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筛选对猕猴桃黑斑病和白纹羽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选用前期获得的1种生防菌和市售的6种生防菌剂对其病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与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进行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7种生防菌对上述两种病菌的抑菌效果较一致,抑菌效果最好的为生防菌株西姆芽孢杆菌JY-1,荧光假单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蜡质芽孢杆菌4种生防菌剂也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的抑菌效果则较差。可选用上述4种防效较好的生防菌剂对猕猴桃黑斑病和白纹羽病进行生物防治,并对JY-1菌株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苜蓿菌核病生防菌及化学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毒力测定法比较11种化学药剂对苜蓿菌核病的抑菌效果,其中45%五氯·福、50%速克灵和55%甲硫·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均能抑制病原菌生长。温室生测表明45%五氯·福防治苜蓿菌核病效果最好,500倍液防效达73.9%。从江苏省句容地区苜蓿根围土壤中分离到415株细菌,采用平皿对峙法从中筛选到3株对菌核病具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代号S1和S2的菌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带超过1.5cm。温室生测菌株S2对苜蓿菌核病的生防效果最好,接种病原菌10d后防效达67.5%,15d后为61.7%。  相似文献   

3.
以10株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菌株为研究材料,对"中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 No.3’)进行接种试验,分别在不同浓度NaCl(3‰和4‰)单盐溶液和NaHCO3∶Na2CO3=9∶1(pH=8和pH=9)混合碱溶液处理下筛选苗期增重明显的高效根瘤菌菌株。结果表明:在盐和碱处理下,不同根瘤菌菌株对中苜3号接种效果差异明显,增重效果均好于对照处理。3‰和4‰盐处理下,菌株17676接种效果最好,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地上部含氮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5.88%和584.81%、142.96%和351.33%、114.46%和119.55%;pH=8碱处理下,菌株17581接种效果最好,而pH=9碱处理下,菌株17675接种效果最好,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地上部含氮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8.88%和191.76%、168.23%和188.34%、124.00%和128.74%。此外,在盐和碱处理下菌株17544和菌株17537也都表现出一定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NDVⅡ系弱毒苗于18胚龄气室接种,试验1组每胚接种NDVⅡ系弱毒苗1头份剂量,试验2组每胚接种NDVⅡ系弱毒苗4头份剂量,试验3组为对照组,不接种疫苗。试验结果表明:出雏率以对照组最好,达92%,试验1组次之,达90%,试验2组最差,出雏率仅有80%;就免疫效果而言,试验2组明显高于试验1组,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试验2组高达86.5%,试验1组只有46%,但前者胚胎死亡率高。因此,对生产而言,接种剂量和方法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芒果镰刀菌病害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开展了4株生防芽孢杆菌对芒果上镰刀菌的平板对峙和分生孢子萌发等室内生物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供试生防菌发酵液对芒果镰刀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FCK抑菌活性最强,最高达66.10%,抑菌带达0.85 cM,菌株5a-9、6c-5次之,菌株6a-3抑菌率最弱;菌株FCK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高抑菌率达56.80%,菌株6a-3次之,菌株6c-5最低;生防菌的发酵灭菌液热稳定性差,高温灭菌后抑菌活性显著下降,对部分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生作用;发酵灭菌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的促生作用强于发酵滤液。本研究表明,供试芽孢杆菌可以作为芒果镰刀菌病害的生防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箭筈豌豆是我国传统肥饲兼用的豆科绿肥作物,有关箭筈豌豆根瘤菌的研究尚属空白。为获得抗逆性强的根瘤菌菌株,在青海主产区采集样本,经分离、鉴定得到61株箭筈豌豆根瘤菌。采用水培回接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5株对宿主结瘤生长促进作用较强的根瘤菌(J1-3-2、J2-6-2、J3-12-1、J4-3-3和J5-5-3)。对该5株根瘤菌进行了离体耐盐性评价,发现菌株J5-5-3最大耐盐极限值在0.9%左右,其他4菌株最大耐盐极限值均在1.2%左右,并且5菌株的耐盐特征呈3个明显不同类型:J3-12-1和J2-6-2耐盐性最强,菌株J1-3-2和J4-3-3居中,菌株J5-5-3最差。进一步采用盆栽方法评价了其中3株(每类型1株)根瘤菌-箭筈豌豆共生体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0.15%NaCl胁迫下接种根瘤菌J5-5-3植株结瘤数最多,在0.30%NaCl胁迫下3种接种处理无显著差异;在0.15%和0.30%NaCl胁迫下,接种J3-12-1共生体株高显著大于对照(P<0.05);在0.15%和0.30%NaCl胁迫下根瘤菌J3-12-1和J5-5-3可显著提高植株干重(P<0.05);J5-5-3在0.15%和0.30%NaCl胁迫下可显著提高植株含氮量并显著提高0.15%NaCl胁迫下的植株吸氮量(P<0.05);J3-12-1显著提高了0.15%NaCl胁迫下的植株吸氮量(P<0.05)。综合来看,J3-12-1和J5-5-3可以作为在盐胁迫下提高箭筈豌豆生物量和含氮量的预选菌株。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水库生态屏障区典型植物群落氮矿化特征以及植物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选取丹江口水库柑橘(Citrus reticulate)和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群丛,采用室内模拟试验(25℃下培养61d),采取单一叶处理、单一根处理和根+叶混合处理,分别测定第1、3、7、14、21、31、41、51、61天的土壤氮矿化量,系统分析添加植物的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1)添加植物后,土壤有机氮矿化表现出3个阶段,1-7d是土壤微生物适应期,7-41d土壤无机氮含量迅速变化,41-61d无机氮含量基本处于平衡;2)对土壤有机氮总矿化量进行方差分析,对同一器官处理,柑橘叶(GL)在整个试验期间均表现为显著(P0.05)高于小飞蓬叶(PL),柑橘根(GR)与小飞蓬根(PR)试验中期和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同种植物间,GL与GR在整个试验期间差异显著,PL与PR除第41天外,试验期间差异显著;3)试验结束时,单一处理仅GL对土壤净氮矿化有促进作用,其它处理无效应,混合处理GL+PL和GL+PR表现促进作用,GR+PL和GR+PR无效应;4)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植物全氮是影响土壤净氮矿化最重要的植物化学性质。总之,植物化学性质对土壤净氮矿化有重要影响,植物间混合处理是否具有激发效应受植物化学性质和培养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青海高海拔自然发酵酸菜为研究对象进行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进行了形态鉴定,产酸性、耐盐性和耐亚硝酸盐的测定及还原牦牛乳发酵实验。结果分离筛选出了6株传代性能良好的乳酸菌B2-1、B2-2、B2-4、J3-4、H4-1、H4-5,均为单球菌;经发酵特性研究发现,在耐盐性生长实验测定中菌株B2-1在Na Cl浓度为5%时,吸光度仍达到8.31,所有菌株吸光度值随着Na Cl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在耐亚硝酸盐性生长实验测定中,6株菌株均具有良好的耐受力,其中菌株J3-4耐受性最好,在NaNO_2浓度为150mg/L下,吸光度达到21.27;菌株B2-1的液体培养基p H值最低为3.59;菌株H4-1、H4-5发酵还原牦牛乳后凝乳状态最好,感观评价分数菌株H4-1最高为32分、菌株B2-1次之为30分,发酵牦牛乳的p H值中菌株B2-1最低为4.27、菌株H4-1的p H值为4.51,发酵牦牛乳持水力菌株H4-1最高达97%,菌株B2-1的持水力为90%。经综合评定菌株B2-1适用于牦牛乳奶酪发酵剂的开发,菌株H4-1适用于牦牛乳酸奶发酵剂的开发,菌株J3-4适用于发酵肉制品和酸菜发酵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高效生物饲料菌株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5株饲料菌株选育出了氮素转化菌S4、纤维素分解菌A408-2、淀粉分解菌C-24、产酸菌XJ、生香菌R-3共5株高效生物饲料菌株,其最佳组合及比例为A408-2∶C-24∶R-3∶S4∶XJ=3∶4∶2∶2∶4,该菌株组合对原料适应性较强,可使高粱秆的纤维素含量降低11.93个百分点,玉米秆的蛋白质含量提高3.82个百分点;接种方式以先接种好氧微生物,再接种厌氧微生物较佳;发酵时间以1周为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分离自箭薚豌豆和玉米根际4株细菌的固氮酶活性、溶磷量及分泌生长素能力,将其制成植物根际接种剂,并结合半固体培养试验测定接种剂对箭薚豌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3-1、J1-15和Y16具备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J1-15的溶磷能力最强,为548.9 mg/L,Y16分泌生长素能力最好,达17.8μg/mL,且菌株Y16具较强固氮能力,J3固氮酶活性为366.51 C2 H4 nmol/(mL·h)。与对照组相比,单一菌株制备的接种剂处理(Y16)可使箭薚豌豆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04.5%和254.1%(P<0.05),复合接种剂处理F(J3-1+J1-15+Y16+J3)使箭薚豌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76.1%和192.3%。综合各指标,复合接种剂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接种剂,处理F(J3-1+J1-15+Y16+J3)可使箭薚豌豆株高、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分别较对照增加29.4%,70.0%,174.0%,194.6%,38.3%。这主要是由于菌种间的互作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木薯渣最佳发酵参数,并考察混菌发酵对木薯渣营养品质的影响。从木霉、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4大类共12株菌中分别筛选出1株发酵效果较好的菌株,以营养改善最佳的菌株为主发酵菌,与其它3株进行不同组合,筛选出最适发酵组合,并考察组合中不同菌种最适接种比例、接种量和菜粕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以及初始p H间交互作用对木薯渣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克发酵原料按黑曲霉-II∶枯草芽孢杆菌-II∶酿酒酵母=3∶2∶1的比例接种2.5×106个微生物(孢子),菜粕添加量为20%,发酵时间4 d,发酵温度35℃,料水比1∶2,初始p H 4效果最好。以最优条件发酵木薯渣,以干物质计算,发酵后木薯渣粗蛋白由10.77%提高到17.92%(P0.05),粗纤维由21.50%降低到16.54%(P0.05)。此外,发酵后产物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酶活分别达到12.31、3.92和3.95 U/g DM。利用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可以显著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木薯渣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对分离自天津地区发病猪场的7株猪链球菌3型菌株(Streptococcus suis type 3,SS 3)进行致病性和耐药特性研究。应用剂量为1.0×10~7、1.0×10~8和1.0×10~9 CFU/只的细菌对小鼠进行致病力研究,用PCR方法检测7株SS 3型菌株的毒力基因mrp、ef、sly、gdh、gapdh、fbps和orf2,并对这7株SS 3型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剂量为1.0×10~9和1.0×10~8 CFU/只时分别有6和3株SS 3型菌株可使小鼠100.0%(5/5)发病死亡,接种剂量1.0×10~7 CFU时仍有1株SS 3型菌株可使80.0%(4/5)小鼠发病死亡,这7株SS 3型菌株对小鼠的致病力依次为R15056R15042=S15030Y12024=Y09011Y13125Y13164。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有3种毒力基因型,R12024、Y13164、R15042和S15030株为gdh、gapdh、fbps和orf2毒力基因阳性,Y13125和R15056株为sly、gdh、gapdh、fbps和orf2毒力基因阳性,Y09011株为gdh、fbps和orf2毒力基因阳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7株SS 3型对头孢喹肟相对最敏感,其次为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但对强力霉素100.0%耐药,且所有菌株均呈现3重以上的耐药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天津地区SS 3型流行特点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为天津地区SS 3型菌株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从南阳地区各养鸡场的发病鸡中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常规方法培养、纯化、镜栓及生理生化鉴定,分离出29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有14株分离株被鉴定出血清型,其中O<,1>4株、O<,2>3株、O<,78>7株,未定型15株,O<,1>、O<,2>,和O<,78>血清型占分离株总数的48.3%.用29株分离菌株接种供试雏鸡后,发病症状及剖检病变均符合大肠杆菌病特征,其中高致病性菌株有13株,中度致病菌株有9株,低致病性菌株有7株,分别占试验菌株总数的44.8%、31.0%、24.2%.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用22种药敏纸片对29株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耐药性相当普遍,仅对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及新霉素等药物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从贵州毕节地区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溶磷菌株,从大豆根瘤中分离根瘤菌株。对分离出的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D/d值)在2.20以上的溶磷菌株分别进行溶磷能力、生长素(IAA)及有机酸分泌能力、产酸产碱性能测定,筛选出优良溶磷菌4株;对分离出的根瘤菌通过大豆试管苗回接及促生效应试验,筛选出高效根瘤菌2株。将筛选出的6株菌经拮抗反应试验后分别按单一溶磷菌接种剂、单一根瘤菌接种剂、溶磷菌+根瘤菌复合接种剂3种处理制备菌悬液,采用盆栽方法分别对大豆和百脉根进行促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单一根瘤接种剂对增加大豆株高无效果外,另外2个处理对大豆株高有提升效果,所有处理对大豆茎粗、生物量、结荚数、荚重、单粒数及单粒重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溶磷菌+根瘤菌复合菌液对大豆株高、茎粗、幼苗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促进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高出21.26%,40.79%,15.88%和42.19%。3个处理对百脉根的第一、二茬株高及地上生物量、全氮、全磷和粗蛋白含量均有明显的提升效应,其中依然是溶磷菌+根瘤菌复合菌液的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高出20.82%,54.88%,106.14%,148.78%,19.34%,61.88%和19.34%,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所筛选的菌株组合能产生良好的促生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5.
海安县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海安县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流行特点和近年来该病增多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另外 ,先后从全县 856只病、死鸡分离出 684株大肠杆菌。对其中 1 67株进行血清分型 ,共分出 2 2个血清型。主要血清型是 :O1 81 8株 ,占定型菌株的 1 0 8% ;O781 7株 ,占定型菌株的 1 0 2 % ;O889株 ,占定型菌株的 5 4% ;O2 8株 ,占定型菌株的 4 8% ;O1 、O1 1 均为 7株 ,各占定型菌株的 4 2 %。此外 ,尚有O3、O5、O7、O9、O1 4、O1 7、O2 3、O2 9、O37、O6 0 、O81 、O87、O1 0 3、O1 1 9、O1 38、O1 54等不常见血清型存在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头孢唑啉、阿米卡星、氨苄西林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6.
潘佳  范燕  李荣  陈利军  胡小文 《草业科学》2016,33(8):1536-1549
本研究结合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对甘农3号(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3)和陇东苜蓿(M.sativacv.Longdong)幼苗生长及结瘤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接种根瘤菌后陇东苜蓿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物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甘农3号接种17767菌株后,生物量、株高、分枝数和叶数分别增长了102%、100%、17%和18%;陇东苜蓿接种17625菌株后,生物量、株高、分枝数和叶数分别增了187%、48%、80%和47%。而在大田条件下,甘农3号接种17650菌株后,生物量和株高分别增长了21%和13%;陇东苜蓿接种17574菌株后,生物量和株高分别增长了348%和70%。盆栽条件下,相比未接种处理,接种6-3、17537、129、17670、17582、17578、17650菌株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陇东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仅接种17578、17582菌株提高了其光合速率。综合盆栽与田间试验,与甘农3号最佳共生匹配的根瘤菌菌株为B2;而与陇东苜蓿最佳共生匹配的根瘤菌菌株为17650。  相似文献   

17.
选用从雷州半岛近岸海域分离鉴定的2株海洋红酵母(胶红酵母J6和黏红酵母J2)作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基胍(NTG)和紫外线(UV)复合诱变,以期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先用NTG处理出发菌株的菌悬液60 min,再用UV照射120 s,且要连续诱变3次;每次复合诱变后的菌悬液经短时间的液体培养后涂布于红酵母琼脂平板培养,从中筛选出一定数量的第1、2和3代突变菌株;将突变菌株接种于红酵母发酵培养基,经培养、离心和烘干,制备出干菌体细胞;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干菌体细胞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并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胶红酵母J6的正向突变率为56.57%(56/99),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3株,第2代2株,第1代1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胶红酵母J6-82,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9.56%;黏红酵母J2的正向突变率为53.01%(44/83),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4株,第2代2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黏红酵母J2-75,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3.64%。本试验采用的NTG和UV 3次复合诱变的方法有利于海洋红酵母的变异及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升,且突变菌株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木聚糖是谷物类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为筛选高效降解半纤维素的菌株,提高粗饲料利用率,本试验采用水解圈法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木聚糖酶的细菌,经鉴定为灰略红链霉菌,命名为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 WL003。该菌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和p H分别为65℃、4.5,于30~55℃处理10 min后,残余酶活不低于80%;于p H 3.5~11.0处理1.5 h,残余酶活仍保持在88%以上;Tween-80可提高木聚糖酶活力,而Cu2+、SDS及β-巯基乙醇则会较强地抑制酶活。该菌株以9%接种量接种至最适发酵培养基,碳源为10%麦秸,氮源为1.41%牛肉膏,0.1%吐温-80,初始p H为6.0,经32℃、180 r/min下培养7 d时,所产木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50.82 U/m L,为优化前2.5倍。菌株WL003对麦秸的粗纤维降解效果最好,对苜蓿草粉的粗纤维降解效果最差。证明从土样分离到的酸性木聚糖酶菌株WL003,在降解饲料粗纤维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选用从雷州半岛近岸海域分离鉴定的2株海洋红酵母(胶红酵母J6和黏红酵母J2)作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基胍(NTG)和紫外线(UV)复合诱变,以期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先用NTG处理出发菌株的菌悬液60min,再用UV照射120s,且要连续诱变3次;每次复合诱变后的菌悬液经短时间的液体培养后涂布于红酵母琼脂平板培养,从中筛选出一定数量的第1、2和3代突变菌株;将突变菌株接种于红酵母发酵培养基,经培养、离心和烘干,制备出干菌体细胞;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干菌体细胞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并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胶红酵母J6的正向突变率为56.57%(56/99),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3株,第2代2株,第1代1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胶红酵母J6-82,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9.56%;黏红酵母J2的正向突变率为53.01%(44/83),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4株,第2代2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黏红酵母J2-75,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3.64%。本试验采用的NTG和UV 3次复合诱变的方法有利于海洋红酵母的变异及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升,且突变菌株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3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内生根瘤菌株(LP3、WLP2和WLG1)为材料,进行抗逆和促生能力研究,并采用试管砂培法对WL168HQ苜蓿(M.sativacv.WL168HQ)进行接种试验,以不含根瘤菌的培养液为对照,分析菌株的共生固氮能力。结果表明,菌株WLP2能耐受除红霉素和庆大霉素外的所有抗生素≥300μg·mL~(-1);能在6%NaCl、pH 5~11和温度8~40℃的环境下生长,对盐、pH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能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分泌IAA能力强。菌株WLG1接种,单株结瘤数、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8.16%、72.35%和122.33%;单株有效根瘤重、根长和单株叶片数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比对照高了6.68%、9.57%和53.59%。综上所述,菌株WLP2对抗生素、盐、pH和温度的抗性以及促生能力较强,菌株WLG1对WL168HQ苜蓿接种效果最佳,共生固氮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