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祥云县下庄乡大仓村社员李国兴,1989年向村公所承包了800亩荒山,为尽快完成承包荒山科学造林的任务,他和全家人商量后,把多年积蓄的35000元用于购买化肥,建管护设施等。到1990年,两年共栽下桉树苗11万株,成活10.4万株。经林业部门验收,工程造林全部合格。李国兴决心在5年内完成800亩荒山造林任务。当问起他咋舍得下这么大本钱时,他  相似文献   

2.
地处山区的祥云县下庄乡大仓村公所,于1987年把荒山承包给有经营能力的农户种植,承包经营期为30年,要求在5年内植造完承包面积,限期内未植造则予以收回。“四旁”植树也统一纳入承包,谁造谁有。这样,大大调动了有经营能力农户的积极性,纷纷向村公所提出承包。他们舍得投资,舍得花力气,全村造林一年比一年搞得好。从1987年  相似文献   

3.
一个美丽的传说:名叫珙桐的树神,是一位勤劳、漂亮的农家女。她一年四季在荒山秃岭上奔忙,播种植苗造林,使天下万木峥嵘,林海苍茫无边,生机盎然 在钟山县望高镇寨脚塘村,就有一位类似珙桐的农家女,她就是26岁的村办林果场场长,出席1995年“五一”自治区劳模表彰大会的造林能手李胜花。 1990年,钟山县掀起了造林种果,消灭宜林荒山的热潮。李胜花和家里的人经过一番实际调查,决定把位于姑婆山南麓的一大片荒山全部承包下来造林种果。她的想法和计划立即得到镇政府和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当年春年刚过,她就一边积极筹集资金,一边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参与开发荒山,并与村公所签订  相似文献   

4.
由于飞机播种造林具有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尤其是在荒山面积大、劳力少的深山区,是加快荒山绿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县宜林荒山尚有一百多万亩,如果只靠人工造林,1985年绿化荒山是有问题的。为此,自1976年开始,采用飞机播种的方法,连续三年,取得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莲花山位于苍梧县石桥乡寒水村与沙头乡中平村的交界处,原属荒山。1959年12月12日苍梧县人民委员会把山场划给县办国营白南林场。1965年3月20日县林业局与寒水公社(现寒水村公所)订立《国社合作造林协议书》,建立了莲花山林场。  相似文献   

6.
龙纳村位于融安县板榄乡北部,是个山区林业村,全村有11个自然屯,390户,共1867人,土地总面积53045亩,其中林业用地41750亩,占总面积的78.71%。 两年前,该村还有宜林荒山8400余亩,是全乡荒山大户村之一。要实现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1993年全面完成造林灭荒的决定,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如何解决这个大问题,1991年冬,村公所班子在原乡政府分管领导的指导下,通过十多天深入村、屯农户的调查了解,发现原造林步子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对党的林业方针、政策理解不透彻,思想有顾虑;二是荒山面积大,农民  相似文献   

7.
人活七十古来稀。古稀老人理应享受 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生活。而十八位老人, 却不顾年老体弱,偏偏与荒山较上了劲。 这是发生在平泉县杨树岭镇狮子庙村 的故事。 狮子庙村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靠矿山富裕起来的小山村。由于绝大多数 青壮年劳力在煤矿上班,致使村里1200亩 荒山多年未能绿化。去年8月份,平泉县林 业局和杨树岭镇政府技术人员到村里动员 群众治山造林,67岁的退休村支书苏耀生  相似文献   

8.
<正>老王沟村是河南省禹州市城西北40公里外的偏僻小山村,这里山高地少,土地瘠薄。虽然,村里乃至乡里都曾在这里组织过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动,但结果仍是荒山一片。年逾5旬的老王沟村村民张建章,是当地闻名的农民自主创业致富带头人。他觉得事业成功了,家庭富裕了,还应当为家乡作点贡献。在总结村里历次造林失败的经验教训后,张建章决定投资承包荒山造林,他要圆全村人多年的荒山绿化梦。2003年春节刚过,张建章的荒山  相似文献   

9.
尼勤克县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鼓励农民在荒山、荒滩、荒地上植树造林育苗,到去年底全县已有320个林业体专业户、重点户从事开发性林业生产。 该县的具体作法有三条。第一,凡愿在荒山荒滩宜林地上造林、育苗的,各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给划出地块,实行谁造谁有,子女可以继承,如以后不愿经营,可以折  相似文献   

10.
刘宝同是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九大渠分场从事养殖、种植和护林为一体的生产工人。受周边村民靠养畜能致富的影响,2001年,刘宝同用自己仅有的积蓄购买了30只普通小山羊羔,从此开始了搞养殖。2005年根据他的饲喂条件和经营管理情况。九大渠分场将他列为全场规模养殖户,并借给他5000元,解决了他发展养殖业的燃眉之急。到2006年底,刘宝同的白绒山羊存栏数达到130只,仅此一项纯收入达到18000元。年终他被造林总场评为全场“种养业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11.
楚雄州位于滇中地区,有宜林荒山一千九百八十万亩,为加速荒山绿化造林,从1965年开始在永仁县麦拉播区采用飞机播种造林,造林树种为云南松,部分播区混播30%的思茅松,到一九七三年止,先后四次在该州七个县34个播区进行过飞机造林,总面积二百七十四万亩,再次重播播区8个,总面积六十八万三千  相似文献   

12.
在江西省永丰县,有一位退休二十年,植树百余亩的老党员他就是原水丰县水电局副局长仇贵贤,他在退休后,回到老家沿陂乡禾岭山区,天天上山开荒造林,20年来共绿化荒山110余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980年,为永丰水电建设艰苦奋斗了30个春秋的仇贵贤退休了,享受副县级待遇。退休后,仇老本可在县城治病休养、安度晚年。但他一贯热爱劳动,过不惯清闲生活,此时考虑到家乡有大片荒山没有开发,村民还很穷。因此,留在县城闲坐不如回乡和村民们一起开荒造林、绿化致富。这样既可造福后代为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树种选择及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作为与退耕还林的配套工程,由于大多数造林地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基本无灌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年年造林不见林,造林任务难以完成。各工程县组织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仍难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荒山造林工程国家补助资金少,因此选择一种既经济又有效果的造林方法,成为本课题的技术关键。2004年,该所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立项,试验研究我州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技术,重点解决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困难问题,在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造林方式、造林模式方面作试验研究,总结和分析出该州荒山荒地造林技术,加快工程造林进度,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荒山荒地三大效益发挥。现将造林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建水县现有宜林荒山一百零二万亩,在林业『三定』和『两山』中将宜林荒山划归群众作自留山的有四十六万多亩,集体宜林荒山还有五十四万多亩。近几年来群众造林方式多种多样,现将值得推广的造林方式介绍如下: 一、联合体造林。即一户或几户人家联合起来,向集体订立合同,承包荒山造林。承包期一般在二十年以上,将来林木有收入时,进行『一九』或『二八』分成;小头归集体,大头归造林者。这种造林方式可充分发挥有造林积极性的人尽快为绿化事业作出贡献。如普雄区纸厂乡上纸厂村吴庆富等六户组成的联合体,一九八五年向村委会承包荒山一千亩,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保质保量栽下华山松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在泅水县进行荒山直播造林试验,通过试验证明,荒山直播造林是瘠薄荒山造林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提高荒山造林的成功率,节省投资.建议在交通不便的深山、远山采用此方法造林.  相似文献   

16.
博白县有宜林山岭面积19.2万公顷,到1989年还有荒山6.67万公顷,是自治区百万亩荒山大户县之一。县林业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依靠各行各业和全体林农的共同努力,大力推广工程林建设,以工程造林为骨干带动面上造林,通过兴办联营林场形式,妥善地解决了工程造林的林地来  相似文献   

17.
永泰县红星乡尧祥村位于海拔640米的黄土高坡区,这里土地贫瘠,村民们大多以出外打工为生,农业收入极少,土地承包前村民很穷,1988年黄土坡造林前该村人均收入428元,近几年开始造林,收入逐年增加。但这里的农村妇女仍以家务为主,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该村妇代会主任郑雪娇听到县里发出绿化一切荒山的  相似文献   

18.
贵在实干     
造林绿化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必须有务实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才能取得成效。我省平原绿化之所以能取得国内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实干精神;信阳地区提前一年率先基本消灭宜林荒山,靠的也是这种实干精神。相反,一些县、市连年完不成造林绿化任务,缺乏的就是这种实干精神。 省绿委第十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之后,全省各地都在贯彻落实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业》2012,(22):47-47
自2008年以来.山东省平阴县荒山绿化开始实施工程造林.4年共绿化荒山近26,000亩,栽植侧柏、花椒和黄栌苗木520万株。工程造林是指有造林规划、有专项造林资金、有监理.并成立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贷款造林始于60年代,其目的是恢复森林资源和为当地村民提供薪材、饲料,方式是当地村民参加造林。从70年代中期开始,在印度政府财政支持下,全国开展了较大规模的造林活动;到80年代,印度各邦的造林费用以世界银行的贷款为主,还有一些国际组织的援助;自90年代以来,主要靠日本的海外经济协力基金(OFCF)提供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