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威市凉州区张义灌区位于凉州区东南部祁连山高寒、半干旱气候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为了加快灌区发展,需要从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全民参与的局面;建管结合,明确责任主体;统筹兼顾、科学布置、合理用水;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务实基础设施;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工程设施等七方面考虑,增强“造血”功能,服务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地处武威盆地中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为了加快灌区发展,需要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水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工程建设进程,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积极建立多元化机制;大力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强化水管体制改革,加快农田水利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为加强灌溉设施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人饮工程、计量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及水资源的合理管理,积极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53个(其中:一类协会5个,二类协会21个,三类协会27个)。解决了多年来农村水利管理"主体"缺位,责任、权利、义务界定不清,效率和效益发挥不理想的问题,提高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节约用水,实现了灌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灌区水利工程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需要对各类施工资源进行协调,使施工效率和质量兼具,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和价值。本文结合灌区工程概况,简要分析了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凉州区杂木灌区属国家大型自流灌区,灌溉面积2.72万hm^2,按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总体框架,治理后杂木灌区总灌溉规模调整为2.30万hm^2。作为无库调蓄的半干旱性灌区,水资源匮乏,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确保已建工程安全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挥、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凉州区清源灌区水利工程及水资源管理现状介绍,阐述了灌区水资源管理及水量计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介绍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灌区水利工程及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灌区水资源管理及水量计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了武威市凉州区清源灌区盐碱地土壤特点的基础上,对灌区盐碱地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灌区盐碱地治理措施。在采取水利工程措施的同时,采用一些配套的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及化学措施等进行改良,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为清源灌区盐碱地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了武威市凉州区清源灌区盐碱地土壤特点的基础上,对灌区盐碱地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灌区盐碱地治理措施。在采取水利工程措施的同时,采用一些配套的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及化学措施等进行改良,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为清源灌区盐碱地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忠德 《乡村科技》2023,(5):151-154
随着国家节水行动的不断深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已成为一种常态。在此背景下,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杂木灌区在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因此,基于其水利工程建设成效,以及落实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做法,分析其存在的工程型缺水、灌区量水设施建设不完善、工程管护机制落实不强等问题,并提出加快工程建设实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坚持建管并重、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强化水费计收、保障灌区运行管理,强化水资源调度与管理、促进国家节水行动等对策,以期补齐当地水利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的短板弱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与调整,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投入,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升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灌区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优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使用需求。本文旨在从汉中市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入手,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究实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途径,以期提升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2.
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地处武威盆地中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开展节水改造工程是实现流域地下水开采限量指标、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必备工程措施缓解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凉州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降水量158.4mm,年蒸发量2021mm,因此凉州区于上世纪60-70年代建设了永昌灌区,配合其他三大灌区极大程度解决了全区水利问题,但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的不断,再加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政策的颁布,因此在凉州区开展灌区续建工作,以节水灌溉新技术为支撑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将以凉州区灌区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为例探讨此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策略与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钱桂花 《甘肃农业》2014,(22):103-104
加强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保证灌区水利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是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通过分析研究黄羊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做法和对策,对其它灌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对灌区水利工程越来越重视,灌区水利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灌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进行了几点分析,讨论目前灌区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不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要点和如何进行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甘肃省凉州区西营河灌区为研究对象,对该灌区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灌区供给侧供水改革、灌溉方式、灌溉制度和高效节水区域供水管理方面提出了破解山水灌区供用水"瓶颈"和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灌区水利工程设施配套的不断完善和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入,灌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提高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维护方式、运行机制入手进行探讨,为实现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化、管理的规范化以及促进灌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水利工程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高潮,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为保障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1、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1.1费用较紧。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凉州灌区节水效率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甘肃省凉州区的灌区耕地作为评价对象,应用 GIS 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借助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灌区节水效率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通过计算评价指数,按照累积曲线法确定了凉州区灌区节水效率分级方案。结果表明,高效节水区 IFI综合值为0.700036~0.922291,潜能节水区IFI综合值为0.627345~0.699466。通过系统计算,影响节水效率的指标因子的权重大小依次为灌溉保证率、坡度、灌溉模数、有机质、障碍层厚度、有效磷、熟化层厚度、耕层厚度。整个灌区高效节水区面积略大于潜能节水区面积。在灌区行政层面上,高效节水区面积较大的是西营灌区、永昌灌区、杂木灌区,潜能节水区域面积较大的是黄羊灌区。同时定量划分了灌区不同节水效率分区面积,生成了凉州区灌区耕地节水效率适宜性分区图。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的效率关系到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灌区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环节,对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重视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