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美容 《种子》1999,(1):54-55
对四川及重庆一带的萝卜品种混杂退化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萝卜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的混杂现象严重,并见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995年是最为严重的一年,给生产带来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萝卜品种混杂退化原因的分析,提出克服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种家育成审定的小麦品种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但经一定时间的推广种植,逐渐发生纯度降低、种性变劣等不良变异,导致出现小麦品种失去原有形态特点、抗逆性减弱、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混杂退化现象混杂退化的小麦品种田间表现为植株高矮不齐、成熟早晚不一、生长势强弱不同、病虫危害加重、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减弱、穗小、粒少等经济性状变劣,其中典型性下降和生长不整齐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表现,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山东省甘薯良种繁育推广工作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慢。据统计,在农作物良种推广中,甘薯良种推广速度最慢。二是病害严重。我省甘薯多集中在山区丘陵旱地,由于连年重茬,品种抗病性减退。三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除提高对甘薯良种繁育推广的认识和加强领导外,在技术方面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小麦良种繁育体系的特点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我国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增强 ,对小麦种子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加快 ,对新品种的需求量增大 ,这就要求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 ,提高种子质量。小麦为自花授粉作物 ,其混杂的主要原因是 :1剩余变异 :2机械混杂 ;3基因突变。针对小麦种子的混杂退化特点 ,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几十年的种子生产实践中 ,探索出了多种小麦种子繁育技术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概括起来主要是 :1三圃制、2两圃制、3一圃制、4株系循环法、5四级繁育程序、6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六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旬邑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常年种植小麦3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面积的75%以上。近年来,由于品种的混杂退化和不抗倒伏,严重地制约着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县种子公司从1987年开始,对长武131和京农79—13这两个矮秆品种进行繁殖推广。到1988年,良繁基地发展到3505亩,为1989年秋播提供良种100万公斤,使大田更换面积接近三分之一。我们在小麦良繁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种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各科研院所、种子公司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了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新品种层出不穷。然而,适应性强、推广面积较大、深受农民喜欢的品种却并不多,有的新品种只是昙花一现,审定后使用不到3年便销声匿迹,更有甚者,有的还造成了严重的种子纠纷事件。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品种自身的原因(抗性不强、适应性弱等)之外,提纯工作没跟上,亲本混杂退化严重,导致F1优势不强、纯度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在总结近20年的"三系"亲本提纯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谈谈搞好"三系"亲本提纯、延长品种使用年限的几点认识,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种的混杂退化,直接影响着小麦产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潍坊市种子部门做了一些探索,找到了一条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途径,即健全完善小麦繁供种体系,制定防杂保纯制度,加强领导解决优惠政策,走专业化生产、统一供种的路子。一、健全完善县乡联合繁供种体系。为搞好体系建设,市、县、乡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市以管理为主,主要负责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评选,提出推广意见,制定繁种计划和防杂保纯措施;县主要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8.
2001—2005年连续5年对全国9个植棉省份的棉花主栽品种种子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并汇总分析,发现“十五”期间,棉花新品种审定和淘汰进程大幅缩短,新品种更新换代加速。全国棉花品种无序流通,造成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皮棉质量。建议理顺棉种经营管理机制,引导实行统一供种与区划种植,健全品种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改善目前同区域多品种混杂种植状况。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辽宁省锦州地区的花生品种一直以白沙1016为主,主要原因就是白沙1016具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合出口创汇等典型特点.但是目前由于品种严重退化、老化,病虫害严重发生,单产水平,低等问题,白沙1016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在花生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品种本身遗传性发生变化和自然变异,以及不正确的选择等,也会导致白沙1016混杂退化.随着白沙1016使用年限的延长,品种混杂退化的程度愈加严重,表现为生长不整齐、成熟期不一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要想继续推广该品种,就必须对白沙1016坚持经常性改良.  相似文献   

10.
小麦品种混杂一般分为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大田生产上,种子混杂主要为后者.孔显民等选用一个高纯度小麦高产品种掺上中低产品种,人为造成不同纯度后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纯度每降低1%,产量随之减少2.43 kg/667 m2.生产上小麦种子纯度检验能防止种子混杂退化,提高种子品质,使良种种性充分发挥,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现阶段种子纯度检验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陶诗顺  王双明 《种子》2005,24(1):67-69
从川中丘陵甘薯产区生产实际出发,对甘薯良种繁育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就加快甘薯新品种推广,减少品种混杂,延缓品种退化,提高种薯质量和加强良种繁、供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种子的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得出了优质良种的二圃法繁殖原种和稀播高倍繁殖新品种原种的提纯方法和高效优质小麦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快速提纯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以农为主,农以种为先”,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产量份额。目前,小麦的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麦种子的质量,只有搞好小麦提纯复壮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才可以保证小麦丰产丰收。近几年,小麦新品种自进入大田生产至推广时期,推广年限只有3~5年。传统的小麦品种提纯复壮方法是采取“三圃制”技术,即三年三圃制。这种方法会导致原种出圃,品种过时,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因此,有必要找出一种快速有效的小麦提纯复壮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6号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河西灌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日益严重,在小麦生长期已很难保证水分的基本供给。因此,选育和推广抗旱、节水、灌浆速度快的春小麦新品种是河西地区小麦生产发展的优先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6号(原代号9913-17),2010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应了河西地区目前生产的需要,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得以迅速的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小麦虽属自花授粉作物,但在繁种留种过程中,由于多环节的机械混杂比较突出,加之目前育种方法多采取有性杂交和辐射育种,品种基因往往达不到完全纯合,所以品种混杂退化必然发生。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进行了小麦繁供种机制的研究与开发,从建立健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实行小麦统一供种入手,经过四年的努力,目前一个种子生产专业化、繁种供种系列化、防杂保纯制度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的机制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亿亩上下,占到耕地的29.6%,其需种量之大,可想而知是相当可观的。但目前,该作物统一供种的水平很低,小麦种子的商品率约为5%左右,“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现象较为普通,致使小麦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以我区为例,小麦品种田间混杂程度达3~10%,每年少收小麦约1500万公斤。这是影响小麦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不能不引起我们  相似文献   

17.
荞麦种子混杂退化的原因与保纯措施甘肃省华池县种子公司(745600)李可夫退化是指品种特征特性发生了不利于栽培、不利于生产的变化,即品种的遗传性发生了改变。混杂是指一个品种中混入了其它品种。混杂必然导致退化,退化必然造成混杂。通常用混杂退化来说明品种...  相似文献   

18.
唐山市丰南区常年冬小麦播种面积1.2万hm2,随着国家小麦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小麦良种的利用率达到了100%,每年需小麦种子200万kg。轮选987作为丰南区的主栽品种,其种子约占需种总量的90%。为保证当地生产用种,防止混杂退化、保证种子纯度、延长推广使用寿命,做好良种繁育是重要的保证措施。由于种子需求量大,为满足生产需要,必须根据该品种的特点与自然条件按科学方法进行繁种。  相似文献   

19.
以凡  林自安 《作物学报》1965,4(2):177-186
我国甘薯栽培中一直存在着由于品种本身的变异和品种间混杂而产生的退化现象。近年来,退化和混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据北京地区典型调查,种植面积最多的胜利百号的退化率,已由1956年的60%左右上升到90%以上。为了研究甘薯品种变异、混杂与退化原因及共防止措施,我们于1958年开始,对几个由于产生长蔓低产类型而导致退化的品种和生产上由于品种混杂致使一个优良品种在短期内即被淘汰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所用材料,在研究品种变异方面有胜利百号、华北166、早熟红(遗字108)、护国和遗字278等、在品种混杂方面着重研究了胜利百号、华北166、护国、宁远30早、浏阳红皮等。  相似文献   

20.
天台县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天台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粮价的提高,生产效益明显,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种植面积达0.72万hm2,为天台县粮食连续丰收做出重要贡献.为了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继续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提升小麦生产水平,合理协调作物布局,特设立小麦品种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天台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种,为天台县推广小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