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14,(9):43-43
农业部考虑建立包含良种繁育、产品质量控制在内系列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用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部将构建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从产地环境控制、良种繁育、产品质量控制、生产加工、检验检测等环节将相关标准进行集成与转化。另外,制定通俗易懂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质量管理手册,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的基石。近年来,安阳市在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在体系建设、质量监测、执法监管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推动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跨越。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沂水县农业局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很抓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生产基地技术指导、管理,农产品加工的监督,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等四项措施,全力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的基石.近年来,安阳市在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在体系建设、质量监测、执法监管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推动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近几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农业、质检等部门紧紧围绕全市农业标准化“十五”发展目标,以无公害(有机、绿色)稻米、蔬菜、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规范农业生产、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有效措施,也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新时期、新阶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前提,以农业标准化为重点,以农产品质量认证与实施农业品牌化发展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农产品  相似文献   

7.
冯颖颉 《中国农垦》2012,(10):35-37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信息技术运用、网络系统建设、规章制度制定、规范操作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等多个环节,涉及生产经营企业、技术支撑单位和省、部多个层级。农业标准化是农垦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的重要基础。2009年以来,大兴安岭农垦巴彦农场将农业标准化与追溯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申请创建追溯单位为目标,强化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强追溯体系基础性建设,切实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潜江市整体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取得的成效,包括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社会化发展情况等,总结了整体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做法,以期对县域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整体推进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我们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基础上.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强化农业行政执法,整顿规范农资市场.加快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使我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和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行动目标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业标准化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升级拓展、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农产品品牌创建等6项工作,推进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农业生产与经营过程的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农产品市场运行的现代化和农产品营销的品牌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为抓手,着力营造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建设新氛围。该市于2002年3月组建了农产品质量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管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基本建设和  相似文献   

12.
1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们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政府公信力的关键。近年来,我省以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监督检测为手段,以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为目标,落实关键措施,强化工作责任,使农产品质量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水平。蔬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落实"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精神,尽快实现省八届二次会议"关于在全省建设农业标准体系、农业监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推广应用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等六大体系"奋斗目标,拟在全省建立主要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吉林农业》2015,(3):40
<正>2015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农业部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发展安全型农业,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为方向,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设,做好监测、预警和应  相似文献   

15.
韩英 《新农业》2013,(9):55-56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简称"三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抓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丹东市依托优势特色产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建立农业标准体系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要依托,以建设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为重点,以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为手段,以强化农业生产全程监督管理为保证,积极创建和着力打造"三品"品牌。  相似文献   

16.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农业标准化要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检验检测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实行全程监管。要求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完善标准体系,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基地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河南农业》2006,(5):9-11
(十五)抓好农业综合配套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要加快农业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尽快形成我省名特优农产品标准体系。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力度,2006年要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0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0个。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芾区建设。为完善全省“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2006年要新建20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要建立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用信息技术实时掌握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指导农民科学生产和适时采收。要认真总结和推广郑州、漯河两市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准入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的成就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的基石。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代代农业工作者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在法律法规、管理机制、体系建设、执法监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推动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9.
推进基地建设 近年来.江苏省以抓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做大、做强了农产品品牌。泗洪县近年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相关配套技术标准体系,按照统一的农(畜、水)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来规范生产与经营.通过农产品认证.实施标准化生产.打响了200多个农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琼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现状,列举了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高、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到位、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市场准入制度未建立等存在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强化法律宣传、依法生产经营、加大处罚力度,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设,构建琼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长效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