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猪肾段动脉与肾段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37例猪肾动脉分支的观察,发现猪肾动脉较恒定地发出5支肾段动脉,即前内侧、前背侧、前腹侧、中间腹侧及后侧肾段动脉。相应的分布区即为具同名肾段。前内侧肾段位于肾门前内侧,前背侧肾段位于肾前侧半的背侧部,前腹侧肾段位于肾前侧半的腹侧部,中间腹侧肾段分布区呈狭长带形,位于肾腹侧中间处后侧,而后侧肾段分布区很广,可分为背、腹侧两个亚段。  相似文献   

2.
猪肾动脉分支多为二支型,偶见三支型,在二支型中多数是前后干型,少数是背腹干型,在前后干型中,一般由前干发出前背侧肾段动脉和前腹侧肾段动脉,后干发出后背侧肾段动脉和后腹侧肾段动脉,在背腹干型中,一般由背干发出背前侧肾段动脉和背后侧肾段动脉,由腹干发出腹前侧肾段动脉和腹后侧肾段动脉,三支型又可分为背腹三支型和前后三支型两种,前者肾动脉分支为背前干,背后干和腹干,后者分为前干,后干和中间腹侧干,在曳的各动脉分支中未见与肾表面明显平行的动脉。  相似文献   

3.
山羊肾,肾段动脉及肾段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羊肾为表面平滑单乳头肾,偶见双乳头型,其肾盂中央部呈纵向向外侧拱突,横向略凹的长条形,位于四周与之延接的肾盂隐窝略呈新月形。肾盂隐窝的数量因个体而略有差异,常见11~14个。山羊肾动脉入肾后分为肾,腹二千,背干分出前背侧肾段动脉,中间背侧肾段动脉,后背侧肾段动脉,腹干分出前腹侧肾段动脉和后腹侧肾段动脉,其分布区为同名肾段,此外,对平滑单乳头肾的分类,肾动脉分支之间的吻合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试验应用血管铸型方法,对14枚(左肾7枚,右肾7枚)绵羊肾动脉分支分布做了研究。肾动脉在进入肾门前有两种分支形式:前后干型和背腹干型,后者占主要。背腹干分布形式的肾脏,背干在进入肾窦内分为一前支和一后支,由前支和后支发出肾脏背部各肾段动脉。腹干不分支而直接发出肾脏腹部各肾段动脉。各肾段动脉之间未见有吻合支。绵羊肾脏不论肾动脉是前后干型还是背腹干型,肾段动脉的数目均为7。肾段动脉分布的区域即为肾段,所以与之相应的肾段也有7个。  相似文献   

5.
应用大体解剖学和血管铸型方法,研究了12峰双峰驼肾动脉的分支分布。结果显示,肾脏的肾动脉在进入肾门之前均分成一背干和一腹干,在肾窦内,背干分为一前支,再由前、后支分别发出背部贤脏的各肾段动脉。腹干不分前、后支,而由主干直接发出腹部肾脏的各肾段动脉。不仅各肾段动脉之间未见吻合,背干及其分支与腹干及其分支之间也无吻合。左肾肾段动脉共13条,右肾肾段动脉12条。表明,双峰驼不仅左、右肾的肾动脉与肾段动脉不尽相同,各肾的背部和腹部的动脉供应也存在差异。肾动脉的背干和腹干是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6.
在光镜下,从额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观察了用Nissl法和Golgi-Cox法染色的奶山羊脑干连续切片,对疑后核、疑核和面后核的形态及构筑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一、奶山羊疑后核的形态与构筑与Taber(1961)所述猫的及Breazile(1967)所述家猪的近似;其在延髓内所占的位置相当于脊髓中间外侧细胞柱。 二、奶山羊的疑核可分为一内侧部和一外侧部。内侧部为一不规则的纵细胞柱,相当于Taber(1961)所述猫的疑核;但其中点细胞稀少,因而内侧部又可分为咀侧段和尾侧段。外侧部从外侧、背侧和腹侧将内侧部及面后核包围,因而其全长呈一不封闭的圆筒状,缺口在内侧,这种结构是猫、大鼠等动物所不具备的。 三、奶山羊面后核的位置与猫的相似(Taber 1961),但细胞排列较猫的密集。  相似文献   

7.
牛的肾段动脉和肾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肾实质的肾段由各肾段动脉供应血液,因肾段动脉之间无吻合支,故不存在段间的侧副循环,当某一肾段动脉阻塞,势必造成该肾段的血循障碍,从而引起肾坏死。在有关人体解的剖的著作中对肾段动脉与肾段已有明确的阐述,但在兽医解剖界尚未见论及,连兽医国际解剖学名记词(N.A,)尚无肾段(Segmenat renalia)的名词。我对13只黄牛肾的血管及输尿管道的铸型标本进行了观察,初步将牛的肾段动脉分为七支,它们是  相似文献   

8.
北京鸭胃迷走传出神经纤维的起源——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0%的HRP分点注入北京鸭的胃壁,逆行追踪了到胃壁去的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源。结果表明: 一、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是北京鸭胃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唯一起始核。 二、将HRP注入鸭胃各区后,在延髓两侧的迷走神经背核内的标记细胞基本是对称的,不存在一侧优势。 三、迷走神经背核不仅发出纤维支配内脏上皮腺体,而且发出到内脏平滑肌的纤维。 四、支配前胃的迷走运动节前纤维主要来自延髓的前中区与前区的迷走神经背核的中间亚核及腹侧亚核。支配肌胃背、腹侧厚肌的迷走节前神经元集中在开张区的迷走神经背核的背侧亚核。而肌胃的背、腹侧薄肌的节前纤维来自延髓的四个区,在闭合区与开张区主要分布在背侧亚核,在前中区分布在三个亚核,在前区全部分布在腹侧亚核。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脉铸型和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了犬肾动脉 38例 ,脾动脉 30例。结果表明 :(1)犬肾动脉入肾前分为背干和腹干 ,由它们发出 2~ 6支肾段动脉 ,其分布区即为同名肾段。 (2 )犬肾段动脉有 5种分支类型 ,变异较大 ,但具有高度的对称性。 (3)犬脾动脉的分支均为双分支型 ,即分为脾上叶动脉和脾下叶动脉 ,将犬的脾脏分为 4个脾段 ,每 1个脾段由同名脾段动脉供应血液。 (4 ) 2 5例各脾段动脉之间无吻合支存在 ,称为“无血管区”;5例存在着少量吻合支 ,可称为“少血管区”。  相似文献   

10.
王亚丽  崔燕  王继 《畜牧兽医学报》2020,51(10):2584-2589
旨在探讨牦牛(Bos grunniens)肾集合系统的解剖结构。运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铸型技术,制作24个牦牛肾集合系统标本,通过观察标本,记录肾集合系统的解剖特点。结果显示:肾盂在所有标本中都存在,根据输尿管近端有无扩张分为两种类型:扩张型肾盂和未扩张型肾盂,后者更多见(58.3%)。集合系统中有前、后两个肾大盏,肾小盏通过漏斗状结构与肾大盏相连,一个漏斗状结构连接1~5个肾小盏。牦牛肾集合系统前后区域肾小盏数量差异显著(P<0.01),其中,后部肾小盏数量比前部多。根据肾前后区域和中间区域尿液收集引流特点,将牦牛肾集合系统分为两种类型:A型和B型。肾中间区域肾实质尿液的收集和引流依赖前、后肾盏组的为A型,独立于前、后肾盏组的为B型,在牦牛中,A型是常见类型,占70.8%,其次是B型,占29.2%。牦牛肾集合系统由1个肾盂、2个肾大盏和多个(11~21)肾小盏构成,根据尿液引流特点分为A、B两种类型,其中A型较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