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苏云金杆菌83002菌株在14L发酵罐条件下研究表明:培养温度和搅拌速度对菌数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对培养基PH变化规律影响不大;培养基灭菌前的初始PH值高低对发酵过程中PH变化规律有一定影响,培养温度、搅拌速度、培养基灭菌前PH值高低对酵过程中培养基C、N变化的规律均表现出一定影响。上述结果,为苏云金杆菌发酵条件参数提供了依据,确立了各种剂型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83016菌株生理生化特性、不同培养和发酵条件下制备物室内毒力测定方法比较及小试产品对松毛虫等5种森林害虫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属苏云金芽孢杆菌库尔斯塔克亚种;三种不同制备方法的室内生测比较,以光密度测定法较其它两种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进行大量菌株筛选;83016菌株发酵产物和小试产品对马尾松毛虫等害虫有较高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四个不同立地带——长白山、百花山、鼎湖山、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林下0~5cm土层土壤样品75个,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39株。其中芽孢杆菌的总数量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出土率和分离率有所差异,pH偏中性和含水量稍高的土壤,菌数较高;而与所测的各种土壤养分无明显相关。对39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鉴定:17株属库尔斯塔亚种,6株属松蠋亚种,16株未定名。毒力测定表明:对杨扇舟蛾和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致死率在50%以上的菌株约占70%;对榆蓝叶甲和黄粉甲幼虫均无明显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通过细胞接合使苏云金芽抱杆菌的一些质粒进行转移的现象,首先是Gonzalez 等报道的,他们曾发现了一个高频率的质粒转移,特别是含有50 MDa 前毒素基因的质粒可以从苏云金芽孢杆菌Kurstaki 亚种HD_(73)转移到腊状芽孢杆菌(形成品体的HD_(73)的衍生物)或苏云金芽孢杆菌thuringiensis 亚种HD_(200)同时也发现了从Kurstaki 亚种菌株(HD_(263—1))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四个不同立地带-长白山,百花山,鼎湖山,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林下0-5cm土层土壤样品75个,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39株。其中芽孢杆菌的总数量和苏云金芽杆菌的出土率和分离率所有差异,pH偏中性和含水量稍高的土壤,菌数较高;而与所测的各种土壤养分无明显相关。对39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鉴定:17株属库尔斯塔亚种,6株属松Zhu亚种,16株未定名。毒力测定表明:对杨扇舟蛾和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致死率  相似文献   

6.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分属于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23个 H-血清型的30个亚种和3株新分离菌株孢子囊超薄切片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苏芸金杆菌30个亚种的芽孢和伴孢晶体在孢子囊中形成的部位、形状及数量有所不同。大部分亚种的伴孢晶体位于孢子囊的一端,以单个晶体存在于孢外膜之外,只有幕虫亚种(Subsp.finitimus)的伴孢晶体位于孢外膜之内。在孢子囊中晶体的形状分别为菱形、方形、圆形、不规则形。其数量大多数为一个。从不同森林土壤中分离到的87052、85020、85040三株菌,其中87052菌株伴孢晶体为圆形,与已知圆形伴孢晶体的亚种形态特征相似,其它两株菌在形态特征上与已知 30个亚种在孢子囊的超微结构上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影响及作用方式,以苏云金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thuringiensis)为目的菌株,以发酵产物为材料。利用5种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喷雾处理柳蚜,72h校正死亡率为29.74%~78.88%,其浓度与及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苏云金杆菌亚种发酵液和发酵液滤液处理柳蚜后,12~24h柳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均被抑制,其抑制率分别为21.06%~38.11%和4.69%~36.79%,其中18h、24h对SOD比活力的抑制达显著水平(p<0.05)。发酵液和滤液处理组18h前对柳蚜过氧化氢酶(CAT)比活力的影响总体呈激活趋势,其中发酵液和滤液处理组分别在18h、12h对柳蚜CAT的激活率最高,其CAT比活力分别为对照的1.8890倍和2.9463倍。滤液处理组对柳蚜POD比活力总体呈激活作用,其激活率为14.78%~57.39%;发酵液处理组6h和18hPOD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其他时间点POD比活力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平沙绿僵菌是竹林金针虫的高效寄生真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菌株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对平沙绿僵菌wp08菌株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蛭石和稻壳均可作为固态发酵的优良载体,大米、玉米粉、麦麸组合是该菌的良好营养源,与不同载体组合均可使产孢量达到2.7×109孢子/g以上,其中以大米和稻壳体积比1∶2组合时产孢量最大,为58×109孢子/g;接种量为10%(mL/g);培养基质相对湿度为70%;固态发酵周期为14 d;培养基质装入量为1/2培养瓶。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板稀释法在几种中药材中分离内生拮抗细菌,结果人参根中分离到的内生拮抗细菌菌株数较多。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高效拮抗菌菌株,其中菌株BJ33对人参黑斑病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抑制率达到了80%。根据BJ33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采用16S rDNA同源性分析方法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J33菌株及发酵浓缩液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BJ33菌株发酵浓缩液在15~35℃和pH5~11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BJ33菌株发酵浓缩液对高温、紫外线以及蛋白酶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疆野苹果内生链霉菌菌株A-m1的分类地位,优化其发酵条件,测定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物的抑菌活性,明确其广谱抑菌性,为相关病害的生物防治以及该菌株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菌株A-m1菌落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理化性质和16S r DNA序列进行研究;以葡萄座腔菌为靶标菌,确定最高抑菌活性所需的基础培养基,优化碳源和氮源种类,确定最优发酵条件;测定发酵滤液对9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菌株A-m1是娄彻氏链霉菌,命名为Streptomyces rochei A-m1。高抑菌活性所需基础培养基为高氏一号,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钾;添加培养基体积5%的种子液、发酵温度23~32℃之间、p H 6~8之间、装液量100/500 m L和发酵培养4天为较优的发酵条件。发酵滤液对参试的9株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抑菌活性,具广谱抑菌性;其中对葡萄座腔菌、苹果拟茎点霉的抑菌率可达95%以上,对胶孢炭疽菌、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菌率超过80%,表现出强抑菌作用。【结论】链霉菌S.rochei A-m1抑菌谱较广、抑菌活性高,具有防治部分作物真菌性病害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样品,分离产漆酶真菌并优化产酶条件,旨在开发产漆酶半知真菌种质资源,提高漆酶产量,为微生物漆酶扩大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和条件参数.[方法]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为富集培养基,在愈创木酚-PDA选择性平板上分离产漆酶真菌.利用ABTS[2,2 ′-连氮一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和SGZ [4-羟基-3,5-二甲氧基一苯甲醛连氮,即丁香醛联氮]显色反应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确定供试菌株后,利用形态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将菌株鉴定至种.以ABTS法测定供试菌发酵液漆酶活性,以Lowry法测定发酵液总蛋白含量.在考察供试菌株生长、产酶及胞外蛋白总量动态变化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培养基起始pH、装液量、接种量及底物诱导对菌株产漆酶的影响,获得菌株产酶最适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参数.[结果]获得1株发酵周期短、初始酶活高的产酶菌株NF-08.结合形态学特征与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菌株NF-08属于为半知菌亚门疣孢漆斑菌.该菌株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产漆酶活性与菌丝生长和胞外蛋白总量基本同步,发酵第6天达到酶活峰值9.28 U·mL-1.疣孢漆斑菌NF-08产酶最佳碳、氮源分别为4.0%葡萄糖和3.5%蛋白胨,培养基初始pH7.0.最适装液量60 mL·(250 mL)-1,最适接种量4%,最适培养温度和摇床转速分别为30℃和140 r·min-1.没食子酸、阿魏酸和单宁酸显著诱导疣孢漆斑菌NF-08漆酶活性的产生,以没食子酸效果最好.经过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优化以及底物诱导,疣孢漆斑菌NF-08产酶水平达到16.82 U·mL-1,比优化前提高了81.25%.[结论]建立环境样品中产漆酶真菌的分离、纯化及筛选方法,获得了一株发酵周期短、产漆酶活力高的半知真菌疣孢漆斑菌NF-08.该菌株经单因素试验产酶条件优化效果明显,酶活水平提高显著,可为微生物发酵产漆酶提供新的菌株资源,在微生物发酵漆酶工业生产中具有应用潜力.后续对疣孢漆斑菌NF-08漆酶产生、性质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漆酶在半知真菌生活史中的作用及生态学功能,同时拓展半知真菌漆酶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秸秆发酵活干菌微贮饲料该研究根据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家畜瘤胃中的发酵理论,选育出了优良菌株5株,在温度为10~45,pH为5~7的环境中无能良好生长。由这5种菌株配伍而成的千秆发酵活干菌复合微生物体,对农作物千秆具有显著的微贮效果。经过72批次中间生产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利用率,减少剩余物不恰当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找到代替泥炭的轻基质材料以减少育苗成本。【方法】以尿素、发酵鸡粪、复合肥为氮源,以EM菌、酵素菌、强兴发酵菌剂为微生物发酵菌剂,将碳氮质量比调整至25∶1、30∶1、35∶1,共设计9个配方处理,通过发酵罐发酵和罐外后熟过程,腐熟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研究适合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发酵堆肥的氮源、菌剂、碳氮比,使发酵后的低改剩余物达到轻基质的要求。【结果】完成发酵后,处理A物料的碳氮质量比下降至19.85∶1,达到生物有机肥腐熟的要求(碳氮质量比小于20);处理A和处理B的物料基本能符合林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标准(基质容重0.2~0.5 g/cm3,总孔隙度大于60%,通气孔隙度15%~30%,持水孔隙度45%~60%),其余处理的物料可与保水性能强、通气孔隙度大的基质混配,完善其物理性质。改造剩余物发酵过程中,氮源对物料理化性质的变化起着主要作用,氮源中尿素对物料理化性质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复合肥,最后是发酵鸡粪,而菌剂和碳氮质量比对物料理化性质的影响不显著。当碳氮质量比调整至2...  相似文献   

14.
以乙酸、乙酸-双氧水两步预处理后的杨木残渣为底物,探讨化学助剂的种类和浓度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并以纤维素酶水解液中单糖为碳源,对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培养,探究表面活性剂种类和剂量对其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额外添加1000nkat/g的β-葡萄糖苷酶,杨木葡萄糖和木糖得率分别提高到74.35%和95.43%。添加吐温-80、PEG-6000、木质素磺酸钠对酶水解均有促进作用,且PEG-6000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发酵有不同影响,吐温-80和PEG-6000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菌株生长,而木质素磺酸钠对发酵有促进作用,添加量为1g/L时活菌数提高到2.10×10^(9)CFU/mL。研究结果为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益生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微生物细菌农药,近几年在我国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苏云金杆菌使用安全,选择性强,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无残毒,不易杀伤天敌,残效期长,药效高,连续使用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是今后以菌治虫的主要细菌性杀虫剂之一.一、杀虫原理及其病症:苏云金杆菌属一种芽孢杆菌.在培养过程中菌体的一端形成一个芽孢,另一端则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八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莲韵  王学聘 《林业科学》1994,30(2):117-123
从大兴安岭根河潮查、带岭、千佛山、崂山、黄山、紫金山、武夷山和西双版纳八个自然保护区采集到0—5cm土层林下土壤样品129个,从中分离出大量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研究表明:不同立地带森林土壤中芽孢杆菌的总数量、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出土率及占所分离芽孢杆菌的分离率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与土壤含水量、pH、单一养分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我们还对所分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所属亚种进行了初步鉴定,对六种有害昆虫进行了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17.
<正> 1986年2期《林业科技通讯》刊登了“关于青虫菌6号液剂对油松毛虫毒力问题的商榷”(简称“商榷”)的文章,根据我们研究的情况,初步提出一些看法与该文作者商榷。“六五”期间,国家科委分别下达给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细菌杀虫剂组和我们课题组苏云金杆菌的重点科研课题。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新菌株选育、生产工艺、剂型改革和应用技术等方面,主要任务是提高苏云金杆菌菌种毒  相似文献   

18.
《林业科学》2021,57(4)
【目的】研究松材线虫生防真菌伊氏线虫菌(EV)碳氮条件下表型和毒力基因表达差异,为培养高毒力菌株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碳、氮培养基培养EV,测定生长速度及产孢量。收获菌丝体并提取RNA进行建库和差异分析。结合经FDR法校正后的P值及以2为底的倍数变化的对数的绝对值(|log2Fold Change|)判断差异表达的显著性。【结果】EV在氮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更快,且基因表达的总量和特异表达的数量均高于碳培养条件下表达的数量。氮组相对碳组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7 138个,其中3 571个显著上调,3 567个显著下调;474个基因在氮组中特异表达,295个基因在碳组中特异表达,且氮组特异表达的基因涉及杀线虫基因的数量高于碳组。经过聚类分析,差异基因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分为4个类群,其中,在氮组表达远高于碳组表达的基因数量为165个;在碳组表达远高于氮组表达的基因数量仅有65个。枯草杆菌蛋白酶及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氮组中显著上调表达,其中枯草杆菌蛋白酶在氮组中表达量为相对于碳组表达的2.29~363.52倍。【结论】碳、氮培养基对EV生防真菌的转录具有显著影响,氮培养条件下表达的总基因数量和特异表达的基因数量高于碳培养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具有杀灭和侵染线虫作用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氮培养下显著上调。可为高毒力EV菌株的培养、基因功能研究和菌株改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62菌是从马尾松毛虫虫屎中分离出来的一株昆虫病原菌。经测定,血清学反应为H1,酯酶图谱具有特异性,属一个新的酯酶型,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群中的一个新菌株。它对被试验的15种鳞翅目昆虫都有毒杀作用,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产量最大、杀虫效果较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通过广泛收集,并对31株苏云金杆菌进行了发酵菌数和营养生长速度测定,结果发现,发酵量高的菌株其生长速率也快,其中CT-87表现最好,13天菌落直径达到85.67 mm,其次是CT-81和CF1274、CF1263,生长最慢的是CF1271,菌落直径只有23.21 mm,仅为CT-87菌落直径的27.1%。针对杨小舟蛾进行的毒力初筛结果显示,CF1262、CF1263和CF1269等3株菌株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8 h杀虫校正死亡率都在95%以上,其中CF1263毒力最强,达到100%。5株高毒菌株对杨分月扇舟蛾的毒力相对偏低,48 h校正死亡率最高的CF1263菌株也仅达到69.2%,其他菌株均在40%以下,表明菌株对不同目标害虫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对CF1263和CF1269两株高毒菌株进行了抗性比较,结果表明,CF1263菌株在温度适应能力和抗紫外线方面较CF1269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