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毒马铃薯‘冀张薯8号’冬种最佳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冀张薯8号’冬种不同密度对其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大其商品著率减少,不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大,冬种马铃薯‘冀张薯8号’栽培最佳密度为4 2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4种栽植密度与3种追肥种类对大白菜夏秋栽培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是影响大白菜丰产的主要因素,追肥种类对产量影响不大,从产量、产值上综合考虑以4200株/667m^2和选用尿素1:150追肥的栽培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3.
油桃不同密度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震 《北方园艺》1996,(5):58-58
油桃不同密度栽培试验吴震为探索和总结一整套油桃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从1992年开始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力图通过不同密度对油桃生长和结果的影响,探索出油桃高产高效最佳栽培密度,供油桃大面积发展参考。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在靖远县刘川园艺场进行...  相似文献   

4.
少籽西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南西瓜生长前期低温、多雨、寡照,后期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对栽培密度与整枝方式、播种期、有机肥种类与用量等栽培因子对少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海拔300m左右的平克和丘陵区,肥力中等的砂质水稻土上,少籽西瓜适宜播种期为3月中下旬到4月初,栽培密度为600株/667m^2,整枝方式为双蔓整枝较适宜。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少籽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有机肥用量至少应占总用氮量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5.
选用超级稻品种‘准两优527',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叶龄移栽,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栽植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遂宁组母质石骨子夹泥的中等肥力水平田块栽植中大穗型水稻品种,以每667 m^2植1.1万窝、3.5~5.5叶期移栽、在磷钾基础上每667 m^2用纯氮7~11 kg是获取水稻高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陇薯6号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及施磷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陇薯6号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氮>磷,各因子间交互作用较大。经模拟寻优,确定了陇薯6号在该地区产量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施N111.0~147.6kg/hm2,施P2O593.2~125.4kg/hm2,栽培密度41250~44700株/hm2。  相似文献   

7.
目前紫薯生产中存在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存在一定差异,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大的现状,本试验为探讨紫薯的最佳栽植密度与科学施肥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为制定吉林省紫薯栽培的技术规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贾元忠  常威  贾武 《蔬菜》2020,(12):61-63
为解决水稻产区的水稻秸秆循环利用问题和丰富袋式食用菌栽培基质原料来源,总结近年来的生产试验,摸索出一套稻草熟料袋式立体栽培姬菇新技术,667 m2投资成本比棉籽壳常规栽培模式节省799.2元,且生产不受季节影响,原料处理时间短,节省人工,占地面积少,污染率低,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667 m2纯收益比稻草生料、稻草发酵料、棉籽壳常规栽培模式分别增加2 468.2、1 867.8、135.2元,有利于襄阳地区及水稻产区的姬菇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9.
栽植密度对莱阳孤芋产量的影响王以元(山东省昌邑市农技站261300)芋[Colocasiaesculenta(L.)Schott]不同生态型品种间的特性差别较大,山东省以栽培多子芋型品种为主,由于历史上生产规模小,人们对其研究不多。近几年,随着加工出...  相似文献   

10.
栽培密度和氮磷肥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陇薯6号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及施磷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陇薯6号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氯>磷,各因子间交互作用较大.经模拟寻优,确定了陇薯6号在该地区产量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施N 111.0~147.6 kg/hm2,施P2O5 93.2~125.4 kg/hm2,栽培密度41 250~44 700株/hm2.  相似文献   

11.
花椰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椰菜菌核病在花期为害最重,主要以茎基部、花球受害。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影响较大,雨水多是病害加重的主导因素,品种、播种期、密度、长势对其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栽培中可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及化学防治等以减轻为害。  相似文献   

12.
塑料大棚山药珠芽快繁种薯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平凉山药的繁殖效率,研究了塑料大棚条件下山药珠芽不同栽培密度对当年形成的种薯的茎鲜质量、珠芽质量、种薯横径、单薯质量、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珠芽较露地栽培能提早出苗12 d;珠芽栽培密度对山药种薯生育期无明显影响;珠芽栽培密度越大,种薯的单质量下降越明显(f=0.631**);合理的栽培密度为...  相似文献   

13.
江苏南部福鼎芋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南部地区引种福鼎芋的栽培密度设计为4个处理,分别为每667m^2定植750,1050,1350,1650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福鼎芋的长势、单位产量、总体产量和品质 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各因素,在该地区以每667m^2定植1050株左右为福鼎芋高产、优质的适宜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4.
对河西绿洲地区加工型胡萝卜栽培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加工型胡萝卜产量、商品性影响很大,对产量构成因子根重、根径影响较为显著,对根长影响不大.综合评判,试验区加工型胡萝卜栽培最佳密度为保苗37.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早稻+晚稻”、一季稻、“一季稻+油菜”3种类型的种植制度生产效益相差不大,667m^2。纯收入在1100~1350元;而抛秧、直播和机插秧3种栽培模式中,水稻软盘抛秧的经济效益最好,而机插秧栽培模式的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益最低,直播栽培模式的生产成本最低,但产量低,生产效益不高,且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园艺作物的不同栽培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栽培密度在生产上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小西瓜大棚早春定植密度和整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大棚西瓜栽培基础上,对小西瓜栽培的最佳密度和整枝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西瓜的大棚吊蔓栽培,以单蔓整枝留1果、株距0.4~0.5 m(种植密度为25 020~31 260株/hm2)的方式,病害较轻、单果较大,商品率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设施西瓜栽培作为一项高效农业产业已在南京市形成较大的规模,西瓜收获后种植什么?传统栽培模式是种植一茬水稻或闲置,一年只有一茬稍好些的种植收益。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几年的研究探索,摸索出早春礼品西瓜-秋超甜玉米-冬青花菜一年三茬的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采用西瓜嫁接育苗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配方施肥对洋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生产中不平衡的施肥现状及不完善的栽培技术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肥量、栽培定植密度、定植时间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洋葱生产具有主要影响因素的是氮肥施用量,定植密度和钾肥施用量为次主要因素,磷肥施用量是次要因素。氮肥施用量主要对产量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有影响,要提高这些指标,可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钾肥施用量对维生素C含量影响较大。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正相关。经综合平衡法分析后,得出最优的栽培措施是氮肥施用量为40kg/667m2,定植密度为15cm×15cm,钾肥施用量为80kg/667m2,磷肥施用量为60kg/667m2。采用此栽培措施,洋葱产量高,品质优。  相似文献   

20.
扦插密度及采收期对蒌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扦插密度及采收期对保护地蒌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扦插密度和采收期调节可以控制保护地蒌蒿群体大小和个体生长量,适当扩大扦插密度和延迟采收是保护地蒌蒿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