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笔者在近几年的育苗实践中发现,对茶花进行芽苗砧嫁接,即以油茶为芽苗的砧木,当年生优良山茶花嫩枝为接穗进行嫁接,由于砧穗均处在幼嫩时期,易形成愈伤组织,故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成本低、操作简便,适于大量繁殖。用这种方法繁殖的花苗,根系发达,生长较快,容易形成树冠。一年生苗,平均高可达25厘米左右,两年生苗可达40厘米左右,且开花期早。用这种方法嫁接全年均可进行,以夏季的条件最为简单,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蜡梅嫁接多以切接为主,但受季节限制较多(仅春季约一周左右)。近年来我们试用蜡梅当年生嫩梢作接穗进行嫁接,收效良好,且方法简便,成活率高,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在蜡梅的盆景培育中亦适用。方法如下: 一、砧木选育选用3~5生狗蝇梅或蜡梅实生苗的当年生枝  相似文献   

3.
<正>蜡梅在夏至前后所结蒴果陆续成熟,取其种子播种育苗,可从实生苗中选育出优良蜡梅品种。收获优良种子笔者种植蜡梅始于20世纪70年代,刚开始时以‘狗蝇’梅种子播种实生苗作砧木,以优良蜡梅枝为接穗繁育蜡梅,数年后嫁接的蜡梅长大结出种子后,即可采用该种子播种成苗作砧木,即为第一代嫁接苗砧木,再选优良蜡梅枝作接穗嫁接在第一代砧木上,长大开花结出种子育成苗作为第二代嫁接苗砧木,再选优良蜡梅枝为接穗嫁接在第二代砧木  相似文献   

4.
砧木选择为获得理想的嫁接苗,一般以2年生的蜡梅实生苗为砧,野生的柳叶蜡梅作砧木成活率不高。砧木粗度在0.5—1.0厘米之间,以手指粗为宜,嫁接部位要通直光滑,以便于操作时砧穗切面的藕合。若为粗大古拙的蜡梅桩换冠嫁接,亦应选择粗壮的一年生枝条。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58-5464
为研究蜡梅在秋冬季嫁接的关键技术,本研究以蜡梅的不同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嫁接时期、不同砧木树龄、不同接穗部位对蜡梅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冬季,9月下旬的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10月中旬、10月下旬和11月中旬;随着时间的推移,蜡梅的嫁接成活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接穗部位对蜡梅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无明显的规律;以多年生实生苗作砧木的嫁接成活率(56.03%)显著高于一年生实生苗(21.41%)。本研究为蜡梅在秋冬季的生产繁殖与引种扩繁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蟹爪兰用传统方法嫁接,成型周期长,从成活至开花少则2年,多则3~4年。为此笔者多年试验,终于找到一种嫁接新模式,可大大缩短生产周期,6~12个月即可培养成头径30~50厘米的成型株,且成活率高。现介绍如下: 传统嫁接多以1年生单片仙人掌做砧木,从顶端中心垂直进刀,接穗选取1年生具2节的蟹爪兰。而我则选2年生多片仙人掌做砧木,接穗选4~6节且分杈的大枝,一砧多穗,当年成型,当年开花上市。具体做法是: 1.砧穗选择清明前后,选2节或3节仙人掌做砧木,移栽上盆,擦净砧木上的泥土(图1)。选蟹爪兰4~6  相似文献   

7.
山茶花劈接、是以普通油茶种子催芽后长出的胚芽作砧木,用山茶花母株当年萌发的春梢作接穗进行嫁接的一项新技术。我所自1980年开始,用劈接法嫁接茶花一万多株,成活率达90%以上。经苗圃培育一年半之后,幼树高达25—30厘米,地径粗0.4—0.5厘米。根系发达,侧枝旺盛,且开花较早。实践证明:劈接法具有省工、省穗、成  相似文献   

8.
用大砧水插嫁接茶花,成活率高。据试验,成活率至少达80%,高者可达98%。而且,砧木大小不受限制,径粗1厘米以上的白花和红花油茶皆可。接后生长迅速,树体形成快。一个砧木可嫁接多个枝芽,在较大的砧木上,还可同时嫁接多个品种,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因树体形成早,一般接后第二年即可开花。并且嫁接时间长,除花期外生长期皆可进行。  相似文献   

9.
腊梅嫁接,以往多采用早春切接或夏季靠接,近年来笔者通过多次试验,摸索出全年都可嫁接的方法,成活率高达90%以上。 1.4~8月嫁接砧木选用狗芽梅或腊梅实生苗。嫩枝接穗接嫩枝砧木、半木质化接穗接半木质化砧木。接穗剪去顶尖,上部两片叶各剪去一半,下部叶片全部剪去。砧木留头、去头均可。砧木去头,用刀片向下切削,削面长短依接穗长度而定,一般长2~3厘米左右,接穗两边的长削面要与砧木相吻合。砧木留头,选平直一面,用刀片向下切削至木  相似文献   

10.
狗牙蜡梅分蘖力强,易生根,利用压条法繁殖,是嫁接用砧木的丰要来源之一。但必须方法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本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供给园艺界同仁参考。蜡梅枝条极脆,不能用弯曲在土中的压条方法。必须使枝条直立不动,用堆土的方法掩埋。  相似文献   

11.
蜡梅靠无性繁殖较难成活,因此嫁接仍然是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那么,在北京地区采用什么方法嫁接才能使其早成型早观花呢?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认为,用种子培育狗牙蜡梅实生苗作砧木,再嫁接品种蜡梅,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狗牙蜡梅用种子繁殖是极易成活的。 8月,从狗牙蜡梅上采下成熟的蒴果,取出内含的一枚种子。用温水没过种子浸泡,使种皮变软。当胚根开始顶破种皮时,播种在半沙质的苗床中,深约2厘米左右,株距18厘米,行  相似文献   

12.
蜡梅离体靠接,是我们从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嫁接新技术。其特点是嫁接时期长,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成蕾早,成本低,适宜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一、砧木与接穗的选择砧木的种类对成活影响很大。试验表明,选用河南鄢陵的素心蜡梅和湖北的保康蜡梅实生苗作砧术最佳,以素  相似文献   

13.
<正>扦插和嫁接都适合繁殖蟹爪兰。但为了使株形更优美,生长更健壮,抗病虫能力更强,多采用嫁接法。这里我用一系列照片给大家演示一下嫁接操作方法,或许对提高成活率有帮助。嫁接时间要恰当春、秋季均可进行,以春季嫁接为好。一般春季嫁接的植株养护好了,当年冬季即可开花。当气温回升到20~25℃(北方地区大约在4~6月)时,是最理想的时间。这时接穗和作砧木的仙人掌类都生长旺盛,体液充足,非常有利于接口的愈合。砧木选择要合适嫁接鳋爪兰可用量天尺或片状仙人掌作砧木。但量天尺不耐寒,所以用片状仙人掌作砧术的更多些。仙人掌要选那种冬季外表皮不萎缩的品种,这样的品种耐寒  相似文献   

14.
一.取材与培育盆景用梅树,一般用嫁接方法进行繁殖,砧木常用桃、李、杏的实生苗。用桃树当砧木嫁接的梅树,易于成活,但寿命比用李、杏当砧木嫁接的梅树短。也可用压条的方法进行繁殖。用嫁接、压条获得的新植株,地栽或盆栽2~3年之后,方可上细盆造型。  相似文献   

15.
苹果育苗中两种芽接方法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丁字形”芽接法与带木质切腹嵌芽接法的对比试验,结合各类田间观察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接穗与砧木都离皮的期间,用“丁字形”芽接法成活率高;砧木苗相对较细小,接穗或砧木任一有不离皮现象时,用带木质切腹嵌芽接,可当年完成嫁接任务;在大面积生产育苗中,用带木质切腹嵌芽接法嫁接,苗木成本比用“丁字形”芽接法嫁接低,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桂花繁殖方法有四种:籽播、扦插、嫁接和压条。而空中压条最适合繁殖盆栽桂花苗。其优点是方法简单,易管理,易成苗,早开花,成型快。  相似文献   

17.
嫁接繁殖品种蜡梅,常遇到砧木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山东等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条可以解决家庭砧木短缺的途径。1988年春末,我从友人那里得到一株蜡梅实生苗,当时只有5厘米高,干径0.2厘米左右。栽培到1990年夏,干径已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金棚砧木1号’为砧木,‘金棚8号’为接穗,砧木苗龄为4~6叶,接穗苗龄3~5叶,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析不同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嫁接苗成活率、嫁接苗生长指标、叶片色素含量及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满意度法对砧穗苗龄嫁接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砧穗苗龄共同影响着嫁接番茄苗的愈合、成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交互作用显著。接穗和砧木苗龄相近嫁接成活率较高,‘穗4/砧4’组合具有较高嫁接成活率。砧木苗龄对嫁接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叶片色素含量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较大,接穗苗龄对嫁接番茄果实品质的作用显著。较大苗龄砧木嫁接番茄植株杆茎粗壮,根系发达,地上、地下、全株干物质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显著。采用满意度法综合评价番茄嫁接苗嫁接成活率、嫁接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果实品质,发现接穗苗龄3~4叶、砧木苗龄6叶的番茄嫁接植株生长健壮,产量及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可作为番茄嫁接较适苗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冬插金银花     
金银花用播种、分株、压条、扦插繁殖皆可,且极易生根。一般播种于四月进行;分株于早春进行;压条于6~10月进行;扦插春、夏、秋均可。笔者现向大家介绍一种冬季扦插繁殖金银花,翌年夏秋就能开花的简单易行的小经验。进入冬闲季节,哪怕是数九寒天,您把从金银花母株上剪下的当年生枝条,截取15~20厘米长,把叶片全部除去做插穗。如果少量繁  相似文献   

20.
蟹爪兰是仙人掌科的一种植物,花型别致,花色艳丽,且花期较长(一般于当年11月开花,至次年3月)。蟹爪兰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和嫁接两种。扦插繁殖是用变态枝茎作插穗,插入稍干燥的土中。这种方法繁殖,植株根系不够发达,长势受到较大限制,培育出的植株外形也不美观,一般不被采用。这里介绍一点嫁接蟹爪兰的技术措施,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嫁接方法 1.砧木选择和处理。蟹爪兰的嫁接一般用仙人掌、仙人球、量天尺等作砧木。用仙人掌作砧木,应选取1-2年生肉质不厚的长条型(10厘米以上)茎片最佳。从母体摘下,在阳光下晾晒2-3天,然后插入沙质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