖面形态、土壤特性和成土过程存在着明显差异。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异。大巴山北坡基带土壤为黄褐土(<900m),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黄棕壤(900~1600m)、棕壤(1600~2600m)、暗棕壤(>2600m)。此外,本区尚有棕色石灰土及亚高山草甸土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土壤氧化铁垂直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氧化铁的形态含量差异可反映土壤发育程度,是热带、亚热带土壤成土过程和成土环境的指示物。文章以武夷山为例,分析山地土壤中氧化铁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发育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不同海拔高度产生的温度、湿度差异,影响着铁的形成和转化,使土壤中全铁、游离铁自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减少;以氧化铁作为判断土壤发育阶段的标志,其聚积量、迁移量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增加;以铝作为标准,低海拔土壤中氧化铁相对淋溶,高海拔土壤中氧化铁呈大量聚积状态。由此可知,武夷山山地垂直带谱中土壤发育程度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逐渐降低,依次为红壤黄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  相似文献   

10.
庐山土壤类型的特点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庐山土壤实地调查研究和室内分析结果显示,庐山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及其养分分布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类型依次为山地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山地草甸土,土壤养分与地面生长的植物类型及其凋落物密切相关,土壤的硅铝率或硅铁铝率均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山地红壤.  相似文献   

11.
袁大刚  张甘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46-5050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城市土壤铁的分布特征,为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南京市主城区采集具有相似母质的道路、绿地和菜地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全铁、游离铁和活性铁及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制剖面分布图,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城市土壤铁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结果]城市不同土地利用均导致土壤全铁和游离铁减少,而活性铁增加;从垂直分布来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形态铁和表征铁老化/活化的指标的极高值出现不同的土壤深度范围:道路土壤和绿地土壤较深,菜地土壤较浅。[结论]城市土壤游离铁含量降低、活性铁含量升高及峰值出现位置与土地利用方式有关,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玉龙雪山土壤发生特性及其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为指南,对位于滇西北地区玉龙雪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土壤剖面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玉龙雪山土壤质地以壤土和粘土为主,海拔由低至高,土壤质地由粘土、壤质粘土逐步过渡到砂粘土、砂壤、壤土;土壤CEC值在1.96~69.59cmol·kg^-1之间,且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加,其中以腐殖质层最明显;土壤游离铁含量为2.17~31.15g·kg^-1,活性铁含量为0.15~6.35g·kg^-1,铁游离度为19.89%~59.48%,铁活化度为5.02%~62.20%。由于受母质类型的影响,土壤铁游离度和活化度均随海拔升高无明显变化规律。参考玉龙雪山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土壤发生特性,将其土壤垂直带谱结构划分为:常湿雏形土(海拔3400~4200m)、湿润铁铝土(海拔2700—3400m)、湿润雏形土(海拔2500~2700m)、湿润铁铝土(海拔2500m以下)。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和典型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室内化验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太白山北坡基带土壤腐殖质累积较弱,淋溶作用中等,土壤溶液呈中性反应,阳离子代换能力强,盐基饱和度高;剖面分化发育好,形成具有典型硅铝特性的粘化B层,铁的游离度低而活化度高,土壤风化弱,发育程度较低。基带土壤属于系统分类中的简育干润淋溶土土类、普通简育干润淋溶土亚类。  相似文献   

14.
太白山北坡亚高山寒带湿润气候、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土壤垂直带谱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此带土壤腐殖质特性明显,淋溶强烈,呈酸性;剖面发育较差,风化度低,粘化作用微弱,具硅铝特性;氧化铁的游离度低,活化度高,潜在移动性大。该带土壤属于系统分类中的腐棕土土类,其中发育在亚高山灌丛草甸的为普通腐棕土,发育在亚高山禾草草甸的为不饱和腐棕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分布于闽东南沿海低丘-红土台地上9个赤红壤B层细土的Fet、Fed、Feo、K2O、CEC7/粘粒、ECEC/粘粒和SiO2/Al2O3等指标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纲、亚纲、土类和亚类的归属问题,并对诊断指标的修改意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川西漂洗水稻土茶园茶树铁含量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在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为了弄清漂洗水稻土茶园茶树各器官在各采摘季节的铁含量及影响因素,于不同月份对四川省名山县漂洗水稻土茶园的茶树及对应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全铁含量在不同器官间存在差异,总体表现出根>叶>茎的特征,但3月份为叶>根>茎;各器官铁含量在不同月份也存在差异,根表现出9月>7月>5月>3月的趋势,茎和叶表现出9月>5月>7月>3月的趋势。各器官中,仅茶树叶的铁含量与土壤有效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除活性铁外,土壤各形态铁与相应的铁转移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H值与TFo、络合铁转移系数TFp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TF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腐殖质与茶树根、叶铁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各转移系数(除有效铁转移系数TFa)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漂洗水稻土茶园中,茶树对铁的吸收累积不仅受土壤铁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还受pH值、有机质和腐殖质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母质发育水耕人为土(水稻土)中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特征开展深入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稻田关键元素的分布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花岗岩风化物(GR)、板页岩风化物(PS)、第四纪红色黏土(QRC)、石灰岩风化物(LS)、紫色砂页岩风化物(PSS)和近代河湖(冲)沉积物(FLD)共6种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为研究对象,通过30个典型剖面系统分析了剖面(0~100 cm)及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间铁的形态及其分异特征,探讨土壤剖面铁的形态转变、剖面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湖南省6种典型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已经探明,检索出简育水耕人为土(HSA)、铁聚水耕人为土(FSA)和潜育水耕人为土(GSA)3个土类,暂未发现铁渗水耕人为土。水耕人为土剖面全铁(Fet)含量均值为44.66 g/kg,不同形态铁的构成表现为:晶质铁(Fec)>硅酸盐铁(Fesi)>活性铁(Feo)>络合铁(Fep)。铁的形态在剖面分布呈现出Fesi在剖面变化不大、Fec在剖面呈现先升后降、Feo和Fep在剖面呈现先降后升共三种趋势。PS、QRC和LS的Fec、FLD的Feo、GR的Fep含量均值分别高于其他母质;GR、PS和QRC发育的水耕人为土淀积系数高于LS、PSS和FLD。FSA的Fec含量均值和淀积系数、GSA的Fep含量均值分别显著高于其他土类。研究表明,湖南6种母质发育的典型水耕人为土中铁的不同形态发生转化并在剖面、母质、土类间体现出显著分异。铁的形态及淀积系数反映了水耕人为土的发育程度及成土环境,对于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与系统分类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供试土壤的稀土总量(Σ REE),轻稀土含量(Σ LREE)和重稀土含量(Σ HREE)与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及不同形态氧化铁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ΣREE、Σ LREE 与土壤粘粒,有机质、腐殖质及组成,Fe_t,Fe_d,Fe_(d_o),Fe_(t-d)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2)Σ HREE 与上述物质的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由沉降法分离提取玄武岩赤红壤不同剖面深度的土壤胶体,分析其基本特征,并通过厌氧培养试验测试不同剖面土壤胶体中铁氧化物的厌氧还原特征。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胶体中铁的游离度表现出A层>B1层>AB层的趋势,铁的活化度则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XRD、FTIR的表征结果显示,玄武岩赤红壤胶体中铁氧化物主要是结晶较差的赤铁矿和针铁矿。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剖面深度的土壤胶体厌氧培养过程中,Fe(Ⅱ)浓度均表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A层土壤胶体铁氧化物易被还原且累积量较高,可达(0.104±0.003)mg/g土。Fe(Ⅱ)的最大累积量随着土壤胶体中无定形铁的含量和铁的活化度的增加而增加,其速率常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