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种内及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用竞争强度来指证竞争的激烈程度,结果表明:混交林中对象木青钱柳的种内、种间以及与整个林分的竞争强度均随径级的增大而减少,各径级的种内竞争强度远大于种间竞争强度 种内、种间以及整个林分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服从幂函数CI=AD-B关系,用此模型来预测各径级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拟合效果良好,当对象木胸径DHB≥26cm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该研究为混交林的培育提供了适用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木荷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浙江天台山常绿阔叶林常见种木荷的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所受到的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木荷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甜槠间的竞争弱。木荷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甜楮>木荷种内>马尾松>短柄>虎皮楠>尾叶冬青>珍珠栗。竞争木对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大小服从幂函数关系,并可模拟和预测木荷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从预测结果可知,当木荷胸径达到20cm后,竞争强度变得很小,且变化幅度不大。竞争强度和对象木的胸径大小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5参14  相似文献   

3.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栎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数据,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地研究了桂林岩溶石山建群种青冈栎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青冈栎所受到的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明显较种间竞争剧烈.青冈栎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青冈栎>石山樟>亮叶槭>圆叶乌桕>光叶海桐>翅荚香槐>梧桐>黄连木>铁屎米>粗康柴.整个林分以及青冈栎种内对对象木的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的关系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而伴生树种对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的关系近似服从对数函数关系,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云南榧树竞争关系和动态规律,在其群落样地踏勘的基础上,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对云南榧树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云南榧树的种间竞争存在着差异,云南榧树受到种间竞争强度由大到小顺序为:川滇高山栎、胡桃、飞蛾槭、栗等。云南榧树的种内竞争强度与种间竞争强度的总和大致相同,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之间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胸径大于10 cm受到的竞争压力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幅度不明显,利用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云南榧树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5.
杉木—千年桐人工混交林种内种间竞争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闽北地区3-5年生杉木—千年桐混交林及杉木纯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杉桐混交林的竞争强度均高于同龄纯林,随林龄增长,竞争强度逐渐减弱。杉桐混交林中以杉木之间的种内竞争为主导。无论纯林还是混交林,对象木受到的竞争强度基本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杉木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与杉木种内、杉桐种间的竞争强度呈幂函数关系,其胸径大小与竞争强度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预测结果可知,当杉木胸径达到30 cm后,林分竞争强度趋缓。  相似文献   

6.
红楠天然林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分析了建阳小湖乡葛墩村的红楠天然林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林木径级的变大,红楠受到的竞争强度逐渐变小,红楠的种内竞争强度与伴生树种细叶青冈比较而言更弱。红楠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细叶青冈>红楠种内>拟赤杨>枫香>木荷。竞争指数与红楠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之间服从幂函数关系,并可模拟和预测红楠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从预测结果可知,当红楠胸径达到15cm后,竞争强度明显变小,且变幅较小。红楠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与竞争强度之间成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桫椤群落的种内种间竞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调查资料,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的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随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种内竞争较种间竞争强;桫椤与竞争木的种间竞争强度依次为:在群体水平上是桫椤>杉木>灯台树>大头茶>贵州琼楠>粗糠柴>黄栌>香桦>小果冬青>油桐;在个体水平上是黄栌>赤杨叶>大头茶>马尾松>灯台树>杨梅>桫椤>盐肤木>棕榈>柃木>毛桐。生态习性相近的种为灯台树、柃木、贵州琼楠。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调查资料,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的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随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种内竞争较种间竞争强;桫椤与竞争木的种间竞争强度依次为:在群体水平上是桫椤>杉木>灯台树>大头茶>贵州琼楠>粗糠柴>黄栌>香桦>小果冬青>油桐:在个体水平上是黄栌>赤杨叶>大头茶>马尾松>灯台树>杨梅>桫椤>盐肤木>棕榈>柃木>毛桐.生态习性相近的种为灯台树、柃木、贵州琼楠.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张跃西(1993)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北岸堤的白蜡林进行了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白蜡树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强度顺序为:白蜡-白蜡〉白蜡-柳树。竞争强度和对象木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当白蜡胸径达到40cm以上时,竞争强度几乎没有变化,所得的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预测白蜡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表明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能有效地确定竞争木范围,较好地反应白蜡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青海云杉群落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以青海云杉为优势种的3种群落内青海云杉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内竞争较之与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竞争木对对象木(青海云杉)的竞争强度(CI)与对象木的个体大小(D)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即竞争强度随对象木个体的增大而减小;利用该模型预测了青海云杉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11.
棉蚜种内竞争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蚜在每株接种2,4,8,16,32头等不同初始密度情况下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实验观察,并对有翅蚜的数量动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棉蚜增殖速度有随初始接种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而且随着繁殖时间的增加而加强趋势。在接种2周后,有翅蚜占总蚜量的比例在接种密度为8头/株时达到最高,之后开始迁飞,但到接种3周后,最高比例出现在接种密度为16头/株,说明有翅蚜的产生与迁飞不但受种群密度的影响,且受其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国内林木竞争研究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从竞争指数选择、竞争木确定以及竞争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分析各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丛植菌根(AM)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的共生体。种间竞争是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可利用性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相互竞争效应。二者均是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因而探究AM真菌和植物种间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揭示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构组成以及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丛枝菌根真菌为中心,在探讨AM真菌与植物互作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对AM真菌与植物群落的排除效应和共存效应的机理分析,探究AM真菌对植物种间竞争的影响,同时对AM真菌与种间竞争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天然更新檫木林竞争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对4种竞争指标的比较筛选,以Hegyi单木竞争指标地天然更新的檫木林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檫木种内竞争强度随胸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间竞争强度大于种内竞争强度,竞争强度与檫木胸径之间存在显的双曲线非线性回归关系,天然更新檫木林竞争规律的研究不仅具有生态学价值,同时还可以为檫木母树林营造以及阔叶林天然更新技术完善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天山云杉种群种内竞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天山云杉种内竞争强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天山云杉胸高直径达到18~22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部分指数随着龄级的变化呈现类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北京山区天然侧柏林种内竞争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对锥峰山林场天然侧柏种内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典型人工侧柏林种内竞争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侧柏群落中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5m;天然侧柏的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从模型预测结果可知当侧柏胸径达20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与天然侧柏林相比,人工侧柏林的种内竞争强度较小,群落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7.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和保护价值的树种。本文研究了安徽省皇藏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檀种群的年龄结构,并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研究该地区青檀的种内、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皇藏峪自然保护区青檀种内、种间竞争关系最合适的样圆半径为8m。保护区青檀种间竞争指数占青檀所受总竞争指数的71.79%,种内竞争指数占28.21%,该地区青檀所受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种间;不同竞争木的竞争指数表明:使青檀受压的主要植物是栓皮栎和黄连木。受压最大的青檀是胸径在2~5cm的小树,而随着青檀径级的增大,植株所受竞争强度逐渐减小,竞争强度与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根据幂函数模型预测,在青檀胸径达15cm之前,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此后,竞争压力变小。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利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模型。对浙江省临安市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的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保护区内145株枫香对象木以及614株竞争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枫香的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少: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枫香〉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山合欢Albizziamacrophylla〉麻栎pwrcw0cutissim0〉白栎Querc~sfa~ri〉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短尾柯Lithocarpusbrevicaudatus〉锥栗Castaneahenr3d〉化香Platv-caryastrobilacea〉小叶栎Quercu~chenii〉紫楠Phoebesheareri〉檀木Loropetalumchinense〉粗糠柴Mallotusphilip.pinensis〉木荷Schimasuperba〉黄连木Pistaci。chinensis〉山矾SymplocossMmunti口等。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且当枫香胸高直径达到30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得很小。利用模型预测了枫香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说明Hegyi的单木竞争模型可以为种内、种间竞争指数提供可适应的数量指标。图1表5参15  相似文献   

19.
利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广东的区域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广东区域竞争优势培育的重点措施,包括选择核心产业,培育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和相关支撑产业,以及制定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