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粮不同能量来源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早期断奶常常导致仔猪能量摄入不足,使肠道黏膜细胞处于"饥饿状态",影响仔猪正常的肠道功能,从而加剧断奶应激,因此满足肠道黏膜细胞的能量供给至关重要。本文就谷氨酰胺(Gln)、葡萄糖(Glu)、脂肪这3种肠黏膜细胞主要的供能物质来分别论述它们对于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膜免疫是当前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肠道黏膜免疫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分别探讨了肠道黏膜组织结构、肠道菌群及黏膜疫苗对黏膜免疫的作用及影响,研究表明,肠道黏膜组织结构中主要是M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抗原摄取和转运,对起始黏膜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在免疫过程中主要是促进抗原的分泌和调节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合适的黏膜疫苗能够有效地激发黏膜免疫反应,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有效、持续等优点.文章重点阐述了肠道菌群对黏膜免疫的影响及黏膜免疫的优点,并指出了制约黏膜免疫发展的关键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精氨酸是仔猪的必需氨基酸,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仔猪肠道机械屏障,对仔猪肠道黏膜生长、绒毛高、细胞生长、肠道通透性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肠道具有将肠道内物质与机体内环境隔离开的功能,称为肠道屏障功能,主要由肠黏膜屏障实现,可防止肠道内致病抗原及有毒有害物质侵入机体。肠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与生物屏障共同构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肠道机械屏障由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  相似文献   

4.
肥大细胞在动物肠道黏膜免疫屏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后者主要由肠黏膜吸收上皮细胞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构成。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等。其中肥大细胞是天然免疫的效应细胞之一,其不仅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能通过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获得性免疫。笔者综述了肥大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肠道免疫屏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食品用蜡对大白鼠肠道黏膜及其相关淋巴组织的影响,运用解剖学、组织学方法对巴西棕榈蜡、液体石蜡处理的大白鼠与对照组的肠道黏膜形态、淋巴滤泡数量和杯状细胞数量进行比较研究。解剖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肠道黏膜无病理变化,黏膜表面淋巴集结(PP)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无明显差异;小肠内PP的形态呈结节状,主要分布于空肠和回肠的黏膜表面;大肠内PP的形态呈火山口状和结节状,主要分布于盲肠和结肠的黏膜表面。组织学结果:巴西棕榈蜡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肠绒毛有轻微脱落,淋巴滤泡和杯状细胞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液体石蜡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肠绒毛脱落严重,淋巴滤泡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杯状细胞的数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杯状细胞数量增多。食品用蜡对大白鼠肠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无明显影响,巴西棕榈蜡相比与液体石蜡对大白鼠肠道黏膜损伤小,选用巴西棕榈蜡作为食品用蜡比液体石蜡对肠道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1974年,Owen在肠黏膜滤泡相关上皮(Follicle- associated epithelium,FAE)中发现了一种微皱褶细胞——M细胞。M细胞能特异性结合肠道大分子物质及微生物并将起摄取、转运至位于其下的APC进行识别、处理并激活T、B淋巴细胞,继而开启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作用。对肠道M细胞形态结构的研究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黄羽肉鸡肠道中的分布规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AP法,观察鸡肠道中GFAP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GFAP在鸡小肠黏膜上皮、小肠腺细胞腔面、小肠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及其血管壁周围均呈强阳性表达,在黏膜固有膜上呈阳性表达;GFAP在鸡大肠黏膜上皮、大肠腺中呈阳性表达,在大肠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均呈强阳性表达。GFAP是肠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之一,观察其在鸡肠道的分布特征有助于阐明肠神经胶质细胞在肠道各段的分布规律,为研究鸡肠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肠道黏蛋白是由杯状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由黏多糖组成的大分子糖蛋白,主要作用是通过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相互结合,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开展肠道相关黏蛋白及肠道黏膜屏障的研究对调节动物的肠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黏蛋白的结构、种类、生理功能以及黏蛋白与肠道黏膜屏障的关系。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肠道黏蛋白与肠道炎症和其他肠道疾病的密切联系,为深入探究黏蛋白在动物肠道中的生理作用为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4):76-7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AP法探究波形蛋白在黄羽肉鸡肠道的分布规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波形蛋白在鸡小肠黏膜上皮、小肠腺细胞腔面、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均呈强阳性表达;在黏膜的固有膜呈阳性表达,肌间神经丛的血管壁周围呈强阳性表达;波形蛋白在鸡大肠黏膜上皮、大肠腺呈阳性表达,在固有膜、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均呈强阳性表达。波形蛋白是神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之一,其在鸡肠道的分布特征表明肠神经胶质细胞(EGCs)不仅对肠神经系统(ENS)的肠神经节细胞起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而且可能参与肠黏膜屏障、肠腺分泌、肠道物质的分泌与吸收、肠蠕动及血液的供应调节等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免疫系统,是由大量的独特的免疫分子和独特的细胞群构成。根据其分布的位置不同,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可分为诱导免疫细胞和效应免疫细胞。前者主要是指肠上皮细胞、微皱褶细胞和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专职APC),后者主要指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固有层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