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桔大实蝇Dacus citri (Chen)辐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大实蝇的辐照适期为羽化前1—2天的末期蛹,即黑复眼黑翅期。9krad的辐照剂量对柑桔大实蝇的羽化率、寿命和交尾时间无影响,而卵的孵化率为零,是适宜的辐射不育剂量。  相似文献   

2.
辐射不育棉铃虫交尾习性和交尾竞争能力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棉铃虫经300 Gy γ射线照射后的成虫交尾习性和性竞争能力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棉铃虫成虫的交尾时间大多在清晨4 ~7 时,少数在凌晨2 ~3 时或早上8 ~9 时,较田间野生种群在时间上延后25h 左右。不育虫的交尾习性和交尾竞争能力与正常虫无明显差异,但不育虫的有效交尾率为616 % , 与正常虫相比减少1/3 。辐射不育棉铃虫一生交尾次数大多为1 次,少数达2 ~3 次,最多达5 次,可认为辐照不会改变其多配性的特点。辐射不育技术作为棉铃虫综合防治的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辐射不育技术防治柑桔大实蝇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贵州省惠水县中联桔园(500亩)中,1987年和1989年分别释放56272头和95320头辐射不育柑桔大实蝇,释放比分别为12.5:1和45:1,使柑桔大实蝇虫果率由常年的5—8%下降到0.005%,防治效果十分显著。测得柑桔大实蝇可飞翔扩散1500米远。  相似文献   

4.
对橘小实蝇不育雄虫和福建7个不同地区的野生雄虫共37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基因进行了部分序列测定。在获得的650bp序列中,共有72个变异位点、32个单倍型,其中共享单倍型3种;对所有单倍型聚类分析发现,单倍型在系统树中的分布散乱,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族群;结合遗传变异指数(Fst)和净遗传距离(Da)分析认为橘小实蝇不育雄虫与野生虫源间、不同来源的野生虫源间已存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较低。研究认为应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橘小实蝇,在饲养过程中需针对不同防治区引进野生虫源复壮,以确保不育雄虫和野生虫源相匹配,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辐照对桑天牛精子超微结构及生育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桑天牛辐照不育机制,研究了桑天牛雄虫在20、40、80、120和160Gy的γ射线辐照下其精子超微结构及其生育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桑天牛精囊内具有256个成熟精子。精子头部主要是精核,无顶鞘,尾部含线粒体衍生物、附体及9+9+2型的微管系统。受辐照的桑天牛精子间发生粘连现象,在20Gy下粘连百分比为66.67±5.78%,当剂量升高到160Gy时,其比例达到100%。精核直径在40Gy的剂量下膨胀最大,显著高于对照;而160Gy的剂量导致精细胞分裂增加1次,单个精囊内具有512个精子,精子细胞体积显著减小。经40Gy辐照的雌虫与辐照雄虫交尾的桑天牛生育力最低。在其他不同辐照剂量下,辐照雌虫与健康雄虫交尾及健康雌虫与辐照雄虫交尾的生育力也均低于对照。综合分析确定桑天牛成虫辐照不育的最适剂量为40Gy。本研究为开发桑天牛物理控制技术提供了参考,对农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远大。  相似文献   

6.
张维  李元英 《核农学报》1991,5(2):79-82
本文研究了~(60)Coγ射线对柑桔大实蝇(Dacus citri)精子发生的影响。用9krad辐照羽化前2天的蛹,成虫羽化后解剖观察,雄虫已有大量成熟精子,精子形态、数量和活力与未经辐照处理的雄虫无显著差异,但其超微结构则发生了某些异常变化,如营养细胞出现空泡、精子排列零乱、线粒体衍生体和轴丝增多或减少、构型被破坏、精子细胞分裂异常等。  相似文献   

7.
张维  李元英 《核农学报》1990,4(2):115-119
本文研究了柑桔大实蝇的卵子发生及(60)~Coγ射线对卵子发生的影响。作者将大实蝇的卵子发生划分为8个阶段。经观察,蛹期的卵子发生处于原囊时期,此期对辐射较敏感。用6、9、12、15krad辐照处理羽化前2天的蛹,都能导致雌虫不育,使大部份卵母细胞的发育停于第4—5阶段,不能发育为正常的卵。  相似文献   

8.
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应用过程中混入雌虫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羽化前1、2和3d(即-1d、-2d和-3d)来自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的雌蛹,分别经过90、100和105Gy的60Co辐照后,检测成虫的羽化率、飞行能力和耐压存活率;辐照处理的雌蛹羽化后再分别与普通雄虫和来自遗传性别品系的不育雄虫杂交,在羽化后的第10天、第17天分别采卵,记录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表明,雌虫羽化率、飞行能力和耐压存活率等变化与雄虫接受辐照后的质量监测结果相同;经过辐照的雌、雄虫相互交配不产卵;辐照处理过的雌虫与普通雄虫交配,成虫的产卵量明显减少,而且剂量越大,蛹龄越小,产卵量越少。  相似文献   

9.
蛋白饵剂对橘小实蝇辐照不育雄虫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季清娥  陈家骅 《核农学报》2010,24(6):1245-1248
以橘小实蝇为研究对象,研究蛋白饵剂对不同日龄、不同释放密度不育雄虫的引诱作用,以及施用蛋白饵剂后不同时间、添加多杀菌素对不育雄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蛋白饵剂对不育雄虫的引诱率明显低于同日龄正常雄虫,5日龄时最高,分别为36.24%和48.93%,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引诱率会不同程度下降。不育雄虫释放密度对引诱率无显著影响,0.25~1.00头/m2的释放密度下引诱率为33%~58%。不论是挂瓶法引诱,还是混入0.02%多杀菌素后点喷,蛋白饵剂对不育雄虫的引诱效果均随蛋白饵剂施用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挂瓶法前2d引诱的不育雄虫数量占总引诱数量的65%,添加多杀菌素法该比例则达到80%,5d后这2种方法不再有引诱效果。残留的多杀菌素对不育雄虫无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0.
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雄蛹辐照最佳时期和剂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羽化前1、2、3d的橘小实蝇雄蛹分别经过901、001、05Gy的60Co辐射,检测其羽化率、飞行能力和耐压存活率;羽化后再分别与普通雌虫杂交,在羽化后的第10天、第17天分别取卵200粒,计算卵孵化率。研究结果表明,对橘小实蝇雄蛹辐射的最佳时期为羽化前2d;最佳辐射照量为100Gy。  相似文献   

11.
利用60Co-γ射线对胭脂虫孕卵期进行辐射试验,探讨60Co对胭脂虫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3000rad以上)辐射胭脂虫造成其子代性比严重失调,雄虫几乎为0,无法进行有性生殖,导致无法产生后代,高剂量辐射对雄虫的损伤极大。低剂量辐射(特别是500rad)下F1较对照:各龄级虫口数提高;成虫期雌虫数明显高于对照,雄虫数略高;孵化量、孵化率提高;单株雌成虫鲜重、干重均明显增重;怀卵量大幅增多;雌成虫个体鲜干重、鲜干比、体积无差异。对于500rad辐射的胭脂虫,F2在有效生殖率、鲜干重和鲜干比方面效果较F1还好,存在优势显效滞后现象。但连续培育3代后,与对照已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60)Coγ射线对松褐天牛生育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303、5与40Gy三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松褐天牛,结果表明辐照对松褐天牛的生育力有一定影响,其中以40Gy辐照剂量影响最为显著。通过保持雌虫不变,更换雄虫,发现雌虫与经辐照的雄虫交尾后再与非辐照雄虫交尾,雌虫的产卵量以及孵化率虽较更换雄虫前略有提高,但明显低于对照。说明辐照对松褐天牛的生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配比模式之间产卵量和孵化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野蚕辐射不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染色体结构变异角度探讨了6 0 Coγ射线照射野蚕蛹造成其后代不育的机理。野蚕的亚不育剂量为 2 50Gy ,在此剂量照射下 ,当代雌虫完全不育 ,雄虫亚不育 ,幼虫生殖细胞染色体产生明显的结构变异 (缺失、倒位等 )。带有此类异常染色体的生殖细胞大多表现为不育 ,这是造成中国野蚕 (BombyxmandarinaMoore)辐射不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γ射线辐照处理对野生和实验室饲养的光肩星天牛雄虫的繁殖生物学特征和田间纱笼释放交尾竞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10Gy辐照处理的野生和实验室饲养的雄虫与野生雌虫交尾后所产卵的孵化率分别平均降低到3.4%和0;野生和试验室饲养雄虫适宜的辐照剂量率分别为1.75Gy/min和1.40Gy/min;在释放比为5∶1的田间纱笼实验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15.
2011~2012年采用甲基丁香酚灭雄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莲雾园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dalis Hendel)种群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研究。结果显示,海南苏昌和名门莲雾园橘小实蝇种群发生的2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底与6月中旬、5月初与6月中旬;橘小实蝇种群密度(667 m2/d诱杀橘小实蝇虫量)与莲雾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采用诱杀技术与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莲雾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喷施农药的情况下,莲雾正造果花果至收获期(3~6月)果实的被害率比防治前降低4.92%~40.75%。  相似文献   

16.
在重庆市云阳县4个乡镇共设置8组监测点研究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柑橘大实蝇成虫在云阳县果园可见时期为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要集中在6—7月,平均可见时期63d;(2)柑橘大实蝇成虫重点活跃区域是与杂树林邻近的果园周边;(3)在成虫防治上应重点抓住6—7月,在果园周边与杂树林临近的区域设置诱杀点,引诱剂主要选择蛋白类或糖酒醋液。  相似文献   

17.
在重庆市云阳县4个乡镇共设置8组监测点研究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柑橘大实蝇成虫在云阳县果园可见时期为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要集中在6-7月,平均可见时期63 d;(2)柑橘大实蝇成虫重点活跃区域是与杂树林邻近的果园周边; (3)在成虫防治上应重点抓住6-7月,在果园周边与杂树林临近的区域设置诱杀点,引诱剂主要选择蛋白类或糖酒醋液.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γ射线对棉铃虫当代及其F 1代繁殖的影响、辐照导致棉铃虫F 1代的染色体畸变和对F 1代雄虫有核精子束的影响。说明棉铃虫的辐照适期为蛹末期 ,辐射遗传不育 (F 1代不育 )的适宜剂量为 2 0 0Gy(剂量率为 3 2 3Gy min)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雌、雄混合虫体的半乳糖结合凝集素(galectin)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分别以山羊捻转血矛线虫雌、雄成虫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均扩增出约880bp的产物。将其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经双酶切鉴定、PCR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表明扩增片段为捻转血矛线虫galectin cDNA。经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和抗原性比较分析发现,雌、雄成虫的galectin基因存在一定差异,在开放阅读框内二者有3个核苷酸的差异,2个氨基酸的差异。与已发表的其它galectin相比,雌、雄成虫的galectin与Hco-ga1-3b的同源性最高。二级结构及蛋白质特性预测分析发现,雌、雄成虫的galectin均具有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雌虫的galectin蛋白比雄虫的分别多出一个α螺旋和β折叠区。二者的亲水性存在一定差异,但抗原性几乎无差异,且抗原表位比较集中。如同其它galectin一样,在雌、雄成虫的galectin蛋白的N末端不存在信号肽序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橘小实蝇在柿子上的发生逐年加重,给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柿子产业带来严重威胁。经连续3年对柿园橘小实蝇进行观察研究,通过开展系统监测,釆取了柿园深翻土壤、捡除落果和虫果、林下养鸡、诱杀成虫和科学用药等防治措施。综合分析柿园实际情况,制定橘小实蝇的防控技术和措施,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可在全县大面积防控柿园橘小实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