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分蘖期管理(1)追施肥料 在栽插后 7~ 10天 ,按每 667m2 追施 7~ 8kg尿素 ,占总施氮量的 2 0 %左右。根据情况 ,再施 1 5kg锌肥。(2 )化学除草 在栽插后 7~ 10天 ,用除草剂拌尿素或潮细土均匀撒施。如用 2 5 %稻草可湿性粉剂 ,每 667m2 需 5 0g ,宜建立 3~ 4cm水层 ,不要把秧苗心部以上淹在水里 ,否则易除死秧苗。(3)水浆管理 移栽后薄水层勤灌 ,护苗活棵 ,开始进入快速分蘖期。采用浅水层间隙灌溉 ,在够苗期稍前总茎蘖苗达到目标成穗数的 80 %~ 90 %时脱水分次软搁田 ,控制无效分蘖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提高群体质量 ,保…  相似文献   

2.
一、缺氮黄苗:表现为茎秆矮小,幼苗细弱,呈直立状,茎基叶色发黄,叶长干枯,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后下部老叶提早枯死。 措施:每亩用尿素8kg或碳铵18kg对水浇施,也可叶面喷施1.5%~2%岁的尿素溶液,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3.
鞍山地区土壤施肥指标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肥力土壤进行"3414"小区试验,取得鞍山地区土壤情况的准确数据.试验表明:海城地区玉米一次性施肥配方为28-13-10,玉米、水稻底肥配方为16-14-15;台安地区玉米一次性肥料配方为32-10-10,水稻底肥配方为15-18-12;岫岩地区玉米、水稻肥料配方为13-17-15;千山区玉米底肥配方为13-17-15,水稻底肥配方为20-22-11.玉米田基肥施肥方案:1 hm2施有机肥3万~4.5 万 kg,复合肥(15-15-15)600k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25 kg,适于海城、千山、台安地区;1 hm2施有机肥3万~4.5万kg,复合肥(13-17-15)300 kg,磷酸二铵75 k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 kg,适于鞍山地区东部.水稻田基肥施肥方案:1 hm2施复合肥(15-18-12)375~450 kg,后期追施尿素375~450kg,适于鞍山地区西部;1 hm2施复合肥(16-14-15)570 kg,后期追施尿素255 kg,适于鞍山地区东部.  相似文献   

4.
西红柿大田沼肥应用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进行了西红柿大田沼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采用沼渣2.500 kg+复合肥50 kg+磷肥75 kg+油枯50 kg作基肥.定植后7天用1000 kg沼液水(沼液:水-1∶1)追施.现雷期用1000 kg沼液追施.第一穗果采收后用1000 kg沼液追施.第三穗果采收用1000 kg沼液追施.第五穗果采收后用1000 kg沼液追施,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达4.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配比对杂交水稻的产量有一定影响.本文以杂交水稻荃优1606为供试品种,进行了不同施肥配比对其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配比为施商品有机肥600 kg/hm2+40%复合肥750 kg/hm2+微量元素水溶肥45 kg/hm2,栽后每5~7 d追施尿素112.50 kg/hm2,平均产量可达10528.3...  相似文献   

6.
正(1)作业前检查调整。机插作业前须对插秧机做一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特别是要根据秧苗的密度,调节确定适宜的穴距与取秧量,以保证每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每亩穴数应根据水稻品种和栽培要求而定,对粳稻品种平均每穴以3~4株苗、每亩基本苗以5~7万株、每亩穴数以1.8万穴为宜。(2)作业要求与检查。插秧作业时,应确保直行、足苗、浅栽,要求"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栽插深度控制在1.5cm以内。每次作业开始时要试插一段距离,以检查每穴苗数和栽插深浅,并及时调整取秧量和栽插深度。(3)插植部位保养。检查与调整横向纵向取苗量;检查  相似文献   

7.
一、精选品种 赣榆县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近年来,由于品种的改良和机械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一年两季的稻麦轮作。手工栽插稻的育秧日期在每年的5月1日~5日,大田栽插日期在6月 10日~20日,秧龄为40天~45天,大田收割期在10月5日~15日,水稻的田间生长时间为155天~165天,一般的水稻品种都可栽种。采用机插秧技术后,要求秧苗苗龄在18天~20天,栽插时间相同,相应秧苗的播期要推迟20天左右,这样水稻的田间生长期只有135天~145天,因此必须选择生长期较短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8.
1.前期管理。薯秧栽后至发旺期间,每亩用0.2~0.3千克拿扑净全地喷施消灭杂草。栽后25~40天,地下薯块多数已基本稳定,并已开始膨大。可在红薯团棵后,每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和0.1%的光合微肥喷施叶面,连喷2~3天,每次间隔7~10天。  相似文献   

9.
要使蘑菇高产,必须适当追施肥料。根据实践经验,现简述蘑菇追肥液的几种配制及使用方法。 (1) 菇根汤。将蘑菇在采收、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碎菇等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1kg料加水1~1.5kg,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到10~15kg,喷蘑菇菌床30~40m2。在出菇高峰期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及能延长出菇高产期。 (2) 牛马尿水。取新鲜牛马尿,煮沸至泡沫消失,加清水7~8倍稀释,每隔2~3天喷1次,以喷湿床面为度,床面若有小菇,喷后再用清水喷1次,能促进小菇生长。 (3) 化肥液。用0.1%~0.2%的尿素溶液或0.5%的硫酸铵溶液,每隔2…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秧施用沼肥对秧苗品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不同处理进行水稻旱育秧施沼肥试验,结果表明,将沼肥应用在水稻旱育秧施肥中,按每平方米施沼渣10 kg和0.2 kg复合肥培肥床土,并分别在秧苗2叶1心和5叶1心时,每平方米喷施一次5 kg沼液效果最好,秧苗生长速度快,分蘖多,秧苗矮壮,白根多,成秧率高,病虫害发生轻。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插秧与常规手工插秧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秧苗小(四叶一心,高度15~18厘米),二是栽插时大田水少(水层高度只有1厘米左右),三是插得浅(秧苗入土深度为1~2厘米)。因此机械化插秧在大田管理中要注重用肥、水分管理,才能使机械化栽插的水稻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氮肥养鱼     
利用氮肥(尿素、碳铵、氨水)养鱼,投资小、收益大,可使鱼产量提高30%以上,且肉嫩味美、所以近年来在各地得到大力推广。但由于投喂方法不当,增产效果不明显甚至造成鱼中毒死亡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掌握正确的投喂方法很重要,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投喂尿素时,尿素可直接撒于鱼塘,但需均匀,每亩水面每次投喂0.5~1.0公斤,隔10~15天再投喂1次; 2.投喂碳铵时,先将其碾碎,每亩水面每次投喂1~1.5公斤,均匀撒满全塘,隔10~15天再投喂1次;  相似文献   

13.
善始善终管秧田 一是看苗施好起身肥。移栽前3~4天看苗色施肥,叶色褪淡的脱力苗,每亩用尿素4~4.5千克加水200千克于傍晚喷洒或泼浇,施肥后洒一次清水以防烧苗;叶色正常、叶片挺拔的苗,每亩用尿素1~1.5千克加水60~70千克喷施;  相似文献   

14.
旨在阐明适合机械化栽插和收割的双季稻株型性状.通过比较分析江西省3个典型双季稻区10个机插早稻和晚稻品种的秧苗素质、机插质量、植株形态、茎蘖动态、产量和株型综合性状,结果表明:秧龄30天的早稻秧苗株高14.0~16.0cm、叶龄3.5~4.0叶、白根数12~15条、茎基宽0.24~0.26cm、百苗干重15.0~17.0g、播种均匀度85%以上,秧龄25天的晚稻秧苗株高18.0~21.0cm、叶龄4.0~4.5叶、白根数19~22条、茎基宽0.28~0.34cm、百苗干重16.0~20.0g、播种均匀度85%以上,其机插质量好,适合机械化栽插;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抽穗整齐、成熟一致、抗倒伏、抗病力强、耐落粒、产量高、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分别为105~110天和108~115天的株型品种适合机械化收割.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稻、芹菜、萝卜、毛豆周年循环栽培模式,每 hm2可产水稻 9.75t、芹菜 67.5t、萝卜 22.5t、毛豆荚 6.75t,经济效益好。  水稻选用早丰 9号等早熟高产品种,肥床旱育秧,秧龄 30天左右移栽。移栽行株距 25× 13cm,每 hm2基本苗 90万左右。移栽前施农家肥 30t/hm2、尿素 225kg/hm2、过磷酸钙 375kg/hm2、生物钾肥 3.75L/hm2作基肥。秧苗活棵后施碳酸氢铵 375kg/hm2,并用惠满丰 3L/hm2加水稀释 500倍喷雾。孕穗期施尿素 75kg/hm2,抽穗灌浆期用惠满丰 1875mL/hm2对水喷雾。在水浆管理方面,前期水勤灌促分蘖,茎蘖达 375万 /hm2时…  相似文献   

16.
1.合理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施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5kg及少量的尿素,以改善土壤结构,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同时要求土壤平整,浇水均匀,土壤含盐量低于0.2%,水质无污染,氯化物含量应低于500mg/l。酸性土壤应增施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7.
生态底膜保水育秧,是在原有机插育秧技术的基础上,在制作苗床时作铺底膜处理,施沼液保水增肥,具有秧苗长势好、节水易管理的优点。育秧技术如下:一、育秧材料的准备栽插一亩大田需准备塑料软盘20个、谷种1000克、营养泥100公斤、竹弓1.7米的7~8根、2米宽的薄厚农膜各一张(视  相似文献   

18.
抛秧稻如何能早立苗、立好苗是农户普遍关心的大事,我们从生产实践中认为应注意以下十条:1.抛秧前2天放干秧田水,脱水盘根,并用甲胺磷等对小秧应治虫一次.防治好稻蓟马、稻象甲等害虫,秧苗健壮无病虫。2.抛秧大田应在旋耕时施碳铁,耙田时只能施尿素,以防熏死抛在大田里的秧苗。3.抛秧田块应在抛秧前每隔3~4米先开好通风沟(排水沟),便于田间操作,利于提前立苗,防止倒伏,据我们试验,没有通风沟的田块,倒伏面积比有通风沟的田块增加60%~80%,倒伏角增加30~60°,所以说通风沟是抛秧稻的丰产沟。4.秧苗随运随抛,严禁在晴…  相似文献   

19.
在大石桥市进行一次性基施缓释尿素、基追施常规施肥和一次性基施普通尿素的水稻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缓释尿素处理的水稻叶色变化正常,与常规施肥处理的水稻长势相当;一次性基施缓释尿素能明显提高水稻穗粒数,与一次性基施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增产效果极显著,与基追施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一次性基施缓释尿素不用追肥,可以节省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20.
在大石桥市进行一次性基施缓释尿素、基追施常规施肥和一次性基施普通尿素的水稻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缓释尿素处理的水稻叶色变化正常,与常规施肥处理的水稻长势相当;一次性基施缓释尿素能明显提高水稻穗粒数,与一次性基施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增产效果极显著,与基追施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一次性基施缓释尿素不用追肥,可以节省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