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认为农业发展和积累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条件下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而农村工业化并不能自然地带来农业现代化,两者必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农村工业化”为动力,“农村城镇化”为载体的大都市郊区农村现代化问题。围绕“三化”分别提出了“农业宏观对策”、“农村工业化对策”、“农村城镇化对策”,以供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决策咨询。  相似文献   

3.
农村现代化要求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发展,"三化"统筹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目前三者的发展偏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三化"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美国和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韩国,以及正努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印度为研究对象,对这4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文章在概括了各国开展农村建设与发展时期的背景特征后,分析了这些国家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研究了各国在促进农村建设与发展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最后总结出各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成效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杜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22-12724
在对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从农村的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及农民生活质量等6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年江苏省13个市的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此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梁丹  张小林  连建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732-1733,1736
在对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农村城市化、文教卫生科技社会保障等五方面构建农村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年无锡市宜兴市21个镇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此评价体系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比例过大、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是符合国情的明智之举.城镇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向,也是中国现代化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政策,"工人"和"农民"成为一种身份,而不仅是职业的差别,"城里人"和"乡下人"壁垒分明。这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现代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设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装备和管理农业,使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变为现代化农业.当前,随着我国尤其是沿海地区农村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积极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已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发展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这一角度,就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农村现代化诸方面互相关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必然导致农民阶层分化.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的政治;同时,农村社会政治现代化的程度也会反作用于农村经济现代化.固化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