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毛金藻又叫土栖藻,是金藻门类的一种单细胞藻,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容易引起疾病的一种藻类。该藻可在水体中释放大量鱼毒素、细胞毒素、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发生时一般在冬季和春秋季,此时水质指标基本与鱼类正常生长时水质指标一样,因此很难预防,在发病时也很难从水质指标上来判断。发病的这些塘口的水体属于盐碱地水体,水体中含有大量钙、钠离子,这些离子与鱼毒素形成具有活力的复合物,引起鱼类中毒,尤其三毛金藻作为一种有害藻  相似文献   

2.
米氏凯伦藻对海洋生物致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已成为我国海域主要的有毒赤潮藻。仅2012年在我国浙江和福建海域就连续爆发了12起米氏凯伦藻赤潮,造成大量养殖鲍死亡,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人民币。本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外最新报道,探讨了米氏凯伦藻赤潮对各类海洋生物,主要包括海洋浮游动物、贝类、鱼类以及哺乳类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溶血毒素是米氏凯伦藻赤潮引发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直接接触活的米氏凯伦藻细胞是导致浮游动物死亡的主要途径;米氏凯伦藻产生的溶血毒素和鱼毒素,可溶解鱼类的鳃组织,从而造成鱼类死亡。然而,关于米氏凯伦藻产生的溶血毒素是否会在贝类体内累积、在贝类体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米氏凯伦藻赤潮对鲍鱼死亡的致死途径与致死机制、溶血毒素在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改变、这些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与综合作用等问题还不了解,这些问题亟待深入的研究。米氏凯伦藻溶血毒素的研究报道还处于起步阶段,毒素以何种方式导致红细胞破裂、不同红细胞膜上组分的差异和毒素的溶血活性是否存在对应关系等问题也都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颗粒饲料的大量应用、鱼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精养池塘富营养化程度日趋加剧,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藻类细胞破裂释放藻毒素,一方面影响鱼类的健康养殖,另一方面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池塘中藻毒素属水华藻毒素,主要有多肽肝毒素、生物碱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等。对藻毒素处理方法有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4.
正蓝藻俗称"水华",大规模的蓝藻暴发被称为"绿潮"。蓝藻能释放生物毒素类次级代谢物,含一定浓度藻毒素的水体会使鱼卵变异及生长异常,蓝藻水华暴发也常使大量水生生物死亡。鱼、虾、蟹、贝和浮游动物等积累的藻毒素有可能通过食物链的累积效应而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蓝藻对水环境也可能产生影响,藻体死亡时还会散发恶臭,严重破坏景观。  相似文献   

5.
贝类毒素是海洋生物毒素中的一大类群,是海洋中的有毒藻类和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贝类和鱼类摄食有毒藻类和微生物后,毒素就在贝类或鱼类体内累积,所以贝类毒素有时又叫藻毒素或鱼毒素.……  相似文献   

6.
鱼、贝等海洋生物通过对赤潮毒素的富集作用产生贝毒,人误食了这些含有赤潮藻毒素的鱼类和贝类后则有可能中毒甚至死亡,麻痹性毒素(PSP)和腹泻性毒素(DSP)是其中重要的两种赤潮毒素,他们毒性大、作用强,严重威胁着人类以及海洋生物的生命安全。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两种贝毒的化学性质、致毒机理以及毒性,并对当前常用的几种检测技术进行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7.
1990年春夏之交,在沁阳市鱼种场的成鱼池中见到一种红褐色(酷似铁锈色)水华。1986年,该场曾用硫酸铜在亲鱼池药杀藻体,造成二百多尾鲢,鳙及草鱼死亡。几年来,这种水华一直威胁着鱼类的生存。为探明这种水华,从当年5月份起对形成这种水华的红褐色裸藻(Euglena sp.)的形态构造,生物学性、水华特征、生态条件、变化规律及其与鱼类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大约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有毒的赤潮藻中的“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在贝类和鱼类的身体里累积,人类误食以后轻则中毒,重则死亡。贝毒素问题是目前贝类食用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2010一ll—15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鱼类养殖过程中,4~10月的高温期是鱼类病害的高发期,主要流行病是出血病、肝胆肾病及并发症和寄生虫疾病。我们在日常防治疾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久治不愈的情况,甚者出现用什么药都没效果的情况,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调查研究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藻毒素慢性或急性中毒而引起的鱼类死亡。何为藻毒素?藻毒素是指水体的某些藻类在繁殖过程中或即将死亡时释放出的羟胺类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和哺乳动物都有潜在的毒性,藻毒素主要包括肝毒素和神经毒素。  相似文献   

10.
正三毛金藻是一种广盐性藻类。在秋、冬、春的低温季节,在高盐、高p H的养殖池塘中,由于其他藻类繁殖缓慢、数量较少,三毛金藻则大量繁殖并成水中优势藻。三毛金藻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会分泌溶血素和鱼毒素,能够引起鱼中毒,中毒严重或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养殖鱼类大量死亡。一、养殖案例1.基本情况和诊断利津县汀罗镇养殖池塘,为当年春天新挖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