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委风采     
《西南园艺》2009,(3):98-98
李经勇,男,1963年12月出生,研究员,重庆长寿区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学士。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市农作物品审会水稻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大田粮食生产定点指导专家,重庆市农业信息服务专家,重庆市科技入户工程、水稻超高产示范工程水稻专家,重庆市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2.
《西南园艺》2009,(6):39-39
为全力推进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于2009年10月26日发出通知,决定从本市农业管理、推广、科研及教学单位聘请15位专家,成立“重庆市粮油生产专家指导组”,我院李贤勇、李经勇、杨华、张晓春等4位高级专家入选。  相似文献   

3.
对重庆市渝北区的粮食生产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影响粮食产量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稳定渝北区粮食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詹灏 《西南园艺》2011,5(2):3-3
为全面贯彻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全国抗旱促春管视频会议精神,重庆市黄奇帆市长提出,今年重庆市粮食产量要努力达到1150万吨,积极为中央分忧。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重庆市万州区辣椒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辣椒的产量、品质及安全性,重庆市万州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站与重庆市万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联合制定了《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万州区地方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万州区无公害辣椒生产,对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近十年来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市场供应数量充足,质量明显提高。蔬菜产业用全市约10%的耕地面积创造了29%的农业产值,成为重庆市农林牧渔业中仅次于粮食和畜牧业的第三大产业。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重庆市蔬菜产业应尽快实现产业升级,从而在保障供应,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苗期开展了重庆市2009年油菜生产调查,以丰富的信息和详实的数据反映了重庆市2009年油菜生产和市场形式、油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和需求,提出了重庆市油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重庆市长寿区‘W.默科特’杂柑种植面积0.38万hm2,投产面积O.08万hm2,产量1.5万t,主要分布在石堰、龙河、双龙、长寿湖、葛兰5个镇,系重庆市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长寿区东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w默科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收益。从“培肥园土;促花控冠,提高品质;病虫害安全防控;越冬防寒”简介该公司总结的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并以月份为序,逐月介绍该品种的周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丁宁  王晓辉  宋明 《中国蔬菜》2012,1(19):10-13
2011 年重庆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61.87 万hm2(927.99 万亩),总产量达到1 407.97 万t,人均占有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近两年,重庆市蔬菜价格走势平稳,“买贵卖难”现象不突出,量足价稳;蔬菜产业发展态势强劲的同时农基设施仍待完善,科技支撑仍需加强,安全生产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连传义 《西南园艺》2011,5(2):68-70
介绍重庆市万州区发展晚秋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重庆市万州区发展晚秋生产的意义与优势,提出发展以再生高粱、秋洋芋稻草覆盖、秋菜等为主的晚秋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1.
《西南园艺》2010,(1):41-41
2009年12月18日,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主持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干制辣椒品种优化及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重庆召开。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冬闲田土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率较低,深挖秋冬资源潜力,是保障粮食稳定供给的客观需要。文章分析了大力发展秋冬粮食生产的必要性,开发利用秋冬资源的巨大潜力,以及开发利用秋冬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产业化发展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豆芽是补充春、秋淡季供给的重要蔬菜种类。目前,重庆市豆芽月均产量1101 t,且以黄豆芽和绿豆芽生产为主,但因管理不够规范,80%的生产主体在生产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生长调节剂、消毒剂等,对豆芽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在全市开展调查,摸清了重庆市豆芽生产的基本情况,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黎志 《西南园艺》2012,(8):51-53,68
运用灰色关联法对重庆市开县2006—2010年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其贡献进行比较,得出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是影响开县粮食产量的三大主要因素。并结合开县实际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科技要素投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合理利用现有耕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落实综合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增加粮食产量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新华  王金泽 《蔬菜》2002,(5):28-29
辣椒外形美观,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鲜菜和佐餐的重要调味品,也是我国大宗出口的农产品(干、鲜椒)。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辣椒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外贸出口量快速增长。大棚、日光温室和其他保护设施栽培与反季节种植大规模发展,实现了周年生产和均衡供应。但是,重庆市大面积种植的辣椒,由于多种病害、低温、热害等灾害的影响,一般要损失20%~30%,严重的甚至绝收。生产上急需寻求使用安全,抑病效果好,促使作物抗御灾害性气候能力强,能大幅度增产并提高品质,为种植者带来高经济效益的措施。重庆市优胜…  相似文献   

16.
潘沛玲 《中国果树》2023,(11):160-161
<正>重金属污染存在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对粮食、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极大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人民的身体健康,还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因此,建设农业强国必须采取可靠、有效、快速的检测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西南园艺》2009,(2):46-46
重庆科华生态园林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是重庆市最早从事食用菌科研、培训和生产开发的单位之一,是重庆市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单位,拥有食用菌一级菌种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有近百种食用菌菌种资源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几十年来,公司以种性优良.品种齐全等特点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声誉。我公司的宗旨是:“技术一流、质量一流、信誉一流,服务一流”。  相似文献   

18.
《西南园艺》2009,(3):48-49
重庆科华生态园林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是重庆市最早从事食用菌科研、培训和生产开发的单位之一,是重庆市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单位,拥有食用菌一级菌种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有近百种食用菌菌种资源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几十年来,公司以种性优良.品种齐全等特点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声誉。我公司的宗旨是:“技术一流,质量一流、信誉一流、服务一流”。  相似文献   

19.
重庆是全国生猪生产的主要地区,同时生猪养殖也是重庆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促进重庆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应该成为重庆市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对重庆市近年来生猪的生产情况、重庆生猪生产的比较优势、制约重庆生猪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等发面进行分析,认为重庆市生猪生产发展与全国其它省市相比处于落后地位,生猪产业没有成为重庆的一个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同时,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重庆生猪产业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乡人口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粮食加工转化能力的提高,资源环境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加剧,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将长期处于波动性紧平衡状态。本文分析提高耕地产出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调动粮食生产主体和基层政府抓粮积极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大粮田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支付政策等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