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10 kV线路补偿系统的补偿效果,根据农村10 kV配电线路的特点,在确定线路补偿布点和容量配置后制定补偿投切策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确定无功缺口并进行补偿,为10 kV线路无功补偿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补偿思路。  相似文献   

2.
10 kV线路自动无功补偿是配电系统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一种方式,介于变电站高压集中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分散补偿之间的一种效果显著的补偿方式。与变电站高压集中无功补偿相比,10 kV线路自动无功补偿属于分散就地补偿,安装在线路的重负荷区,无功电流的有效路径最短,无功电流在线路上的有功损耗最低,电压损失最小。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分散无功补偿相比,投入设备数量少,无功补偿的投资小,补偿电容器的利用率高,降损效果明显。1补偿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级补偿是随机补偿,在电动机处安装电容器,达到电动机无功回路最小化,基本不吸收电网的无功,功率因数达到0.80以上;二级补偿是集中补偿,在有条件的配电变压器配电盘上安装自动补偿控制器,使低压无功达到就地补偿;三级补偿是10kV线路补偿,由于配电变压器也要吸收无功,而且又分散。因此在10kV线路上安装10kV电力电容器。分两组补偿随季节变化按无功潮流分别投切;四级补偿是变电站补偿,它是最后一道无功防线,是三级补偿不到位的无功负荷和零散无功负荷,在变电站必须补偿完毕,使本县不吸收电网无功.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广西电网公司首台10kV串联补偿装置在河池供电局大化供电公司10kV亮山线正式投入运行。据介绍,目前无功补偿装置在变电站、低压变电台区中应用较为广泛,而直接在配电线路上安装应用无功补偿装置较为少见。该装置通过在配电线路中加装串联电容,加入容性阻抗,来消除线路过长造成的感性阻抗,  相似文献   

5.
1 农村10 kV配电线路特点 以河北省磁县供电公司某供电所辖区内10 kV配电线路为例,有以下特点:综合配电变压器日负荷峰谷差大,配电变压器的平均负荷率低,季节性波动大,并且大多数综合配电变压器没有安装随器电容补偿装置,或者随器电容补偿装置烧坏已退出运行,无功缺口较大:排灌配电变压器负荷季节性波动大,在排灌高峰期用电集中,到冬季配电变压器为防止被盗,仍处于运行状态,但其平均负荷率和功率凶数都较低;个别专用配电变压器没有无功补偿装置,或者南于无功补偿装置维护不力而损坏,已退出运行;供电半径长,无功消耗多,功率因数低,线路损耗大,未端电压质量差.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中无功电源不足、无功补偿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突出。科学合理的无功补偿能够有效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降低有功网损。提出配电变压器随器补偿合理的补偿容量和分组方法,介绍一种与其配套使用的配电变台监控与无功补偿智能综合装置,实现无功就地平滑调节。以通化市的两条10kV配电线路线来说明随器补偿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农网中存在的10 kV配电线路从变电站到用电客户供电距离远,专用变压器客户和低压客户无功需求大,造成电压不稳定、电能损耗大、功率因数合格率低等因素,广东省高州供电局积极采用高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对10kV配电线路和低压客户进行无功补偿,实现了无功就地平衡,减少了高低压线路中的无功损耗,降低了线损,稳定了电压,达到了预期效果.笔者现将我地无功补偿的做法作一介绍,与广大农电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树勇 《农村电工》2006,14(8):42-42
1合理补偿无功提高功率因数1.1采取有针对性的无功补偿措施对负荷相对稳定的用电大户,采用集中补偿;对线路长、分支多、密度低,且较分散的10kV配电线路,采取分散自动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对变电所10kV母线,全部加装高压补偿电容器。1.2定期核算功率因数每月抄报日应及时核算当  相似文献   

9.
1当前无功补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传统无功补偿方式有,变电所高压集中补偿、10 kV配电线路补偿、随器补偿、随机补偿等4种方式.对低压台区来讲,主要是随器补偿和随机补偿.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电力系统能量损耗的主体部分,而10kV配电线路中流动的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损耗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在10kV配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对降  相似文献   

11.
王霖 《农村电工》2010,18(6):42-42
河南省杞县供电局经过实践,创建了两步法进行10 kV配电线路的无功优化补偿,经试运行证明,该方法操作方便,降损效果明显.现在以杞县10 kV线路杞12板1支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电网管理日益完善,对10kV配电线路的功率因数要求越来越严格,考核指标为0.9以上。而大多数10kV线路的功率因数均未达到要求。要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就要对10kV线路实行无功补偿.如能实现实时、智能、自动补偿,则效果更好。该文介绍茂名农电公司进行相关工作的做法和体会,与同行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13.
<正>10 k V配电线路供电距离长,末端电压低,线路无功损耗大,一直是困扰线路运行的突出问题。2012年以来,国网山西平定县供电公司采取在配电线路上安装GWBH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1 10 k V配电线路最佳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选择由于目前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一般做成一级投切方式,不用加电抗器,而多级投切必须每组加电  相似文献   

14.
1产生"低电压"现象的原因造成10 kV配电线路末端"低电压"主要原因是电源点分散、线路长、供电半径大、线路主干线径细、所带负荷大等。造成配电变压器"低电压"主要是配电变压器处于超出10 kV线路供电半径的末端,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过长、线径普遍过细,超负荷运行;配变无功补偿能力不足,造成功率因数低,致使部分用户端电压偏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用电负荷的迅速增长,部分供电半径大、负荷重的10 kV 配电线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进行无功补偿势在必行。介绍无功补偿的配置原则及容量、安装位置确定方法,并以通辽市扎鲁特旗农网为例,进行无功补偿装置应用分析,为提升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县的配电网中,35 kV变电站全部安装了10kV母线集中补偿装置,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合格率在99%以上,平均功率因数达0.98.10 kV线路在城乡电网改造中都投入了电容补偿装置,电压合格率在98%以上,功率因数在0.95以上.但在农村低压电网中,一些综合配电变压器随器补偿容量不足,且有一些动力负荷在线路末端,随器补偿作用很小,对提高用户端功率因数作用不大;另一方面农村低压用电户无功补偿意识差,一些低压动力用户没有安装随机无功补偿装置,造成低压线路线损高、电压合格率低、功率因数低,有些台区低压线路线损率高达14%~16%,功率因数最低在0.5左右,所以对农村低压线路实施无功补偿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1临湘电网6~10kV无功分析临湘农网目前共有6~10kV配电线路31条,1016km,配电变压器956台,103490kVA。除6条用户专屏专线外,其余25条均属公用线路。该25条线路广泛采用树干多分支单向辐射供电方式。绝大部分公用线路的特点是:负荷率低,季节性波动大,供电半径长,功率因数偏低,导线主干分支线径偏小,线路损耗高,末端电压质量差。长期以来,由于配网无功补偿只限于大用户及周okw以上力率考核户,对大多数用户、农业负荷没有严格执行力率考核及无功补偿的要求,同时农网在自身发展中没有无功容量投入,致使目前农网的力率较低。为…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网10 kV线路无功补偿的技术和产品正在被推广应用中,相对低压补偿而言,10 kV线路无功补偿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作为高压应用设备,又是长年工作在户外,线路状况、气候条件、周边环境等等,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对设备的运行将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无功补偿装置在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方面,能够实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并且能够识别、判断、执行,记录整个补偿装置的工作状态,并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19.
买书     
佚名 《农村电工》2009,17(8):44-44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电力系统能量损耗的主体部分,而10kV配电线路中流动的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损耗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在10kV配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对降损节能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无功补偿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怎样进行无功补偿应采取就地平衡的原则 ,使电网任一时刻无功总出力 (含无功补偿 )与无功总负荷 (含无功总损耗 )保持平衡。望奎局已实现了变电所的集中补偿 ,本文不再涉及 ,仅就 10 k V线路 ,配变与电动机的补偿加以讨论。(1)  10 k 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 :望奎局在每条 10 k V配电线路上安装 1~ 2处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补偿容量按线路配变总容量的 10 %掌握。望奎局公用配变容量为4 0 5 0 0 k VA,需补偿无功容量约为4 0 0 0 kvar,约需资金 5 5万元。经计算 ,安装一处时 ,宜将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 2 / 3线路长度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