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冀谷43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采用专利技术通过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非转基因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兼抗烯禾啶、烟嘧磺隆和咪唑啉酮除草剂。总结了冀谷43的选育过程,并对其进行耐药性测定试验和除草剂剂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冀谷43对烟嘧磺隆表现出高耐药性。该研究为谷子抗除草剂育种及安全、高效地应用烟嘧磺隆进行谷田杂草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冀谷43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采用专利技术通过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非转基因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兼抗拿捕净、烟嘧磺隆和咪唑啉酮除草剂。本研究总结了抗烟嘧磺隆谷子种质的创制及应用。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冀谷43对烟嘧磺隆表现出高耐药性,鲜重抑制率低于10%。综合考虑杂草防效、产量、除草成本,生产上推荐剂量为1500ml/hm2。本研究为谷子抗除草剂育种及安全、高效地应用烟嘧磺隆进行谷田杂草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蔬菜黄瓜为例,通过试验评估艾绿士药剂喷施对辽宁省喀左县黄瓜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艾绿士可以有效控制蔬菜蓟马的发生与危害,推荐田间应用艾绿士防治蓟马的使用剂量为53~79 mL/hm2。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快速、简单和可靠的鉴定抗咪唑乙烟酸除草剂谷子的培养皿方法,种子置于滤纸上后即喷药处理,喷施剂量为2 250 mLhm2。该方法适于大批量种子鉴定的需要,可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对谷子育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杂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降低除草成本,提升作物苗后行间除草技术,提出了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主要包括支架、底座构件和遮挡构件3部分。该装置可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种植行距的农艺技术需求,可与不同大小的常规电动喷雾器配套使用,经多种作物应用伤苗率约2%~3%,可较传统人工苗后除草功效提高5~7倍,且具有灵活轻便及生产和作业成本低等特点。该装置的研制与开发拓宽了灭生性杂草的应用范围,对减轻农田杂草危害、降低除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氟磺胺草醚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大豆田苗除草剂,有极好的活性,主要用于旱地作物除草,对花生、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极为有效.本试验旨在评价不同剂量氟磺胺草醚水剂对大豆田常见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豆的安全性.试验表明:研究认为施用52.08 mL/667 m<'2>的氟磺胺草醚水剂是防除大豆田杂草、保证大豆丰产的合理剂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持效期长,且对小麦安全,对小麦有十分明显的保健及增产作用,值得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预防小麦纹枯病发生时,可用12.5%氟环唑悬浮荆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d后再喷施,推荐使用剂量范围为30-40mL/0.067hm2。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质量分数蹴海岛素对温室番茄、黄瓜生长及增产的促进效果,进行了相关调查与试验。结果表明,劬诲岛素对番茄、黄瓜安全,施用海岛素可以增加单果质量,从而提高番茄和黄瓜产量。叶面喷施番茄和黄瓜植株的试验药剂最佳剂量分别为15mL/667m2和20mL/667mz,并于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稻、芹菜、萝卜、毛豆周年循环栽培模式,每 hm2可产水稻 9.75t、芹菜 67.5t、萝卜 22.5t、毛豆荚 6.75t,经济效益好。  水稻选用早丰 9号等早熟高产品种,肥床旱育秧,秧龄 30天左右移栽。移栽行株距 25× 13cm,每 hm2基本苗 90万左右。移栽前施农家肥 30t/hm2、尿素 225kg/hm2、过磷酸钙 375kg/hm2、生物钾肥 3.75L/hm2作基肥。秧苗活棵后施碳酸氢铵 375kg/hm2,并用惠满丰 3L/hm2加水稀释 500倍喷雾。孕穗期施尿素 75kg/hm2,抽穗灌浆期用惠满丰 1875mL/hm2对水喷雾。在水浆管理方面,前期水勤灌促分蘖,茎蘖达 375万 /hm2时…  相似文献   

10.
膜孔灌溉条件下玉米灌溉制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孔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制度对玉米土壤水分动态、产量及其指标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灌溉定额4500m3/hm2时与灌溉定额为5400 m3/hm2的产量相近,但前者的水分利用效率却明显高于后者,灌溉定额为3600 m3/hm2时,虽产量明显低于前两者,但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7273kg/m3,故最节水。在当地灌溉定额为4500m3 m3/hm2.、灌水四次的灌溉制度经济效益最优。且在相同的灌溉制度下膜孔灌溉与不覆膜对照相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较高的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Bangladesh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Regional Station, Comilla, during three rice growing seasons. The experiment consists of six weeding treatments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determine an economic weeding method as well as to improve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paddy rice.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continuous ponding (100–150 mm) is not effective for weed control and high yield. Similarly, continuous ponding of 30–70 mm with one hand weeding is not economically sound. Two hand weeding or one hand weeding plus herbicides can be recommended where labors are available. Otherwise only herbicides should be used to make weeding economic for profitable rice production. The study reveals that continuous ponding required about 1.5–2.0 times more water than intermittent irrigation.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控制的棉田变量对靶喷药除草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自动精确去除棉田杂草, 减少除草剂用量,设计了一种以S3C2410处理器为核心,采用模糊控制算法的变量对靶喷药除草系统,实现了自动识别杂草以及根据采集车速、杂草密度信息自动调整流量的功能。设计了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控制器能实现喷药量随车速及杂草密度变化而实时改变。在室内搭建了模拟棉田环境的变量对靶喷药试验台,对喷药系统进行了测试,试验测得在速度0.2m/s时,喷药除草对靶率达90%。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直接施药方法的除草机器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了控制农田杂草的直接施药方法,并研制了基于该方法的除草机器人。计算机从摄像头采集的地面图像中识别出杂草目标,然后通过伺服控制器来控制机械臂动作,末端执行器切割杂草并涂抹除草剂。田间和温室的化学除草试验表明,利用直接施药方法,极其微量的药物即可除掉杂草。该研究减少了除草剂用量并消除雾滴飘移现象,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Thunder75%WG对水稻安全控虫效果最高期在药后7d,30g/hm2以上剂量对褐飞虱的防效可超过好啉10%WP180g/hm2的常规剂量,尤其是45g/hm2以上剂量的药后14d时控虫效果仍保持在60%以上,生产上可用其作为好啉的更替产品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丘陵果园除草机器人底盘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丘陵果园环境非结构化且复杂多变,常规的除草方式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果园除草机器人底盘系统。根据果园丘陵地形地貌环境,确定车体控制方式和除草机器人底盘的总体结构方案,主要包括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设计配套的除草车电气控制系统和遥控接收、车载主控和导航功能的CAN通信协议。以运动控制为核心,采用角度传感器、电机驱动、车载主控、导航模块,构成闭环控制。使用自抗扰控制算法,以油阀控制电机为对象应用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自抗扰控制相比PID控制调节时间减少0.42s,超调幅度减小11.5%,稳定时间缩短0.14s。田间试验表明,运用自抗扰控制、结合导航功能的除草机器人行走速度均值为6.2km/h,均方差0.037km/h,作业效率0.51hm2/h,有效除草率均值97.46%,可在25°斜面上正常行走,对导航路径的跟踪误差标准差为4.732cm,运动控制响应及时,能够提高除草作业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风沙土地区玉米滴灌适宜氮肥用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高水(IH)和低水(IL)条件下研究高氮(FH)、中氮(FM)和低氮(FL)3种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低水条件下,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植株生长,植株较高,叶面积指数较大;高水条件下增施氮量对植株生长促进作用小于低水条件。2种灌水条件下,地上物质干质量和鲜质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但地上物质含水率、茎粗和叶片叶绿素量受施氮量影响较小。施氮量增加提高了穗长、穗粗、行粒数等考种指标值,从而提高了产量,低水高肥和高水高肥处理产量分别为13.0和13.7 t/hm2,较低肥处理高出20.4%和17.1%。【结论】在风沙土地区,增加施氮量有利于玉米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尤其灌水量小时,作用更为明显。因此,结合试验结果在辽西北风沙土地区玉米滴灌种植施氮量推荐为3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飞防助剂类型与杀虫剂的混配方式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杀虫剂(10%甲维?茚虫威SC、5%氯虫苯甲酰胺SC和0.8%鱼藤酮SC)、飞防助剂(有机硅助剂、矿物油助剂和卵磷脂助剂)、施药液量(21、24和27 L/hm2)为因素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施药后第14天,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飞防助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设定的施药液量范围内(21~27 L/hm2),施药液量对水稻二化螟防效无显著性影响。混配方式7(0.8%鱼藤酮SC、有机硅助剂和27 L/hm2施药液量)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施药后第14天的防效达81.45%;混配方式4(5%氯虫苯甲酰胺SC、有机硅助剂和24 L/hm2施药液量)持效性显著,施药后第14天的防效为79.30%。本研究成果可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液混配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