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  李云革 《南方农机》2023,(8):177-179+195
【目的】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是与制造企业进行深度产教融合的过程,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应高层次学徒制发展需要。【方法】课题组从分析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产生背景出发,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实行理实结合,学校招生与企业招聘同步进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OBE教学理念,将启发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种形式结合,构建一种满足基于高层次学徒制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评价体系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保证人才培育效果,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果】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在招生上利用学校招生录取,同时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形式,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能制造工程类人才,为企业本身带来相应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培养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职教育主要进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将工匠精神与技术型人才培养进行结合,对于推动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技能大赛对中职机电专业的影响,系统阐述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研究结果对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提供参考,同时为中职教育体系构建与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制制度和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深度结合,在融合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具体教学环节,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经验。现代学徒制下培育"工匠精神",是应对"中国制造2025"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培养更多的现代工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为满足2025中国智造的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阐述和分析了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汽车领域,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养成职业精神,解决企业人才紧缺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之下,我国传统制造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对于制造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是推动我国制造行业发展的关键.技能大师工作室是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优秀平台,在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显著优势.职业院校可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模范带...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成为重要的内容。中职学校教育担任着培育技术型人才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为例,探讨如何在中德合作中,运用德国工匠精神培养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促进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打造技能强国"这一目标的提出,服装业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的精雕细琢,为此,本研究将工匠精神融入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之中,通过对工匠精神及其在服装业的作用分析,探索符合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从校园文化层面、课程层面、实训层面、教师层面等,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培养与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有机融合,为现代服装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在综采机械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还要重点培育"工匠精神",综采机械高技术技能型领域急需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匠精神"培育综采机械化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实现途径,以期使"工匠精神"的教学规范化进行,符合我国工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王泽莹 《南方农机》2023,(20):190-192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满足智能制造对高素质机器人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同时,需要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般融入教学过程。笔者基于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特性,分别从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两个维度分析了思政元素的特征与融入措施。结果表明,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工程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科技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类新兴产业、新兴领域层出不穷,“十四五”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在这种背景下,中职教师要从培养工匠精神的视角出发,探索优化课程设置,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实践训练中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基础教学中,以此培养工匠精神,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多方位探讨工匠精神在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路径,为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卢慧娟 《南方农机》2023,(9):171-174
【目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法】笔者利用专业基础课受众面广的特点,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进行“三全育人”教学改革,组建课程教学育人团队,建构课程教学育人体系,并结合农业类高职院校就业特点,确定家国情怀、“三农”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四方面的育人维度。【结果】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教学改革与实践,确定了“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批具有正确的工程伦理观、良好的职业素养、励志建设更好的“三农”、德才兼备且具备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结论】在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工匠精神成为社会、企业、学校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工匠精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讨论。焊接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焊接技术的理论与机理比较复杂,焊接技术技能的操作同样有复杂的工艺与技巧。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级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知识与技能,一般来说,技能(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而工匠精神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与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工匠精神的融入与内化需要有效的手段与载体,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业教学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主线,技术技能的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体的。  相似文献   

14.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已经成为新时期人才培育的重要理念和职业需求,对于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将为其夯实技能基础、塑造职业品格、提升发展潜力、对接职业岗位起到关键支撑作用。本文以当前制造领域工匠精神的现实需求为切入点,阐述了贯穿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育全过程的工匠精神同步养成实施要点与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梦勤  黎丹 《南方农机》2023,(13):189-191
【目的】“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加强校企的产学研合作,探索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育人路径与合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法】课题组以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融合路径与融合机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等方法,基于企业精益管理的车间教学方式,构建“双融双创”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结果与结论】该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结合企业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方法,增强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人才培养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满足了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刘默  党金金 《南方农机》2023,(24):171-174
【目的】根据职业技术院校的类型与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课题组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的现状和问题,深刻理解了“岗课赛证”的融合内涵,以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专业当前发展遇到的瓶颈与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通过设置新型课程体系,完成了与“岗课赛证”标准的衔接,同时,丰富了教学体系,深化“三教”工作内容改革,在施教中不断吸取教学经验,改变教学路径,设置成果导向、持续改良的多元评量机制,制定了“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策略。在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为相关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工匠精神"逐步成为各行各业技能型人才的核心标准之一。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就应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大背景下,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视角,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教育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技能和参与技能竞赛的过程中,不断夯实专业技术、提高综合素养,实实在在地为成为"大国工匠"奠定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徐琪鸣 《现代农机》2023,(6):117-119
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学校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机械专业人才。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具有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工匠精神也是一种毅力的体现,学生只有具备工匠精神,才可以在后续学习和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文章对工匠精神融入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创新路径,有助于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很好地贯穿和落实工匠精神培养,以此造就社会急需的优秀的机械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落实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与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职业教育改革机遇与挑战背景下,积极探索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是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课题组以“双高”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国防职教集团、FANUC产业学院、兵器工匠学院等平台构建国防特色红色文化生态,坚持“育训结合,德技并修”的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路径。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原则,基于数字技能驱动和数字技能融合,培养中高本贯通、校企共育的军工智造“强国工匠”,持续高质量地为智造产业培养并输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梁芬 《南方农机》2023,(18):174-177
【目的】为了解决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单一化”等问题。【方法】笔者结合学校服务中原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和新工科建设需求,提出了“行业+企业+专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人才培养“升本、就业、创业”的培养目标,探讨了该专业面向智能电网方向的专业特色,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群,详细论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方法。【结果】解决了新工科背景下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升级改造的瓶颈,打造了新兴产业下面向智能制造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同类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