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玫瑰种植法     
玫瑰属蔷薇科落叶灌木,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它对土壤适应性强,性喜阳光,耐干旱而怕涝。适宜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较厚、地势较高的田地里生长。繁殖方法;(1)分株法:隔2至4年进行一次。在秋末落叶后或初春发芽前,把二年生以上的分蘖连根刨出移栽。(2)嫁接法:砧木多使用刺梅,一般采用劈接.在每年春季用头年所育的刺梅,离地面2至3厘米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种原始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枫桦红松林)、红松人工林和红松天然次生林5种林型的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全面了解不同林型红松林土壤的反硝化潜势和氮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选取的5种林型红松林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反硝化过程中的关键酶——氧化亚氮还原酶的编码基因nosZ为标记基因,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从5种林型红松林15个土壤样品中一共得到nosZ基因631 878条有效序列,579 871条优质序列,长度分布在178~383 bp之间,主要分布在260 bp。5种林型红松林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主要门类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核心属为伯霍尔德杆菌属、黄杆菌属、慢生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属、芽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显示:除枫桦红松林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红松天然次生林外,5种林型红松林之间土壤nosZ型反硝化菌群的4种α多样性指数(Shannon、Chao1、ACE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β多样性分析显示:5种林型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387,P=0.006),但3种原始红松林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铵氮和全氮含量是显著影响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子(P﹤0.05)。【结论】5种林型红松林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多数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但β多样性差异显著,引起不同林型之间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组成和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铵氮和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3.
广西红锥天然林原生境自然因子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调查统计广西15个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天然林县市的气候和土壤因子,结果表明广西红锥天然林分布的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红锥天然林为主的森林是我国南亚热带季雨林化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类型;红锥天然林分布以赤红壤、红壤林地出现较多,土壤酸碱度为微酸性(pH 4.36~6.23)。根据对广西红锥天然林原生境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的分析结果,初步确定广西红锥的现实生态位宽度。  相似文献   

4.
对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云冷杉林生长季节的腐殖质层和土壤表层真菌进行取样调查.采用稀释平板法,选用马铃薯琼脂(PDA)和孟加拉红(RBC)培养基分别进行真菌的分离,并用马铃薯琼脂(PDA)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共得到394个真菌菌落,进一步分离、纯化后获得50个真菌菌株.分别采用麦芽汁琼脂(MEA)、查氏琼脂(CZA)、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进行不同属真菌的培养和鉴定,共鉴定出18属、45种.结果表明: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为小兴安岭云冷杉林腐殖质和土壤表层真菌的优势种群.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 Ho-ck)是金缕梅科红苞木属,常绿乔木,高8—12米。在我县南昆山海拔300~600米的天然林中有较大量的分布。由于它生长快、材质好,繁殖力强、树形美观、花期长(2—4月)、花量多、花大红色、颜色鲜艳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种和速生用材树种。近年国内外专家和科学工作者到南昆山进行考察对红苞木树种给予很高评价。一、造林经济价值1.适应性强自然生境土壤为黄壤、红  相似文献   

6.
张锋 《内蒙古林业》2006,(12):28-28
黄刺梅属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天然分布于海拔1100—3000米向阳的山坡沟谷及黄土高原梁峁项部、沟谷。黄刺梅喜光、耐十早、瘠薄、寒冷,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稍耐阴、喜湿润,是大青山干旱阳坡石质山区植被恢复、保持水土的先锋造林树种之一。黄刺玫可直播造林,春、雨、秋季均可进行。  相似文献   

7.
吉林铁路分局林土办公室吴泽民、马瑞君工程师使用吉铁一中许传森同志研制的“全光雾插育苗自动喷雾装置”对黄刺梅等几十个难生根树种进行了为期3年的扦插育苗试验,现已获得成功。黄刺梅、榆叶梅、丁香、樱花、紫椴、自皮柳、钻天柳、银杏等树种,一般扦插25—30天生根率即达80%以上,红刺梅可达100%,长白落叶松达70%。具体方法:选用新鲜锯末做扦插基质,在扦插前一周给采穗母  相似文献   

8.
对杉木林林分改造树种山杜英、樟树、黎蒴、红锥和火力楠形成的5种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储量和养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杜英、樟树、藜蒴、红椎和火力楠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30、1.19、1.24、1.29和1.16·gcm~(-3),山杜英和红椎的土壤容重显著大于樟树和火力楠,土壤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相反。5种林地的土壤p H值在4.3~5.1范围,属强酸性土壤。山杜英和樟树林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火力楠中等,藜蒴和红椎较低,土壤全磷含量排序为火力楠樟树藜蒴红椎山杜英,土壤全钾含量为红椎山杜英樟树火力楠藜蒴。土壤碱解氮含量为樟树火力楠山杜英=藜蒴红椎,土壤有效磷含量为红椎樟树山杜英=藜蒴=火力楠,土壤速效钾含量为樟树火力楠藜蒴红椎山杜英。  相似文献   

9.
从西伯利亚红松土壤、凋落物、根和根际分离到21属真菌,基本反映了西伯利亚红松土壤真菌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群,为西伯利亚红松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西伯利亚红松引种栽培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在草河口地区进行了不同混交类型造林试验,通过对9年生试验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柞(Xylosma racemosum)、红松(Pinus korai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混交林中的红松树高、胸径生长都明显高于红松纯林,红松、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 Kuzen]混交林红松生长于红松纯林相比无显著差异。红柞、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土壤与红松纯林相比,土壤蓄水能力增强,养分含量增加,红松、落叶松混交林与红松纯林相比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红柞、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收集并定向发掘铁载体功能微生物资源,对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中的产铁载体微生物进行纯培养筛选、分离和鉴定,结合土壤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锚定活性菌株在群落结构中的位置,并据此分析活性菌株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纯培养,从哀牢山低海拔河谷灌木林及次生林区域和高海拔原始森林区域土壤中筛选、分离和鉴定出的产铁载体真菌活性菌株,均为子囊菌门微生物,分属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木霉属(Trichoderma)、篮状菌属(Talaromyces)及白僵菌属(Beauveria)。这些微生物主要分离自高海拔原始森林区域,其中的土样大多具备高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低p H值及低铁含量的特性。结合ITS高通测序结果,以上活性真菌菌株均有对应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活性菌株相关属OTU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青霉属的分布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曲霉属的分布与p H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质量含水量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木霉属及篮状菌属的分布与所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白僵菌属、绿僵菌属的分布与p H值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原始森林环境对微生物具有选择性影响,其中的产铁载体子囊菌是一类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功能性资源,其在原始森林土壤矿物质利用和有机质形成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油橄榄健康施肥和实现土壤可持续化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缓释肥处理下的油橄榄种植地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细菌OUT隶属于35门111纲268目485科1 087属;真菌OUT隶属14门42纲95目230科431属。(2)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包霉门为优势真菌门;假单胞菌属、67-14、索利红杆菌属、Subgroup_6和红色杆菌属为优势细菌属,镰刀菌属、无茎真菌属、瓶毛壳属、小囊菌属和葡孢霉属为优势真菌属。(3)施肥处理能明显促进土壤中0~20 cm土层的真菌和0~10 cm土层的细菌生长,而抑制10~20 cm细菌生长。(4)细菌和真菌群落分布与土层相关性较小;各个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而真菌则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施用缓控释肥能够有效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尤其是混合施肥效果更明显,6 kg半焦肥+8颗力浮丸的组合可作为生产实践中的优选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Grimson King'和'Deborah'2种挪威槭为材料,对其在大兴、房山、怀柔、朝阳四处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2个挪威槭在北京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2)戴博拉树高、胸径、冠幅年生长较红国王大。(3)红国王、黛博拉挪威槭在含盐量0.8%的土壤上能够正常生长。(4)红国王观赏期200d,黛博拉观赏期110d。戴博拉较红国王越夏及抗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以普通水稻为对照,以基于16S rDNA基因以及功能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为手段,比较分析了栽培稻田土与东乡野生稻原生境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并利用RDA分析探讨了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营养物质、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固氮菌多样性上,东乡野生稻原生境土壤均高于栽培稻土壤。东乡野生稻原生境土壤中细菌优势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栽培稻土壤中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东乡野生稻土壤中固氮菌的优势属为慢生根瘤菌、Pseudacidovorax和固氮螺菌属,而栽培稻的优势属为慢生根瘤菌、甲基球菌属和红长命菌属。由RDA分析可知,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碱解氮、速效磷和全氮是影响土壤固氮菌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黄刺梅的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刺梅(Rose Xantina Lindl),属啬薇科啬薇属,灌木,因其具皮刺,花瓣多重瓣,花色鲜艳如玫瑰,俗称刺玫花。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南及西北各省区天然林区,宁夏天然分布于六盘山、罗山和贺兰山海拔 1100-3000 m的土石山区,西吉县  相似文献   

16.
黄刺梅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刺梅种皮厚而坚硬,通气透水慢,发芽困难,属深休眠种子,播种育苗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黄刺梅种子催芽时间较长,从5月下旬-6月中旬处理至翌年春季。具体方法: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挖坑,深度120-150厘米,宽度一般以1米左右为宜,长度随种子数量而定,坑底铺20厘米的湿  相似文献   

17.
红叶石楠引种栽培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叶石楠,别名费氏石楠,为蔷薇科石楠属小乔木。树高可达12m,株形紧凑,叶革质,有光泽,新叶亮红色。浆果红色。性喜阳,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微酸性、中性土壤,适生气温为-15~35℃,要求土壤pH值5.5~7。生长强健,萌芽力强,耐修剪整形,不耐水湿。红叶石楠为光叶石楠和石楠的杂交种。近年从美国、新西兰等国引进,主要品种有红罗宾(又名红知更鸟)、红唇和强健,均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太行山阴坡(半阴坡)主要灌木群落胡枝子(LespedzabicolorTump)、虎棒子(OstryopsisdaridianaDecne)、黄刺梅(Rosaxanthinalindi)对土壤结构、肥力改良的基础上,对不同灌木群落植被下油松幼林的生长也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胡枝子等豆科植物不但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显著,而且对油松幼林生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胡枝子的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为虎棒子、黄刺梅。  相似文献   

19.
用阿须贝培养基对内蒙古赤峰市4个地点的5种树木根际土壤样品中的固氮菌进行分离、提纯,共获得116株固氮菌株,基于16S r DNA序列最大相似性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红山区落叶松根际土壤中的固氮菌共有6个属,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elgii)为主;松山区樟子松根际土壤中的固氮菌共有8个属,以节细菌属(Arthrobacter)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主。旺业甸落叶松根际土壤中的固氮菌共有6个属,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根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为主;旺业甸白桦根际土壤中的固氮菌共有4个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红山区白皮松根际土壤中的固氮菌共有5个属,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主。新城区白皮松根际土壤中的固氮菌共有10个属,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elgii)为主。从固氮菌种群分布看,新城区白皮松根际土壤中固氮菌种群分布最为广泛,从中分离的19株固氮菌分布在10个属内;节细菌属(Arthrobacter)固氮菌分布最为广泛,存在5种树种的根际土壤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不同红锥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区红锥人工林合理经营和持续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锥纯林、红锥+湿地松混交林、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红锥+火力楠混交林4种红锥林型人工林0~6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红锥林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差异以及变化规律。【结果】4种林型3个土层(0~20、20~40、40~60 cm)间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容重(ρb)、含水率(θg)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差异显著,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4种林型的SOC、TN、全磷(TP)、θg均表现为逐渐降低,ρb表现为逐渐增大。0~60 cm土层4种林型间SOC、TN、TP、θg、pH值、ρb均差异极显著。其中红锥+米老排混交林土壤SOC、TN、TP、θg和MBC、MBN均最大,pH值和ρb最小;红锥纯林土壤SOC、TN、TP和MBC、MBN均最小,pH值和ρb最大。相关分析表明,MBC与SOC、TP呈显著正相关,与ρb呈显著负相关;MBN与SOC、TN、TP呈显著正相关,与ρb呈显著负相关;SOC、TN、TP与ρb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红锥混交林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地,且红锥阔叶混交林较红锥针阔混交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