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存琳 《科学养鱼》2006,(10):24-25
乌鳢一年两季养殖是指上半年养殖成鱼,下半年培育鱼种,达到成鱼、鱼种双丰收。2005年2月至12月,怀远县芡河渔场在芡河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在一口面积为1亩的小池塘进行了乌鳢一年两季高产养殖,取得成功。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杂交生鱼是由乌鳢(Charmaargus)和斑鳢(Channa maculata)2种鱼类种间杂交所得。乌鳢按鱼类分类学属于鲈形目、鳢科、鳢属、乌鳢种,其生长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尤其以湖南、湖北两省居多。乌鳢是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其生活水域中的小鱼、小虾是其食物来源,所以它也是池塘鱼苗培育的天敌。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DNA技术用于中国对虾家系构建中的系谱认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6个微卫星标记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5个家系进行系谱鉴别和遗传多样性研究。6个微卫星位点中有5个位点是多态的,并在所有家系中都显示了高度的遗传差异。5个家系中,5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共发现了3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5~8之间。实验中共发现了4个家系特异性等位基因:2^#家系及4^#家系各1个,5^#家系2个。根据已知亲本及子代基因型,可推断出5个家系中全部亲本的基因型,据此鉴别各家系。在EN0033位点,可将5#家系与其他4个家系相区别;在RS0859位点,可将3^#和4^#家系与其他3个家系相区分。因此,EN0033和RS0859标记可用于鉴别5^#、3^#和4^#家系的家系特异性标记。研究表明,用5个微卫星标记,且最少用2对微卫星标记即可鉴别5个中国对虾家系。  相似文献   

4.
一、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1)池塘选择:滩涂陆基地势平坦,因潮汐作用每月自然纳潮进水12~15天,水质清新,池塘面积分别为1^#塘10亩、2^#塘15亩,池深为2米,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每5亩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5.
从1994年陆续引人几十尾乌鳢亲鱼后,乌鲁木齐市五一渔场一直用专池培育亲鱼,由于缺乏资金购买动物下脚料和小鱼喂养,只好把清塘后的野杂做乌鳢亲鱼饵料,不再投喂其他饵料。几年来乌鳢亲鱼长势极慢,性腺发育不良,无法进行人工繁殖,而且占用一口大池,造成水面严重浪费,影响企业收益,1997年我站接管所剩25条乌鳢亲鱼,经认真研究确定了用鲫鱼培育乌鳢亲鱼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为东西向长方形盐碱池,面积2.67亩,水深1.6米,水源为井水,池塘排水需用潜水泵抽排。2.亲鱼…  相似文献   

6.
乌鳢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乌鳢的养殖推广较快,苗种培育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简要介绍乌鳢的苗种繁育技术,仅供养殖者参考: 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乌鳢亲鱼最好在当年的九月份收集,亦可安排在三月底、四月初选择。要选二冬龄以上的野生或养殖乌鳢,规格在0.75~1.25kg最理想。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放入专塘培育,按每10m~2放养1对。放养亲鱼前,做好培育池的清整消毒工作和鱼体消毒工作,雌雄比例为1:1。 一般开春后,水温逐渐回升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7.
王振宇 《内陆水产》2009,(6):47-47,49
从乌鳢人工繁殖的经验看出乌鳢催产孵化较易,但鱼苗培育难、工作量大而细致,特别在仔鱼出膜4—5天,处于混合营养阶段的时候不解决好开口饵料则成活率低。轮虫、小型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是乌鳢苗主要开口饵料,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乌鳢苗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氨基酸、脂肪和钙质,其数量、质量能否保证供应,是提高乌鳢苗成活率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现将池塘培育乌鳢苗开口饵料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在1.73hm^2池塘利用小网箱集中进行乌鳢苗种人工催产孵化,培育过程中按鱼苗规格大小分级到大型网箱中培育大规格鱼种,进行规模化大批量生产。2002年度催产60组乌鳢亲鱼。生产乌仔58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55700kg,利润219860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亲鳝在不同培育模式下的产卵时间、产卵量及幼苗生长速度。结果表明,3月下旬网箱高密度培育的亲鳝未见产卵;3月下旬、7月上旬和7月下旬低密度分养的亲鳝产卵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高峰期分别在6月份、8月上旬和8月下旬;产卵率分别为53.5%、54.1%和24.5%;平均每组出苗数分别为45.1尾、69.4尾和60.7尾。到10月上、中旬为止,5—7月产卵孵出的幼苗(8~14cm)的体长明显大于7~9月产卵孵出的幼苗(6-9cm),但幼苗的整齐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乌鳢的成鱼养殖形式多种多样:单养、混养、工厂集约化养殖,在农村的中小水塘、浅水池沼也可养殖,但大多数生产场一般采用混养。一、混养当前混养鸟鳢的方法,常采用在家鱼的成鱼或亲鱼池中进行少量搭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提高主养鱼类的生长率,减少池塘的饵料消耗量,最终达到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目的。与家鱼混养时,乌鳢的鱼种要有选择性,家鱼的鱼种要比乌鳢的体长大一倍以上,以免受到乌鳢的危害。乌鳢的每亩投放量通常为30~40尾,体长选择10厘米左右,最好比家鱼鱼种晚一个月(5~6月份)…  相似文献   

11.
王震  樊铮  张树明 《齐鲁渔业》2012,(10):17-18
陕西省沿黄滩区洽川黄河湿地是全国最大的黄河湿地,面积达117万hm^2(167万亩)。该地水草丰腴,生态环境良好,生长着一种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黄河乌鳢。2008年经农业部批准,成立了黄河洽川段乌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09~2011年,笔者在陕西新民家鱼原种场进行了黄河乌鳢生态养殖技术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从乌鳢人工繁殖的经验看出乌鳢催产孵化较易,但鱼苗培育难、工作量大而细致,特别在仔鱼出膜4~5天、处于混合营养阶段的时候不解决好开口饵料则成活率低,稍有疏忽,则前功尽弃,轮虫、小型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是乌鳢苗主要开口饵料,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乌鳢苗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氨基酸、脂肪和钙质,其数量、质量能否保证供应,是提高乌鳢苗成活率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现将池塘培育乌鳢苗开口饵料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培养池应选建在靠近乌鳢育苗场,交通便利、水源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王振宇 《水产养殖》2010,31(4):28-29
<正>从乌鳢人工繁殖的经验看出乌鳢催产孵化较易,但鱼苗培育难、工作量大而细致,特别在仔鱼出膜4~5d,处于混合营养阶段的时候不解决好开口饵料则成活率低,稍有疏忽,前功尽弃,轮虫、小型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是乌鳢苗主要开口饵料,它含有  相似文献   

14.
乌鳢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乌鳢(黑鱼)作为养殖对象,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鱼病少、能利用野杂鱼作饵料等优点。现把经验介绍于下,供参考。一、苗种培育1.亲鱼的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鱼体长40cm以上。雄鱼有2多龄,发育正常的即可。2.孵化池和培育池的选择由于用自然产卵和自然措章的繁胄方式,所以要区授在稻田、路边选择面积在10m’到80m‘,水深在80cm王6的小地,作阳化和塔自地。3.亲国的放养亲国放养以每小地IM为臣。他语数量不定的,也①以放3~5刘,但不能正当。4.因别的投暖亲国投1:1的比例放入湖谓之后,就要内彻中没人适量的国虾,以确…  相似文献   

15.
乌鳢繁殖习性观察与受精卵的人工孵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池塘试验表明,乌鳢可以在四周有浅滩并生长有水草的池塘中发育成熟并产卵,在无浅滩和水草的池塘中则不能产卵。乌鳢受精卵漂浮于水面,能在静水中孵化出鱼苗。21~26℃时,从受精卵发育至开口摄食的鱼苗需4昼夜的时间,孵化率92.8%。刚孵出幼苗的开口饵料同样为轮虫和枝角类等,因此可以象“四大家鱼”一样进行池塘发花培育鱼苗。  相似文献   

16.
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能生肌补血、滋补身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在当前水库养殖中风行混养少量乌鳢,既可清除水中野杂鱼、又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目前乌鳢养殖的苗种来源一般是从市场收购或野外采捕,苗种供应得不到保障。为解决苗种供应,探索切实可行的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我们在上高县鱼种场进行了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孙习能  刘金明 《内陆水产》2004,29(10):10-10
乌鳢(channa argus),又称黑鱼、才鱼、乌鱼、黑鱼棒子等,隶属鳢形目、鳢科,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近年来,乌鳢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促使乌鳢养殖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结合我市水库资源丰富的实际。东营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于2002年8月~2003年3月.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东安水库进行网箱培育乌鳢苗种试验,获得了成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乌鳢养殖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结合当地水库资源丰富的实际,东营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于2002年8月~2003年3月,在胜利油田管理局东安水库进行网箱培育乌鳢苗种试验,获得了成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笔者2007年在安徽省怀远县一养殖户网箱进行黄颡鱼、乌鳢、鲢鱼生态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龙  艾涛  谢恒修 《淡水渔业》2000,30(1):11-13
新疆乌鳢养殖刚刚起步还未成规模 ,苗种主要来自内地。为了满足新疆乌鳢养殖业苗种的需求 ,我们于 1999年 5、 6月间做了乌鳢鱼苗早繁苗种培育试验。试验在新疆五家渠猛进水库上渔场的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塑料温棚的水泥池里进行。催产亲鱼 12组 ,分 4批。第一批 4月 3 0日催产。孵出水花 2 5万尾 ,6月 10日育成 6~ 8厘米长的鱼种 1 4万尾 ,成活率 5 6%,这是最好的一批。最差的是第三批 ,于 6月 4日催产 ,孵出水花鱼苗 4万尾 ,7月 10日育成 6~ 8厘米长鱼种 0 5万尾 ,成活率 12 5 %。平均成活率 2 8 5 %。现将本次试验的进行情况总结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